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与乳腺肿瘤的发生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使用肝脏特异性IGF-Ⅰ基因缺失(LID)小鼠,其循环中IGF-Ⅰ水平仅为正常小鼠(对照组小鼠)的25%,用化学致癌剂7,12-二甲基苯蒽(DMBA)诱导原发性乳腺肿瘤.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ID鼠乳腺肿瘤的潜伏期均明显延长,LID小鼠可触及的乳腺肿瘤发病率明显下降(26%/56%),其肿瘤的出现也明显延迟[(74.0±1.2)d/(59.5±1.1)d].结论在致癌剂DMBA诱导的乳腺肿瘤模型中,IGF-Ⅰ作为一种危险因子,其血液中的水平对乳腺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在肝特异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因缺失小鼠(LID小鼠)及正常小鼠体内建立原发性乳腺癌模型,比较不同血清IGF-1水平下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 LID小鼠及正常小鼠各50只,用化学致癌剂7,12-二甲基苯蒽诱导原发性乳腺癌;分别随机选取25只小鼠使用人参皂甙Rg3进行干预治疗.比较各组肿瘤发生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术及基因芯片技术分析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未管饲人参皂甙Rg3的正常小鼠乳腺癌发生率为66.7%,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管饲人参皂甙Rg3的LID小鼠乳腺癌发生率为12.0%,低于其他各组(P<0.05).未管饲人参皂甙Rg3的正常小鼠肿瘤细胞凋亡比例为(2.7±0.7)%,而管饲人参皂甙Rg3的LID小鼠凋亡比例为(14.0±1.7)%.基因芯片显示正常小鼠与LID小鼠相比,LTA、LTB、TNF-α、TRAIL、TRANCE、BLK、BOK、CASP8、TRAF5、APAF1等基因表达下调,LTBR、TRAF4等基因表达上调.而应用人参皂甙Rg3治疗可改变以上基因的表达情况.结论 降低血清IGF-1水平可影响一系列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细胞凋亡,对乳腺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抑制作用.人参皂甙Rg3对这一效应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小鼠及正常水平小鼠乳腺癌模型中生长因子相关基因的变化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方法 应用DMBA诱导肝脏特异性IGF-Ⅰ基因敲除鼠(LID鼠)及基因未敲除鼠(对照鼠)建立原发乳腺癌模型,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小鼠乳腺肿瘤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中VEGF表达及微血管密度.结果 LID鼠组肿瘤的发生时间、生长速度及大小均低于对照组(P<0.05);(2)LID鼠组肿瘤组织的VEGF表达及MVD均弱于对照鼠组(P<0.05);(3)LID鼠组肿瘤组织中基因IGF-Ⅰ、IGFBP-4、IGFBP-7较对照组上调,而基因IGF-Ⅱ,IGF-IIR、IGFBP-2、IGFBP-3、IGFBP-5下调.结论 IGF-Ⅰ促进小鼠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且与血管生长密切相关.IGF-Ⅰ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IGF-Ⅱ、IGF-ⅠR、IGFBP-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在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结直肠癌、结直肠腺瘤、炎性息肉及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IGF-Ⅱ、IGF-ⅠR、IGFBP3的表达情况。结果:1)IGF-Ⅱ、IGF-ⅠR、IGFBP-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均高于结直肠腺瘤、炎性息肉和正常组织,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IGF-Ⅱ、IGF-ⅠR、IGFBP-3在炎性息肉和管状腺瘤、混合型腺瘤及绒毛状腺瘤中表达阳性率依次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IGF-Ⅱ、IGF-ⅠR、IGFBP-3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情况、有无饮酒史及肿瘤家族史等指标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IGF-Ⅱ、IGF-ⅠR、IGFBP-3间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血清IGF-Ⅱ、IGF-ⅠR、IGFBP-3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正常IGF-1水平的小鼠乳腺癌模型中应用血管生长抑制剂——人参皂甙(GS)Rg3后,IGF-1对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应用7,12-二甲基苯蒽(DMBA)诱导肝脏特异性IGF-1基因敲除鼠(IAD鼠)及对照鼠建立原发乳腺癌模型,应用GSRg3进行干预治疗,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Ⅷ因子相关抗原(F8-RAg)表达水平,同时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小鼠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LID鼠乳腺癌的发生率低于对照鼠(P〈0.05);LID鼠乳腺癌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与微血管密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LID鼠乳腺癌组织中IGF-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因较对照组上调,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2、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A和PDGF-B基因较对照组下调;应用GSRg3后,LID鼠乳腺癌组织中VEGFa、表皮生长因子(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PDGF—A和FGFR-2基因较对照组上调,而IGF1和TGF-β1基因较对照组下调。结论IGF1促进小鼠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且与血管生长密切相关。血管生长抑制剂可能通过IGF-1及TGF-β1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IGF结合蛋白(IGFBPs)及体质量指数(BMI)、腰臀围比(WHR)的变化及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检测对象为2006年6月至2007年10月间住院收治和门诊复查的结直肠癌患者615例(术前检测244例,术后371例)和健康对照者15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胰岛素、IGF-1和IGFBPS水平.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胰岛素、IGF-1水平和IGF-Ⅰ/IGFBP-3比值与健康对照组、术后患者比较,均明显升高,IGFBP-3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直肠癌术后未发生转移者与有肝或腹腔远处转移者胰岛素、IGF-1、IGFBP-1、IGFBP-3、IGF-1/IGFBP-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患者WHR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和P<0.05):而BMI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患者WHR、BMI与胰岛素水平、IGF-1/IGFBP-3比值呈正相关(P<0.01,P<0.05),与IGFBP-3呈负相关(P<0.01,P<0.05);直肠癌患者WHR与血清瘦素、胰岛素水平及BMI与血清IGFBP-1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与其他无相关性(P>0.05).