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陈攀 《中国针灸》2012,32(3):224-226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2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药线组和药物组。药线组60例用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药物组60例口服麦角胺咖啡因片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0天。观察患者头痛积分变化和不良反应,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头痛积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间头痛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线组总有效率为93.3%(56/60),药物组总有效率为90.0%(54/6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线组无任何不良反应,药物组有20例出现面红、上腹部不适等症状。结论: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偏头痛与药物疗效相当,但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壮医药线点灸联合灵龟八法针刺治疗偏头痛与常规西药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偏头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以壮医药线点灸联合灵龟八法针刺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常规西药(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的基本恢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将观察组的显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联合灵龟八法针刺治疗偏头痛在总有效率上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无明显差异,但在临床基本恢复情况上,壮医药线点灸联合灵龟八法针刺更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RA)血清肿瘤坏死因子仪及白细胞介素1β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选取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90例,随机分为药线治疗组30例,空白线灸组30例,西药对照组30例,药线治疗组和空白线灸组分别采用壮医药线、空白苎麻线点灸,同时配合西药治疗,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3组患者的血清TNF-α和IL-1β。结果:药线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TNF-α、IL-1β有显著性差异(P〈0.01),药线治疗组治疗后TNF-α、IL—1β较空白线灸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后也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可降低RA患者的血清TNF-α、IL-1β水平,这是其可能的治疗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热敏化取穴进行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90例,随机分为壮医药线治疗组30例,空白线灸组30例,西药对照组30例.壮医药线治疗组和空白线灸组分别采用壮医药线、空白苎麻线点灸,常规取穴和根据腧穴热敏化方法取穴,同时3组患者配合西药治疗.结果 药线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关节肿胀、压痛和晨僵有明显缓解,反映RA活动的炎性指标CRP、ESR、RF、PLT也有显著下降.同时药线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关节肿胀、晨僵和CRP、ESR与空白线灸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后的相应指标比较也有显著性改善(P <0.05或P<0.01).结论 壮医药线热敏化取穴点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配合针灸治疗KOA的疗效。方法:将我院住院及门诊KOA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壮医药线点灸配合针灸组,壮医药线点灸组,针灸组,口服西药组,每组各30例。比较四组疗效、关节功能改善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3个疗程后,药线加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3%,优于药线组73%,针刺组73%和口服西药组76%,四组两两比较,药线加针刺组优于其余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线加针刺组在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SF-36评分均优于其余三组(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配合针灸对KOA的临床疗效可靠,优于壮医药线,针灸和口服西药3种治疗。  相似文献   

6.
壮医药线点灸不同配穴对实验性脾虚大鼠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采用大黄苦寒泻下并劳倦刺激法建立大鼠实验性脾虚模型,研究观察了龙氏配穴药线治疗组、脐周配穴药线治疗组、脾俞配穴药线治疗组三组不同主配穴对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实验性脾虚的作用,并设立了正常对照组和脾虚模型自然恢复组。结果显示:壮医药线点灸三个治疗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脾虚证作用,其中以龙氏配穴药线治疗组效果最好,治疗后各观察指标接近正常对照组;脐周配穴药线点灸组、脾俞配穴药线点灸治疗组对脾虚的改善治疗作用相对较弱。提示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脾虚的效果与施灸所选的配穴处方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辨证治疗湿疹的疗效。方法:选取湿热证、脾虚证和血虚证湿疹患者各30例,每种证候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最终整合病例为药线组45例和西药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壮医药线点灸辨证治疗,对照组用派瑞松乳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比较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IL-4水平。结果:药线组总有效率为8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4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药线组、西药对照组血清IL-4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1),但药线组较西药对照组改善明显,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壮医药线点灸辨证治疗湿疹具有较好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IL-4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脑动脉硬化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动脉硬化性头痛78例,随机分为2组,加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组52例,西医对照组26例,治疗28d为1个疗程,观察总体临床疗效、头痛程度疗效和脑血流速度比值改善情况.结果:总体临床疗效、头痛程度疗效和脑血流速度比值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脑动脉硬化性头痛临床疗效和安全良好.  相似文献   

9.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5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西药对照组26例及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组28例。西药组予干扰素、VitB1、VitB12肌注治疗。治疗组采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比较二组病例的临床疗效。结果: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P〈0.01)。结论: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β-内啡肽(β-EP)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药线组与火针组,药线组给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火针组给予火针治疗,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第1疗程后,药线组显愈率优于火针组(P=0.029),第2、3疗程后,药线组、火针组显愈率比较无差异(P>0.05)。药线组在第1、2疗程后,β-EP水平显著提高,β-EP升高水平显著优于火针组第1、2疗程后(P<0.01);第3疗程后,两组间β-EP水平无差异(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治疗PHN起效快,其机理在于通过温热和药效的刺激,激发β-EP的产生,对抗疼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23(IL-23)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72例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药线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各36例。药线治疗组采用壮医药线点灸,同时配合西药治疗,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的IL-17、IL-23水平。结果:药线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IL-17、IL-2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线治疗组治疗后IL-17、IL-23水平较西药对照组治疗后也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可降低RA患者的血清IL-17、IL-23水平,这是其可能的治疗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结合中医手法治疗大学生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把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3个组,壮医药线点灸结合中医手法治疗为试验组,中医手法治疗、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分为两个对照组,对照组一为中医手法治疗组,对照组二为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组。在进行8次系统规范的腰肌劳损治疗之后,运用SPSS26.0数据分析软件对3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统计治疗前后VAS评分(疼痛程度)和治疗有效率,并进行比较和评估。结果:3个小组治疗结束后有效率分别为:试验组95.0%(19/20),对照组一65.0%(13/20),对照组二45.0%(9/20)。由数据可知,经过系统规范的治疗,试验组的VAS评分低于两个对照组(P<0.05),表明其治疗方法和效果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较高。结论:壮医药线点灸结合中医手法治疗大学生腰肌劳损,有效地缓解或解除腰部的不适,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壮医药线点灸配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性和安全性并筛选优化治疗方案。方法:以符合诊断标准的PHN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药线点灸组、药线点灸合电针围刺组和药物组。每组观察40例,总样本量为120例,试验周期为4个月,其中治疗4周,随访3个月。结果:药线点灸组、药线点灸合电针围刺组和药物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50%、87.50%、55.00%。结论:药线点灸合电针围刺组的疗效显著,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4.
