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口腔种植体作为人工牙根用于种植义齿修复,已在口腔临床上广泛使用。口腔种植体的10年存活率已达到96.4%[1],在口腔临床的普及率也已大幅度提高。目前为止,钛金属依然是种植材料的首选材料,已在临床上成功地使用了近60年。但是,对于牙龈较薄的患者,容易透出钛金属种植体的金属颜色,而且,种植体植入以后的牙龈萎缩也会导致金属外露,难以充分满足个别患者对种植修复美观性能的要求[2]。还有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在钛种植体周边的淋巴组织中有钛离子的沉积,并指出钛金属可能是某些人潜在的致敏源[3]。基于以上原因,无金属全瓷口腔种植体成为研究的热点,并且已有一些氧化锆种植体上市用于临床。第一代陶瓷种植体是氧化铝种植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 PRP(富含血小板血浆)配合骨粉促进骨生长及种植体-骨结合,解决上颌磨牙缺损且牙槽嵴高度或厚度不足的问题。方法取38例患者76颗种植体,术中将Bio-oss骨粉和PRP混合物充填在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通过术后424周口腔曲面断层X线片,评价PRP在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骨组织再生中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424周口腔曲面断层X线片,评价PRP在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骨组织再生中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424周观察发现骨缺损区都获得了高质量的新骨形成,38例病患种植体无一脱落,跟踪调查种植体3年内存活率达到100%。结论 PRP(富含血小板血浆)配合骨粉可以促进骨组织的再生与修复,促进种植体骨结合,缩短种植体骨结合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多孔钽及多孔钛种植体对骨整合的影响。方法 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建模,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两种微孔参数相同的多孔材料种植体:多孔钽及多孔钛。在24只新西兰大白兔双侧股骨外踝处建立骨缺损模型,每只动物左右侧缺损随机分组,分别用多孔钽(实验组)和多孔钛(对照组)种植体进行修复。种植体植入后2、4、8周取材,进行大体观察和亚甲基蓝-酸性品红染色,观测种植体和骨界面的骨整合情况,采用推出实验测试种植体-骨界面结合强度。 结果 术后2、4、8周,两组材料界面的新生骨组织逐渐增加,出现新生骨小梁并向材料孔隙内生长;两组的成骨情况及种植体-骨组织界面结合强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的多孔钽能与骨组织形成早期的生物结合,具有与多孔钛相当的骨整合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种植义齿已逐渐成为失牙患者进行义齿修复的首要选择,获得良好种植修复的前提是要有充足的骨量。但牙齿拔除后牙槽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吸收,导致牙槽骨的形态发生改变,这些变化会对治疗计划、种植体定位、美观效果和骨结合均产生不利的影响[1]。为减少拔牙后牙槽骨吸收,位点保存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如自体骨移植[2]、拔牙窝中置入Bio-oss胶原蛋白[3]、使用其他骨替代材料[4]、软组织移植[5]等。这些技术能在不同程度上减轻牙槽骨的吸收或修复骨缺损,但因各自的缺点如开辟第二术区、价格昂贵、免疫排斥等,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求。因此,如何有效地减少拔牙后牙槽骨的吸收仍是临床面临的一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同期种植体与多孔支架植入后种植体与骨组织的结合状况来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预制成形的PLA/PGA材料,通过上颌窦提升术植入新西兰兔的上颌窦中,同期植入钛种植体,术后12周全部处死通过大体、组织学及电镜观察成骨及种植效果。结果:12周后肉眼可见所有种植体顶端周围多孔支架均形成骨组织且与新骨结合紧密牢固: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均证实新生骨组织与种植体结合紧密。结论:种植时在骨质不足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同期植入种植体和多孔支架来同时完成新骨形成及其二者的结合,种植体与新生骨结合牢固,方法有效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6.
<正>口腔作为上消化道的组成部分,为微生物的定居、生长和繁殖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口腔微生物与宿主(饮食习惯、口腔卫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影响口腔微生态的组成与稳定。当机体免疫功能受损或口腔微生态失衡时则可引起多种口腔疾病,如龋病、牙周病、口腔黏膜病等,且可能进一步影响全身健康[1]。目前抗生素的滥用所导致的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也成为了一大潜在危险因素,因此替代疗法成为一大研究热点[2]。黄酮类化合物是人类营养和健康的重要化合物,已被证实具有抗氧化[3]、抗肿瘤[4]、抗菌、抗病毒[5]、抗炎[6]、抗动脉粥样硬化[7]等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种植义齿是近年来修复缺失牙的首选方法,其功能和美观与天然牙最接近。对于前牙美学区,唇侧骨板较薄,牙缺失容易导致水平向骨量不足,将会影响种植体植入位置、初期稳定性、美学效果等关键因素[1],因此牙槽骨缺损的再生及重建修复是口腔种植的关键点[2],目前有多种方法进行水平骨增量,包括自体骨块状移植(onlay植骨)[3],骨劈开,水平牙槽骨牵张术,异种骨移植,单独或与移植材料组合的引导骨再生,但目前对美学区的理想水平骨增量方法尚未达成共识[4]。  相似文献   

8.
<正>牙列缺失患者不仅咀嚼功能基本丧失,患者的发音和美观功能还会部分受损,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带来了巨大影响。多颗种植体支持的固定义齿修复,有效地改善了传统全口义齿的固位和稳定,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咀嚼功能和生活质量[1]。种植体支持的固定义齿修复用于牙列缺失患者的治疗,已经被证实是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法,但如何准确获取多颗种植体的印模,仍是临床上存在的主要难点之一。摄影测量是一种使用三维坐标测量的技术,从摄影图像中可以确定两个或多个种植体之间的空间位置[2,3]。ICam4D是由瑞士的Imetric 4D公司基于摄影测量技术开发和制造的立体摄像机,通过识别带有单独编码的矩形立方体扫描杆来确定种植体的空间位置[4,5]。  相似文献   

9.
<正>繁茂型牙骨质-骨结构不良(florid cemento-osseous dysplasia,FLCOD)是一类少见的良性纤维-骨组织病变。一般无临床症状,仅在患者行X线片检查时偶然发现。少部分可出现疼痛、麻木、肿胀、面部不对称等临床症状[1]。FLCOD的病因尚不明确,有研究表明其起源于牙周膜韧带[2]。正常情况下FLCOD无需特殊治疗,但对于有种植需求的患者则需要特别注意,因FLCOD损害了骨结构,导致基质血管系统不完整,血供不足,使得受累骨易于继发感染[3],  相似文献   

10.
表面陶瓷化钛种植体的骨组织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新型表面陶瓷化纯钛种植体(Bio-Tiimplant)的骨愈合情况及机理进行研究。方法:设计制作相应的纯钛种植体,采用特殊电化学方法对其表面进行陶瓷化处理,表面未经处理的种植体作为对照,分别植入犬股骨上段,于3周、6周、12周处死动物,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及评价,分析其微观机理。结果:所有种植体周围没有发现明显炎性组织或形成纤维层,Bio-Ti种植体组新生类骨组织生长较快,并于6周时已形成含有骨小梁及哈弗氏小管结构的较成熟骨组织,对照组12周时新生骨组织基本成熟。结论:Bio-Ti纯钛种植体具有很好的骨组织相容性,并可早期促进种植体周围新生骨组织的形成,缩短骨结合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