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索声辐射力弹性成像(ARFI)鉴别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CIS)伴浸润成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5-2019.6就诊于我院,经病理检查结果为DCIS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单纯DCIS组79人,DCIS-I组33人。所有患者于术前行钼靶、超声及ARFI检查,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年龄,肿块是否可触及,免疫组化及病理分级结果,钼靶单纯微钙化、微钙化伴肿物、结构扭曲、局限不对称增生及乳腺致密性,超声直径、后方声影、血流、BI-RADS及SWV情况。利用Logistic回归建立多指标联合诊断DCIS伴浸润成分的数学模型,并建立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单独及联合模型鉴别DCIS伴浸润成分的价值。结果 SWV、直径、病理等级及微钙化伴肿物对鉴别DCIS伴浸润性成分有显著影响(均P<0.05)。SWV、直径、病理等级的AUC分别为0.823,0.728,0.710。微钙化伴肿物对鉴别DCIS伴浸润性成分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24.2%,86.1%和67.9%。联合诊断拟合方程为logit(P) =-11.205+2.535*SWV+1.995*直径+1.466*微钙化伴肿物+1.910*病理等级。其AUC为0.923,最佳诊断点为0.284,敏感性87.9%,特异性86.1%。结论 ARFI、超声和病理分级联合鉴别DCIS伴浸润性成分的准确性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RFI)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ARFI技术对86例患者共107个乳腺肿块进行声触诊组织成像(VTD及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检查,VTI对肿块硬度进行评分,找出肿块VTI图与灰阶图面积比预测乳腺恶性肿瘤的最佳截点,VTQ测量乳腺肿块内部剪切波速度(SWV).结果 VTI硬度评分恶性组4分以上的出现率明显高于良性组(P<0.01).以VTI图与灰阶图面积比1.53为截点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5.7%、92.5%.恶性组SWV明显高于良性组(P<0.001).结论 乳腺良恶性肿块的VTI硬度评分、VTI图与灰阶图面积比及肿块内部SWV有助于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和常规二维超声对非浸润性导管癌[包括导管原位癌(DCIS)或DCIS伴微浸润]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比较经病理确诊为DCIS或DCIS伴微浸润的42个病灶,分析ABVS和常规二维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ABVS和常规二维超声的病灶检出率分别为95.24%、90.48%,统计学无显著意义(P〉0.05);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7.50%、71.05%,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BVS对非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较常规二维超声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在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7例乳腺DCIS患者的钼靶X线、常规超声及ABVS表现。钼靶X线、常规超声及ABVS表现,钼靶X线、常规超声及ABVS的乳腺DCIS检出率比较采用非参数Cochran′s Q test比较,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采用Mc Nemar test。结果钼靶X线、常规超声及ABVS表现为肿块(伴或不伴微钙化)的乳腺DCIS分别为13例(19%)、22例(33%)、25例(37%),常规超声、ABVS表现为肿块(伴或不伴微钙化)的乳腺DCIS均多于钼靶X线,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11、10.08,P均<0.05),而常规超声与ABVS表现为肿块(伴或不伴微钙化)的乳腺DCI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钼靶X线、常规超声及ABVS表现为单纯或伴发微钙化的乳腺DCIS分别为42例(63%)、30例(45%)、39例(58%),钼靶X线、ABVS表现为单纯或伴发微钙化的乳腺DCIS均多于常规超声,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64、5.82,P均<0.05),而钼靶X线与ABVS表现为单纯或伴发微钙化的乳腺DCI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钼靶X线、常规超声及ABVS的乳腺DCIS检出率分别为84%、70%及91%,钼靶X线、ABVS的乳腺DCIS检出率均高于常规超声,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92、9.39,P均<0.05),但ABVS与钼靶X线的乳腺DCIS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BVS能提高超声对乳腺DCIS的检出率,与钼靶X线诊断效能相仿。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ARFI)测量剪切波速度(SWV)的方法定量评价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肿块的硬度,分析其对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利用常规超声和ARFI技术对101例患者的正常乳腺组织及146枚肿块进行检查,测量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肿块的SWV值.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鉴别诊断肿块良、恶性.结果 正常乳腺腺体组织的SWV值为(1.63±0.47) m/s,乳腺良性肿块的SWV值为(2.38±0.55) m/s,恶性肿块的SWV值为(7.34±1.76) m/s.正常乳腺组织、乳腺良性肿块及恶性肿块SWV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实性肿块中央部位SWV值为xxx m/s为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标准,ARFI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0.0%、100%、97.9%、100%.该标准结合BIRADS分类,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97.4%、98.6%、90.9%.结论 ARFI技术可定量评价组织硬度,结合常规超声检查可提高乳腺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基于常规超声及声辐射力脉冲弹性成像(ARFI)联合钼靶、病理分级的联合诊断模型,探讨其鉴别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伴浸润成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经病理证实的DCIS患者112例,其中无浸润成分79例(单纯DCIS组),伴浸润成分33例(DCIS-I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理结果、钼靶、超声特征及剪切波速...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比较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诊断标准与声辐射力脉冲成像对判断乳腺肿物良恶性的价值,以期对乳腺病灶的诊断提出新的思路.