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指在着床窗期胚胎植入过程中,子宫内膜接受、容纳胚胎植入的能力。它是影响辅助生殖技术胚泡着床率的重要因素,目前辅助生殖技术中大量促性腺激素类药物的使用会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抑制胚泡着床,极大影响了辅助生殖的成功率。笔者经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检索后发现,自2006—2017年,有121项研究发现补肾活血中药能显著改善植入窗期胞饮突的发育,促进子宫内膜容受性标志物ER,PR,整合素β3,LIF,LPA3等多种分子的表达,从而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利于胚胎着床。祖国医学对不孕症的理解源远流长,中医认为"肾藏精,主生殖",肾虚是不孕症的重要病机。补肾活血中药能够补肾填精、养血活血,在不孕症的中西医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提示补肾活血中药能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其作用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该文就补肾活血中药在辅助生殖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概括和总结,此外还归纳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并初步探讨了补肾活血中药在不孕症治疗中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中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的开展,众多研究结果显示,胚胎着床存在一个暂时性窗口期,有着床能力的胚胎和具有接受胚胎能力的子宫内膜发育同步是着床成功的关键^[1]。子宫内膜容受性是指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能力,即允许胚胎黏附其上直至植入完成的条件,目前成为相关学者研究的焦点。中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促进胚胎着床机理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容受性【1】是指子宫内膜处于一种允许囊胚黏附、穿透并植入而导致胚胎着床的状态,是保证受精卵着床、胎儿和胎盘正常发育的重要环节。随着现代中医的不断发展,中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将愈加深入和广泛,届时,中医药学将会为人类生殖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正胚泡着床障碍是导致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F)妊娠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又是阻碍胚泡着床的重要原因。子宫内膜容受性是指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能力,即允许胚胎黏附其上直至植入完成的特定阶段,有严格的时间及空间限制,相当于人类自然月经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能力,即允许胚胎黏附其上直至植入完成的特定阶段,受严格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中医药可通过改善子宫内膜胞饮突的发育,改善子宫内膜厚度、类型,子宫动脉及内膜、内膜下血流状况,子宫内膜的运动及影响分子生物学指标如整合素Integrinβ3、同源框基因HOXA10等,从而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影响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不孕症能否取得妊娠成功的因素之一。补肾类中药可通过调整阴阳、益精补髓提高子宫内膜的容受性。通过综述补肾类中药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的超声学指标、组织形态学指标、细胞间黏附分子、细胞因子、调节基因等的影响,认为补肾类中药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可能与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类型、子宫内膜血流等超声学指标及改善组织形态学结构、胞饮突等组织形态学指标,促进子宫内膜整合素β3蛋白、白血病抑制因子蛋白及mRNA的表达,提高血管内前列腺素水平及子宫内膜HOXA10水平等有关。综述补肾类中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作用机理,可为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患者的疗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子宫内膜容受性(endometrial receptivity,ER)是指母体子宫内膜处于一种允许胚泡粘附、穿透并植入的状态,受到严格的时间和空间限制。目前辅助生殖技术在促进排卵和提高胚胎质量上已有明显提高,而胚胎种植率仍低[1],改善子宫内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指内膜处于允许囊胚黏附、穿透并植入而导致胚胎着床的状态.子宫内膜厚度和类型在月经周期中呈规律性改变,反映内膜的功能状态,是预测内膜容受性的简便指标.很多研究表明,子宫内膜厚度和类型在妊娠组与非妊娠组有显著性差异,Dechaud H等[1]发现,预测内膜容受性最有效的联合指标是内膜类型、内膜厚度和舒张期末血流.同时,Okohue JE等[2]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厚度为7~14 mm时,体外受精联合胚胎移植术(in-vitro fertilization,IVF)患者妊娠率显著提高.Tuckerman E等[3]发现胚胎移植反复失败的女性,其子宫内膜自然杀伤细胞uNK(CD56+)的浓度(14.5%)显著高于对照组(5%),表明UNK细胞直接参与胚胎的移植过程.此外,Chen SL等[4]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厚度和类型可以预测IVF的成功率.但是也有研究表明,内膜厚度和类型在预测妊娠结局时意义不大[5].子宫内膜容受性紊乱所致着床失败是IVF-ET低种植率的一个重要机制,临床上如何改善这类患者内膜的容受性尚无统一、标准的治疗方法.现将近年来中西医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容受性在胚胎植入和发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子宫内膜容受性差是导致自然妊娠及辅助生殖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病程长,缠绵难愈,是目前生殖领域有待解决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中医药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论治,多从补肾疏肝,调经活血等方面入手。孙自学教授基于多年的临证经验认为,子宫内膜容受性差的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肾、脾两脏亏虚为本,气滞、血瘀、痰湿为标。在治疗时注重整体与局部结合,辨病与辨证结合,根据月经周期,调经疗膜,分期用药,在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妊娠率等方面均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孙自学教授调治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的经验进行总结,为临床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供思路,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0.
