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病人2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及对照组(14例)进行队列分析比较。观察组胫骨平台经Mimics软件处理,3D打印成1∶1骨折模型,将骨折及健侧模型进行镜像对比,设定手术方案;对照组常规参照术前X线片及CT制定修复方案。术后观察并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关节塌陷纠正情况、术后12个月膝关节Rasmussen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本研究29例病人的随防时间为(12.55±2.46)个月。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明显小于对照组,术后关节塌陷纠正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97,P=0.029;t=2.674,P=0.013;t=2.658,P=0.020);术后12个月两组膝关节Rasmusse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3.33%)高于对照组(78.57%)。结论 针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应用3D打印技术制作骨折模型,通过模拟手术操作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纠正关节面塌陷程度。  相似文献   

2.
鄢勇  杨海波 《骨科》2021,12(6):563-565
目的 总结自制多功能组合式复位固定钳治疗股骨、胫骨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86例股骨干骨折、胫骨干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多功能组合式复位固定钳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持骨钳把持。比较两组病人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 对照组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3.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45,P=0.063);对照组(16.28%)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2.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45,P=0.063)。结论 自制多功能组合式复位固定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使用灵活,有利于减少创伤,方便了手术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有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詹雪  吴明珑 《骨科》2019,10(6):559-562
目的 探讨出院准备服务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病人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意义。方法 将2018年1月至6月我科收治的58例单侧TKA病人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将2018年7月至12月收治的64例单侧TKA病人纳入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提供出院准备服务。术前和术后3个月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和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 SF-36)评价病人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出院时调查病人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术后3个月,观察组HSS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9.56±7.17)分,优于对照组的(77.59±6.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30,P=0.007);观察组SF-36评分为(68.29±8.68)分,优于对照组的(51.29±3.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60,P=0.014)。出院时,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6.88%(62/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21%(5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0,P=0.012)。结论 实施出院准备服务全面、有效地保证了TKA病人出院后康复训练的连续性,使病人及时、准确地获得膝关节功能锻炼指导,提升了TKA病人的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和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郭德华  张国福  曾志奎  吴成林  许洋 《骨科》2022,13(4):333-337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下辅助复位联合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实施肩关节镜下辅助复位联合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25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另将同期收治的25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病人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末次随访关节活动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前屈活动度、内旋活动度、外展活动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骨折愈合时间、外旋活动度及后伸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较对照组(36%)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4,P=0.024)。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96%(24/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2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74,P=0.014)。结论 肩关节镜下辅助复位联合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詹雪  吴明珑  徐蓉 《骨科》2018,9(4):313-315,323
目的 探究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在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骨科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的268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住院的病人纳入对照组(132例),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住院的病人纳入观察组(1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质量控制,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质量控制,比较两组病人DVT预防措施的落实率及DVT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DVT预防措施的落实率为96.32%(131/1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48%(97/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21,P=0.005);观察组下肢DVT的发生率为1.47%(2/13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06%(8/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24,P=0.028)。结论 基于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的质量控制相对于常规质量控制,提高了病人DVT预防措施的落实率,显著降低了下肢DVT的发生率,有效促进了病人的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6.
沙卫平  赵科平  陈国兆  王黎明 《骨科》2018,9(6):458-463
目的 探讨股骨闭合复位器辅助复位股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100例病人,其中股骨闭合复位器辅助复位股骨交锁髓内钉固定50例(复位器辅助组),单纯牵引架牵引复位股骨髓内钉固定50例(牵引架辅助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导针反复进针次数、骨折愈合时间、需要骨折断端切开辅助复位例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复位器辅助组: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4~8个月,无感染、内外翻、短缩畸形发生,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HSS)膝关节评分优良率均达92.0%。牵引架辅助组:发生骨不连1例,余病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4~9个月,无感染发生,无内外翻、短缩畸形发生,Harris及HSS评定标准优良率均达88.0%。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导针反复进针次数、骨折断端切开辅助复位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699,P<0.001;t=22.517,P<0.001;t=3.010,P=0.003;χ2=6.383,P=0.012)。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髋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46,P=0.520;χ2=1.010,P=0.315;χ2=0.444,P=0.505)。结论 股骨闭合复位器辅助复位股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操作简便、创伤小、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7.
