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MMP-9与NF-κB p65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NF-κB p65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46例乳腺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MMP-9 mRNA(单位:2^-ΔΔCt) 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 p65的表达状态.结果以2^-ΔΔCt≥2为阳性标准,78.3%(36/46)的乳腺癌组织中MMP-9基因表达阳性;T/A 2^-ΔΔCt值在不同NF-κB表达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相关分析显示,r=0.46,P值〈0.01.其表达与ER状态、肿瘤最大径相关(r=-0.298,0.369,P〈0.05),但与患者年龄、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淋巴结阳性数及有无远处转移无关.结论乳腺癌组织中NF-κB受到激活,MMP-9 mRNA含量明显增高,提示MMP-9表达可能受NF-κB调控;MMP-9表达增高与ER状态及肿瘤大小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ATB1)和核转录因子kappaB p65(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80例乳腺癌组织样本中的蛋白SATB1和NF-κB p65的表达,分析其相互关系,并探讨其与乳腺癌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80例乳腺癌组织样本中SATB1和NF-κB p65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0%和56.25%.SATB1和NF-κB p65的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ER受体状态和淋巴结转移有关,与年龄和TNM分期无关.SATB1和NF-κB p65在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SATB1和NF-κB p65在乳腺癌组织中协同高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3.
核因子-κB和MMP-9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在胃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方法检测NF-κB p65和MMP-9在17例非癌胃组织和72例胃癌标本中的表达及分布。结果:NF—κB p65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在17例非癌胃组织中均为0,在30例无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中分别为40.00%和46.70%.在16例有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中分别为73.07%和80.77%,在16例有淋巴结转移且伴胃外器官转移的胃癌组织中分别为81.25%和93.75%。NF-κB p65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在淋巴结转移伴有胃外器官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56.P=0.007;X^2=9.929.P=0.002.在有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66.P=0.013;X^2=6.911.P=0.009。NF-κB p65与MMP-9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X^2=6.030.P=0.014:r=0.72.P<0.001。结论:NF-κB和MMP-9表达的上调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两者在癌组织中表达的检测有助于胃癌侵袭转移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研究核转录因子-κB p50 (NF-κB p50)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应用Elivision免疫组化染色法和脱氧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对65例乳腺癌组织中NF-κB p50、凋亡细胞表达进行原位观察和比较,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5例乳腺癌标本NF-κB p50表达阳性率为70.8 %(46/65),细胞凋亡指数(AI)为(4.59±1.94)%; NF-κB p50表达强度与患者的肿瘤的大小、组织分级、孕激素受体(PR)无关(P>0.05);与腋淋巴结转移数、雌激素受体(ER)状况明显相关(P<0.05)。NF-κB p50表达阴性的乳腺癌中AI明显高于NF-κB p50 表达阳性组(P<0.05)。NF-κB p50活性强度与AI呈明显的负相关(P<0.001)。结论 NF-κB p50的异常激活在早期乳腺癌的发生和转化中起重要作用,其抑制凋亡活性与肿瘤侵袭转移及恶性潜能密切相关,对NF-κB p50活性及细胞凋亡的检测有助于乳腺癌的临床分析,并有望成为预后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appa B,NF-κB)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2例乳腺癌组织,各对应的癌旁组织为对照组,并选取30例良性乳腺组织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ABC)检测各样本的NF-κB和VEGF,并对相关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乳腺癌组织NF-κB阳性率(67.6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16.67%)和乳腺良性病变(13.33%),P=0.000.乳腺癌组织VEGF阳性率(76.4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14.71%)和乳腺良性病变(16.67%),P=0.000.NF-κB及VEGF在TNM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TNM(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组,P均<0.05.乳腺癌中NF-κB与VEGF表达显著正相关,r=0.456,P=0.000.结论:NF-κB和VEGF在乳腺癌中呈现高表达,且两者存在明显相关,NF-κB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内细胞核因子(NF-κB p65)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对照组织内NF-κB p65与VEGF-C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内NF-κ Bp65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76.0%,明显高于癌旁对照组织30.0%(P<0.05);乳腺癌组织内VEGF-C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84.0%,明显高于癌旁对照组织20.0%(P<0.05);乳腺癌组织内NF-κB p65蛋白与VEGF-C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γ=0.53,P<0.05),并且均与肿瘤淋巴转移密切相关.结论: 乳腺癌组织内NF-κB p65的高表达可上调VEGF-C表达,进而导致肿瘤周围淋巴管增生、扩张,促进肿瘤细胞向区域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乳腺癌耐药蛋白(ABCG2)和核因子κB(NF-κB)p65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4例鼻咽癌和10例正常鼻黏膜组织中ABCG2和NF-κB p65的表达。结果鼻咽癌组织中ABCG2及NF-κB p65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8%和64.7%,正常鼻黏膜中分别为10.0%和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组织ABCG2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NF-κB p65表达仅与临床分期有关,两者呈正相关(r=0.694,P<0.01)。