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肝脏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肝脏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肝移植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肺部感染的发病率为48.8%;首次发生肺部感染的时间为术后(9.56±5.53)d;78例中右侧肺炎44例,左侧肺炎14例,双侧肺炎20例;手术时间长、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腹腔出血、术中输液量、肾功异常等为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78例患者中68例(87.2%)好转,10例(12.8%)死亡.结论 肝移植后肺部感染病死率较高,细菌、真菌是主要的病原体;缩短手术时间、减少腹腔出血、控制液体入量、术后尽快拔除气管插管、保护肾功、提高病原检测技术等是防治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肺部感染的预防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5例慢性肝病肝硬化或肝癌患者,在肝移植术后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防止肺部感染的发生。结果 5例患者术后1个月内均未发生肺部感染。除1例术后33天死于脑出血外,其他4例已存活4-15个月,移植肝功能良好。结论 尽管肝移植患者于由术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等因素,造成免疫力低下,感染的危险性增加,但如能采取合理的综合性预防措施,肝移植术后早期的肺部感染是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3.
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方法对2003年12月~2004年3月,我院42例行肝移植术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结果肝移植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感染率高,患者使用呼吸机、气管插管及切开时间越长发生肺部感染机会就越大,常见感染菌以条件致病菌为主,在术后两周内发生肺部感染例次占总肺部感染例次75%. 结论重点做好术后两周内肺部感染的预防与护理措施,加强术后病房的管理,重视物理性预防护理及使用呼吸治疗装置的护理,严格遵守吸痰注意事项及无菌技术操作.  相似文献   

4.
25例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分析我院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探讨其防治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5例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72%;11例肺部感染的病原体为细菌,其中8例为耐药的G^-菌,术后使用呼吸机≥2d、长时间手术等因素为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术后第1周是肺部感染的高危时段;G^-菌是常见的病原体;10个因素为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应贯穿于整个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肝移植受体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其危险因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网络,前瞻性目标监测2007-2008年肝移植术后病例,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肝移植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2007、2008年医院感染率分别为32.58%、19.90%;2008年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2007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7年排在前5位的感染分别为肺部感染(44.18%)、上呼吸道感染(18.60%)、胆道感染(13.95%)、腹腔感染(9.30%)及Ⅱ类切口感染(4.65%),2008年分别为肺部感染(51.28%)、腹腔感染(15.40%)、上呼吸道感染(10.26%)、胆道感染(7.69%)及Ⅱ类切口感染(7.6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移植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为尿管插管、术前用药和气管切开。结论利用前瞻性目标监测肝移植受体医院感染的发生,可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达到预防在先的目的,从而避免肝移植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全麻下行胸部手术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提供相应预防措施,以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率。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3年6月280例在全麻下行胸部手术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根据是否术后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75例、非感染组205例,同时比较相关危险因素与肺部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280例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75例,发生率为26.8%,单因素分析显示,感染患者长期吸烟史、糖尿病史、低蛋白血症及术后未镇痛等是术后肺部感染相关因素,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者在术中插管时间、术后导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长期吸烟史、糖尿病史及术中插管时间长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全身麻醉下行胸部手术治疗患者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其中长期吸烟史、糖尿病史、术中插管时间长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应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胃肠恶性肿瘤进行手术的老年患者进行跟踪研究,分析老年患者在手术恢复阶段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治疗方法,以降低肺部感染率。方法调查2013年1-12月入院治疗的胃肠恶性肿瘤老年患者75例,对手术过程及术后恢复进行跟踪,分析发生感染的原因和危险因素,制定预防措施。结果 75例胃肠恶性肿瘤老年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16例,感染率21.3%;肺部感染患者中男女比例约为2∶1,男性10例、女性6例;由于肺部感染导致患者死亡10例,病死率13.3%;卧床时间、留置置管时间、气管插管时间等是胃肠恶性肿瘤术后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发生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病死率高,对患者的危害性大,针对产生肺部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患者的术后恢复阶段加强预防,提高患者肺部感染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2月收治的232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利用χ2检验初步筛选出危险因素后,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一步明确影响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指标;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 232例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患者共53例,感染率22.8%;食管癌患者术后<30d死亡共9例,病死率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软食吞咽困难、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75%、手术方式以及手术持续时间4个因素对肺部感染具有显著影响。结论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较常见,存在软食吞咽困难、FEV1<75%、手术方式及手术持续时间≥5h是其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当患者存在上述情况时需要加强术后护理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贲门癌术后引发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及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对行手术治疗的650例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与术后未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在围术期易感因素进行比较,总结术后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结果: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主要有,高龄、病程长、嗜好烟酒、伴随有慢性肺部疾病、手术持续时间长、手术创口大、未采用自控硬膜外镇痛泵进行止痛等。结论: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贲门癌术后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只有在术前、术中、术后采取有效预防对策,才能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干预对策,为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5年7月行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患儿54例(肺部感染组)临床资料,按照1∶1比例随机选取同期儿童行腹部手术后未发生肺部感染的患儿54例为对照(无肺部感染组),分析结果。结果肺部感染组患者肥胖、手术部位为上腹部手术、急诊手术、麻醉为全麻、术后留置鼻胃管、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等因素均高于无肺部感染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肥胖、年龄小、上腹部手术、麻醉为全麻、术后留置鼻胃管、血红蛋白水平低、住院时间长是引起患儿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患儿存在以上危险因素应积极进行干预与预防以降低术后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1.
