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目的分析海南百岁老人抑郁症状与全因死亡风险间的关联。方法基于中国海南百岁老人队列研究, 对纳入基线且资料完整的1 002人随访其生存与死亡结局。抑郁症状根据简易老年抑郁量表(GDS-15)调查获得评分, 并划分成正常(≤5分)、轻度抑郁(6~9分)和重度抑郁(≥10分)。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抑郁症状与全因死亡风险间的关联强度。结果截至2021年5月31日, 随访时间M(Q1, Q3)为4.16(1.31, 5.04)年, 死亡人数为522人, 死亡密度为152.39/1 000人年。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在控制人口社会学特征、生活方式等协变量后, GDS-15评分每增加1分, 全因死亡风险增加3.1%(HR=1.031, 95%CI:1.002~1.061);与正常百岁老人相比, 重度抑郁者死亡风险增高35.9%(HR=1.359, 95%CI:1.023~1.806), 重度抑郁者平均减寿1.94年。在女性百岁老人中, 相比于正常组, 轻度抑郁和重度抑郁组死亡风险分别增加29.3%(HR=1.293, 95%CI:1.053~1.590)和42.3%(HR...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海南百岁老人营养状况与全因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中国海南百岁老人队列研究2014-2021年调查数据, 本研究共纳入1 002名基线资料完整的海南百岁老人, 随访其生存与死亡结局。根据简易营养评估量表将百岁老人的营养状况分为营养良好(12~14分)、营养不良风险(8~11分)和营养不良(0~7分)3组。利用Kaplan-Meier曲线评估百岁老人的生存状况;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营养状况与全因死亡之间的关联。结果 2021年5月31日随访结束后, 共发现522名百岁老人死亡, 7年全因死亡率为52.10%(522/1 002)。与营养良好组相比, 营养不良导致的平均减寿为0.62年。生存分析显示, 营养不良组全因死亡率高于其他组(χ2=16.45, 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与营养良好的百岁老人相比, 营养不良组全因死亡风险更高(HR=1.65, 95%CI:1.18~2.31)。亚组分析发现女性百岁老人该关联更为显著。结论营养不良与海南百岁老人高全因死亡风险相关, 提示应及时评估和关注百岁老人特别是女性老人营养状况对其健康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我国海南百岁老人SBP及DBP水平及相关因素与全因死亡之间的关联。方法数据来自中国海南百岁老人队列研究,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 纳入1 002名百岁老人。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分析SBP和DBP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对全因死亡的影响。结果截至2021年5月31日, 中位随访时间为4.16年, 死亡密度为15.24/100人年。人群按照SBP、DBP四等分后, SBP的Q1组和DBP的Q2组死亡密度最低(分别为12.73/100人年和14.10/100人年)。在总人群中, SBP水平与Q1组相比, Q2、Q3、Q4组与全因死亡均呈正相关。在女性中, SBP以Q1组为参考值, Q2、Q3和Q4组与死亡关联的HR值分别为1.343、1.355和1.420;DBP以Q2组作为参考值, Q1、Q3、Q4组与死亡关联的HR值分别为1.468、1.800和1.504, 大致呈"U"形相关。交互作用分析发现, SBP与BMI之间存在相乘交互作用。结论海南百岁老人的SBP和DBP水平与全因死亡存在关联;百岁老人的DBP可能存在死亡风险较低的适宜水平及范围;不同BMI状态可能影响血压水平与...  相似文献   

4.