谈晶  陈媛  刘洪娟  吴明珑 《骨科》2019,10(1):63-67
目的 探讨连续性护理干预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9月在我科行THA的198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03例)和对照组(95例)。观察组采用融入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 FTS)理念的连续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通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Harris髋关节评分、下肢DVT发生率和病人护理服务满意率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术后的HAMA评分和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均<0.05);两组间HAMA评分和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72,P<0.001;t=10.110,P<0.001)。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Harris髋关节功能、疼痛、活动度和畸形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P<0.001,P=0.047)。观察组的病人护理服务满意率(95.15%)显著优于对照组(8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80,P=0.002);下肢DVT发生率(1.94%)显著低于对照组(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3,P=0.021)。结论 连续性护理干预较常规护理模式,更能缓解病人焦虑、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显著减少下肢DVT的发生率,提高病人护理服务满意率,可作为行THA病人的护理选择。  相似文献   

8.
吴明珑  柯键  钟春花 《骨科》2019,10(3):221-225
目的 观察对膝关节置换病人围手术期实施基于舒适理论的睡眠质量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12月行膝关节置换的150例病人为对照组,2018年1月至12月行膝关节置换的180例病人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骨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措施基础上应用基于舒适理论的睡眠质量管理措施。两组病人均佩戴升级版乐心MAMBO大麦运动手环监测夜间睡眠情况。观察两组病人手术前1 d、手术当天、手术后第1、2、3天的睡眠效率和睡眠障碍发生人次,运用自制的舒适度调查问卷了解两组病人术后的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当天、手术第1、2、3天的睡眠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在5 d围手术期内的睡眠障碍发生人次(45人次)显著少于对照组(60人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486,P=0.004);观察组病人的总体舒适度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239,P<0.001)。结论 基于Kolcaba舒适理论框架实施的睡眠质量管理是提高膝关节置换病人术后早期睡眠质量和舒适度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9.
刘少邦  卢丽  龚泰芳  李红霞 《骨科》2017,8(6):480-483
目的 研究系统化护理干预骨关节炎手术后病人的临床效果和对神经功能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的骨关节炎手术后病人11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病人则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比较护理前后两组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53%,高于对照组的7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P=0.02)。观察组护理后2周和4周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骨关节炎手术后的康复效果,加快病人术后的康复速度,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同时较好地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护理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田薇  吴明珑 《骨科》2019,10(4):344-347
目的 探讨体位适应性训练对髋关节置换术后体位性低血压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于我科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56例病人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8例,研究组的病人采用体位适应性训练的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病人手术前后的血压变化,比较两组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以及其对术后护理的满意率。结果 研究组共2例(2/28,7.14%)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对照组共8例(8/28,28.57%)发生体位性低血压,两组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3,P=0.036)。研究组总满意度为96.43%(27/28),对照组总满意度为67.86%(19/28),两组病人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91,P=0.005)。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后体位适应性训练的方法效果确切,有利于减少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病人的不适,对病人的快速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应用组配式假体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治疗CroweⅠ、Ⅱ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DDH)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关节科收治的40例单侧Crowe Ⅰ、Ⅱ型DDH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35例;年龄为(36.90±10.30)岁(19~51岁),股骨选用组配式假体,全部纳入组配式假体组。另选择既往40例术前设计采用普通锥形假体的单侧Crowe Ⅰ、Ⅱ型DDH病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的基本信息,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术后双下肢长度及偏心距差异等指标。结果 组配式假体组与对照组病人的术中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率(5.0%比10.8%)、术后脱位率(2.5%比8.1%)、偏心距差异发生率(20.0%比37.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76,P=0.600;χ2=0.353,P=0.553;χ2=2.997,P=0.083)。术后,组配式假体组的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较对照组高[(89.45±9.22)分比(84.69±8.77)分;t=2.077,P=0.041],双下肢不等长发生率低(17.5%比43.2%;χ2=6.081,P=0.014)。结论 在Crowe Ⅰ、Ⅱ型DDH中,组配式假体比普通假体更易获得双下肢等长及更佳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汤曼力  肖欢  吴密 《骨科》2017,8(6):477-479