肝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征.方法收集我院移植中心自2001年1月~2004年1月,在肝移植术后的救治过程中出现疑似肺部真菌感染的所有病例,留取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作真菌直接涂片和(或)真菌培养,用SPSS10.0软件,用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临床危险因素.结果 205例肝移植患者中,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率为12.2%,感染发生的平均时间为移植术后(24.3±16.2)d;机械通气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广谱抗生素过长时间的使用、营养过度包括肠道内营养和静脉营养、各种导管包括各种血管留置导管、中心静脉导管等及肝移植术前肝肾功能衰竭,均是肝移植术后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25例患者各种标本共分离出26株念珠菌属,白色念珠菌为57.7%.结论临床医师应尽量避免给予患者大剂量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减少长时间使用广谱抗生素,严格掌握各种侵袭性操作的适应证,预防肝移植术后各种感染的发生;早期送检各种标本作真菌检测,从而作出早期诊断,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并发症和死亡原因. 方法回顾分析14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前后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本组共55例出现并发症,其发生率为38.7%,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腹腔感染、肺部感染、胸腔积液、假性囊肿、消化道出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肠瘘、胰性脑病、真菌感染等;术后死亡23例,死亡率16.2%,死亡原因为ARDS、MODS、脓毒性休克、消化道出血和胰性脑病等;感染、年龄>60岁、手术时机和方式的选择是影响死亡的主要因素. 结论控制感染和正确选择手术时机及方式对降低死亡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正确静脉补液的方法和规律。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3例肝移植患者分为限制性静脉补液组(A组)和常规静脉补液组(B组)。监测手术当日至术后第5天的入液量、尿量、胸腹水量,并记录与心、肺、脑相关的并发症。结果术后A组的入液量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第1天两组间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2~5天A组尿量多于B组(P<0.05);术后第1~4天,A组的胸水量明显少于B组(P<0.05);术后第1~3天,A组腹水量明显少于B组(P<0.05);A组中出现并发症的比例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限制性静脉补液有利于减轻肝移植术后早期胸腹水的积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术后肺部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1-6月在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且符合本研究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者77例,收集患者临床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等,以及手术相关资料如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等,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进行分组比较研究,分析引起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感染组和非感染组临床相关资料比较,年龄、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手术时间是引起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手术时间和患者年龄,应采取相应措施以预防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脊柱手术住院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以针对性地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08年5月—2016年6月脊柱手术住院患者,按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无肺部感染组和肺部感染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结果共监测脊柱手术住院患者612例,其中术后发生肺部感染43例,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为7.03%。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住院时间≥30 d、长期吸烟、有慢性肺部疾病、有糖尿病、手术节段数≥2、全身麻醉、手术时间≥4 h、出血量≥500 mL、卧床时间≥7 d、使用糖皮质激素、留置导尿管、机械通气、血清清蛋白30 g/L、血糖≥11 mmol/L、血红蛋白90 g/L共14个因素是脊柱手术住院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而雾化吸入是保护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时间≥30 d、长期吸烟、有慢性肺部疾病、全身麻醉、卧床时间≥7 d、使用糖皮质激素共6个因素均是脊柱手术住院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而雾化吸入是脊柱手术住院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脊柱手术住院患者术后肺部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应针对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降低脊柱手术住院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某院神经外科2019年1月—2021年6月行开颅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颅内感染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通过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其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共纳入778例开颅手术患者,121例发生术后颅内感染,发病率为15.5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幕下手术、脑室引流时间≥3 d、使用明胶海绵≥3片、出血量≥300 mL、切口脑脊液漏是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风险预测模型为:logit (P)=5.408+0.833×(幕下手术)+0.083×(脑室引流时间)+1.059×(使用明胶海绵)+0.456×(出血量)+2.821×(切口脑脊液漏);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颅内感染的预测概率和实际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8);logistic回归风险预测模型验证准确率为86.00%,ROC曲线下面积为0.847,95%CI为0.814~0.878。结论 幕下手术、脑室引流时间≥3 d、使用明胶海绵≥3片、出血量≥300 mL、切口脑脊液漏是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术后颅内感染的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预防肝移植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效果,以降低肺部感染发病率。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某院肝胆外科行肝移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2016年1月—2017年3月的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2017年4—12月的患者为试验组,实施集束化肺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病率、肺不张发生率、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费用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共110例肝移植患者,试验组67例肝移植患者。