方法 对103例女性患者共126个乳腺肿物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并用BI-RADS诊断标准判断其良恶性;接着应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测量肿物的剪切波速度(virtual touch tissues quantification,VTQ);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构建受试者的工作特征曲线,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VTQ技术及BI-RADS诊断标准判断乳腺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6、0.831.两者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RADS诊断标准与VTQ技术结合可以提高乳腺肿物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评价慢性肾功能不全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用于评价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价值。方法采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对84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不全组)和82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检测,测量肾实质、肾窦、肾实质与肾窦交界处的剪切波速度,对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肾功能不全组肾实质、肾窦、肾实质与肾窦交界处剪切波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肾功能不全Ⅰ期者剪切波速度与Ⅱ期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者剪切波速度与Ⅲ、Ⅳ期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可无创量化反映慢性肾功能不全及其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结合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53例在本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来我院行高频超声结合ABVS诊断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患者,均进行手术切除冰冻活检,证实高频超声结合ABVS对于IDP的术前诊断效力。结果:53例病例中,发现病灶68枚,30例为导管内乳头状瘤(单发性),16例为导管内乳头状瘤(多发性),5例为上皮内非典型增生,2例为导管内乳头状癌。结论:高频超声结合ABVS,可以显著提高IDP的术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声辐射力脉冲弹性成像(ARFI)技术诊断肾肿瘤的价值。方法 对86例肾肿瘤患者的86个病灶行常规超声及ARFI检查,比较肿瘤和周围肾实质、良恶性肾肿瘤的剪切波速度(SWV)、声触诊组织成像(VTI)评分的差异。结果 86例肾肿瘤患者中,良性肿瘤32例,均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恶性肿瘤54例,包括肾透明细胞癌26例,肾嫌色细胞癌8例,肾乳头状细胞癌5例,浸润性尿路上皮癌15例;病灶与周围肾实质间SWV、VTI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肾良性肿瘤的SWV及VTI评分低于肾恶性肿瘤(P均<0.05)。以SWV > 1.37 m/s或VTI评分 > 3.83判定良恶性肾肿瘤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8、0.847(P均<0.05),敏感度分别为88.9%、83.3%,特异度分别为84.4%、78.1%;肾恶性肿瘤中,ccRCC的SWV及VTI评分明显高于其他恶性肿瘤,以SWV > 2.06 m/s或VTI评分 > 4.31鉴别ccRCC与肾其他肾恶性肿瘤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6、0.729(P均<0.05),敏感度分别为65.4%、57.7%,特异度分别为82.1%、78.6%。结论 ARFI技术在肾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并有助于区分ccRCC与其他肾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1.
超声对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癌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分析44例乳腺导管内癌声像图。结果腺病型11例,腺体局部增厚,结构紊乱;导管扩张型7例,3例单纯导管扩张,4例扩张导管壁欠光整,内见隆起性小光团;实性肿块型24例,腺体内实性低回声,纵横比〈1;混合肿块型2例,腺体内见境界尚清的囊实混合性肿块,以囊性为主,内部见团絮状弱回声。结论超声检查乳腺导管内癌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超声诊断乳腺导管内癌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癌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00年9月-2006年12月期间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导管内癌的36例病例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乳腺导管内癌在超声上主要表现为导管型、结节伴钙化型及肿块型(包括混合性肿块及实质性肿块)。声像图特征多表现为形态欠规则,边界欠清,无包膜的略低回声区,内部回声欠均匀,部分可测及较丰富血流信号。伴有细钙化的病灶仍较有意义。结论乳腺导管内癌没有特异性超声诊断特征,但部分特征有一定提示性,可帮助检出病灶,对早期发现术后复发病灶也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定量参数全域直方图鉴别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与 DCIS伴微浸润(DCIS-Mi)的价值。方法 收集41例DCIS-Mi和37例DCIS患者,术前行DCE-MRI,计算容积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浆容积分数(Vp),并记录其全域直方图参数,包括平均值、中位数及10%、25%、50%、75%、90%分位数(P10、P25、P50、P75、P90)。比较DCIS-Mi和DCIS组间各参数差异,并分析最佳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 DCIS-Mi组Ktrans参数中的平均值及各百分位数,Kep参数中的平均值、中位数、P50、P75、P90,Vp参数中的平均值、中位数、P25、P50、P75均高于DCIS组(P均<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Ktrans平均值、Ktrans-P25、Ktrans-P50、Ktrans-P75、Ktrans-P90、Kep-P50、Kep-P75、Kep-P90、Vp平均值、Vp-P75为诊断DCIS-Mi的最佳变量,且其诊断DCIS-Mi的ROC曲线AUC均>0.80。联合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具有最高的AUC(0.968),其临界值、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2.152、0.962和0.947。结论 DCE-MRI全域直方图分析能量化反映肿瘤特征,准确诊断及鉴别诊断乳腺DCIS与DCIS-Mi。 相似文献
15.
