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通过分析叶天士分消走泄法的治湿之义及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因病机,总结临床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体会。指出湿热体质因素贯穿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始终,在治疗过程中,以明辨湿热体质为本,并结合外感、内伤等病因病机因素,遵发作期、缓解期、稳定期三期分治法治疗原则,应用分消走泄法及其代表方温胆汤加减临证施治,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2.
贵州地区,气候多湿热,且本地人嗜食辛辣肥甘,故湿热证多见。鉴于此,李兰教授在多年运用分消走泄法的基础上创立了"湿热分消饮",不仅湿热内阻之外感温病用之,而且内伤杂病,甚至危重病也不必拘泥。本文总结李兰教授临证运用分消走泄法治疗湿热病的临证经验,分析临证治疗湿热病的用药经验和学术思想,为名中医经验方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对总结,传承,发扬名中医治疗湿热病的经验,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中医经典理论为指导,探讨分消走泄法治疗湿热病渊源,通过梳理中医经典理论,结合临证实践经验,研究"分消走泄法"内涵,与"辛开苦降法"相关,可用"和法"概之。发现"分消走泄法"不仅应用于外感湿热病的治疗,凡邪在少阳,瘟疫邪伏膜原,疟疾及内伤病中气血不和、营卫不调、脏腑失调、以及痰饮病等,乃至危急重症所形成的湿热证,均可参照"分消走泄法"而顺势利导,变通使用,不必拘泥于温病。通过对分消走泄法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该法的实质,拓展其应用范围,对临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分消走泄法理论出自清代医家叶香岩《温热论》,主要用于治疗三焦气分湿热证。通过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与发展,分消走泄法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中,尤其对脾胃病的治疗,有着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现从其释义、理论渊源及临床应用体会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着重探讨分消走泄法治疗脾胃湿热证的病因病机及遣方用药,进一步开拓和深化分消走泄法的应用范围。并举医案一则以证其论,为临床医生治疗脾胃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分消走泄法在肾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军 《北京中医药》2010,29(10):762-763,794
目的 探讨分消走泄法在肾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复习文献,结合临床肾病治疗经验,探讨分消走泄法在肾病中应用.结果 分消走泄法是温病学家在继承<内经>学术思想和古人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温病的方法,作者研究认为分消走泄法是治疗肾病湿热病的基本方法,应用辛宣芳化、辛开苦降、淡渗利湿三类药物合用以兼顾三焦,同时伍以健脾醒胃、理气行滞之品,用之得法,湿热分消,脾运恢复,则三焦之气自然通畅而肾病好转.分消走泄也可应用于肾病湿浊,具体包括"化""散""泄"和"分利"等.结论 分消走泄法虽然是温病的重要治法之一,不但适用于外感湿热病的治疗,肾病亦可宗其法而变通应用.不仅应用于肾病湿热证,而且可以应用于慢性肾脏病湿浊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分消走泄"法在湿热病治疗中的应用(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消走泄法是治疗湿热病的常用方法,自清代叶天士以降,后世医学家在临床中多有发挥,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笔者谨就个人体会,对分消走泄法在湿热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剖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分消走泄法的思想最早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张仲景将理论应用于临床,其配伍已具有其雏形,而叶天士第一次正式提出"分消走泄法"。分消走泄法是指宣展气机,泄化痰热,使留于三焦之湿热邪气从表里分消,不仅可用于治疗外感湿热病症,也可用于内伤杂病有湿热的患者。酒精性脂肪肝从中医学角度认为其发病机理为酒伤肝脾,湿热毒邪内蕴,邪气伏内待发,故用分消走泄法角度思考讨论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治疗,为临床提供治疗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正肾脏病在全球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世界范围的公共健康问题。近年来,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湿热与肾脏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转归有着密切的关系,清利湿热也成为治疗各种肾脏病的主要目标之一。分消走泄法是《温病学》的治疗法则之一,逐渐被一些医家认为是适应现代人体质和发病倾向的重要治法,肾病湿热证治疗也可以灵活应用。"分消走泄"法有效地指导着多种疾病的临床实践,这充分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辨证论治"的优越性。1谈分消走泄法"分消"是从施治方法与部位而言,即为分消上下之势,因势利导,从上、中、下三焦把湿热之邪消除,通过祛湿使阳气通达;"走泄"是从选药特点而论,走,即走动,流动不居;泄,即使实邪外泄、外散之意。"走泄"即通过  相似文献   

