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坦索罗辛减少双J管置入术后相关并发症的疗效。方法:选取78例肾脏或输尿管结石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均留置双J管4周,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41例,术后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每日1次,每次0.2 mg,至返院拔管前1天停药。对照组37例,术后未予以任何类似药物。比较2组因留置双J管引起的并发症包括腰腹痛、肉眼血尿、膀胱刺激征、泌尿系感染、双J管移位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中膀胱刺激征、肉眼血尿、腰腹痛、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双J管移位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盐酸坦索罗辛能有效降低双J管置入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宫颈癌患者放疗前预置双J管防治肾积水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病理活检确诊为Ⅱ-Ⅳ期的宫颈癌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临床研究组。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性放射治疗,但临床研究组放疗前均预置双侧输尿管内支架管,对比研究宫颈癌患者放疗前预置双J管防治肾积水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临床研究组术后远期并发肾积水、肾结石、肾功能损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两组间早期并发放疗相关不良事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临床研究组中无插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宫颈癌患者放疗前预置双J管可明显减少放疗后肾积水、肾结石及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苏晓丽 《安徽医药》2012,16(2):267-269
目的观察坦索罗辛在留置双J管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0例留置双J管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包括35名患者,接受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包括35名患者接受坦索罗辛治疗(0.2 mg qd,持续5周)及常规护理。全部病人随访5周,均完成治疗,采用USSQ问卷对两组病人进行调查。结果对照组USSQ平均评分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疼痛症状评分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一般身体状况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置双J管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坦索罗辛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输尿管相关症状。  相似文献   

4.
王书龙  张艮甫 《重庆医药》2009,38(14):1813-1814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常规放置双J管的必要性和能否有效降低术后输尿管并发症。方法选取2002年4月至2007年12月在本院施行肾移植的患者95例,随机分为置双J管组(50例)和未置管组(45例),已剔除膀胱壁过薄、膀胱炎症、输尿管过短、血供不佳、渗血过多等必须放置双J管的病例。比较两组术后榆尿管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移植肾功能延迟例数、尿培养阳性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肾移植术后尿瘘、输尿管梗阻发生率方面,置管组明显低于未置管组(P〈0.05)。结论肾移植手术常规放置双J管可以明显降低术后输尿管并发症。为减少感染机会,可常规采用双J管末端留丝线,术后牵拉丝线拔除双J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坦索罗辛联合枸橼酸氢钾钠在输尿管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栖霞分院行ESWL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枸橼酸组34例和联合坦索罗辛组34例。患者均接受ESWL治疗,术后枸橼酸组患者予以枸橼酸氢钾钠颗粒治疗,联合坦索罗辛组患者在枸橼酸组基础上给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1 d。比较2组结石清除率、结石排出时间、排出结石直径、残留结石直径及治疗前、治疗21 d后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尿微量白蛋白(UmAlb)]、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发症。结果 联合坦索罗辛组结石清除率高于枸橼酸组,结石排出时间短于枸橼酸组,排出结石直径以及残留结石直径小于枸橼酸组(P<0.05或P<0.01)。治疗21 d后,2组BUN、SCr及UmAlb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联合坦索罗辛组低于枸橼酸组(P<0.01);2组血清IL-6、hs-CR...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坦索罗辛对肾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术后排石疗效及分析。方法 240例单纯肾结石患者行ESWL术后随机分为坦索罗辛及对照两组,均给予排石冲颗粒及氟罗沙星。坦索罗辛组120例,给予坦索罗辛(哈乐),治疗时间4周,比较两组之间结石排净率、石街的形成、疼痛评分(VAS)、膀胱刺激症状。结果坦索罗辛组的结石排净率高于对照组;坦索罗辛组石街形成率)、疼痛VAS评分及膀胱刺激症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两组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ESWL术后坦索罗辛能够促进ESWL术后结石排出,预防石街形成,缓解疼痛及膀胱刺激症状,可以作为肾结石ESWL术后排石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7.
