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目的探讨互动体感游戏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康复的有效性。方法脑卒中后下肢和平衡功能障碍患者40例分为实验组(n=20)和对照组(n=20),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实验组另加互动体感游戏Kinect。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4周后对患者进行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FMA)和Berg平衡量表评定。结果干预后,实验组FMA的屈肌协同运动、伸肌协同运动和坐位伴有协同运动的活动和总成绩以及Berg平衡量表成绩较对照组提高(P<0.05)。结论互动体感游戏Kinect可以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2.
金毅  王圣虓 《中国康复》2016,31(2):151-152
目的:探讨Kinect体感互动游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Kinect体感互动游戏进行干预。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偏瘫上肢功能测试(香港版)(FTHUE-HK)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结果:治疗10周后,2组FMA、MBI及FTHUEHK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Kinect体感互动游戏有助于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3.
王丛笑  郄淑燕  李伟  汪杰  陈颖 《中国康复》2019,34(3):138-141
目的:探讨基于体感互动的综合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3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体感互动综合平衡训练组(观察组)18例和传统平衡训练组(对照组)17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平衡训练,观察组利用体感互动技术,结合任务导向性游戏项目进行平衡训练、躯干控制训练和下肢力量训练的综合平衡训练。治疗期间均配合常规康复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进行静动态平衡功能评估。结果:治疗4周后,2组Berg平衡量表(BBS)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下肢部分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1,0.05)。治疗后,观察组在睁眼站立、闭眼站立、脚前后站立时重心摆动速度和稳定时间评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0.01),对照组在睁眼站立时重心摆动速度和稳定时间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0.01),脚前后站立和闭眼站立时重心摆动速度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基于体感互动的综合平衡训练结合常规平衡训练能更有效的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静动态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体感互动游戏对脑卒中患者记忆障碍的康复有效性.方法:收集唐山工人医院康复医院的脑卒中记忆障碍患者24例,随机分为体感互动游戏干预组和常规康复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物理疗法、作业疗法康复治疗,体感互动游戏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体感互动游戏训练,每次30min,3次/周,共4周.干预前及干预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第2版(RBMT-Ⅱ)的测试.结果:干预4周后,体感互动游戏组在回忆姓名、回忆预约、图片再认、立即回忆故事、故事延迟回忆、脸部再认、立即回忆路线、立即回忆信件、定向及总标准分10项较对照组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1或P<0.05).结论:体感互动游戏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行为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体感交互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脑卒中患者40 例,对照组(n=20)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实验组(n=20)在此基础上采用体感交互滑雪游戏Kinect。干预前后进行步态分析,使用Berg 平衡量表、Hoden步行量表和Barthel 指数进行评价。结果干预4 周后,两组的各项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01),实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多(P<0.05)。结论体感交互技术能更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平衡和步行功能。  相似文献   

6.
李亮  侯秋英  陶林花  曾明  孙燕 《中国康复》2017,32(6):443-446
目的:探讨虚拟体感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平衡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9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虚拟体感运动训练,比较2组患者开始训练前及开始训练后4周、8周和12周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变化。结果:训练后8周和12周,观察组的上、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FMA)评分及BB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训练后4周、8周和12周,观察组患者BI评分高于对照组,但是并未呈现出统计学差异。结论:虚拟体感运动训练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同时,设备成本低廉,软件内容丰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体感游戏在老年脑卒中患者居家运动康复中应用的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体感游戏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中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指导。方法:以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BI)提出的范围综述指南为方法学指导,检索PubMed,WebofScience,Embase,PsycINFO,CINAHL,Cochrane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维普等中英文数据库中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11月;对纳入文献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4篇;体感游戏运用于脑卒中患者居家运动康复正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是体感游戏最常见的开展形式,居家运动康复的目标以上肢的感觉及运动功能为主,患者居家康复运动的执行质量可通过游戏任务的完成情况体现;结局指标包括体感游戏对研究对象的干预效果、可行性及患者满意度等。结论 :体感游戏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居家康复具有积极作用,该干预方法有助于患者居家运动康复体验及质量的提升。未来研究可针对不同肢体康复目标设计相应体感游戏素材,完成脑卒中患者居家运动康复游戏库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康复评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平衡是指身体重心偏离稳定位置时 ,四肢、躯干通过有意识或反射活动以恢复稳定的能力。脑卒中患者的平衡能力常受到不同程度损害。在康复治疗过程中 ,对患者的平衡能力进行综合、合理评定有助于制定适宜的康复计划 ,对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重要作用。目前 ,国内在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评定中常用的方法有 :1目测评分法 :此法简单实用 ,不需要太大的场地和仪器设备 ,缺点是缺乏定量分析 ;2重心平衡测定法 :此法采用重心平衡测定仪检测人体平衡功能 ,并做出相应的定量分析 ,是目前国内静态平衡功能客观评定的重要方法 ;3步态分析法 :此法可动态分…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探讨基于体感互动游戏的运动方案在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0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运动训练方式,干预组采用体感游戏互动训练方式进行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依从性、躯体活动能力和肺功能。最终,干预组有61例患者完成本研究,对照组有58例患者完成本研究。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18周后,干预组患者运动达标率为83.61%(51/61),高于对照组的67.24%(3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5)。干预18周后,干预组患者6 min步行测试距离为(523.27±29.12)m、血氧饱和度为(97.00±1.3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为(0.90±0.15),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770、-2.865、-3.142;P<0.05)。