薄型子宫内膜是导致育龄期女性不孕症及辅助生殖技术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内膜偏薄可使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进而导致胚胎着床失败。临床中薄型子宫内膜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补充雌激素、改善子宫内膜血供、促进内膜细胞再生等,具有一定的成效。近年中医外治法在薄型子宫内膜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可明显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临床妊娠率。该文通过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针灸、穴位刺激、宫腔灌注、腔内理疗、中药灌肠等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进展进行综述,为中医外治法在薄型子宫内膜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RT)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但不孕症患者多因卵巢功能低下、子宫内膜容受性差、卵子质量下降、输卵管积水、子宫异常(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炎、手术致内膜损伤)等原因,导致目前国际上IVFET的临床妊娠率、试管婴儿的出生率较低。补肾中药在改善不孕症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卵子质量、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胚胎种植率、促进早期胚胎发育、降低流产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补肾中药已介入IVF-ET治疗前后的各个阶段中,为IVF-ET提供了新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吴迪 《内蒙古中医药》2023,(12):126-127
目的:观察中药增膜方对高龄IVF患者FET周期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高龄FET周期患者60例,对照组(n=27)予自然周期方案,治疗组(n=28)于FET前予增膜方预处理。对比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分型、子宫内膜RI、PI、S/D、VFI、VI、FI及血流分级指标。结果: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P<0.05),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子宫内膜RI、PI、S/D、VFI、VI、FI及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胚胎植入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增膜方有助于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促进胚胎植入。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是导致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良好的子宫内膜容受性对提高胚胎着床的成功率至关重要。曾倩教授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分期论治的诊疗思路治疗子宫内膜容受不良,以期为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10):45-48
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调控女子的经、带、胎、产。子宫内膜容受性指子宫内膜在"着床窗口期"内允许胚胎着床的能力,是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能力的体现,因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而备受学术界重视。中医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具有独特优势,尤其是中医理论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肾藏精、主生殖,天癸为肾气发挥生理作用的物质基础,冲任二脉亦包涵了生殖功能,胞宫为胎儿孕育的场所。子宫内膜容受性作为胞宫实现生理功能的一部分,受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调节。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的各自的生理功能以及相互作用的功能正常,子宫内膜才能发挥容受胚胎的生殖功能。本文通过查阅、梳理文献,就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关系进行初步探究,以期为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的辨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影响胚胎种植的重要因素,中医药可通过多环节、多靶点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从子宫内膜形态学研究、超声学观察、激素、相关生物因子研究等方面,对中医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属疑难杂症,病程多缠绵多年,病机复杂,治疗棘手。尤其在IVF治疗中部分患者因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足而不能进行胚胎移植,给患者造成经济及精神方面的重大压力。为增加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患者的胚胎移植机会及提高妊娠率,故对王小云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经验进行总结。王小云教授认为,肾虚,冲任血虚或受阻,不养胞宫是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的核心病机,治疗重在增强子宫黏附能力,改善内膜容受性,使胚胎、内膜同步增长,稳固胚胎着床。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指母体子宫内膜对胚泡的接受能力。而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是女性不孕症患者的重要病因之一,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是不孕症患者孕育胞胎的关键所在。文章就中西医关于如何提高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与归纳。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影响胚胎着床的重要因素。近年许多研究表明中医药可以从多方面改善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从而提高临床妊娠率。中医药在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方面,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子宫内膜超声形态学、组织形态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基因组学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王虹  庞小玩 《河北中医》2013,(11):1644-1645
在人类自然和辅助生殖技术( assisted reproduc -tion technique,ART)周期中,子宫内膜容受性状态与受精卵发育同步是受精卵着床成功的关键之一。通常卵泡成熟时子宫内膜厚度可达10~14 mm,此时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好,对胚胎种植的接受力强,胚胎着床成功率高。而子宫内膜厚度是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卵泡成熟时子宫内膜厚度<7.0 mm,将影响受精卵着床及妊娠率[1]。2011-03-2012-09,我们运用养血增膜汤联合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治疗顽固性薄型子宫内膜30例,并与戊酸雌二醇片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环境污染严重、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生育观念转变,不孕不育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我国不孕症的发病率约15%,其中60%为女性因素导致的不孕,这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导致诸多社会问题。子宫内膜容受性和胚胎质量是胚胎能否成功着床的重要因素,2/3胚胎种植失败归因于子宫内膜容受性障碍~([1][2])。因此,如何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倍受关注。而目前已有的激素治疗无法针对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且副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