Meng WG  Shi L  Wu LY  Lai LY  Song RX  Huang SZ 《中国针灸》2012,32(6):519-522
目的:探讨应用松针点灸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方法:将43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松针点灸组(21例)和壮医药线组(22例)。两组取穴相同,以风池、百会、太阳、率谷、攒竹、丝竹空、阳陵泉、外关及阿是穴为主穴,松针点灸组采用松针点灸,用经处理的松叶,将其一头整齐,点灸穴位或痛点;壮医药线组采用壮医药线点灸,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Mg2+含量的变化及疼痛强度。结果:①松针点灸组疼痛完全缓解率、有效率分别为47.6%(10/21)、90.5%(19/21),壮医药线组分别为13.6%(3/22)、50.0%(11/22),松针点灸组优于壮医药线组(均P<0.01);②松针点灸组治疗后血清hs-CRP含量由(4.29±0.98)mg/L降至(2.11±0.87)mg/L,Mg2+含量由(0.67±0.28)mmol/L升至(1.07±0.16)mmol/L,而壮医药线组分别是(4.30±1.07)mg/L降至(3.38±1.15)mg/L和(0.68±0.21)mmol/L升至(0.88±0.25)mmol/L,松针点灸组治疗后较壮医药线组变化显著(均P<0.05);③松针点灸组治疗后疼痛强度明显低于壮医药线组(P<0.05)。结论:松针点灸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优于壮医药线点灸,并对患者血清hs-CRP和Mg2+含量有显著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壮医药线点灸手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壮医药线点灸治疗PHN提供疗效肯定、安全可靠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PHN患者随机分为3组:药线轻手法组(20例)、药线重手法组(20例)、西药对照组(20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别于治疗前后对药线轻手法组、药线重手法组、西药对照组进行评分、安全性观测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药线轻手法组、药线重手法组及西药对照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药线轻手法组没有发生任何不良反应,药线重手法组有5例患者出现施灸处红肿、瘙痒及3例患者出现施灸处灸伤水泡、轻微感染。西药对照组有7例患者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等症状,3例患者出现皮疹,2例患者出现肝功能轻度异常。结论:壮医药线轻手法治疗PHN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乳腺增生142例远期疗效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腺增生(含乳腺小叶增生,囊性样增生,纤维增生等)是妇女乳腺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尤以中青年妇女多见,自建所以来,我在门诊观察壮医药线点灸治疗乳腺增生,收到较好的效果。1989年我曾对35例乳腺增生进行总结(壮医药线点灸交流会)。为了观察本疗法的远期效果,除其它影响疗效的因素外,我选择距第1次药线点灸3年以上,自药线点灸治疗后至1994年复查时从未接受其它治疗(包括药物等各种疗法)的乳腺增生患者142例,总结其远期(3年以上)疗效,并与近期(1年)疗效对比,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壮医特色药线点灸配合药物罐的疗效观察。方法:30例分为两组,15例对照组为口服阿昔洛韦片0.2g,每日3次。治疗组15例运用壮医药线点灸配合药物罐治疗。结果:壮医药线点灸配合药物罐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壮医药线点灸联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康复科治疗的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采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对照组2采用龙氏正骨手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壮医药线点灸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1个月后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疼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1的66%、对照组2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3、7、14、21d的VAS疼痛评分明显较对照组1、2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周宇博  吴红斌 《河南中医》2019,39(12):1862-1865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痛经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线点灸组、桂枝茯苓胶囊组和针刺组,每组各40例。药线点灸组给予壮医药线点灸,桂枝茯苓胶囊组口服桂枝茯苓胶囊,针刺组给予针刺疗法。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症状积分情况,检测三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栓素B_2(thromboxane B_2,TXB_2)水平。结果:桂枝茯苓胶囊组有效率为87.5%,针刺组有效率为92.5%,药线点灸组有效率为97.5%,药线点灸组有效率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及TXB_2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药线点灸组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及TXB_2水平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线点灸组及针刺组治疗后低切水平低于桂枝茯苓胶囊组,药线点灸组中切水平低于桂枝茯苓胶囊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桂枝茯苓胶囊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线点灸组高切水平低于针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桂枝茯苓胶囊组及针刺组治疗后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聚集指数、RBC压积及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药线点灸组,RBC变形指数低于药线点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治疗后、RBC压积低于桂枝茯苓胶囊组,RBC变形指数高于桂枝茯苓胶囊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可降低患者全血黏度及TXB_2水平,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痛86例随机分为2组,加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组44例,西医对照组42例.治疗28d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心电图ST段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心电图变化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和安全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