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周围性面瘫在临床上较为常见,20%左右的患者经过治疗后仍然会留下各种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笔者在5年内共治疗28例顽固性面瘫患者,同时配合针灸治疗,总结经验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慢性盆腔炎是一种病程长的顽固性疾病,是由于急性盆腔炎症未治疗或治疗不及时、不彻底,或病原体对药物不敏感,身体的防御机能与病原体处于相持状态,则炎症长期存在,造成附件区增厚,压痛, 相似文献
4.
李丽霞主任医师认为顽固性面瘫多因病情严重、失治误治、年老体虚等原因而导致迁延不愈,治疗时应根据病情虚实夹杂的特点,将穴位埋线法运用于顽固性面瘫的治疗当中,且采用以穿刺针将线植入之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何希忠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15):89-9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灸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240例顽固性面瘫的患者,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为120例,治疗组使用穴位埋线配合灸法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的针刺疗法治疗,治疗1-3个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3个疗程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灸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显著,能够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7.
我们采用针刺配合穴位埋线法治疗顽固性面瘫,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所选病人均为针刺治疗10天,无明显效果者,共63例,男性26例,女性37例;年龄10~85岁,平均40岁;病程1天~2月,平均17天。 相似文献
8.
罗绍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6,(5):113+115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灸组和联合组各30例。针灸组采用针灸方法进行治疗,联合组在针灸组基础上联合穴位埋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优于针灸组治疗总有效率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针灸组仅有1例面部红肿,并自动恢复。结论:针灸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疗效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周围性面瘫又称面神经麻痹,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针灸治疗效果良好,但病变程度严重,或发病后未能及时诊治,或治疗不得法,而成为顽固性、难治性面瘫的也不在少数。如果面神经麻痹患者经过6个月治疗后仍留下后遗症,可称为顽固性面瘫,表现为眼睑下垂,口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9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治疗组采用电针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电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0%,高于对照组的87.8%(P〈0.05)。结论:电针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附子临床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附子临床不良反应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归纳总结,发现附子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其毒性成分、超剂量使用、煎煮、药物配伍、炮制、服用方法、误诊误用、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避免附子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应从以上因素入手,在医、药、患三方面给予重视。本文通过对附子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的特点、产生原因作一探讨,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提高附片的质量标准。方法:按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测定附片中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采用RP-HPLC法测定附片中双酯型生物碱和单酯型生物碱的含量。色谱条件为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0.1 mol.L-1醋酸铵溶液(每1 000 mL加0.5 mL冰醋酸)为A相,乙腈-四氢呋喃(25∶15)为B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5 nm。结果:附片中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含量差异很大;单酯型生物碱总量较为稳定,而双酯型生物碱总量相差较大,提示应制定附片中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幅度范围。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可行,结果稳定,为附片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
目的:研究川乌和附子的毒性与热性之间的关系,探讨本实验室前期建立的评价寒热药性的方法是否适用于有毒中药。方法: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考察川乌和附子对Hela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对细胞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川乌、附子在所选浓度范围(5~800μg/m L)内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皆表现为抑制。形态学观察表明川乌和附子在≤10μg/m L时使细胞密度增加,促进细胞的生长增殖。而当浓度≥10μg/m L时使细胞密度减小,死亡细胞增加,而细胞形态变化不大。台盼蓝染色表明川乌和附子在低浓度下没有细胞毒作用,而在高浓度下对这试药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川乌和附子性热,在低浓度下表现为热性,而在高浓度下表现为细胞毒作用,可以杀死细胞。本实验室前期建立的评价寒热药性的方法适用于有毒中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