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全程护理在门诊输液病人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种既能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病人等候时间,又能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门诊输液前、输液中、输液后全程护理模式。[方法]选择2006年7月1日—2006年10月31日在我院门诊输液的500例病人作为全程组,实施病人选护士,在输液前、输液中和输液后进行全方位、全程的护理。2006年3月1日—2006年6月30日在我院门诊输液的500例病人作为常规组,按传统方法进行护理。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门诊输液病人等候输液的时间由原来的15min~30min缩短至5min~10min,病人满意度由改进前的85.8%提高到改进后的99.0%。[结论]门诊输液室实施全程护理模式不仅拓展了护理服务内涵,还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病人等候时间,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种既能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病人等候时间,又能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门诊输液前、输液中、输液后全程护理模式。[方法]选择2006年7月1日—2006年10月31日在我院门诊输液的500例病人作为全程组,实施病人选护士,在输液前、输液中和输液后进行全方位、全程的护理。2006年3月1日—2006年6月30日在我院门诊输液的500例病人作为常规组,按传统方法进行护理。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门诊输液病人等候输液的时间由原来的15min~30min缩短至5min~10min,病人满意度由改进前的85.8%提高到改进后的99.0%。[结论]门诊输液室实施全程护理模式不仅拓展了护理服务内涵,还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病人等候时间,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病人选护士”在门诊输液室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选护士”是指门诊输液病人在接受静脉穿刺时可以公开点名 ,选择自己最信得过的护士为自己服务。我院门诊输液室于2000年3月1日起实施了病人选择护士的服务举措。通过这一服务措施 ,提高了病人对输液室护士护理技术的满意度 ,现报告如下。1方法1.1信息介绍我们把输液室护士照片、职称、工号在公示栏中规范上墙 ,使病人充分了解护理人员的基本情况 ,提供病人选护士的指南。并在治疗室门口和输液室内 ,将“病人选护士”的相关内容上墙 ,让病人通过信息介绍 ,主动选择护士。同时护士在接收治疗单和药物后 ,主动向输液病人或家属…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模式在门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门诊输液的8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给予全程护理模式.结果 实验组在疾病背景知识、用药知识和生活习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在操作技术、巡回检查、心理舒适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全程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门诊输液患者中,在普及健康教育的同时又提高了患者心理舒适度,对于患者病情康复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输液科开展病人选护士的实践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适应当今医疗体制改革,增强护士竞争意识和服务,技术意识,提高病人满意度,该院输液科开展了病人选护士的实践活动,方法 统一认识,寻求立足点,确立“病人选护士”的原则;审视护理制度,重建护士品质要求;认真做好“病人选护士”公示工作,实行护理组长竞聘上岗,24h负责制;考核与聘任,分配挂钩。结果 护士自我管理意识增强,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形成了学技术,强技术的良好氛围。结论 有竞争才会有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实施全程护理模式对门诊输液病人健康教育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6年3月1日-6月30日在我院门诊输液的病人作为常规组(500例),按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2006年7月1日-10月31日在我院门诊输液的病人作为全程组(500例),实施病人选护士并运用护理程序在输液前、输液中和输液后进行全面、全程的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全程护理组病人的健康教育知晓率、技术操作、耐心宣教及综合满意度均明显高于一般健康宣教的常规组。结论全程护理模式能促进健康教育的落实,提高护士的服务意识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门诊输液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1 200例门诊静脉输液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舒适护理.采用自行设计的门诊输液病人调查问卷,输液结束后对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病人满意度及健康教育覆盖和知晓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人对护士的技术操作、病情观察及综合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健康教育覆盖和知晓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门诊输液病人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可提高病人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更好地满足门诊输液病人需求,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依据马斯洛人类需求层次理论,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329例门诊输液病人的护理需求进行调查。结果:门诊输液病人的护理需求呈现出不同层次。其中以安全需求得分最高,其次为质与归属感、自尊及处我实现的需求,生理需求得分最低。结论:门诊输液病人对护理需求具有多样性,护士需及时与病人沟通,合理满足其不同层次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在门诊输液过程中,许多病人因缺乏输液相关知识而出现液体外渗,针头脱出,药物不良反应及对特殊药物滴速快慢不理解,对医疗活动产生误解和怀疑而发生医疗冲突等等。因此有必要在门诊静脉输液中进行健康宣教。使病人在静脉输液中了解治疗目的、注意事项及护理要点,更好的配合治疗,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病人感到可信,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及时了解病人需要和存在的顾虑,提高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0.