目的描述和分析BMI、腰围、腰臀比、腰高比、小腿围、腰围小腿围比值(WCR)、脂质蓄积指数(LAP)、内脏脂肪指数(VAI)、中国内脏脂肪指数(CVAI)、身体形态指数、中国身体形态指数(CABSI)和身体圆度指数与海南百岁老人全因死亡间的关联。方法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的海南百岁老人共1 002人。随访时间的M(Q1, Q3)为4.16(1.31, 5.04)年, 结局为全因死亡, 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各肥胖相关身体测量指标与全因死亡的关联, 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曲线下面积(AUC)进行比较。结果总人群中小腿围对全因死亡的判定能力最强, AUC为0.61(95%CI:0.57~0.64), 分性别结果与总人群一致(P<0.05)。WCR次之(AUC为0.58), 再次是BMI、LAP和腰围, AUC分别为0.55、0.55和0.54, 而CABSI、腰臀比和VAI的判定能力较弱, AUC分别为0.51、0.50和0.50。结论本研究比较了12项肥胖相关指标与海南百岁老人全因死亡间的关联, 发现小腿围的预测判定能力最好, 且呈剂量反应关系, 提示可作为长寿老人死亡风险预测的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FPG)长期变异性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全因死亡风险的关联。方法以江苏省常熟市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的7 174名T2DM患者作为观察队列。基于≥3次随访的FPG值, 计算并使用其标准差(SD)、变异系数(CV)、平均真实变异(ARV)和独立于均值的变异系数(VIM)评价长期FPG变异性。死亡信息主要通过江苏省居民死因监测系统获取。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4个变异性指标与T2DM患者全因死亡风险比(HR)及其95%CI。结果截至2021年12月31日, 研究人群累计随访55 058.50人年, 平均随访7.67年, 随访期间发生死亡898名。在调整混杂因素后, 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 与T1组相比, SD、CV、ARV和VIM的T3组发生全因死亡的HR值(95%CI)分别为1.24(1.03~1.49)、1.20(1.01~1.43)、1.28(1.07~1.55)和1.20(1.01~1.41)。SD、CV、ARV和VIM每增加1个单位SD, T2DM患者发生全因死亡的HR值(95%CI)分别为1.13(1.06~1.21)、1.08(1.0...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北京城乡老年人群吸烟状况与相关死亡风险间的关联。方法基于北京城乡老年人群健康综合研究2009—2014年的队列数据, 纳入符合标准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4 499名, 随访其生存与死亡结局。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吸烟状态、吸烟指数、戒烟年数与死亡风险间的关联。结果 4 499名研究对象年龄M(IQR)为70.00(10.00)岁, 其中男性1 814名(40.32%);从不吸烟者、戒烟者和现在吸烟者分别有69.50%(3 127/4 499)、13.20%(594/4 499)和17.30%(778/4 499)。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调整人口社会学特征、生活方式等混杂因素后, 以从不吸烟者为参照, 戒烟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30.6%[HR(95%CI):1.306(1.043~1.636)];现在吸烟者全因、恶性肿瘤和肺癌死亡风险的HR(95%CI)分别增加50.0%[HR(95%CI):1.500(1.199~1.877)]、80.3%[HR(95%CI):1.803(1.226~2.652)]和212.6%[HR(95%CI):3.126(1.626~6.01...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的关系。方法 以江苏省常熟市、淮安市地区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的19 973名T2DM患者作为观察队列,根据2013年基线血清TC、TG水平的五分位数分组,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计算T2DM患者血清TC、TG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比(hazard ratio,HR)及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运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T2DM患者TC、TG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截止2020年12月31日,研究人群中累计随访132 179.74人年,平均随访6.60年,随访期间共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死亡905例,死亡密度为6.85/1 000人年。调整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以Q1组为参照,TC的Q5组(TC≥6.07 mmol/L)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28%(95%CI:1.05~1.5...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Omega-6/Omega-3比例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患者死亡率的关联,为降低CVD患者死亡风险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英国前瞻性队列(UK Biobank)数据库,暴露变量为血浆Omega-6/Omega-3比例,结局为全因、CVD死亡、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IHD)死亡和卒中死亡。采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Omega-6/Omega-3比例与CVD患者死亡风险的关联,计算风险比(hazard ratio,HR)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对性别、年龄等危险因素分层并分析其与Omega-6/Omega-3比例的交互作用,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法(restricted cubric spline,RCS)描述其剂量反应关系,利用敏感性分析检验模型的稳健性。结果 共纳入35 096名参与者,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Omega-6/Omega-3比例增加,CVD患者的全因死亡、CVD死亡和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均增加(均P趋势<0.0...  相似文献   

9.
