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2.3Hp与消化性溃疡 2.3.1Hp及病因学上的革命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理非常复杂,认为溃疡的发生是损害因素与防卫因素之间的失衡,损害因素包括胃酸、胃蛋白酶、幽门螺杆菌、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酒精、吸烟、胆汁反流及炎性介质等,防御因素包括胃黏膜-黏液屏障、重碳酸盐、磷脂、黏膜血流、细胞更新、前列腺素和表皮生长因子等。  相似文献   

2.
2.3 Hp与消化性溃疡 2.3.1 Hp的发现是消化性溃疡在发病机理及病因学上的革命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理非常复杂,认为溃疡的发生是损害因素与防卫因素之间的失衡,损害因素包括胃酸、胃蛋白酶、幽门螺杆菌、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酒精、吸烟、胆汁反流及炎性介质等;防御因素包括胃黏膜-黏液屏障、重碳酸盐、磷脂、黏膜血流、细胞更新、前列腺素和表皮生长因子等。在攻击因子中胃酸起着主导作用。1910年  相似文献   

3.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的新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82年Marshall和Warren从慢性胃炎患者中分离出Hp之后,对Hp与消化性溃疡之间关系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成为胃肠病工作者研究的热门课题。Hp的发现诱发了消化性溃疡病因和治疗学上一场革命。1Hp的发现是消化性溃疡在发病机制及病因学上的革命1.1Hp对pH的挑战消化性溃疡(PU)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通常认为溃疡的发生是因为损害因素与防御因素之间的失衡,损害因素是包括胃酸、胃蛋白酶、Hp、非甾体类消炎药、酒精、吸烟、胆汁反流及炎性介质等;防御因素包括胃黏膜-黏液屏障、重碳酸盐、磷脂、黏膜血流、细胞更新、前列腺素和表皮生长因子等…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理非常复杂,通常认为溃疡的发生是由于损害因素与防御因素之间的失衡所致.胃酸的作用一直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理中占据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5.
消化性溃疡亦称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性溃疡主要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溃疡病因较复杂,但溃疡发生的基本原因是胃肠黏膜的防御保护因素和损害的攻击因素失去平衡的结果.消化性溃疡要及时治疗,以免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幽门梗阻、溃疡穿孔和溃疡恶变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王晨泉  马晓慧  李运曼 《医学综述》2012,18(10):1520-1524
消化性溃疡通常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因胃黏膜的侵袭因素(胃酸、胃蛋白酶、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甾体类抗炎药等)与防御因素(黏液、黏膜屏障、黏膜血流量、前列腺素和表皮生长因子等)间的失衡而引起的。通过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靶点进行分析总结,有助于指导其治疗用药及防止复发,同时也有利于研发新的治疗溃疡药物。  相似文献   

7.
1 病因和发病机制 1.1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袭作用 "无酸无溃疡",致病因素的增加,对胃黏膜损害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8.
1有哪些原因会导致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很多,现已有充分证据说明其发病绝非涉及一种因素,而是涉及多种因素。胃、十二指肠黏膜具有自身保护功能,才能避免遭受有害因素的侵袭而得以维持胃、十二指肠的完整性。在正常情况下,胃、十二指肠黏膜能够抵御侵袭因素的损害作用。对胃、十二指肠具有保护作用的因素主要有黏膜屏障、黏液-重碳酸盐屏障-黏液血流量、细胞更新、前列腺素、表皮生长因子等。消化性溃疡的病因总的说来,是由于对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有损害作用的侵袭与黏膜自身防御因素之间失去平衡的结果,即损害作用的侵袭超过了黏膜自身防御因素,从而造成了消化性溃疡。一般认为遗传因素、地理环境、气候季节、饮食因素、幽门螺杆菌、药物刺激、吸烟、精神因素、某些疾病的影响以及胃、十二指肠黏膜自身防御因素等都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9.
消化性溃疡发病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达云  孙丽玲 《广西医学》2009,31(2):273-275
消化性溃疡是人类常见病和多发病,呈世界性分布,约有5%-10%的人一生中患过此病。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学和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主要是对胃十二指肠黏膜有侵袭损害作用的胃酸、胃蛋白酶等攻击因子与黏膜消化性溃疡防御因子之间失去平衡的结果,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甾类消炎药、吸烟也是消化性溃疡发病的重要的致病因素。在临床实践中,  相似文献   

10.
从胃黏膜微循环角度对消化性溃疡的复发及中医药改善胃黏膜微循环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医学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由于对胃十二指肠粘膜有损害作用的侵袭因素与粘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之间失去平衡的结果。胃粘膜的防御和修复机制包括表皮生长因子等多种因素[1]。研究证实,表皮生长因子(EGF)有很强的促进细胞修复作用[2],能保持胃肠道上皮细胞完整性,并有抑制  相似文献   