9.
汗疱疹是一种非炎性复发性皮肤常见疾病,儿童发病尤为多见。王有鹏教授指出儿童汗疱疹发病总不离一“湿”字,湿热体质亦是影响其发病的重要内在因素,而分消走泄法是治疗儿童汗疱疹的有效治法。王师临证常以分消走泄之代表方剂温胆汤为基础方,同时根据不同证型随证配伍经典方剂,以清热祛湿为基本法则,兼以补脾、运脾,以达标本兼治之功。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0.
三焦气分湿热证与少阳病具有少阳枢机不利、气机升降失常的共同病机,在病变阶段上均处于正邪分争、相持不下的阶段,在病理上均会影响少阳气机升降出入,故协调少阳气机是治疗中的一个重点,三焦气分湿热证所用分消走泄法与少阳病所用和解之法,均属于"和法"范畴。但由于感邪的不同,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三焦气分湿热证偏重于湿遏,而少阳病偏重于热郁,故临证鉴别时要注意分辨,治疗时前者以因势利导、分消湿邪为主,后者以攻补兼施、宣郁泄热为主。  相似文献   

11.
探析时国臣教授基于温病分消走泄法针药结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经验。系统分析分消走泄源流与释义、分消走泄法针药结合理念,阐释分消走泄法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依据及具体应用,并具体举例说明该法治疗湿热类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分消走泄法"是《温热论》提出的治疗理念,在中医治病过程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刘光珍教授长期从事慢性肾脏病临床工作,认为湿热贯穿慢性肾脏病始终。本文通过分析慢性肾脏病的病因病机及叶天士分消走泄法的基本涵义,总结刘光珍教授应用"分消走泄"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3.
王有鹏教授认为,小儿过敏性紫癜的发病与湿热体质因素密切相关,是小儿过敏性紫癜的重要病因之一。寒地小儿湿热体质因素的形成与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有一定关系,即热邪炽盛的同时,湿邪滞留于机体,故而出现具有湿邪致病特点的特殊临床表现。王有鹏教授治疗湿热体质因素所致小儿过敏性紫癜,善于运用分消走泄法及其代表方温胆汤为基础方,注重分利湿热,使湿热因素分消走泄而去,为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风湿病是以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的一类疾病.随着对风湿病认识和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人体质和疾病谱不断变化,很多风湿免疫疾病常见湿热痹阻之证.湿聚热蒸,邪郁病久,病程缠绵,流注四肢关节发为湿热痹.单纯使用清热利湿之法,难以将湿热尽除.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和中医理论探索,发现分消走泄法可以因势...  相似文献   

15.
分消走泄法的基本思想源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其后张仲景、李东垣、朱丹溪、张子和等医家在临证应用时已具雏形,至叶天士完整提出了该法用于治疗外感湿热,邪留三焦气分证,并经吴鞠通,王孟英,俞根初等逐步完善,现代医家丰富了其内涵,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在脾胃湿热证的治疗中尤为常用。本文从分消走泄的源流,与和解少阳法的异同、代表方及在脾胃湿热证的应用体会、临证医案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对临床应用分消走泄法治疗脾胃湿热证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6.
赵娜 《湖南中医杂志》2011,27(2):108-109
分消走泄法是叶天士《温热论》中治疗湿热病的主要方法。其作用为宣展气机,清热化痰,以分消三焦气分之邪。主治邪热与痰湿留连三焦,三焦气化失司,而致痰热阻遏之证。临证多用于各种湿热病,表现为寒热起伏,胸痞腹胀,溲短苔腻等。现笔者对其理论及代表方证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7.
分消走泄法是叶天士《温热论》中提出的治疗湿热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叶氏指出:"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笔者在临床上应用该方法治疗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肺纤维化导致的反复发热,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病案实录  相似文献   

18.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属中医温病范畴,从2002年底-2003年初治疗的广东病例来看,可归属于“湿热疫”。笔者运用温病分消走泄法治疗SARS67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临证体会总结如下。1湿热瘀毒是病机的核心所有病例均有发热,体温平均为39.2℃,且发热以午后为甚者54例(80.1%),其中  相似文献   

19.
湿温证用分消走泄法之刍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温证用分消走泄法之刍见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中医院郑家淑(316100)关键词分消走泄法,湿温分消走泄是指:用分消上下之势,化湿行气之法,使三焦气机通畅,邪有走泄之路。其始见于叶氏《外感温热篇》第七条“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相似文献   

20.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该病属于中医"湿疫""湿毒疫"范畴,病变以肺、脾为核心,而湿、毒性质尤其突出,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从热化者居多,其治法当三焦并治,以分消走泄为大法,湿热蕴毒,弥漫三焦者,可以甘露消毒丹为主方治疗,宣上、畅中、渗下,给邪气以出路,宣畅气机;针对两少阳经湿热者,可应用蒿芩清胆汤清利湿热,和解少阳枢机,分消湿热疫毒;病在膜原,湿遏热伏者,达原饮化裁开达膜原、宣畅气机,同时列举在此次武汉抗疫一线收治的3个典型病例,进行深入分析,以飨读者。在临床上,使用分消走泄法治疗COVID-19主要用于该病的早期、中期,病位尚在气分者,临床分型属于轻型、普通型及重型的患者如准确辨证均适用,可有效改善症状、减轻邪毒、截断及逆转病程,使得邪气外透,避免出现逆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