介绍借助R软件应用样条Cox回归分析不满足Cox比例风险模型两个基本假定条件的随访资料的方法,可同时估计非线性效应和时协效应.结果表明文中实例涉及的连续型协变量多不符合线性假定,3个变量不符合比例风险假定,应用样条Cox回归控制多个协变量后,踝臂指数每降低0.1,全因死亡的风险比(HR)为1.071.随访资料在不满足比例风险Cox回归模型的应用条件时,可选择应用样条Cox回归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子痫孕妇不同妊娠阶段凝血功能指标与胎盘早剥(PA)的关联。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参加"中国出生人口队列研究"且被诊断为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伴发子痫前期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收集基线和随访信息, 通过医院病例系统获取孕早期和晚期的凝血功能指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分析不同妊娠阶段凝血功能指标与PA发生的关联;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 分析相关凝血功能指标与PA发生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 340例, 年龄(32.50±4.24)岁, PA发生率为4.4%(59/1 340)。调整相关因素后,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 与纤维蛋白原(FIB)高水平组相比, 孕早期中等水平(HR=3.28, 95%CI:1.27~8.48)和低水平组(HR=3.84, 95%CI:1.40~10.53)及孕晚期低水平组(HR=4.18, 95%CI:1.68~10.39)PA发生风险均显著增加;与孕晚期凝血酶原时间(PT)中等水平组相比, 低水平组(HR=2.67, 95%CI:1.48~4.82)...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海南高龄老人头发微量元素水平与全因死亡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于中国海南百岁老人队列研究的部分高龄老人,共163名。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头发微量元素与全因死亡的关系。结果 海南高龄老人元素硒(Se)、锰(Mn)、锶(Sr)与死亡关联的风险比(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值分别为0.72(95%CI:0.54~0.98,P=0.035)、1.50(95%CI:1.07~2.11,P=0.020)、0.54(95%CI:0.37~0.79,P=0.001)。按贫血进行亚组和交互分析并进行多因素调整后,元素铜与贫血人群死亡关联的HR值为1.81(95%CI:1.13~2.88,P=0.013)。此外,Mn与贫血存在交互作用,HR值为0.46(95%CI:0.22~0.94,P=0.033)。结论 海南高龄老人头发Se、Mn、Sr含量与全因死亡风险增加密切相关,头发Se、Mn、Sr可作为长寿老人死亡风险预测的参考指标,提示注重高龄老人的日常饮食,应丰富多样,以维持体内微量元素含量的正常与均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海南女性百岁老人性激素分布特征及与全因死亡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中国海南百岁老人队列研究,共717名符合条件的女性百岁老人纳入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性激素与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海南女性百岁老人雌二醇和孕酮的M(Q1,Q3)为32.60(18.40,58.70)pmol/L和0.62(0.32,1.01)nmol/L。存活组与死亡组雌二醇(pmol/L)和孕酮(nmol/L)分别为26.65 vs. 37.80、0.54 vs. 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雌二醇和孕酮与死亡关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二醇Q4组的风险比(HR)值为1.58(95%CI:1.17~2.15),孕酮Q3Q4组的HR值分别为1.53(95%CI:1.10~2.12)和1.63(95%CI:1.15~2.32)。亚组和交互分析结果显示,雌二醇与高血压、糖尿病和低HDL-C血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孕酮与糖尿病存在交互作用(P=0.016),睾酮与低HDL-C血症存在交互作用(P=0.034)。结论 海南女性百岁老人雌激素水平与较高的死亡风险有关,且与心血管代谢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的发病风险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饮食摄入种类和体力活动及其联合作用与全因死亡和特定原因死亡风险的关联。方法 2013年12月至2021年12月,对江苏省常熟市、淮安市清江浦区(原清河区)和淮安区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的T2DM患者19 863人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死亡信息和根本死因源于江苏省CDC死亡监测系统。