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补肾活血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补肾活血的中药汤剂,12周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UN)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尿红细胞数、血肌酐(Scr)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肾活血法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猪苓汤加味联合激素治疗湿热内蕴型肾病综合征(N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湿热内蕴型NS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泼尼松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猪苓汤加味,两组疗程为1年,观察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TG、T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Cr、BUN水平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猪苓汤加味联合激素治疗湿热内蕴型肾病综合征疗效较好,能缓解症状,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患者临床症状、蛋白尿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6例原发性NS患者随机分为小四五汤治疗组19例,对照组17例。2组均给予利尿剂、激素、洛丁新和免疫抑制剂等,治疗组加用小四五汤。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腹围、水肿等临床指标和尿蛋白定性、24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UN)、肌酐(Cr)、血清白蛋白(ALB)、甘油三脂(TG)等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BUN无明显差异,TG、Cr、24h尿蛋白定量的降低和ALB的升高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NS有明显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明 《北京中医药》2007,26(5):289-290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58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给予激素、利尿剂等,治疗组加用中药治疗,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和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ALB)、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等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为7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TG、TC、24 h尿蛋白定量的降低和ALB的升高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活血汤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以口服洛汀新组为对照组,服用健脾补肾活血汤为观察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第8周,分别测定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66.67%);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能减少24小时尿蛋白定量,治疗8周后观察组减少24小时尿蛋白定量效果(1.09±0.23 g/24h)明显优于对照组(1.33±0.28 g/24h);观察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比较(P0.05)。结论:健脾补肾活血汤能够显著降低慢性肾炎患者尿蛋白、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活血通络方治疗膜性肾病的疗效,为临床治疗膜性肾病提出新的方法和途径。方法:将90只SD雄性大鼠,适应性喂养7天后随机选取15只为空白对照组,其余75只参照改良Border法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贝那普利组、活血通络方5.04、10.08、20.16g/kg组。空白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大鼠给予蒸馏水,贝那普利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片(10mg/kg/d),治疗组给予活血通络方。在给药的第4周末检测大鼠血总蛋白(TP)、血白蛋白(ALB)、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UTP)、γ干扰素(IFN-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IFN-γmRNA、VEGFmRNA表达。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尿酸(UA)的水平;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及Real-time PCR检测肾组织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大鼠造模期间,共有3只死亡。造模4周后,造模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治疗结束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TP、ALB显著下降,24h-UTP、TC及TG显著升高,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活血通络方治疗各组与贝那普利组TP、ALB均不同程度升高,TC、TG均明显下降,活血通络方5.04、10.08、20.16g/kg/d组与贝那普利组相比,差异不明显,各组BUN、Scr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结束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贝那普利组及活血通络方5.04、10.08、20.16g/kg/d组IFN-γmRNA表达下降,VEGF mRNA表达显著上升。结论:活血通络方可明显升高膜性肾病大鼠血总蛋白、血白蛋白水平,显著降低膜性肾病大鼠24小时尿蛋白定量,降低血TC、TG水平,下调膜性肾病大鼠肾组织IFN-γmRNA,上调VEGF mRNA,具有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衰3号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小管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激素标准疗程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肾衰3号颗粒剂,观察近期、远期疗效,以及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Uprot)、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浆白蛋白(ALB)、TC、TG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Uprot、Scr、BUN、TC、TG水平明显降低,ALB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或P<0.01;同时副作用的发生明显降低,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肾衰3号颗粒剂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吴瑞格  吕芹  周蕾 《河北中医》2008,30(7):751-753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洛汀新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通心络胶囊4粒,每日3次口服,洛汀新10mg,每日1次口服治疗;对照组予洛汀新10mg,每日1次口服治疗。2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浆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血肌酐(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4h尿蛋白定量、尿NAG酶变化,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47%,对照组总效率65.7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ALB、TC、TG及24h尿蛋白定量、Cr、CCr、尿NAG酶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治疗组ALB、TC、TG、24h尿蛋白定量、Cr及CCr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洛汀新可通过抗凝、降脂等途径对系膜增殖伴不同程度肾小球硬化IgA肾病患者发挥其治疗作用,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应用补肾活血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法治疗。观察两组2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蛋白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优于对照组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能够显著降低2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蛋白,治疗前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有补肾益气、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使症状明显缓解,改善蛋白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肾病Ⅰ、Ⅱ、Ⅲ号方分阶段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分阶段予以肾病Ⅰ、Ⅱ、Ⅲ号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ALB)、血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常规及水肿、乏力、腹胀、腰酸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统计2组疾病疗效及疾病缓解的时间、中医证候疗效及感染、肝损害情况。结果治疗后24 h 2组尿蛋白定量、ALB、TC、TG、BUN、SCr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ALB、TC、TG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BUN、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疾病缓解率和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感染和肝损害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肾病Ⅰ、Ⅱ、Ⅲ号方联合常规西医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好,且可减少感染及肝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炎康复片辅助标准激素治疗气阴两虚型肾病综合征(NS)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小板数量(PLT)和血浆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ACAP)的影响。方法:152例NS患者参照随机按分层随机法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2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支持治疗和对症处理;对照组采用泼尼松,首始剂量l mg·kg-1·d-1,最大剂量不超过60 mg·d-1,连续口服8~12周,再以每2周减少原使用量的10%内服,最后以10 mg·d-1的剂量维持治疗,根据具体情况维持6~12个月,同时给予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肾炎康复片,5片/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2个月。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脂(TG)水平;监测两组肝功能,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TCM)单项症状评分;检测两组治疗前后PLT和血浆PACAP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79.1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TG和T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向心性肥胖和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TCM各单项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PLT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浆PACA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肾炎康复片辅助标准激素治疗气阴两虚型NS能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降低患者血小板数量和升高血浆PACAP水平。  相似文献   

12.
