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埋线组各40例。两组均取患侧攒竹、鱼腰、太阳、地仓、颊车、颧髎、迎香、牵正、下关、风池,对侧合谷、双侧足三里,分别行针刺与埋线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埋线组高于针刺组(P<0.05);两组治疗后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系统得分均提高(P<0.05),且埋线组高于针刺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周围性面瘫在临床上较为常见,20%左右的患者经过治疗后仍然会留下各种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笔者在5年内共治疗28例顽固性面瘫患者,同时配合针灸治疗,总结经验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慢性盆腔炎是一种病程长的顽固性疾病,是由于急性盆腔炎症未治疗或治疗不及时、不彻底,或病原体对药物不敏感,身体的防御机能与病原体处于相持状态,则炎症长期存在,造成附件区增厚,压痛,  相似文献   

4.
李磊  李丽霞 《河南中医》2011,31(8):845-846
李丽霞主任医师认为顽固性面瘫多因病情严重、失治误治、年老体虚等原因而导致迁延不愈,治疗时应根据病情虚实夹杂的特点,将穴位埋线法运用于顽固性面瘫的治疗当中,且采用以穿刺针将线植入之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灸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240例顽固性面瘫的患者,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为120例,治疗组使用穴位埋线配合灸法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的针刺疗法治疗,治疗1-3个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3个疗程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灸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显著,能够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电针加药饼灸治疗顽固性面瘫2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顽固性面瘫是由临床上常见的,多发性的周围性面瘫经多种方法治疗效差迁延而致,是临床较为难治的一种病症.……  相似文献   

7.
我们采用针刺配合穴位埋线法治疗顽固性面瘫,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所选病人均为针刺治疗10天,无明显效果者,共63例,男性26例,女性37例;年龄10~85岁,平均40岁;病程1天~2月,平均17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灸组和联合组各30例。针灸组采用针灸方法进行治疗,联合组在针灸组基础上联合穴位埋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优于针灸组治疗总有效率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针灸组仅有1例面部红肿,并自动恢复。结论:针灸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疗效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57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0.
周围性面瘫又称面神经麻痹,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针灸治疗效果良好,但病变程度严重,或发病后未能及时诊治,或治疗不得法,而成为顽固性、难治性面瘫的也不在少数。如果面神经麻痹患者经过6个月治疗后仍留下后遗症,可称为顽固性面瘫,表现为眼睑下垂,口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9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治疗组采用电针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电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0%,高于对照组的87.8%(P〈0.05)。结论:电针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附子临床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附子临床不良反应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归纳总结,发现附子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其毒性成分、超剂量使用、煎煮、药物配伍、炮制、服用方法、误诊误用、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避免附子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应从以上因素入手,在医、药、患三方面给予重视。本文通过对附子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的特点、产生原因作一探讨,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提高附片的质量标准。方法:按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测定附片中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采用RP-HPLC法测定附片中双酯型生物碱和单酯型生物碱的含量。色谱条件为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0.1 mol.L-1醋酸铵溶液(每1 000 mL加0.5 mL冰醋酸)为A相,乙腈-四氢呋喃(25∶15)为B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5 nm。结果:附片中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含量差异很大;单酯型生物碱总量较为稳定,而双酯型生物碱总量相差较大,提示应制定附片中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幅度范围。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可行,结果稳定,为附片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4.
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治疗慢性结肠炎4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治疗中医辨证为脾肾两虚型的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20组,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治疗三个疗程后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治疗证属脾肾两虚型的慢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为临床提供一种具有稳定疗效、可操作的、安全的、创新的临床外治法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5.
附子神经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中药的安全性是指导其临床应用的坚实基础。附子为"百药之长",具有多种功效,但对机体也表现出明显的神经毒性。附子以酯型生物碱为主要毒性物质基础,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其毒作用机制主要涉及离子通道、神经递质、信号转导和能量代谢等。为提高附子临床应用的安全性,降低神经不良反应,本文基于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从附子毒性物质基础、神经毒作用靶器官和神经毒作用机制3个方面具体阐述附子神经毒性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6.
曾祥珲  谢庆凤  颜芳  陈党红 《新中医》2022,54(4):159-163
附子的峻烈之性和毒性反应与其疗效的关系是临床争议的焦点.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附子的毒性主要与乌头碱以及次乌头碱的含量有关,具有明确的毒性和致死性.附子的现代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存在较大的差异,若只从药理学的角度来看待附子的主要成分以及其"毒性",并不能指导临床的辨证用药.中医认为,附子能激发人体元气,激荡人体阴阳气血,推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顽固性面瘫采用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治疗的效果。方法:98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予穴位埋线及艾灸治疗,对照组予电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19%(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满意,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川乌和附子的毒性与热性之间的关系,探讨本实验室前期建立的评价寒热药性的方法是否适用于有毒中药。方法: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考察川乌和附子对Hela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对细胞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川乌、附子在所选浓度范围(5~800μg/m L)内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皆表现为抑制。形态学观察表明川乌和附子在≤10μg/m L时使细胞密度增加,促进细胞的生长增殖。而当浓度≥10μg/m L时使细胞密度减小,死亡细胞增加,而细胞形态变化不大。台盼蓝染色表明川乌和附子在低浓度下没有细胞毒作用,而在高浓度下对这试药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川乌和附子性热,在低浓度下表现为热性,而在高浓度下表现为细胞毒作用,可以杀死细胞。本实验室前期建立的评价寒热药性的方法适用于有毒中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