结论体感游戏互动训练能提高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的运动锻炼依从性、躯体活动能力和肺功能,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应用PH—A型平衡功能检测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平衡功能训练的疗效。方法 将10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物理因子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应用PH—A型平衡功能检测训练系统对患者进行平衡功能训练,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应用该系统检测和Berg平衡功能评定表(BBS)进行评定。平衡检测分别在坐位、双足站立位(睁眼和闭眼状态下)进行,取摆幅指数、重心分布区域、摆动的轨迹长、外周面积4个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BBS评定和平衡检测均有明显改善,其中治疗组的坐位分布区域好转,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BBS评定和平衡检测站立位各指标均有显著好转(P〈0.001);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运用PH—A型平衡功能检测训练系统对偏瘫患者进行平衡功能训练,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站立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强化患侧下肢负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与功能性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和平衡训练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入负重率生物反馈下强化患侧下肢负重的训练方法。以上平衡训练两组均进行30min/d,6d/周,共6周。分别于治疗前、后用Berg平衡量表(BBS)、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和改良功能性前伸测试(MFRT)评定平衡与步行功能。结果:6周治疗后,两组的BBS和MFRT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TUGT较治疗前缩短(P<0.01);观察组的BBS、TUGT和MFRT值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P<0.05)。结论:在常规平衡训练基础上,负重率反馈下强化患侧下肢负重的训练能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与功能性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疗体操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7月收治于神经内科的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医疗体操组58例和对照组5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医疗体操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医疗体操训练,对照组则为一般康复训练。分别于入组时及治疗1个月采用Berg平衡量表及Barthel ADL指数对卒中患者的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比较两组平衡功能改善程度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程度。结果治疗1月后,两组患者的平衡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都有一定的改善,但与对照组比较,医疗体操组在Berg平衡量表及Barthel ADL指数中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疗体操作为一项运动疗法,能够较好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适应平衡康复训练装置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及害怕跌倒的影响,探讨其改善平衡功能,降低害怕跌倒,提高移动能力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0月在大连康复疗养中心接受康复治疗的老年脑卒中患者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自行研制的自适应平衡康复训练装置治疗。于治疗前(M0)、治疗1个月(M1),治疗3个月(M3)后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中文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MFES)及起立-行走测试(TUGT)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在M0、M1两组各项评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3,实验组BBS评分(39.48±2.35)分、MFES评分(87.47±11.67)分、TUGT计时(21.06±1.80)s较对照组BBS评分(38.09±1.13)分、MFES评分(80.76±10.45)分、TUGT计时(22.82±2.10)s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适应平衡康复训练装置能够有效改善老年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降低害怕跌倒,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康复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2 6例AMI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进行 6个月个体化的康复治疗 ,并于发病 6个月后进行心脏功能评定。结果  14例患者心脏功能由发病 1个月时的 4 98± 0 6 6METs提高到发病半年时 8 2 0± 2 33METs,峰值心率血压乘积 (RPP ,10 2 mmHg×次 /min)亦由 12 5 36± 2 9 6 3提高到 184 4 2± 30 6 0。 12例患者发病半年时心脏功能为 8 0 2±2 0 3METs。结论 对AMI急性期和恢复期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可增强其心脏功能 ,改善心肌氧供 ,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平衡功能以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Lokomat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肢体功能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每周进行3次,每次30min,共治疗10周。Lokomat组给予下肢康复机器人为主的运动训练,辅以常规康复训练,每次30min,3次/周,共10周(2个疗程)。采用Berg平衡量表及单项评分(测定平衡功能)、踝-后足评分量表(AOFAS)及其中的异常步态、前足活动(屈/伸)、后足活动(内翻加外翻)、踝-后足稳定性和足部对线(评价踝关节的功能恢复和异常步态)和步长、步宽、步频、步速(评价患者每天活动时实际步行功能的变化)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在Berg平衡量表,踝-后足功能评分以及异常步态、前足活动(屈/伸)、后足活动(内翻加外翻)、踝-后足稳定性和足部对线,步长、步宽、步速和步频的评测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均具有可比性。治疗后,Berg平衡量表,踝-后足功能评分及异常步态、前足活动(屈/伸)、后足活动(内翻加外翻)、踝-后足稳定性和足部对线,步长、步宽、步速和步频的评测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Lokomat组改善均更明显(P<0.05);Berg平衡功能单项评分比较:训练后,Lokomat组从坐到站、无支撑站位、无支撑坐位、站到坐、转移、闭眼站立、并脚站立、前后脚成直线以及单脚站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踝背屈功能,对改善其平衡和步行功能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Purpos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step climbing exercise on the walking ability of stroke patients. [Subjects and Methods] Among hospitalized stroke patients, 24 were selected based on the study criteria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n experimental group (12 patients) and a control group (12 patients). The patients in both groups participated in 15-minute exercise sessions three times a week for eight weeks.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the exercise, muscle strength, the Timed Up and Go test, and step length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exercise. [Results] step climbing exercise improved the muscle strength in the lower limbs of the stroke patients, as well as their Timed Up and Go results and step lengths. [Conclusion] The effects were similar to a stair gait exercise, and thus, step climbing may be more broadly applied to the treatment of stroke patients.Key words: Stroke, Step climbing, Muscle streng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