门诊输液病人较多,且多数病人有两组以上的输液液体。为了避免护理差错的发生,我科从1996年起应用数字牌,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确保护士对患儿身份识别的准确性,保障儿科门诊输液安全,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方法 在儿科门诊输液室中应用门诊输液患者管理系统.结果 2009年8-11月共完成输液15 212例次,未发生一例错输液体事故,实现了护理工作实时和量化的管理.结论 门诊输液患者管理系统,营造和谐的输液环境,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整体形象,建立一个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输液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在门诊输液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学习精细化相关理论知识;分析以往输液中出现的问题;运用精细化的理念和方法做指导,制定门诊输液管理流程,并进行应用管理。 结果 实施精细化管理后护士工作有序,患者输液等候平均时间由(40.3±3.9)min缩短至(12.6±3.6)min;患者对输液工作的满意率由80%上升到96%;输液护理缺陷明显降低。 结论精细化管理在门诊输液流程中的应用,能指导和帮助护士有序的工作,缩短患者等待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地规避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的输液安全;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为了避免门诊输液过程中发生差错事故。我院在门诊输液流程中使用了移动门诊输液系统 。使用两年内无差错事故发生。移动计算机系统的使用简化了护理操作流程,便于三查七对,易于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5.
李桂琴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6):690-691
我院自2001年建立门诊静脉输液中心,2003年通过联合委员会国际部(JCI)认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门诊静脉输液的流程。观察自2009年4—6月到我院静脉输液中心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所有病人,无一例护理差错、护理缺陷和护患纠纷,病人对我院门诊输液护理的满意度达99.99%,另有3名病人对我中心的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JCI是人性化的护理和服务,通过持续不断的质量改进,经验总结和交流,不断完善护理服务体系,保证了门诊静脉输液病人的安全,降低了护理风险,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优化输液流程在儿科门诊输液室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无线输液管理系统、开展预约输液、配备生物安全柜,优化门诊输液流程.记录优化输液流程后护理差错、平均输液等待时间、患儿家属满意度情况,并与2010年同期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优化输液流程前后护理差错、平均输液等待时间和患儿家属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儿科门诊输液流程有利于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少护理安全隐患,为患儿及家属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学龄前患儿周围静脉输液管理的临床过程和结果,为临床学龄前患儿静脉输液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门诊静脉输液的学龄前患儿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输液安全预防性护理措施,使用自行设计的学龄前患儿静脉输液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表记录患儿输液情况,比较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药液外渗情况、呼叫换液和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静脉输液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4.00%,静脉药液外渗发生率为12.00%,输液呼叫率为43.33%,均优于对照组的68.00%,40.00%,4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Z值分别为10.981,-3.098,75.614;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换液及时满意度、巡视维护、解决问题能力得分分别为(4.27&#177;0.56),(4.43&#177;0.38),(4.48&#177;0.5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13&#177;0.42),(3.16&#177;0.64),(3.11&#177;0.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28,2.963,2.977;P<0.05)。结论学龄前患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安全管理能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患儿家长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探讨数据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门诊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创建SLE病人数据库,利用数据库管理病人资料,根据病人资料制定健康教育内容,给予心理学疏导。[结果]病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达到92.3%,病人按时复诊依从性91.8%,服药依从性94.2%,病人对医护人员服务满意度100.0%。医护人员工作效率提高;并使用数据库中相关资料开展临床科研工作,提高业务水平及科研能力。[结论]利用数据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进行管理可提高工作效率,适合对病人进行长期、系统、有效管理,减少疾病反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