结论 ABCG2和NF-κB p65可能共同在鼻咽癌进展中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核转录因子NF-κB和抑癌基因p5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F-κB p65和p53蛋白在58例乳腺癌和20例乳腺增生症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乳腺癌中NF-κB表达明显高于乳腺增生症组织,NF-κB表达强度与组织学分级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型无关。乳腺癌中p5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乳腺增生症.p53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有关,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型、淋巴结转移无关。NF-κB p65与p5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r=0.302,P〈0.05)。结论 提示乳腺癌中NF-κB和p53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乳腺癌耐药蛋白(ABCG2)和核因子κB(NF-κB ) p65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4例鼻咽癌和10例正常鼻黏膜组织中ABCG2和NF-κB p65的表达.结果 鼻咽癌组织中ABCG2及NF-κB p65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8%和64.7%,正常鼻黏膜中分别为10.0%和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组织ABCG2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NF-κB p65表达仅与临床分期有关,两者呈正相关(r=0.694,P<0.01).结论 ABCG2和NF-κB p65可能共同在鼻咽癌进展中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组织中NF-κB p50、NF-κB p65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73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所有患者甲状腺癌组织的NF-κB p50、NF-κB p65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①NF-κB p50表达阳性组与NF-κB p50表达阴性组之间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F-κB p50表达阳性组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显著高于NF-κB p50表达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NF-κB p65表达阳性组与NF-κB p65表达阴性组之间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F-κB p65表达阳性组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显著高于NF-κB p65表达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甲状腺癌组织表达NF-κB p50与NF-κB p65呈显著正相关(γs=0.653,P<0.05).结论 甲状腺癌组织表达NF-κB p50、NF-κB p65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两者可能在甲状腺癌发生发展、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发挥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细胞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环氧合酶-2(COX-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下咽癌中的表达及内在相关性.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对原发下咽癌新鲜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各48例,进行NF-κB p65、COX-2和MMP-9表达的蛋白定量分析,以荧光指数(FI)表示三种蛋白表达的相对含量.结果 NF-κB p65、COX-2和MMP-9在下咽癌组织中的表达量分别为1.16、1.32和1.26,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1.03、1.04和1.04.三种蛋白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下咽癌组织中NF-κB p65和COX-2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NF-κB p65、COX-2和MMP-9的高表达与下咽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NF-κB p65可能促进COX-2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趋化因子CXCL12的特异性受体CXCR7及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的意义,研究其与乳腺癌的发生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甘肃省人民医院2003-01-01-2006-01-01手术切除的102例浸润性乳腺癌标本,以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CXCR7及NF-κB在乳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的差异;应用χ2检验比较乳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CXCR7及NF-κB的表达差异,Spearman秩相关分析CXCR7及NF-κB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乳腺癌组织CXCR7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7。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XCR7在乳腺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86.3%(88/102)和14.7%(14/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00,P<0.001;NF-κB在乳腺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89.2%(91/102)和10.8%(11/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00,P<0.001。CXCR7和NF-κB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分化程度和肿瘤大小等无关,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值分别为0.023和0.003;CXCR7及NF-κB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性,r=0.628,P=0.048。结论 CXCR7和NF-κB在乳腺癌组织中具有相关性高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生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且与淋巴结的转移存在密切相关,对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COX-2和p5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乳腺癌中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和p53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8例乳腺癌组织中COX-2与p53的表达情况,分析其相互间关系及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间的联系。结果:乳腺癌中COX-2表达阳性率60·4%(29/48)。COX-2高表达与肿块>2cm、淋巴结转移阳性、ER阴性、PR阴性显著相关,而与患者年龄、肿瘤病理类型及肿瘤分期无明显关系。