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估计T2DM患者饮食摄入种类、体力活动以及联合作用与全因死亡及特定原因死亡风险的关联强度。结果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研究对象累计随访150 283人年,中位随访时间8.15年,随访期间共死亡3 293人,其中1 124人死于心血管疾病(CVD),875人死于肿瘤。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摄入0~1种食物的T2DM患者相比,摄入5~9种食物的患者全因死亡风险降低19%[风险比(HR)=0.81,95%CI:0.70~0.94],CVD死亡风险降低33%(HR=0.67,95%CI:0.52~0.87)。与体力活动Q1组的T2DM患者相比,Q4组全因、CVD和肿瘤死亡风险分别降低50%(HR=0.50,95%CI:0.45~0.56)、50%(HR=0.50,95%CI:0.41~0.61)和27%(HR=0.73,95%CI:0.60~0.88)。联合作用显示,与摄入0~2种食物和低体力活动的T2DM患者相比,摄入4~9种食物和高体力活动的T2DM患者全因、CVD和肿瘤死亡风险分别降低55%(HR=0.45,95%CI:0.38~0.53)、56%(HR=0.44,95%CI:0.32~0.59)和40%(HR=0.60,95%CI:0.44~0.82)。结论 饮食摄入种类和体力活动及其联合作用与T2DM患者死亡风险降低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我国海南百岁老人血压水平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百岁老人血压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数据来源为中国海南百岁老人队列研究的横断面资料。该数据库是基于社区人群,包含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理指标检测的全样本百岁老人研究,本研究共纳入的1002例百岁老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018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提出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描述高血压患病率及分布特征,分析高血压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关联性。结果我国海南百岁老人SBP、DBP和脉压差的M水平分别为:152.0、76.0和76.5 mmHg(1 mmHg=0.133 kPa),女性均高于男性。高血压患病率为71.9%,以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为主,患病率为6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百岁老人中,女性人群的高血压患病风险是男性人群的1.624倍(95%CI:1.155~2.283),北部和中部人群的高血压患病风险分别是东部人群的0.625倍(95%CI:0.434~0.901)和0.586倍(95%CI:0.346~0.993)。结论我国海南百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其他年龄人群,以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为主,呈性别和地区分布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中国成年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体力活动与全因死亡、心血管疾病(CVD)死亡和CKD死亡风险的前瞻性关联。方法 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基线调查的数据,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总体力活动、不同类型、不同强度体力活动水平与全因死亡、CVD死亡、CKD死亡风险的关联。结果 共纳入6 676名CKD患者,随访时间MQ1,Q3)为11.99(11.13,13.03)年,死亡698名(10.46%)。与总体力活动水平最低组相比,总体力活动水平最高组全因死亡、CVD死亡、CKD死亡风险较低,风险比(HR)值(95%CI)分别为0.61(0.47~0.80)、0.40(0.25~0.65)、0.25(0.07~0.85)。工作、交通、家务相关体力活动与全因死亡、CVD死亡风险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其中,与工作相关体力活动水平最低组相比,最高组全因死亡(HR=0.56,95%CI:0.38~0.82)、CVD死亡(HR=0.39,95%CI:0.20~0.74)风险较低;与交通相关体力活动水平最低组相比,最高组CVD死亡风险较低(HR=0.43,95%CI:0.22~0.84);与家务相关体力活动水平最低组相比,最高组全因死亡(HR=0.61,95%CI:0.45~0.82)、CVD死亡(HR=0.44,95%CI:0.26~0.76)、CKD死亡(HR=0.03,95%CI:0.01~0.17)风险较低;未发现休闲相关体力活动与死亡风险间的关联。低强度、中高强度体力活动均与全因死亡、CVD死亡、CKD死亡风险呈负相关,低强度体力活动水平最高组对应的HR值(95%CI)分别为0.64(0.50~0.82)、0.42(0.26~0.66)、0.29(0.10~0.83),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水平最高组对应的HR值(95%CI)分别为0.63(0.48~0.82)、0.39(0.24~0.64)、0.23(0.07~0.73)。