12.
孙平 《陕西医学杂志》1995,24(8):481-482
<正>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理目前多以Shay氏提出的“天平”学说来解释,即损害因素和防御因素失衡。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大致也分二类:一类为削弱损害因素的药物,一类为增强防御因素的药物,二类药物可联合应用,也可分别应用,据报告都可取得较满意的近期疗效,现就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几个问题,综述如下。 1 消化性溃疡治愈的疗程(溃疡治愈的时间)一般溃疡治愈标准定为:“溃疡消失或仅留瘢痕”或“有完全性上皮再生”。目前确定  相似文献   

13.
一般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由于攻击因素—胃酸与胃蛋白酶与防御因素—胃粘膜屏障间失衡所致.胃酸是最关键的攻击因素,它在消化性溃疡发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人们致力于寻求能够有效减少胃酸的药物.新型质子泵抑制剂—兰索啦唑(LA)具有强力抑制胃酸作用,今将我们应用LA治疗十二指肠溃疡(DU)的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抗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临床思路赵玉荣,崔俊芳,高欣范(河南省焦作矿务局中央医院,454100;禹州市城关医院)主题词消化性溃疡/中医药疗法1中医药抗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研究概况西医界认为溃疡病形成和复发的主要原因是攻击因子与防御因子失衡,治疗溃疡病的相...  相似文献   

15.
消化性溃疡是多因素心身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性溃疡已被列为是一类多因素心身疾病,其发病机理复杂,除胃酸、胃蛋白酶等损害因素增强,以及粘膜防御因素削弱外,精神情感、心理变化在其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1精神、情感、心理因素与消化性溃疡大量资料证明精神因素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持续强烈精神刺激,过度紧张焦虑、恐惧、沮丧或长期脑力劳动、缺乏适当的休息和调节都可诱发和加重溃疡病。外国一些学者报道因为失业或新的债务诱发溃疡病并不少见。另据报道,消化性溃疡的患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更明显,认为这与男性…  相似文献   

16.
赵小玲 《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5):110-111
1消化性溃疡简介   消化性溃疡是人类的常见病,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临床上DU较GU为多见,两者之比为3:1.一般认为,消化性溃疡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胃酸和胃蛋白酶、非甾体抗炎药、遗传因素、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应激和心理因素等.此外,吸烟、饮食、病毒感染等是消化性溃疡发生的危险因素.胃酸和胃蛋白酶的自身消化是导致消化性溃疡的最终成因.近10多年来的大量研究充分证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国外统计资料表明,DU患者的Hp感染阳性率为93%~97%,GU为70%;国内统计资料表明,DU患者的Hp感染阳性率为73.1%,GU为71.9%,且Hp阳性与溃疡病复发有关[1].Hp感染时可使胃酸分泌增加,增强了侵袭因素;高酸直接损伤上皮或引起继发炎症,为Hp在十二指肠粘膜定植创造条件,Hp感染加重了局部炎症,使粘膜的防御作用减弱,侵袭因素的增强和防御因素的削弱导致溃疡形成[2].……  相似文献   

17.
孙晓宁  阮继刚 《宁夏医学杂志》1993,15(4):232-233,222
消化性溃疡是一类常见病、多发病。它是由致溃疡的攻击因子与防御因子失去平衡所引起的。近年研究表明,溃疡病与胃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有关。目前已公认消化性溃疡是胃酸、胃粘膜防御机能减退和HP协同损害作用的结果,因而对溃疡病的  相似文献   

18.
辛敏  罗伟生 《广东医学》2006,27(3):432-434
自从1983年MARSHALL和WARREN成功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后,越来越多学者经过大量研究发现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与胃癌的发生亦有密切的关系。一氧化氮(NO)是左旋精氨酸在NO合酶(NOS)催化作用下生成的,NOS分为两型:原生型(cNOS)和诱生型(iNOS)。适当NO含量对调节胃动力和胃黏膜血流、维持胃黏膜的防御机制起着重要作用。NO含量的增多可能既是机体防御Hp入侵的重要手段,也是Hp引起炎症、溃疡乃至癌变的重要因素。本文拟就近几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Hp感染与NO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消化性溃疡(PU)指穿透至黏膜肌层的胃黏膜局限性损伤,包括胃溃疡(gastric ulcer,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ulcer,DU).消化性溃疡是全球性常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中年最为常见.该病如不及时治疗易发生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少数GU还有发生癌变的可能.PU的病程长,症状反复,尤其合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者其复发率居高不下,在根除Hp后,PU的年复发率从80%降到10%以下[1].目前,中医药在提高消化性溃疡愈合质量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就,现本文主要从其作用机制作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20.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引起消化性溃疡(PU)的重要因素,人类胃黏膜上的Hp持续存在可增加胃癌和胃淋巴瘤发生的危险,根除Hp是防治这些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