在p53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中COX-2表达阳性率82·6%(19/23),而p53阴性的乳腺癌患者中,COX-2表达阳性率只有40·0%(10/25),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COX-2在乳腺癌中高水平表达且与p53密切相关,提示乳腺癌中COX-2与p53存在互相调控机制,共同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实验旨在探讨下调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p65亚单位的表达对舌鳞状细胞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建立舌鳞状细胞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将针对p65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接种荷瘤裸鼠,观察下调NF-κB/p65表达后荷瘤裸鼠的生长情况;采用TUNEL法检测肿瘤组织中的细胞凋亡情况;进一步应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65、bcl-2和bax的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结果:经p65siRNA治疗后,肿瘤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P<0.05);TUNEL结果表明,p65siRNA组肿瘤细胞明显发生凋亡;此外,p65siRNA组裸鼠肿瘤组织p65和bcl-2的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下调,而bax的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NF-κB/p65亚基可能在舌鳞状细胞癌的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明敏  于伟  肖辉 《实用癌症杂志》2023,(5):748-750+759
目的 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患者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TAT3)、核因子-κB(NF-κB)p65表达与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行手术治疗的58例cSCC患者,取手术切除cSCC组织标本作为研究组,距离肿瘤边缘5 cm以上的正常皮肤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TAT3、NF-κB p65表达情况,分析两者阳性表达与c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STAT3、NF-κB p65阳性表达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转移者STAT3、NF-κB p65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转移者,Ⅲ~Ⅳ期STAT3、NF-κB p65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者,且分化程度越低者STAT3、NF-κB p65阳性表达率越高,且肿瘤最大直径≥4 cm者STAT3、NF-κB p65阳性表达率高于<4 cm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AT3、NF-κB p65阳性表达率与cSCC患者年龄、性别无关(P>0.05);STAT3、NF-κB p65阳性表达率与肿瘤最大直径、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5),与分化程度、淋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蛋白c-FLIP和NF-κB p65在人乳腺癌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其与乳腺癌转移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0例乳腺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中c-FLIP和NF-κBp65的表达情况。结果:80例乳腺癌组织中c-FLIP及NF-κB p65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P<0.05),c-FLIP的表达与TNM分期、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术后复发及C-erbB-2表达密切相关(P<0.05);NF-κB p65的表达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及腋窝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c-FLIP和NF-κB p65的表达有显著正相关性(γ=0.271,P=0.015)。结论:c-FLIP和NF-κB p65的高表达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及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胆囊腺癌、癌旁组织和慢性胆囊炎组织中NF-κB/p65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108例胆囊腺癌、46例癌旁组织和35例慢性胆囊炎手术切除标本常规石蜡包埋切片,NF-κB/p65染色方法为EnVisionTM免疫组化法。结果胆囊腺癌NF-κB/p65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明显高于癌旁组织(χ2=10.58,t=3.39,P<0.01)和慢性胆囊炎(χ2=14.98,t=3.76,P<0.01);腺瘤癌变、肿块最大径<2 cm、无淋巴结转移和未侵犯周围组织病例NF-κB/p65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明显低于低分化黏液腺癌、肿块最大径≥2 cm、淋巴结转移及侵犯周围组织病例(P<0.05或P<0.01)。结论NF-κB/p65表达可能是反映胆囊腺癌发生、进展、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19.
骨桥蛋白和核因子-κB在侵袭转移性胃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 OPN)和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κB p65 NF-κB p65)在胃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方法检测12例非癌胃组织和72例胃癌组织中OPN和NF-κB p65的表达及分布.结果:1)OPN和NF-κB p65的阳性表达率在12例非癌胃组织中均为0,在30例无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中分别为43.30%和40.00%,在26例有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中分别为76.92%和73.07%,在16例有淋巴结转移且伴胃外器官转移的胃癌组织中分别为87.50%和81.25%.2)OPN和NF-κB p65的阳性表达率在淋巴结转移伴有胃外器官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有明显差异(Pa=0.004,Pc=0.007),在有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有明显差异(Pb=0.011,Pd=0.013).3)OPN与NF-κB的阳性表达有差异且相关(P=0.042,r=0.67).结论:胃桥蛋白和核因子-κB在胃癌组织及其转移淋巴结和组织中高表达,提示其与胃癌的发生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20.
大肠癌组织中核因子-κB、C-myc和ICAM-1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癌基因C-myc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活性表达在大肠癌发生、转移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50例大肠癌、16例大肠腺瘤、9例大肠腺瘤癌变和8例正常大肠组织中NF-κB p65、C-myc和ICAM-1的表达.结果大肠癌、大肠腺瘤癌变组织中NF-κB p65、C-myc的表达明显高于大肠腺瘤(P<0.01),C-myc在正常大肠组织中无表达;NF-κB p65、C-myc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35,P<0.01);NF-κB p65和ICAM-1在有转移的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比无转移的大肠癌显著增加(P<0.01),且两者与大肠癌的转移呈显著正相关(r=0.29,P<0.01).结论NF-κB通过对C-myc和ICAM-1的转录调控在大肠癌的发生、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将成为大肠癌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