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治疗近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是常规的排尿功能障碍的临床症状,也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OAB的异名很多,但有神经异常原因者,常称逼尿肌反射亢进(detrusor hyperflexia)。根据国际尿控协会将OAB定义为逼尿肌无意识收缩,前提是没有感染或其他明显的病理改变,表现为尿急,伴有/也可不会急迫性尿失禁,并且经常有尿频和夜尿症状。  相似文献   

2.
国际尿控协会( 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 ,ICS)将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定义为在排除感染及其他病理改变的前提下,出现尿急、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通常有尿频和夜尿增多[1],尿动力学上可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detrusor overactivity,DO)。 OAB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目前主要有逼尿肌活动增加、桥脑上抑制减少、相关离子通道调节失调以及膀胱上皮信号改变和膀胱间质细胞活动增强[2]。  相似文献   

3.
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是指由于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引起的尿急、尿频和/或急迫性尿失禁症状.  相似文献   

4.
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是近年来神经泌尿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OAB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征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伴或不伴急迫性尿失禁;尿动力学上可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也可为其他形式的尿道-膀胱功能障碍。在最近召开的一次关于OAB的国际圆桌会议上,多位专家针对OAB进行了详尽讨论。  相似文献   

5.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修医生教授,首先请您谈谈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一些基本情况好吗? 教授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综合征,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OAB是一种以症状学诊断为基础的概念,它取代了以尿动力学诊断为基础的逼尿肌过度活动这一概念.OAB在尿动力学上既可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也可表现为其他形式的尿道-膀胱功能障碍.OAB无明确的病因,它不包括由急性尿路感染或其他形式的膀胱尿道局部病变所致的尿频、尿急症状,可把它与伴有OAB症状的其它许多疾病区分开来.OAB与下尿路综合征(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的鉴别点在于:OAB仅包含有储尿期症状,而LUTS既包括储尿期症状,也包括排尿期症状,如排尿困难等.  相似文献   

6.
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急迫性尿失禁,可明显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随着对下尿路功能的深入研究,该病在临床治疗方面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下面将对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治疗方面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患者疾病感知现状,并分析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便利抽样法选取镇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8例老年糖尿病OAB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量表、简化版疾病感知问卷、膀胱过度活动...  相似文献   

8.
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与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interstitial cystitis/painf ul bladder sy ndrome,IC/PBS)是妇科泌尿临床上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的两种常见膀胱疾病,均有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症状,给患者的日常生活、身心健康带去严重困扰,然而其病因均不明确。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OAB及IC/PBS越来越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9.
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是指由于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引起的尿急、尿频和/或急迫性尿失禁症状。据资料显示:逼尿肌收缩患病率随年龄而升高,女性高于男性,不同年龄组的患病率从3%~43%不等,超过70岁的女性发病率高达50%,是老年女性尿失禁的主要原因之一,治疗较棘手。我院2003年1~12月对37例OAB患者进行盆底电刺激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膀胱活动过度的诊断和治疗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鹏亮  沈宏 《华西医学》2007,22(3):689-690
关于膀胱活动过度(overactive bladder,OAB)的描述最早出现在100年前,当时Duldey[1]只是根据扩约肌是否松弛将其划分为主动和被动尿失禁.国际尿控协会(ICS)直到2001年才将OAB正式定义为一组下尿路症状的总称,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尿频(24小时排尿>8次,每次尿量<200ml)、尿急(有突发的急迫排尿感)、伴或不伴有尿失禁(急迫排尿感未被抑制或未及时入厕而发生尿液不自主流出).  相似文献   

