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密闭式循环联合超滤预冲法在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对5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分别采用传统预冲法(对照组)和密闭式循环联合模拟超滤法(观察组)各10次。实验过程中观察透析器及管路的凝血程度、监测尿素清除指数Kt/V值、记录管路预冲气泡评分以及病人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满意率为53%,观察组满意率达87%。观察组在血液透析充分性Kt/V高于对照组(t=5.214,P=0.021);在残余气泡检测上,观察组得分低于对照组(t=8.715,P=0.011);观察组凝血程度低于对照组(Z=-18.54,P0.01)。[结论]密闭式循环联合超滤预冲相比传统预冲有更大的优越性,可减少透析过程凝血的发生,提高病人透析充分性,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密闭式回血法在无肝素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无肝素血液透析结束时,对患者采用密闭式回血法是否适合。方法选择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71例,共治疗100例次,包括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50例次(试验组);其余50例次做为(对照组)。观察透析器凝血情况,对条件适合的患者采用密闭式回血法。对比密闭式回血法在肝素组与无肝素组患者的应用情况,分析密闭式回血过程中透析管路及透析器凝血情况的组间差异。对比接受无肝素透析与有肝素透析患者在密闭式回血的时间,加压次数的差异。结果无肝素透析患者密闭式回血法的完成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无肝素组密闭式回血透析管路及透析器凝血发生率较有肝素透析明显增高(P<0.05);密闭式回血的时间、加压次数在两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无肝素血液透析患者,当透析器凝血呈0级或1级时,可以考虑应用密闭式回血法,回血过程中仍应注意观察凝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杨梅英  丁青 《护理与康复》2014,13(6):563-564
目的观察密闭式循环预冲法在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对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交替采用密闭式循环预冲方法与传统预冲方法。两种方法在每例患者各预冲6次,透析期间监测在线尿素清除指数Kt/V值,观察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结果密闭式循环预冲方法可使99%患者的透析器凝血状况达到0级,传统式预冲方法为88%,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方法在线尿素清除指数Kt/V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闭式循环预冲法能减少透析器凝血的发生,保持Kt/V值的稳定.提高透析的充分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温预冲及高剂量肝素生理盐水密闭循环对无肝素透析患者应用的效果,以降低出血和避免透析中发生凝集.方法 选择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急慢性肾衰合并有高危出血倾向患者40例,将第1~4次透析设为对照组,将第5~8次透析设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标准无肝素透析预冲方法,干预组预冲时采用干预护理措施.分别于血液透析前,结束前15 min抽血检测肾功能,观察尿素氮、肌酐值的变化情况,透析器及血液管路的凝血情况以及临床出血倾向的改善情况,并将2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血液透析患者共透析160例次,其中11例次因发生透析器凝血而缩短透析时间,干预组血液透析患者共透析160例次,均能顺利完成4h透析.干预组无一例透析器及透析管道凝血.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组临床出血倾向的改善情况也好于对照组.干预组治疗后肌酐和尿 素氮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的下降.结论 高温预冲及高剂量肝素生理盐水密闭循环町明显提高无肝素透析的效果,临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温预冲及高剂量肝素生理盐水密闭循环对无肝素透析患者应用的效果,以降低出血和避免透析中发生凝集.方法 选择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急慢性肾衰合并有高危出血倾向患者40例,将第1~4次透析设为对照组,将第5~8次透析设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标准无肝素透析预冲方法,干预组预冲时采用干预护理措施.分别于血液透析前,结束前15 min抽血检测肾功能,观察尿素氮、肌酐值的变化情况,透析器及血液管路的凝血情况以及临床出血倾向的改善情况,并将2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血液透析患者共透析160例次,其中11例次因发生透析器凝血而缩短透析时间,干预组血液透析患者共透析160例次,均能顺利完成4h透析.干预组无一例透析器及透析管道凝血.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组临床出血倾向的改善情况也好于对照组.干预组治疗后肌酐和尿 素氮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的下降.结论 高温预冲及高剂量肝素生理盐水密闭循环町明显提高无肝素透析的效果,临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崔勤学  刘同强  丁钟琴  冯曦 《护理研究》2013,27(19):1977-1978
[目的]观察双重静脉壶冲洗对无肝素透析凝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无肝素血液透析40例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法操作,试验组应用双重静脉壶冲洗法操作。[结果]两组透析器凝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静脉壶凝血程度比较,试验组凝血0级例次较对照组多,凝血Ⅱ级例次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透析时间(2.85±0.85)h,试验组透析时间(3.65±0.25)h,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重静脉壶冲洗可减轻无肝素透析凝血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干预性预冲和标准预冲在无肝素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比较,前4次透析采用标准预冲,后4次采用干预性预冲,比较两种预冲方法透析后患者尿素清除指数(Kt/V)及透析器、透析管路凝血情况.结果:两种预冲方法透析后患者Kt/V值及透析器、透析管路凝血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肝素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干预性预冲可明显减少透析器及透析管路凝血,提高尿素氮、肌酐清除率,透析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肾功能衰竭伴高危出血患者采用不同预冲方法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比两组病人透析器及血路管凝血及透析的效果.结果 两组病人透析器及血路管凝血及透析的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浓肝素盐水预冲在治疗中安全,透析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不同预冲方法对血透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预冲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将6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先采用5次半开放式预冲方法(半开放式组),然后5次透析都采用密闭式预冲方法(密闭式组),通过在线尿素清除率的监测(Online Clearance Monitoring,OCM)测定每次透析的尿素清除指数(Kt/V)。观察透析器的凝血情况,进行自身对照比较。结果半开放式组透析3次后Kt/V有明显的降低,而密闭式组第1-5次都保持在比较稳定的数值,透析5次后两组之间Kt/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开放式组透析器在复用3-4次后,回血时透析器有凝血现象,与密闭式组比较,凝血分级有明显的区别(P<0.05)。结论采用密闭式预冲方法进行血液透析,操作程序简单,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减少了透析器凝血的发生率,保持Kt/V值的稳定,能有效地提高血透患者的透析充分性。  相似文献   

10.
兰世英  陈小梅  杨俊会 《全科护理》2013,(26):2415-2416
[目的]探讨有出血倾向及手术前后的血液透析病人采用无肝素透析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00例次有高危出血倾向及手术前后的血液透析病人采用吸附法无肝素透析的透析资料,观察无肝素透析过程中透析完成情况及透析器和管路凝血情况,总结无肝素透析中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结果]395例次血流量充足者顺利完成透析,4例次血流量间断不足者治疗3.0h~3.5h下机,1例次更换透析器及管路完成治疗。[结论]有出血倾向及手术前后的血液透析病人采用吸附法无肝素透析过程中,根据病人不同情况个性化设置盐水冲洗间隔时间,既可保证病人顺利完成治疗,又可适当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也避免增加病人不必要的超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