吴宪伟  智静涛 《中国当代医药》2013,(15):171-171,173
目的 探讨坦索罗辛在输尿管下段结石ESWL后辅助排石的效果.方法 11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ESWL后给予抗感染,口服肾石通4 g Bid;治疗组58例,ESWL后给予抗感染,口服坦索罗辛0.4 mg Qd.每例患者治疗观察期不超过2周.结果 2周内结石排出率,对照组为38.5%(20/52),治疗组为75.9%(44/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ESWL后联合应用坦索罗辛可有效提高排石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坦索罗辛和硝苯地平在输尿管下段结石辅助排石中的作用。方法2010年02月至2012年02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189例,分为坦索罗辛组94例,硝苯地平组95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坦索罗辛组在排石时间、肾绞痛发生率、镇痛药物用量明显优于硝苯地平组;坦索罗辛组总有效率100%显著优于硝苯地平组总有效率74.73%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输尿管结石时由于结石移动对输尿管黏膜进行刺激,使得黏膜水肿,输尿管自主神经,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造成输尿管平滑肌痉挛,剧烈疼痛,结石排出困难,是造成输尿管结石保守治疗重要障碍;在对输尿管结石采取保守治疗时积极使用输尿管平滑肌松弛剂,可以达到良好效果,帮助促进结石排出。在对输尿管下段结石保守治疗过程中应用坦索罗辛可以显著提高结石自然排出率,降低肾绞痛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是保守治疗中良好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坦索罗辛在输尿管下段结石ESWL术后辅助排石中的疗效。方法 8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40例。结石直径10-20mm。组1为对照组,未给予输尿管平滑肌松弛剂;组2给予坦索罗辛0.4mgl次/d。每例患者治疗观察期不超过30天。结果30天内结石全部排出治愈者,组1为28例(70%),组2为35例(87.5%),组2与组1比较排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的病例数组1为30例,组2为35例,组1和组2比较有统计学意义。30天内组1和组2中因再次发生肾绞痛而需镇痛治疗者分别为8例(20%)和0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天内两组均未出现明显副作用,无因不能耐受而退出者。结论坦索罗辛在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碎石术后辅助排石方面安全、有效,能明显提高体外碎石术后排石率,减少残石率。而且坦索罗欣能减少体外碎石术后肾绞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江苏医药》2012,38(12)
目的 探讨留置双“J”管治疗上尿路疾病引起顽固性肾绞痛的价值.方法 顽固性肾绞痛患者118例(A组),采用输尿管镜下留置双“J”管急诊治疗成功;选择同期各种原因未置双“J”管而仅予对症处理的顽固性肾绞痛患者57例作为对照(B组).比较两组的疼痛转归及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A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治疗有效率高于B组(98.3%vs.66.7%)(P<0.05).同时,急性梗阻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置双“J”管后肾功能明显好转,尿量>400 ml/d.结论 顽固性肾绞痛患者急诊输尿管镜下留置双“J”管,能迅速缓解肾绞痛,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分析预置输尿管支架对宫颈癌术后补充放疗患者降低泌尿系梗阻发生率和保护肾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宫颈癌 (ⅠA 期、 ⅠB 期和ⅡA 期) 患者 81 例, 分为 2 组。观察组 39 例于放疗定位前预置输尿管支架并带管放疗; 对照组 42 例采用常规补充放疗, 不预置输尿管支架。观察 2 组肾积水、 肌酐、 尿素氮情况, 记录包括发热、 感染、 腰痛、 肾区叩击痛、 放射性膀胱炎等与留置输尿管支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肾积水总发生率 (10.3% vs. 33.3%) 和轻度肾积水发生率 (5.1% vs. 21.4%) 少于对照组 (P<0.05); 2 组中度和重度肾积水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观察组肌酐水平 [(116.9±43.0) μmol/L vs.(170.8±68.4) μmol/L] 和尿素氮水平 [(5.4±1.9) mmol/L vs.(7.7±2.5) mmol/L] 均低于对照组 (P<0.05), 且除观察组尿素氮外, 2 组治疗前后肌酐和尿素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留置输尿管支架期间发热、 感染、 腰痛、 肾区叩击痛和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宫颈癌术后补充放疗患者预置输尿管支架可以防治输尿管梗阻, 保护肾功能, 该方法有效、 安全、 可行,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孙兴纯  毛杰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0):230-231
目的探讨输尿管留置双J管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调查85例28~50岁患者留置双J管的情况。结果80例(94.1%)出现膀胱刺激症状,51例(60.0%)出现肉眼血尿,尿失禁14例(16.4%),尿不尽22例(25.8%),发热、腰痛、脓尿伴膀胱刺激症状12例(14.1%),5例双J管脱出后症状缓解,性功能障碍7例(8.2%)。结论输尿管留置双J管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其中过度活动是置管后并发症增多的重要原因。所以术中应严格遵守留置双J管的指征。  相似文献   

13.