11.
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是指由于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引起的尿急、尿频和/或急迫性尿失禁症状。据资料显示逼尿肌收缩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升高,女性高于男性,不同年龄组的患病率从3%~43%不等,超过70岁的女性发病率高达50%,是老年女性尿失禁的主要原因之一,治疗较棘手。我院自2003年1~12月对37例OAB患者进行盆底电刺激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制备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大鼠模型,探讨钙库操纵性钙通道蛋白在OAB大鼠膀胱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3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各15只.模型组单次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00 mg/kg制备OAB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组腹腔注射后24 h行尿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3.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研究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及糖尿病、脑血栓、神经系统损害性疾病的增多,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已引起临床医药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现将该病的研究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罗西维林片联合缩泉胶囊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就诊的89例OAB患者,均给予口服罗西维林片10 mg/次,每日3次;同时给予缩泉胶囊1.8 g/次,每日3次;疗程为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主观指标[OAB症状评分(overactive bladder symptom score,OABSS)]及客观指标(24h排尿次数、尿急次数、尿失禁次数、夜尿次数、每次排尿量)的变化,评估治疗后患者OAB症状的改善情况及治疗安全性.结果:OAB患者的主观指标及客观指标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89例OAB患者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89.89%和94.38%,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5.6%,无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罗西维林片联合缩泉胶囊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治愈率和有效率高,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正>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可能与逼尿肌、膀胱感觉神经等因素有关,年龄、肥胖等均可能是诱发OAB重要因素。OAB常使患者出现尿急、尿频、尿失禁等症状,严重者会影响其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生活信心,产生不良情绪,幸福感水平低下。主观幸福感是幸福的主观体验,个体依据自身标准对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价,属于积极心理学范畴。主观幸福感与健康行为有重要关系,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促进疾病转归,提高生活质量。基于此,本次研究旨在观察OAB患者主观幸福感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征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尿动力学上可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也可为其他形式的尿道———膀胱功能障碍。〔1〕女性OAB多发生于中年已婚患者,发作突然,周期性发作,不包括由急性尿路感染或其他形式的  相似文献   

17.
排尿失控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尿失控 ( overactive bladder OAB) ,常表现为尿急、排尿次数和夜尿增加 ,伴或不伴尿失禁。其发病因性别和年龄而异 :女性多于男性 ,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 ,30 %~ 4 0 %的病人年龄大于 75岁。排尿涉及一个复杂的神经和肌肉的相互作用。OAB以膀胱充盈时膀胱逼尿肌收缩不受控制为特征。约有 90 %以上的病例没有确切的原发病因。OAB是一种常见的疾病 ,但 OAB患者往往因隐瞒病情难于得到及时诊治。因此 ,护士在 OAB病人的筛查及护理中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筛查和评估 护士应细心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指导病人记连续 3d的排尿日…  相似文献   

18.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和激光剜除术是目前治疗BPH的标准术式,然而,术后有一定比例的患者会并发短期或长期尿失禁,影响其生活质量。术前患有逼尿肌过度活动(detrusor overactivity, DO)或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 OAB)、糖尿病、前列腺体积增大、膜性尿道长度(membranous urethral length, MUL)短、肥胖、括约肌损伤等因素可能增加术后尿失禁的发生风险。尿流动力学(urodynamics, UDS)检查是目前评估术后尿失禁原因的重要手段。药物治疗、盆底运动和电刺激有助于提高术后尿失禁的治愈率。手术治疗如膀胱内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BYX-A)、可调式吊带系统、可调节植入球囊、人工尿道括约肌等可以缓解术后尿失禁,但需要进一步研究验证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患者膀胱组织中内源性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排尿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女性OAB患者(OAB组)及非OAB受试者(对照组)各50例,观察两组平均24h排尿次数、24h尿失禁次数、初始尿意容量(first desire to void,FDV)及最大尿意容量(maximal volume atmicturtion desire,MV),评判最大尿流率(maximum urine streaming rate,Qmax)及排尿量(voiding volume,VV),完成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veractive bladder symptom score,OABSS)。两组入选对象均行膀胱镜检查,并于非膀胱三角区区域收集膀胱肌肉组织,应用敏感硫电极法测定膀胱肌肉组织匀浆中H:S含量。结果OAB组患者与对照组受试者膀胱组织中H2S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AB组H2S水平与平均24h排尿次数及24h尿失禁次数呈正相关,与FDV、MV、VV、Qmax呈负相关。结论女性OAB患者膀胱组织内H2S水平较正常女性明显升高,H2S含量作为一种有效、客观的监测指标,对评价女性OAB患者排尿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袁丹  陈映鹤 《华西医学》2007,22(4):928-929
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BOO)从尿动力学的角度定义,是指膀胱颈和近端尿道处各种原因导致的尿液流出道阻力升高,其发病率极高。引起这一改变的常见疾病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hyperplasia,BPH)、尿道狭窄、肿瘤、结石、发育异常等。膀胱出口梗阻的主要危害为引起膀胱逼尿肌结构、功能及神经支配的变化,导致逼尿肌不稳定(detrusor instability,DI)、逼尿肌收缩功能受损(impaired detrusorcontractility,IDC)和膀胱顺应性的改变等病理变化[1],继而产生尿潴留、尿失禁及肾功能损害等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探讨膀胱出口梗阻后逼尿肌细胞中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和作用的重要性,在于它们在逼尿肌的自主神经支配、生长发育、增生肥大、胶原沉积增多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逼尿肌不稳定、逼尿肌收缩功能受损和膀胱顺应性改变等病理变化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目前这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神经生长因子(N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等方面。1神经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