结论 体力活动可以降低CKD患者全因死亡、CVD死亡和CKD死亡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我国成年人BMI和腰围与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 从2010年中国慢性病监测项目选取60个监测点人群(城市监测点25个、农村监测点35个)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36 632人。将2010年中国慢性病监测项目数据作为基线数据。2016-2017年对该60个监测点人群进行随访,实际完成者27 762人。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不同人群BMI和腰围与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比,敏感性分析将死亡者和高胆固醇血症者剔除。结果 共纳入26 907人进入分析,随访期间观察到缺血性卒中事件1 128例(男性491例,女性637例)。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以BMI正常/腰围正常者为参照,全人群和男性具有CVD危险因素人群,BMI正常/腹型肥胖组、超重/腹型肥胖组和肥胖/腹型肥胖组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分别增加50%(HR=1.50,95% CI:1.07~2.08)、51%(HR=1.51,95% CI:1.20~1.91)、46%(HR=1.46,95% CI:1.09~1.96)和63%(HR=1.63,95% CI:1.12~2.38)、56%(HR=1.56,95% CI:1.20~2.03)、45%(HR=1.45,95% CI:1.05~2.01),超重/腰围正常组未见发病风险增加;女性全人群和女性CVD危险因素人群,超重/腹型肥胖组和肥胖/腹型肥胖组发病风险分别增加40%(HR=1.40,95% CI:1.15~1.72)、46%(HR=1.46,95% CI:1.16~1.83)和35%(HR=1.35,95% CI:1.08~1.69)、30%(HR=1.30,95% CI:1.01~1.67),超重/腰围正常组和BMI正常/腹型肥胖组未见发病风险增加。敏感性分析结果未见变化。结论 在男性人群中,超重/肥胖且腹型肥胖或单纯腹型肥胖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增加;在女性人群中,超重/肥胖且腹型肥胖发病风险增加;提示在控制体重预防缺血性卒中,应将BMI和腰围进行结合来评价人群肥胖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自评健康状况(SRH)与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疾病(CVD)死亡风险的关联性。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剔除有逻辑错误和信息缺失的个体,最终纳入512 713名研究对象。SRH在基线问卷调查时搜集,包括整体自评健康状况(GSRH)及与同龄人相比自评健康状况(ASRH);死亡事件及原因通过链接到疾病死亡监测系统和国家医保系统获取。采用多因素校正的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估计SRH与全因死亡和CVD死亡的关联性。结果 在平均9.9年的随访时间里,共观测到44 065例死亡事件,其中17 648例死于CVD。与GSRH良好的人相比,GSRH较差的研究对象未来发生全因死亡及CVD死亡的风险效应(HR)值(95%CI)分别是1.84(1.78~1.91)和1.94(1.82~2.06)。与ASRH更好的人相比,ASRH更差的研究对象未来发生全因死亡及CVD死亡的HR值(95%CI)分别是1.75(1.70~1.81)和1.83(1.73~1.92)。两种SRH指标与全因死亡和CVD死亡的关联性在各个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中都保持显著,且SRH越差、死亡风险越高。结论 SRH简单易用,SRH越差、个体未来全因死亡/CVD死亡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国长寿地区≥65岁老年人视力不良与全死因死亡风险的关系。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子队列-"老年健康生物标志物队列研究数据库",本研究选取该项目中2012年的≥65岁老年人的身体测量和死亡指标进行分析,2014年和2017年随访生存结局。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视力对死亡风险的影响。按年龄和性别分亚组进一步分析数据。结果共纳入1736名老年人,5年随访期间共有943人死亡,5年死亡率为54.3%。视力不良组的5年死亡率为76.7%,高于视力良好组的47.6%(P<0.001)。校正人口学信息、生活方式、部分疾病因素后,视力不良组5年死亡风险是视力良好组的1.30倍(HR=1.30,95%CI:1.09~1.55)。女性老年人群中,视力不良组的死亡风险是视力良好组的1.48倍(HR=1.48,95%CI:1.20~1.84),而男性老年人的视力与死亡风险无关联(HR=1.02,95%CI:0.72~1.43)。在≥90岁的老年人群中,视力不良人群的死亡风险是视力良好组的1.39倍(HR=1.39,95%CI:1.13~1.70)。而65~79岁和80~89岁老年人的视力与死亡风险均无关联(HR=1.37,95%CI:0.61~3.07;HR=0.95,95%CI:0.61~1.48)。结论视力不良是中国老年人的死亡风险升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