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针灸》2021,(2):189-191,220
介绍孙申田教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学术思想和证治经验。孙教授根据面瘫的不同分期,治疗方案各有侧重。急性期强调西医规范化治疗的重要性,提倡尽早针刺治疗,治以疏风、散寒、活血、通络为主;恢复期采用滞针提拉法,并根据大脑皮层功能定位施加经颅重复针刺手法;后遗症期重视调神。治疗过程中强调灵活取穴和经颅重复针刺法、滞针提拉法、点按法、巨刺法的应用,结合电针、靶向注射。孙老还结合临床经验总结出判断周围性面瘫预后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孙申田,1939年出生,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孙申田教授高超的中医针灸技艺和高尚的医德,被龙江人誉为“神针”、“孙一针”,在社会上享有较高威望。  相似文献   

3.
孙申田教授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经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按孙申田教授的临床经验 ,将面瘫分为Ⅲ期 ,每期按不同的方法施治 ,急性期以指针点按翳风穴结合局部透穴的针刺手法进行治疗 ,针用泻法 ;恢复期选用滞针提位法 ;末期结合初期和中期的针刺手法 ,针用补法为重。结果 :治疗的 1 0 0例患者中 ,92例痊愈 ,有效率 1 0 0 %。  相似文献   

4.
头痛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病严重影响到患者身心健康,中医药治疗头痛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国医大师孙申田教授业医六十余载,临床经验丰富,尤其擅长运用针灸治疗头痛一病。其常从外感内伤角度详辨头痛病机,治疗中注重以调神为要,神安气调则痛减;分经辨证论治,选穴精而效宏;重视手法为先,行气调经止痛;针药结合增效,尊古擅用经药,诸法合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孙申田教授(1939 -),博士研究生导师,黑龙江省针灸学科创始人之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黑龙江省名中医,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任中国针灸学会理事,黑龙江针灸学会副会长,临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东北针灸经络研究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中医学会神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中医中风防治中心主任等职.  相似文献   

6.
孙申田教授是当代著名的针灸学家,为人正直,习古创新,知识渊博,治学严谨,医技精湛,在50年的针灸医学临床、教学和科研中,勇于探索,勤于总结,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在许多病症治疗方面独具匠心,效果显著。笔者有幸跟师学习,颇有感悟,现将孙申田教授诊治疾病过程中注重手法、重视调神的学术思想,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介绍国医大师孙申田基于“心身医学”视角针灸治疗郁证的临证思路与针法特色。孙教授认为郁证属于“心”“身”同病,“形”“神”失和,神为主导;病在脑,伤于神,与心肝密切相关,“脑神失用,形神不安”为主要病机。提出“调神益智,腹脑同调,心身兼治”的治疗理念。临证时选百会、宁神、情感区为头部主穴以益智安神,选取“孙氏腹针”腹一区、腹八区为腹部主穴以腹调脑,配穴因病因证加减;强调经颅重复针刺刺激疗法的关键作用,重视电针,予低频刺激(2 Hz),以增强疗效;针前舒神减虑,针时守神得气贯彻始终。  相似文献   