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试验组肺部感染发病率为6.0%,低于对照组的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肺不张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的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为(83.81±7.56)h ,短于对照组的(91.67±13.9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住院时间为(30.22±3.23)d ,短于对照组的(31.49±4.3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总体满意度为92.5%,优于对照组的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集束化管理能有效降低肝移植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病率、肺不张发生率,缩短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肝移植后受体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了解肝移植后受体发生真菌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分析相关易感因素,并探讨其预防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器官移植中心从1993年4月~2001年12月收治的102例成年肝移植患者. 结果 102例成年肝移植患者共做106次原位肝移植术,有22例患者共分离出26株真菌,感染率为21.6%,其中13例为白色念珠菌感染(59.1%),6例为光滑念珠菌(27.3%),5例为热带念珠菌(22.7%),1例为季也蒙念珠菌(4.5%),1例为曲霉菌(4.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42.9%);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与患者手术后胃肠外营养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以及患者总住院时间有明显相关性(P<0.05);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真菌药的患者与无预防性用药的患者的真菌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真菌感染是肝移植术后的重要并发症,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患者手术后胃肠外营养时间和呼吸机使用时间是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真菌感染后住院时间延长,预防性抗真菌治疗措施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9.
Pulmonary embolism (PE) is common and 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survive the acute event. Survivors are at increased risk for adverse outcomes, including persistent thrombi, recurrent embolism, 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CTEPH), and death. Anticoagulation protects against recurrence, which has a high mortality rate. The recommended duration of anticoagulation for patients with reversible PE risk factors is 3 months. For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PE or persistent risk factors, extended duration of anticoagulation is preferred, balanced with an individual patient's risk of hemorrhage, which in itself is a major cause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mong patients with malignancy who develop 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is preferred over oral vitamin K antagonists in the first 6 months. Thereafter, anticoagulation should be continued indefinitely with either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or oral vitamin K antagonists. 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s are not routinely recommended and should only be used in patients who have a contraindication to anticoagulation. Patients who have had VTE and with persistent or recurrent dyspnea should be evaluated for recurrence of VTE or development of CTEPH.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VTE should be anticoagulated indefinitely. Routine screening for CTEPH in asymptomatic patients is not recommended. Echocardiography often provides the first indication of the presence of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nce presence of CTEPH is established by right-sided heart catheterization and perfusion imaging (ie, ventilation/perfusion scintigraph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or pulmonary angiography), patients should be referred early to a center with expertise, as it is potentially surgically curable by pulmonary endarterectomy. Those who are deemed inoperable after being evaluated may gain symptomatic benefit from drugs approved for idiopathic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Lung transplantation may also be an option for patients who are not candidates for pulmonary endarterectomy.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假丝酵母菌属感染危险因素的差异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114例机械通气48h的患者,将其中5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假丝酵母菌属感染者分为早发型感染组和迟发型感染组,以非假丝酵母菌属感染者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将感染组以死亡病例为病例组,以非死亡病例为对照组进行死亡危险因素χ2分析。结果频繁更换抗菌药物(OR=5.828,P=0.001)、患2种基础疾病(OR=4.538,P=0.008)是早发型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高龄(OR=5.684,P=0.000)、血白蛋白25g(OR=2.279,P=0.000)是迟发型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性抗真菌治疗(OR1=0.064,P1=0.004;OR2=0.561,P2=0.014)是两者的保护性因素;昏迷(P=0.001)、肾功能异常(P=0.002)、患2种基础疾病(P=0.026)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早发型和迟发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假丝酵母菌属感染危险因素是有差异的,及时发现感染和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有助于改善机械通气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