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蔡圣朝教授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独特认识和治疗特色。蔡圣朝教授通过40 a余的经验,结合现代医学对强直性脊柱炎具有独到的认识。蔡老遵循"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中医理论,按照补其不足,泻其有余的治则,在治疗上,既强调病因,又针对病位,运用针刺"龙骨针"结合通脉温阳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治法特色鲜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对敦煌医书重灸思想进行了探讨,指出其特点是治疗范围广泛,多用于治疗疑难杂症,灸法体现唐时的特点,治疗病种多,且灸量大,并从现代相关灸进行了阐述,认为敦煌医书重灸有着积极临床应用价值,今后应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4.
失眠是指无法进入睡眠或睡眠维持障碍,导致睡眠质量下降从而精神和体力未能得到良好的恢复的症状[1]。镇静催眠类药物在失眠症的治疗初中期效果明显,能有效改进睡眠,但易产生药物依赖现象需长期服用。大量的文献研究发现中医疗法在失眠的治疗中效果明显[2-5],尤其针灸疗法以其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等的优势在失眠症的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各医家在利用针灸治疗失眠时具体方法各异,龚丽康等[6]查阅近5年针灸治疗失眠类相关文献总结出,针灸治疗失眠有单纯针刺、针刺结合艾灸、针刺结合放血、电针疗法、激光针灸疗法等,经过临床试验,这些方法治疗失眠都具有明显疗效,但各方法之间疗效差异尚无比较研究。如何更好地提高针灸疗法治疗失眠的疗效仍是值得不断探索的课题,笔者在常规针刺的基础上结合脐腹灸疗法,从调理阴阳论治,以任督二脉为基本,调理一身之阴阳,使阴阳调和以治失眠之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治疗阳痿102例,其中艾柱重灸配合穴位注射51例,并设立针刺组20例,中药配合穴位注射组31例进行对照,结果表明有效率分别为96.08%、75.00%和90.32%,其中艾柱重灸组与针刺组,X^2=12.3327,P<0.01,而中药配合穴位注射组与针刺组X^2=6.49,P<0.05,艾柱重灸与中药配合穴位注射组,虽然有效率并异不明显,但治愈率差异明显,结果提示:艾柱重灸温肾壮阳,提高勃起中枢的兴奋性,而穴位注射则利用针刺和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使其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6.
针刺和重灸足三里治疗顽固性面瘫4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施静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1,22(1):35-36
自1998年起采用针刺合重灸足三里穴治疗顽固性面瘫4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9.
10.
本文通过钟兰教授的临床病例介绍,列举了铺棉灸结合针灸、火罐等方法治疗各类皮肤病的临床经验,探讨铺棉灸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原理,总结了该疗法配针、灸、皮肤针及罐法等在皮肤病针灸治疗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