8.
面瘫后面肌痉挛属面神经炎后遗症,因神经损伤后不完全修复假髓鞘形成,神经兴奋性差异传导所致联带动作(Syn Kinesis),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不自主的抽动。笔者采用针灸治疗本病35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挖掘孙申田教授治疗痛症的选穴处方特点,为痛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本研究收集和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病案处方75个。由专人手工检索《孙申田针灸治验》痛症章节,纳入符合标准的处方22个。以孙申田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纳入符合处方7个。按纳入标准,排除重复处方1个,最终纳入处方103个。将收集到的病案信息按基本信息、西医诊断、中医诊断、穴位个数、穴位名称、归经、部位等存入数据库。并对穴位名称、归经及部位进行规范化处理。保留部分孙申田教授临床常用的头部功能分区及经验穴。对存在别名的穴位,统一按教材中规定的命名处理。除十四正经外,增加功能分区、经外奇穴、阿是穴三项。将穴位分布部位分为头、颈、胸腹、腰背、上肢、下肢。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按处方穴位数目、高频穴位、穴位归经、特定穴情况进行挖掘。结果共统计处方103个,选穴93个,累计用穴频次501次,使用5个腧穴的处方最多,频率为23.5%,选穴频率排在前十的腧穴为百会、外关、太冲、足临泣、风池、足三里、丝竹空、颈夹脊、昆仑、情感区,使用最多的经脉为足少阳胆经,该经选穴达82次,在所有腧穴中占16.4%,下肢部位的腧穴及频次居首位,共计使用22个穴位,频率为31.3%,所有93个腧穴中,60个是特定穴,占75.4%,交会穴的使用频率最多,达33.7%。结论运用数据挖掘软件对孙申田教授治疗痛症选穴规律进行了探析,为临床治疗痛症选穴提供了依据,为进一步挖掘孙申田教授学术经验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王光鼎主任是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导师之一,从事临床、教学、科研40余载,学术上精究经典,以古践今,师古而不拘泥于古.临证经验丰富,治学严谨,擅治针灸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病.现将导师治疗针灸科疑难病面肌痉挛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邵妍  王健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7):1087-1088
面瘫和面肌痉挛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但是目前文献报道中没有在治疗原则方面达成共识.根据本院多位教授的临床经验,从面瘫与面肌痉挛的病因、临床症状、辨证分型的方面总结,讨论针刺治疗取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疼痛作为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症状,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孙申田教授治疗痛证六十余载,经验颇丰。其认为诊痛的关键在于审证求因,明辨痛证之虚实、部位及与神的联系,并高度概述为痛之本在于神、痛之纲在虚实、痛之辨在部位。辨证中注重将辨虚实、辨经络、辨部位三者相结合,三位一体,综合辨析。治疗上,擅于运用针灸调神以治本,神安则痛减;补虚泻实,活用刺络;经络辨证,首尾取穴,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孙申田,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著名中医针灸学、神经内科学专家,尤其擅长运用针灸与中医、中药疗法治疗各种神经内科疾病、神经症及内外妇儿五官科疾病,他的学术思想、针灸技法享誉国内外,被誉为“神针”,笔者有幸随师学习,耳闻面授.深感恩师学验俱丰,受益匪浅,现将近期所学其临床特效验案2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4.
孙申田教授养生原则可概括为欲要有度,性易豁达,顺应自然,动静适宜,饮食有节5个方面,既知足常乐,又乐观开朗,坚持长期适当运动和适量用脑相结合的生活方式,是其享受充满人生价值和健康长寿之乐的养生要领。在临床中,其一指出"神"在防治疾病、诊断疾病及疾病的预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运用各类调神之法以指导养生,其二提倡药补不如食补,补药应当慎用,且要辨证施补的养生理念。  相似文献   

15.
16.
陈以国辨治面肌痉挛经验集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为阵发性的不规则半侧面部肌肉的不自主抽搐,通常情况下仅限于一侧面部,因而又称半面痉挛,偶尔见于两侧。多见于中年以上妇女,但近年来统计表明发病与性别无关。该病症状开始仅见眼轮匝肌间歇抽搐,以后发展为一侧面部的其他肌肉,严重者波及口角,直至扩展  相似文献   

17.
面瘫是针灸科常见病之一,目前病因尚不清楚,多为风寒引起病人患侧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痉挛、缺血、水肿所致,面神经炎性变后麻痹所导致的面部表情肌瘫痪、感觉异常的一种疾病。此症如果初期治疗不得法,迁延至后遗症期,多形成面肌痉挛(HFS),为阵发性半侧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增加治愈的困难。  相似文献   

18.
季东方  徐进杰  张秀梅 《光明中医》2023,(10):1867-1869
面肌痉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脑神经疾病,虽不危及生命,但反复发作会引起患者心理和社交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段海辰教授认为面肌痉挛为“风”邪致病,以肝风为主,病位在面部,与肝、脾、胃经相关,病因以肝血虚为本,风痰瘀为标,治疗以养血柔肝、熄风止痉为法,并注重心理、饮食和生活习惯调节,临床屡获良效。  相似文献   

19.
针刺治疗面瘫后遗症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围性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系周围性面瘫病人的患侧经针灸、电针、磁疗等治疗后又逐渐出现患侧面肌的痉挛、功能障碍和感觉障碍。根据现代医学对经络腧穴的研究 ,临床中发现与当时患侧的治疗手法等有关。故在治疗中应特别重视中医辨证施治 ,正确使用手法补泻等 ,避免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介绍孙申田教授针灸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TS)的临床经验。认为TS属心身疾病,病机核心为血虚生风,病位在心、肝。依据大脑皮层功能定位指导选穴,抽动障碍首选锥体外系区,行为障碍首选情感区。治疗重在多法调神,包括手法调神,采用经颅重复针刺法;多穴调神,取百会、内关、神门、大钟。针对TS患儿腹部抽动和精神症状,针刺选取腹一区和腹三区。采用局部取穴、首尾取穴、同名经取穴强化治“标”(目标症状)。采用中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四物汤加减疏肝养血息风。结合TS疾病特点和目标症状,选择毫针、揿针、中药、心理治疗等方法序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