目的 探讨10%盐水冰袋的低温物理治疗方法在桡骨远端骨折病人早期镇痛、消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科收治的74例桡骨远端骨折病人(男53例,女2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实施常规护理,即伤后72 h内按照急性期处理原则给予患肢局部保护、休息、冰敷、压迫和抬高制动等常规护理;干预组(37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低温物理治疗,即伤后72 h内用自制的10%盐水冰袋间断性加压敷于患肢,30 min/次,每次间隔2 h。比较两组病人镇痛消肿效果。结果 两组病人入院后不同阶段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进行比较,干预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的总有效率(94.59%)高于对照组(7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59,P=0.006)。对照组有4例(10.81%)病人出现不良反应,干预组有2例(5.41%)病人出现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215,P=0.394)。病人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均消失。结论 10%盐水冰袋制作简便、温度恒定可控、与体表接触贴服,能更有效地缓解桡骨远端骨折病人早期疼痛肿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空心钉联合锚钉固定与关节镜下Endobutton带袢钢板固定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38例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固定方式分为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后内侧入路空心钉锚钉系统固定)和关节镜固定组(关节镜下Endobutton带袢钢板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组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26~74(42.9±18.8)岁;左侧13例,右侧7例;骨折Meyers-McKeever分型,Ⅱ型12例,Ⅲ型8例;后抽屉试验Ⅱ度14例,Ⅲ度6例。关节镜固定组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24~70(53.5±13.4)岁;左侧11例,右侧7例;骨折Meyers-McKeever分型,Ⅱ型10例,Ⅲ型8例;后抽屉试验Ⅱ度11例,Ⅲ度7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即刻复位质量,并于术后6个月时比较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后抽屉试验、国际膝关节文件编制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主观膝部评分表分级、KT2000稳定性评价及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结果: 38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8~16(12.3±1.9)个月。所有患者未出现切口感染、骨折畸形愈合及不愈合、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膝关节X线片示撕脱骨折均已达到影像学愈合标准。切开复位内固定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分别为(56.4±7.1) min、(63.2±10.2) ml,关节镜固定组分别为(89.9±7.4) min、(27.7±8.7) 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即刻复位质量(χ2=0.257,P=0.612),术后6个月膝关节活动度(t=0.492,P=0.626)、膝关节后抽屉试验(χ2=0.320,P=0.572)、膝关节IKDC分级(χ2=0.127,P=0.938)、KT2000稳定性评价(χ2=0.070,P=0.791)和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t=0.092,P=0.28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内侧入路空心钉锚钉系统固定与关节镜下Endobutton带袢钢板固定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均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且关节镜下手术出血更少,但同样学习曲线较长,手术时间较传统切开手术更长,术者需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及自身的手术倾向做出选择。  相似文献   

14.
谢旖静  张鹏  孙伟 《骨科》2019,10(2):140-145
目的 探讨基于健康信念模式(the health belief model, HBM)的康复治疗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病人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行动力髋部螺钉内固定术和髓内钉内固定术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住院病人60例。按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后给予基于HBM的康复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前后,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和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 BI)评定量表评估病人的功能恢复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疼痛程度,并观察两组病人康复治疗前后腰椎正位(L2~L4)、健侧股骨颈、Ward''s三角区的骨密度、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 BALP)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09,P=0.019;t=2.394,P=0.020);治疗后两组VAS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91,P<0.001);治疗后两组腰椎正位(L2~L4)、健侧股骨颈、Ward''s三角区的骨密度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25,P=0.038;t=2.819,P=0.007;t=2.067,P=0.043);治疗后两组BALP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5,P=0.025)。结论 基于HBM的康复治疗能有效增加骨密度,降低BALP水平,促进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病人的功能恢复,并提高了病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后使用射频汽化修整残留半月板对病人术后膝关节预后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地纳入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病人采用膝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射频修整术,对照组病人(34例)采用膝关节镜下单纯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对比两组病人术后48 h伤口引流量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采用膝关节Lysholm评分标准评估膝关节功能,记录并比较两组病人术前及术后6个月随访时的Lysholm评分。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的术后引流量分别为(51.15±22.69) ml、(63.24±23.45) ml,VAS评分分别为(1.45±0.50)分、(1.62±0.55)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64,P=0.610;t=0.259,P=0.613);所有入组病人术后的Lysholm评分为(91.58±5.78)分,均优于术前的(73.53±4.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12,P=0.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术后的Lysholm评分分别为(90.00±5.54)分、(92.79±5.7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19,P=0.641)。结论 关节镜下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的出血量与使用射频汽化仪无关,无论是否使用射频汽化修整残留半月板,病人术后膝关节的功能都能得到较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高脂血症病人股骨颈骨折的分型特点。方法 将2012年8月至2017年11月在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骨外科和云南省中医医院骨科诊断为股骨近端骨折并符合纳入标准的196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高血脂组(97例)和血脂正常组(99例)。根据股骨颈骨折部位及股骨转子间Evans骨折分型判断各例病人的骨折类型。入院及出院时分别检测各例病人的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水平,将高血脂组按照高血脂病程分为短期组(≤1年)、中期组(>1年,≤3年)和长期组(>3年)。探究血脂水平与股骨颈骨折分型之间的潜在规律。结果 高血脂组股骨颈骨折者81例(83.5%),显著高于血脂正常组的67例(6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38,P=0.010);长期组以颈中型骨折(19例,61.3%)最为多见,与短期组(1例,6.7%)、中期组(12例,23.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73,P=0.004;χ2=16.413,P均<0.001)。