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肠道黏膜屏障有助于防止肠道内菌群紊乱,食物、化学药物等直接与黏膜裸露面接触,这对于疾病的发生尤为重要,其免疫功能对机体的健康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肠道免疫功能具有一般性的屏障作用,还能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在机体肠道内环境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肠道免疫屏障构成复杂且受肠道菌群、饮食等的影响,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骨代谢,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关系密切,研究肠道菌群、免疫系统、骨代谢三者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阐明肠道菌群通过调控宿主免疫系统来作用于机体骨代谢的机制,这可能对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一种新的思维策略。本文将从几个方面阐述肠道免疫功能与骨代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骨病,由于骨吸收与骨形成的失衡造成骨量减少及骨密度的降低,与此同时骨组织微结构的破坏导致骨折风险升高,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安全。对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目前认为与激素、内分泌、免疫、肠道菌群等因素有关。近年来微生物-肠-骨轴成为了骨代谢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将从肠道粘膜屏障、骨免疫学、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等方面对肠道菌群在骨质疏松症中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骨质疏松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并发的骨折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可影响机体骨代谢,其中涉及的可能机制大部分尚未明确。肠道菌群定植在人体肠道中,可通过发酵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吲哚衍生物、多聚胺、腺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 等,可能对骨代谢产生重要的影响。其中以短链脂肪酸的研究最多,短链脂肪酸可促进骨形成,其影响骨代谢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的分泌而间接起作用。此外,植物雌激素、膳食植物多酚对骨代谢具有保护作用,这些作用依赖肠道菌群的存在。肠道菌群可将植物雌激素、膳食植物多酚等分解为具有更大活性的代谢物,从而对骨代谢产生调控作用。本文通过对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总结了肠道菌群代谢物的种类、与骨代谢的关系以及其调控骨代谢的潜在机制,为肠道菌群防治骨质疏松的进一步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肠道菌群在维持人体健康中起主要作用.肠道菌群与骨代谢联系密切,其对骨骼形成或破坏的作用机制可由免疫系统介导,可通过调节破骨细胞诱导因子、调节性T细胞表达以及辅助性T细胞17 分化等途径增强或抑制破骨细胞活性.肠道菌群也可以影响雌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5-羟色胺等内分泌激素,从而影响骨骼健康.肠道菌群还可通过自身...  相似文献   

5.
肠道菌群的丰度与多样性的改变与机体的骨量变化关系密切。肠道菌群主要通过其代谢产物与自身的微生物相关分子模式参与宿主生理调节,通过免疫反应、内分泌作用与营养物质吸收等途径对骨骼生长代谢进行调节。补充益生菌或菌群移植等治疗方法能够调节骨转换因子表达与机体钙吸收水平从而改善骨代谢。该文就肠道菌群与骨量变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肠道菌群与骨质疏松症等骨代谢相关疾病的关系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肠道菌群可以介导多种信号途径,影响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相对活性,从而改善骨骼健康。这些途径包括OPG/RANKL/RANK、Wnt/β-catenin和IGF-1/IGF-1R。通过补充益生菌或移植肠道菌群来增加骨量,减少骨量丢失,正成为预防骨质疏松症或缓解儿童营养不良所致生长缺陷的可行性方案。这作为一种内源性宿主调节的"自然"疗法,既安全有效,又易于接受。本文综述了肠道菌群、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和骨代谢三者间的相互联系,并在动物模型实验中,总结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诱导IGF-1产生来调控骨代谢,促进生长发育的具体作用机制,为上述治疗方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肠道菌群的改变对宿主起着多方面的影响。代谢手术对肠道结构及生理功能的改变影响了寄居于肠道内的菌群。而这些菌群的变化参与了术后体重下降﹑糖代谢及脂代谢的改变。同时已有很多研究证实肠道菌群的变化可以通过影响宿主的代谢系统﹑神经系统﹑免疫调节系统对骨代谢造成不容忽视的影响。益生菌作为一种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其骨保护作用也越来越得到重视。本文从减重术后肠道菌群的改变﹑肠道菌群对骨代谢的影响及益生菌与骨代谢等方面进行综述,总结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及热点,搭建肠道菌群与代谢术后骨代谢相关多学科之间的桥梁,为代谢术后的菌群治疗、靶点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肠道微生物群被称为人体的第二个基因库,在维持人体平衡中起主要作用。不良饮食习惯、抗生素滥用、病理状态和生活环境改变会对肠道菌群产生负面影响,以引起多种疾病。最新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群与骨质疏松症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引入了一个新术语"骨微生物学",该研究领域旨在弥合骨骼生理学、胃肠病学、免疫学和微生物学之间的差距。本文简要介绍了肠道菌群通过免疫系统、新陈代谢和内分泌环境以及其他因素影响骨代谢的潜在机制,通过研究肠道菌群与骨骼健康之间的关系,不仅对于维持骨骼健康和最大程度地减少骨质疏松症很重要,而且对于肠道微生物群是否可作为骨质疏松症新型治疗靶标以及是否可用作骨折预测的生物标志物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肠道菌群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人体的骨量减低及骨质疏松的发病相关。