乳腺导管内癌的X线、病理与BI-RADS分级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癌(DCIS)的x线特点与BI-RADS分级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0例病理证实的DCIS病例,回顾性分析其X线与病理特点,分析BI-RADS分级的分布与阳性预测值。结果 DCISX线以钙化为主,14例(46.7%),形态为泥沙样、分枝状及多形性钙化;单纯肿块3例(10.0%);结构扭曲征象2例;无特殊改变(即阴性)11例。BI-RADS:0级8例,2级2例,3级2例,4级9例,5级9例,BI-RADS阳性预测值60.0%。结论 DCIS的X线表现为单纯钙化为主,BI-RADS分级阳性预测值较低,需其他检查方法弥补。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乳腺导管原位癌的病理学特点和影像学表现,包括乳腺X线 摄影检查、乳腺超声检查、乳腺MRI、影像学引导下定位和活检等.强调了乳 腺导管原位癌的检出和诊断必须采用综合影像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MRI形态学及动态增强表现,提高对DCIS的认识,并进一步分析MRI表现与组织学核级别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病理证实为DCIS患者的MRI表现,研究其MRI形态学特点及动态增强表现,并分析MRI特点与组织学核级别的相关性。结果 22例患者中,非肿块样强化14例(段样强化9例,其内部均表现为轨道样或簇状小环样强化;区域性强化4例;线样强化1例),肿块样强化8例,均有恶性肿瘤征象,如分叶、毛刺、不均匀强化等。动态增强表现:Ⅰ型曲线5例、Ⅱ型曲线12例、Ⅲ型曲线5例;早期强化率包括早期缓慢强化2例、早期中度强化8例、早期快速强化12例。早期强化率及病灶大小与组织学核级别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031和0.002;动态增强曲线类型和形态学表现与组织学核级别无相关性,P值分别为0.4和0.225。结论乳腺DCIS的MRI表现具有相对特异性,结合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可较全面评价DCIS组织学核级别程度,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的X线表现及其与病理分级、患病年龄的相关性。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4例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观察其X线表现中钙化形态及软组织异常(分类包括肿块、不对称致密、结构扭曲)与病理分级、患病年龄的相关性。结果(1)乳腺导管原位癌的X线摄影表现为钙化者占80.4%。低、中级别中不定型模糊钙化和粗糙不均质钙化占45.8%,高级别中细小多形性钙化和线样分支状钙化占71.1%(P〈O.05)。线段样分布占53.6%,簇状分布占33.3%,区域分布占13.1%。本研究中有63.8%的导管原位癌患者每平方厘米钙化数目超过20枚。(2)肿块、局灶性不对称致密、结构扭曲(伴或不伴钙化)在乳腺导管原位癌的X线摄影中分别占39.1%、21.7%、3.2%。其中,病理为高级别者占64.4%,中、低级别分别占18.6%、17.0%。(3)50岁以前钙化出现的几率是50以岁后的1.3倍(P〈0.05),单纯钙化容易出现在40-50岁(12.0%);50岁以后出现软组织异常的比例是50岁以前人群的1.4倍(P〈0.05)。结论乳腺导管原位癌常见的X线摄影表现为单纯钙化、钙化伴肿块、局灶性不对称致密和结构扭曲,与病理分级和年龄有一定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Jun Wu Ke-Wang Sun Qiu-Ping Mo Ze-Ran Yang Yuan Chen Miao-Chun Zho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2022,10(11):3496-3504
BACKGROUND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DCIS) arising within fibroadenoma is a type of tumor that is rarely encountered in clinic, with only about 100 cases of carcinoma arising within a fibroadenoma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Here, we present two cases of breast DCIS arising within a fibroadenoma and discuss their clinical and imaging findings as well as treatment.CASE SUMMARYThe patients did not have cancer-related personal and family histories. Case 1 (a 49-year-old woman) was diagnosed with a bilateral breast nodule in May 2018 and was followed (preoperative imaging data including ultrasound and mammography) for 3 years; she underwent an excisional biopsy to address an enlargement in nodule size. Case 2 (a 37-year-old woman) was diagnosed with a left breast nodule in June 2021 and consequently received vacuum-assisted biopsy of the tumor which appeared as “irregularly shaped” and “unevenly textured” tissue on ultrasound. Th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was clear in both cases. Both patients underwent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and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The two cases received or planned to receive radiotherapy as well as endocrine therapy (tamoxifen).CONCLUSIONBreast DCIS arising within a fibroadenoma is rare, but patients treated with radiotherapy and endocrine therapy can have good prognosis. 相似文献
20.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检测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对乳腺导管不典型增生和导管原位癌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AgNOR)对乳腺导管不典型增生(ADH)和导管原位癌(DCIS)的诊断意义。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对20例乳腺不典型增生和20例乳腺导管原位癌的AgNOR进行图象定量分析,获得四个参数。包括:每个细胞AsNOR颗粒平均个数、AsNOR颗粒总面积、单个颗粒AsNOR平均面积、AgNOR面积/核面积。结果 每个细胞AgNOR颗粒平均个数、AgNOR颗粒总面积两个参数ADH和DCI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1),DCIS明显高于ADH。这两个参数ADH和低度DCIS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3)。结论 AgNOR图象定量分析结果可以作为辅助诊断ADH和DCIS的指标。组织芯片技术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