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分析早期综合营养护理联合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本院确诊且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早期综合营养护理联合康复护理模式.分析对比两组的营养状态、生活质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肢体功能.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机体营养状态(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生活质量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肢体功能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机体营养状态、生活质量、肢体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罹患脑梗死的患者接受早期综合营养护理联合康复护理模式,能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2.
3.
樊莉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20(1):177-178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8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康复效果,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及心理状态评分.结果: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早期康复护理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进行研究,探讨其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明确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50例。住院后2 h内采用Fugl-Meyer运动积分法和改良后的Barthel指数法分别对这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分,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的Fugl-Meyer和Barthel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经过比较,实验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焦秀芝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3,(7):26-27
目的:探讨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受试者根据随机抽样法进行分组,各40例,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分别接受常规康复护理与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各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50%)相比,研究组患者更高(95.00%),组间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各功能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FMA、ADL及ESS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WHOQL-BREF各维度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WHOQL-BREF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0.00%)相比,研究组患者更高(95.00%),组间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患者满意度高,对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讨论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方法 将6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34例和早期护理组34例,常规护理组给予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早期护理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施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以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价患者运动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BI、FM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及早实施康复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语言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康复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上饶市广信区人民医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干预组3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量表、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卒中专门生存质量量表(SSQOL)。结果:干预后,干预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ADL评分、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脑梗死患者效果显著,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促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
10.
11.
本文旨在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
1资科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经CT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其中男54例,女48例,年龄45~68岁,病程12 h~10 d.随机分为早期康复护理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诊断标准[1],在早期能接受和配合康复护理. 相似文献
12.
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指导,包括饮食、运动、语言等康复训练及日常护理.结果:本组基本痊愈15例;有效31例;进步10例;无效及恶化各4例.结论:良好的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运动、语言等功能恢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模式.分析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负面情绪及后遗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运动、神经功能及负面情绪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 相似文献
15.
自我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护理模式是由美国护理学家Dorthea.E.Orem于1971年提出的。她认为:人在受伤或患病时,必须调整自理的方法,建立新的自理技巧,修正自我形象概念和日常生活常规;形成新的生活方式,克服治疗的影响,以满足自理需要。为此,护士提供完全补偿,部分补偿和支持教育3种基本护理方法,来满足同类患者对护理的需要。近ta来,2009—05—2010-04我科将自我护理模式广泛应用于脑梗死患者康复护理过程中,普遍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1):1967-1968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焦虑抑郁评分、免疫指标、生存质量差异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运动功能、焦虑抑郁程度、免疫指标及生存质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运动功能评分、免疫指标及生存质量均明显升高,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各指标升高或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并发症及不良心理状态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病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实施分期康复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神经功能评分、焦虑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神经功能评分与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采用分期康复护理能促进其神经功能早期恢复,减轻患者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8.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9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6周后进行效果评定.结果 观察组6周后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抑郁程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能显著降低老年脑梗死患者抑郁程度,改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康复护理在急性脑梗死病人早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合我院实际情况,针对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病人制订了一整套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程序,通过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取急性脑梗死(CT或MRI确诊)后偏瘫且无严重意识障碍(GCS评分9~12分)的急诊入院病人66例,其中男44例,女22例;年龄(57.3±6.1)岁;住院时间(20.6±1.2)d。将66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3例。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发病积分以及既往史积分上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20.
由于医学技术的提高,急性脑梗死的救治率得到明显提高,然而致残率却很高,其中偏瘫危害最大[1],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然而至今药物都不能直接改善偏瘫的功能[2]。病人的自然功能恢复较慢又有限,还会出现误用综合征。我科选取77例急性脑梗死病人为观察对象,病人出院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3例,对照组24例,两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追踪和随访,现将康复护理指导对脑梗死病人功能恢复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标准以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为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为新发的脑梗死病人,并经头颅CT或MRI…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