其可能通过自身代谢产物,影响宿主代谢及免疫系统等几方面来影响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相对活性,从而影响骨代谢,甚至导致骨质疏松。本文将从上述几个方面对肠道菌群对骨代谢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骨代谢关系密切,影响着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及预后。中医学认为,骨质疏松症是脾肾亏虚所致。脾为气血生化、生痰之源,脾肾先后天相互资生。脾之功能与肠道菌群的作用极为相似,两者均能资先天脏腑,益骨生髓。近年来,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实脾类药物调节肠道菌群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相关研究成为热点。总结肠道菌群对骨代谢的影响及实脾类药物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以期为中医学从脾论治骨质疏松症提供科学依据,为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结构退化进而极易导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一类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近年来有关调节肠道菌群进而干预骨质疏松症的研究逐渐兴起。炎症性肠病是由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炎症免疫变态反应,而炎症性肠病与骨量丢失密切相关。近来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肠道MicroRNA直接的相互作用可以治疗炎症性肠病。为此,我们提出设想,肠道菌群可能调节肠道MicroRNA具有治疗骨质疏松症潜力,现从肠道菌群与骨质疏松症;MicroRNA与骨质疏松症;肠道菌群与MicroRNA;炎症性肠病与骨质疏松症四方面展开综述,支持肠道菌群通过调节肠道MicroRNA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观点,为骨质疏松症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骨质疏松症是临床上常见的骨代谢性疾病,骨折风险高,致残、致死率高.我国正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近年来,肠道菌群与骨代谢的关联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肠道菌群与骨质疏松症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肠菌移植是指将肠道菌群从健康的供体转移到肠道菌群失调的受体,其目的是恢复肠道微生物...  相似文献   

13.
肠道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场所,也是最大的免疫器官,在维持机体正常免疫防御等功能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微生物的生存繁殖依赖于肠道内特殊的微生态环境,同时它们也能完成多种人体自身不具备的代谢功能。肠道微生物在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等方面影响巨大,其中肠道内细菌所占数量最多,其数量超过100万亿,在人体内直接或间地参与免疫调节、物质代谢和消化吸收等过程,在肠黏膜的保护、肠道稳态和机体正常功能的维持以及疾病的抵抗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定植在肠道中的各菌群之间关系密切,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其种群和数量保持动态平衡。手术、放疗、化疗以及禁食、机械性肠道准备或使用抗生素等处理均可改变其构成与功能,从而影响肠道菌群间的动态平衡,甚至引起菌群失调。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调可通过免疫调节与炎症反应、基因毒性反应、代谢产物等直接或间接影响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近年来,肠道菌群在结直肠肿瘤的无创非侵入性诊断、放化疗以及免疫治疗中的作用也被逐渐证实。此外,通过饮食调节、粪菌疗法等方式摄入益生菌和益生元等微生物制品,也为预防和治疗结直肠肿瘤及其相关并发症提供了新的思路。全面了解肠道菌群与结直肠肿瘤的关系能够为结直肠肿瘤的生物预防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基于以上背景,笔者回顾近年来相关文献,就肠道菌群与结直肠肿瘤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肠道微生物影响宿主骨代谢得到了深入研究,特别是益生菌/益生元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防治代谢性骨病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基于相关文献,从调节免疫功能、调节肠上皮屏障功能、调节短链脂肪酸代谢等方面,对益生菌/益生元影响骨代谢、防止骨量丢失的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代谢性骨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肠道菌群微生物是与宿主共生的一个大的生物群落,当其发生紊乱时将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尤其是全身代谢性疾病。其代谢产物也对全身代谢性疾病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尤其是骨代谢性疾病。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 SCFAs)是肠道微生物群所产生的一类代谢产物,能够很好地反映肠道菌群微生物的功能,大量的研究证明其在骨代谢性疾病中起着调控作用。中药在调控肠道菌群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中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对于SCFAs的调控。笔者就单味中药及提取物与中药复方通过调控SCFAs影响骨代谢,从而在防治骨质疏松症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以期为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人体肠道内动态定植着机体最庞大、有着重要生理功能的微生态系统,其对宿主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是激活和维持肠道生理功能的关键因素。外科相当一部分病人由于肠道功能和生理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必然带来肠道微生态的影响,而在临床营养治疗过程中,长期禁食、应用制酸剂及疾病本身的应激更会导致微生态系统的破坏,伴随的肠源性感染、抗生素耐药等增加了治疗风险并延长了住院时间。因此,在肠道微生态重要性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在外科营养治疗中如何兼顾纠正肠道菌群紊乱、保护肠屏障、加速康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