罗勇  史彦彬  王刚 《安徽医药》2016,37(8):973-975
目的 探讨肾绞痛发生后不同时间点行经输尿管镜碎石术(URL)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选择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9月行URL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共98例,依据肾绞痛首次发作后14 d内和14 d后行手术治疗分为A组(50例)和B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前尿常规和尿培养检测感染发生率、一次性结石清除率、输尿管息肉检出率及术后第14天双J管拔除率等。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48.60±7.84)min显著长于A组(38.23±5.3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前尿常规检测感染发生率和输尿管息肉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5);B组患者术后第14天双J管拔除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 肾绞痛首次发作后14 d内行URL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前尿路感染和输尿管息肉发生,并有助于缩短术后留置双J管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输尿管下段结石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后坦索罗辛辅助排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4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79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采用ESWL术后,按服药的不同随机分成2组,即对照组39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应用肾石通冲剂口服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坦索罗辛0.4 mg口服,1次/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结石排出情况和再次发生肾绞痛的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结石排出率分别为87.50%和69.23%,结石排出时间分别为(5.3±1.0)、(9.8±1.1)d,再次发生肾绞痛而需要镇痛药治疗的患者分别为7.5%和15.38%(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震波碎石术后辅助应用坦索罗辛能增加排石率,缩短结石排出时间,减少再次发生肾绞痛的几率,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应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168例。男117例,女51例,年龄19~65岁,平均41岁。输尿管上段结石14例,中段61例,下段93例。结石直径0.6~2.4cm,平均0.8cm。结果168例输尿管结石中,一次性碎石成功159例,占94.6%。碎石失败9例,占5.4%,其中5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移位至肾盂,留置双J管后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愈,另外3例进镜失败患者和1例输尿管穿孔患者均立即改行开放手术治愈。结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微创、安全、效果好等优点,可作为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双J管置入术治疗上尿路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1年4月在本院因上尿路狭窄做双J管置入术的患者38例,观察双J管留置期间的效果、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 38例患者均一次性成功置入双J管,在双J管置入过程中无一例患者出现输尿管穿孔损伤的情况.在置管期间,双J管起到了很好的内引流尿液和支撑扩张输尿管的功能.其中,18例患者出现尿痛、腰痛、膀胱刺激症和血尿症状,进行对症抗炎治疗后症状消失,其他患者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治疗6个月后,对38例患者进行B超复查,发现所有患者的肾积水症状均得到改善,腰部胀痛和尿路感染等症状得到缓解,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其中3例肿瘤导致上尿路狭窄的患者肾功能得到改善,生存质量有所提高.结论 在上尿路狭窄的治疗中使用双J管置入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双J管起到了很好的内引流和支撑作用.该方法操作简便、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少,是治疗上尿路狭窄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江苏医药》2009,35(12)
目的 探讨坦索罗辛对肾输尿管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后结石排空和石街的影响.方法 80例肾或输尿管单发结石患者行ESWL后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每天口服左氧氟沙星0.5 g,共7 d;研究组42例,每日加服坦索罗辛0.4 mg.以治疗满30 d或结石排出为观察终点.观察结石排空率、排空时间、止痛药使用以及石街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结石排空率高于对照组(92.5% vs.81.6%)、排空时间短于对照组[(5.8±2.7)d vs.(9.7±3.5)d](P<0.05).研究组需手术干预的石街占11.1%(1/9),而对照组为42.9%(3/7)(P<0.05).结论 坦索罗辛能促进肾输尿管结石ESWL治疗后的排出,尤其是大结石,并且有利于石街的自行排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坦洛新联合托特罗定治疗留置双J管后相关症状的效果。方法输尿管镜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106例,随机分为2组, A组(坦洛新组):接受坦洛新(0.2mg 1次/d)治疗;B组(联合用药组):接受坦洛新(0.2mg 1次/d)和托特罗定(2mg 2次/d)治疗。106例患者随访4周,术前1d及术后4周拔双J管时填写IPSS评分表、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ABSS)及生活质量评分(QOL)量表。结果106例患者均完成研究。两组术后4周尿急症状评分分别为(3.3±0.9)分与(0.9±0.2)分;IPSS评分分别为(11.5±1.8)分与(8.9±1.3)分;OABSS评分分别为(8.3±1.8)分与(3.7±1.6)分;QOL评分分别为(39.7±13.2)分与(18.2±10.6)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置双J输尿管支架管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坦洛新联合托特罗定能明显改善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后相关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