高血脂组中,中、长期组血脂水平(总胆固醇、LDL-C)均高于短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合并长期(>3年)高脂血症的股骨颈骨折病人中,以股骨颈颈中型骨折较为多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并比较关节镜下骨隧道缝线固定与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总医院通过关节镜手术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并获得随访的6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固定方法不同分为骨隧道缝线固定组(28例)和螺钉固定组(34例)。比较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膝关节屈伸活动度;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2000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 IKDC)膝关节主观评价问卷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采用轴移试验、Lachman试验评价膝关节稳定性;标准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评价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随访12~32个月,平均16.5个月,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相近,且术后病人均未出现膝关节屈伸活动受限。缝线固定组手术前后的Lysholm评分分别为(50.46±4.59)分、(92.25±2.82)分,2000 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由术前的(49.29±8.49)分提高到术后的(90.86±3.38)分;螺钉固定组手术前后的Lysholm评分分别为(49.06±3.85)分、(91.76±7.34)分,2000 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由术前的(47.00±8.31)分提高到术后的(90.29±2.78)分;术后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802,t=-21.730,t=-44.723,t=-28.102,P均<0.001),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轴移试验结果均为阴性,Lachman试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3,P=0.856)。病人末次随访时均达到骨性愈合,未发现骨赘形成及髁间窝撞击表现。结论 关节镜下采用骨隧道缝线固定或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均可获得牢靠固定,临床疗效理想,骨隧道缝线固定法在处理粉碎骨折及合并半月板损伤的手术操作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8.
马子君  张爽  鲁楠 《骨科》2018,9(5):400-405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优化方案在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修复围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6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运动医学科收治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病人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RAS组和常规组,每组45例。ERAS组围术期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改进的ERAS优化护理方案。比较两组病人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时间、Lysholm膝关节评分(Lysholm knee score scale, LKSS)、住院时间和费用、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满意度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术前至术后48 h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FERAS组=14.355,F常规组=5.728,P均<0.05),从各个时间点看,ERAS组的VAS评分值显著低于常规组(F组间=11.937,P组间=0.001),不同时间点与分组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交互=16.571,P交互<0.001);ERAS组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恢复至30°、60°、90°及120°时间明显早于常规组(P<0.001),且病人住院时间短(t=-5.181,P<0.001)、住院费用低(t=-3.263,P=0.002)、术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更佳(t=10.682,P<0.001);ERAS组病人术后恶心、呕吐、尿潴留、关节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常规组低(P<0.05),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Z=-2.455,P=0.014)。结论 ERAS优化方案应用于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修复的围术期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病人术后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总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改善病人早期及远期膝关节活动情况,提高病人治疗综合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李晗  吴冯胜  徐执扬  吴飞华  苏新杰  梁喜斌 《骨科》2023,14(3):288-290,296
目的 探讨SchatzkerⅡ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12例SchatzkerⅡ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膝关节前外侧入路,经小切口置入胫骨近端“L”型排钉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外侧平台骨折,锚钉治疗膝内侧副韧带损伤,术后支具固定及适当功能练习。观察病人手术前后膝关节内侧间隙大小。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等级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 12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14.8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胫骨平台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1个月,螺钉、锚钉位置良好。术后12个月膝关节内侧间隙较术前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Lysholm膝关节评分较术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ysholm评分优7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为91.67%。结论 经小切口置入胫骨近端“L”型排钉锁定钢板结合锚钉治疗SchatzkerⅡ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出院计划在老年髋关节置换病人主要照顾者中的应用效果,为制订规范化的出院计划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4月至8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髋关节置换的68例老年病人的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时机理论的出院计划。观察两组病人主要照顾者干预前后的准备度、照顾能力及疾病获益感得分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主要照顾者的准备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广义估计方程结果显示:出院1个月、3个月,两组主要照顾者照顾能力的组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Wald χ2组间=29.79,P组间<0.001),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Wald χ2交互=2.20,P交互=0.14);疾病获益感的组间效应、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Wald χ2组间=232.91,P组间<0.001;Wald χ2交互=113.42,P交互<0.001)。结论 基于时机理论的出院计划可以提高照顾者准备度及照顾能力,减轻出院照护压力,提升照顾者疾病获益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