结论 胰岛素、IGF-1水平和IGF-Ⅰ/IGFBP-3比值升高及IGFBP-3水平降低,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但与肿瘤转移与否无关,中心性肥胖是结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IGF结合蛋白(IGFBPs)及体质量指数(BMI)、腰臀围比(WHR)的变化及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检测对象为2006年6月至2007年10月间住院收治和门诊复查的结直肠癌患者615例(术前检测244例,术后371例)和健康对照者15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胰岛素、IGF-1和IGFBPS水平.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胰岛素、IGF-1水平和IGF-Ⅰ/IGFBP-3比值与健康对照组、术后患者比较,均明显升高,IGFBP-3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直肠癌术后未发生转移者与有肝或腹腔远处转移者胰岛素、IGF-1、IGFBP-1、IGFBP-3、IGF-1/IGFBP-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患者WHR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和P<0.05):而BMI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患者WHR、BMI与胰岛素水平、IGF-1/IGFBP-3比值呈正相关(P<0.01,P<0.05),与IGFBP-3呈负相关(P<0.01,P<0.05);直肠癌患者WHR与血清瘦素、胰岛素水平及BMI与血清IGFBP-1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与其他无相关性(P>0.05).结论 胰岛素、IGF-1水平和IGF-Ⅰ/IGFBP-3比值升高及IGFBP-3水平降低,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但与肿瘤转移与否无关,中心性肥胖是结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IGF结合蛋白(IGFBPs)及体质量指数(BMI)、腰臀围比(WHR)的变化及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检测对象为2006年6月至2007年10月间住院收治和门诊复查的结直肠癌患者615例(术前检测244例,术后371例)和健康对照者15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胰岛素、IGF-1和IGFBPS水平.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胰岛素、IGF-1水平和IGF-Ⅰ/IGFBP-3比值与健康对照组、术后患者比较,均明显升高,IGFBP-3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直肠癌术后未发生转移者与有肝或腹腔远处转移者胰岛素、IGF-1、IGFBP-1、IGFBP-3、IGF-1/IGFBP-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患者WHR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和P<0.05):而BMI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患者WHR、BMI与胰岛素水平、IGF-1/IGFBP-3比值呈正相关(P<0.01,P<0.05),与IGFBP-3呈负相关(P<0.01,P<0.05);直肠癌患者WHR与血清瘦素、胰岛素水平及BMI与血清IGFBP-1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与其他无相关性(P>0.05).结论 胰岛素、IGF-1水平和IGF-Ⅰ/IGFBP-3比值升高及IGFBP-3水平降低,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但与肿瘤转移与否无关,中心性肥胖是结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IGF结合蛋白(IGFBPs)及体质量指数(BMI)、腰臀围比(WHR)的变化及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检测对象为2006年6月至2007年10月间住院收治和门诊复查的结直肠癌患者615例(术前检测244例,术后371例)和健康对照者15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胰岛素、IGF-1和IGFBPS水平.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胰岛素、IGF-1水平和IGF-Ⅰ/IGFBP-3比值与健康对照组、术后患者比较,均明显升高,IGFBP-3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直肠癌术后未发生转移者与有肝或腹腔远处转移者胰岛素、IGF-1、IGFBP-1、IGFBP-3、IGF-1/IGFBP-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患者WHR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和P<0.05):而BMI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患者WHR、BMI与胰岛素水平、IGF-1/IGFBP-3比值呈正相关(P<0.01,P<0.05),与IGFBP-3呈负相关(P<0.01,P<0.05);直肠癌患者WHR与血清瘦素、胰岛素水平及BMI与血清IGFBP-1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与其他无相关性(P>0.05).结论 胰岛素、IGF-1水平和IGF-Ⅰ/IGFBP-3比值升高及IGFBP-3水平降低,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但与肿瘤转移与否无关,中心性肥胖是结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IGF结合蛋白(IGFBPs)及体质量指数(BMI)、腰臀围比(WHR)的变化及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检测对象为2006年6月至2007年10月间住院收治和门诊复查的结直肠癌患者615例(术前检测244例,术后371例)和健康对照者15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胰岛素、IGF-1和IGFBPS水平.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胰岛素、IGF-1水平和IGF-Ⅰ/IGFBP-3比值与健康对照组、术后患者比较,均明显升高,IGFBP-3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直肠癌术后未发生转移者与有肝或腹腔远处转移者胰岛素、IGF-1、IGFBP-1、IGFBP-3、IGF-1/IGFBP-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患者WHR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和P<0.05):而BMI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患者WHR、BMI与胰岛素水平、IGF-1/IGFBP-3比值呈正相关(P<0.01,P<0.05),与IGFBP-3呈负相关(P<0.01,P<0.05);直肠癌患者WHR与血清瘦素、胰岛素水平及BMI与血清IGFBP-1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与其他无相关性(P>0.05).结论 胰岛素、IGF-1水平和IGF-Ⅰ/IGFBP-3比值升高及IGFBP-3水平降低,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但与肿瘤转移与否无关,中心性肥胖是结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