降糖活血利水方治疗Ⅳ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降糖活血利水方治疗Ⅳ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Ⅳ期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为常规治疗组,治疗组32例为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降糖活血利水方,比较两组总疗效,以及肾功能、24h尿蛋白定量(Upro)、血清白蛋白(Alb)、总蛋白(TP)、血糖、血压、血脂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56.25%(P0.01)。两组Upro、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平均动脉压(MA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均显著降低(P0.05,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而两组TP、ALB均显著升高,治疗组上升更为明显(P0.05)。结论:降糖活血利水方能显著改善Ⅳ期DN患者临床指标,延缓其进展。  相似文献   

13.
李明 《北京中医》2007,26(5):289-29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58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给予激素、利尿剂等,治疗组加用中药治疗,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和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ALB)、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等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为7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TG、TC、24h尿蛋白定量的降低和ALB的升高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肾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脾肾亏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原发性膜性肾病脾肾亏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起始剂量1 mg/(kg·d),晨起顿服;雷公藤多苷片每次20 mg,每日3次;盐酸贝那普利片每次10 mg,每日1次,干咳明显患者改予缬沙坦胶囊每次80 mg,每日1次;双嘧达莫片50 mg,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肾通络方,每日1剂。两组均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3个月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UTP)、血总蛋白(TP)、血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尿酸(UA)、血常规及肝功能。结果治疗1个月,两组患者UT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UTP、TG、T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P、ALB均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治疗组UT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1、3个月,两组患者BUN、SCr、UA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1、3个月两组血常规及肝功能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益肾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脾肾亏虚证能降低24小时尿蛋白定量、提高血浆蛋白水平、降低血脂,且安全性好,在降低24小时尿蛋白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方治疗高血压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高血压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降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健脾补肾方,观察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尿素氮、肌酐及血、尿β2-微球蛋白(MG)变化。结果治疗蛋白尿总有效率治疗组88%,对照组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微量白蛋白尿总有效率治疗组81%,对照组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肌酐、尿素氮、血β2-MG治疗后均有显著下降(P0.01或P0.05),对照组仅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肌酐有明显下降(P0.01或P0.05),治疗组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降压基础上给予中药健脾补肾方治疗高血压肾病疗效更显著,可明显改善蛋白尿,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5):169-172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方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疗效。方法:将78例膜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给予基础治疗和活血通络方治疗,对照组39例,给予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阿魏酸哌嗪分散片,疗程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6个月后的TP(血总蛋白)、ALB(血清白蛋白)、24h-UTP(24小时尿蛋白定量)、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BUN(血尿素氮)、Scr(血肌酐)及UA(血尿酸)水平,临床疗效评价及安全性指标的变化。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经过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TP升高至60.26±0.60g/L,ALB升高至36.95±0.49g/L,与治疗以前比较,差异明显;观察组患者的24h-UTP下降为1.67±0.09g/24h,血TC下降为5.02±0.15mmol/L,TG值为2.42±0.06mmol/L,下降幅度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意义,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2.临床疗效指标观察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活血通络方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疗效确切,起效快,不良反应轻,无毒副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补肾活血法为主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以补肾活血法为主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9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 5 4例和对照组 38例 ,治疗组服用自拟中药补肾通脉汤 ,对照组服用绞股兰总甙片。结果 治疗组血胆固醇(TC) ,甘油三脂 (TG)明显下降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明显上升 ,与对照组比 ,有显著差异 (P <0 .0 1) ,治疗组有效率 95 .8% ,对照组有效率 73.0 %。结论 补肾活血法治疗高血脂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肾降脂丸对人体血清脂质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停用降脂药物2周,治疗组口服补肾降脂丸每日9粒,分3次服。对照组口服绞股蓝总甙片每日120mg,分3次服。观察治疗前后血清TC、TG、HDL-C、LDL-C、AI及相关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TC、TG、LDL-C、AI治疗后比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降TG优于对照组(P0.01),对于低血清HDL-C,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明显升高HDL-C水平(P0.01)。在个体疗效方面,总有效率治疗组治疗高TC、高TG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能改善临床症状,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降脂丸能有效地调节血脂代谢,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肾衰3号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益气活血、解毒化浊法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方法:97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7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激素标准疗程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肾衰3号颗粒剂治疗,观察近期、远期疗效,以及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Uprot)、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浆白蛋白(ALB)、胆固醇(TC)、胆固醇(TG)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远期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Uprot、Scr、BUN、TG、TC水平明显降低,ALB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或P<0.01;同时副作用的发生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肾衰3号颗粒剂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补肾化瘀糖肾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气阴虚夹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糖尿病肾病Ⅳ期气阴虚夹瘀证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基础降糖、保肾治疗,中药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补肾化瘀法中药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血尿酸(UA)、血肌酐(SCr)、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中医症状积分,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各指标治疗前后升降率.结果 中药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8.05%,对照组为58.54%,中药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FPG、HbA1c、TG、UA、SCr、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或P <0.01).中药组FPG、HbA1c治疗前后升降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UA、SCr、24 h尿蛋白定量、中医症状积分升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补肾化瘀糖肾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气阴虚夹瘀证疗效确切,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具有保护肾功能、改善脂代谢和临床症状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