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主要基于顾植山先生提出的“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进行探讨,从阴阳开阖枢的角度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将围绝经期对应厥阴阖至少阳、少阳、少阳枢转至太阴开三个阶段。从少阳、少阴枢机不利,厥阴阖之不利,太阴开之不利四个方面论述,探究围绝经期综合征相关症状的发生机制及用药思路,以期对围绝经期的治疗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
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多样且复杂,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现代医学治疗方法主要是雌激素替代疗法,副作用大、易复发。俞募配穴法针刺可通过多层次、多系统与多靶点协同作用治疗本病,安全有效,远期效果显著。围绝经期以肾虚、枢机不利为病理基础,俞募配穴法以阴阳学说和气街理论为基础与枢机理论相契合,临证选取以肾、肝、心和脾俞募配穴为主,根据个性化症状选取百会、四神聪、安眠、膻中、内关、三阴交、足三里与太冲等穴,治疗效果明显。本研究试以“枢机理论”为指导,浅谈通过俞募配穴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思路,以为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总结刘玉洁教授运用调更解郁方治疗热郁少阳型围绝经期抑郁症临床经验。围绝经期抑郁症(Menopause Depression)是处在围绝经期的女性常伴发的一种精神情感障碍。在这一特殊时期,女性可能经历来自生理、心理及社会各方面的转变,长期的精神压力与心理负担极易造成部分围绝经期女性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最终发展为围绝经期抑郁症。刘玉洁教授认为情志不遂、少阳枢机不利、胆火内郁是围绝经期抑郁症的重要病因病机,治疗以和解少阳、通阳泻热、重镇安神为主,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张兆英 《陕西中医》2019,(11):1611-1615
目的:随着我国中老年女性越来越多,围绝经期抑郁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态势。西医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仍在研究中,认为其发病可能是生物、社会、个人因素的综合作用所致。西医治疗本病主要采取抗抑郁药物、激素替代治疗,但不良反应大,中断治疗发病率高。因此需探索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新思路。方法:通过对近年来中医文献回顾,围绝经期抑郁症归属于情志疾病范畴,而情志活动又与脏腑功能活动密切相关。认为心血虚肾精亏是围绝经期抑郁症发病基础,心肾不交为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关键病机,交通心肾法为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基本方法。结果:以交通心肾方法应用于临床,有研究发现可以明显改善抑郁症的症状,降低HAMD量表评分。结论:从心肾论治围绝经期抑郁症,有望提高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发病基础是肾虚精血亏少,七情过极是诱因,病程中多表现为肝郁气滞、痰瘀交阻、闭塞脑窍。肾虚肝郁又常累及心脾二脏,故以补肾疏肝、化痰祛瘀、补益心脾立法,自拟柴郁地仙方治疗本病取得良好效果。从实验及临床研究结果来看,补肾疏肝、化痰祛瘀、补益心脾这种多脏腑整体调治,虚实兼顾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思路较有效,且值得进一步推广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围绝经期抑郁症(perimenopausal depression,PMD)是指发生于女性围绝经期的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表现为情感障碍,思维迟缓,容易出现情绪低落和焦虑不安的症状。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女性面临的压力明显增加,导致PMD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严重威胁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该病属于祖国传统医学“郁证”“脏躁”“百合病”范畴。相对于西医学的激素及抗抑郁药物治疗,中医学治疗本病有着明显优势,但临床辨证治疗中各医家对本病的认识及治疗各有所长,通过文献总结发现,大多数医家认为本病的病位主要在肝肾,根本病因乃天癸耗竭、肾精亏虚,主要病机为肾虚肝郁,根据中医学经典理论“肝肾同源”学说,本文总结了部分医家从滋肾疏肝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以期为今后临床辨治围绝经期抑郁症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7.
围绝经期抑郁症是指初次发病于围绝经期,以焦虑不安、情绪低落、精力缺乏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1]。金季玲教授认为该病以肾虚肝郁为基本病机,治疗以"补肾疏肝、宁心安神"为主要原则,在临床中导师运用滋水清肝饮加减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围绝经期失眠归属于中医“不寐”“绝经前后诸症”等范畴,王庆国教授认为围绝经期失眠以枢机不利、气血不和为核心病机,并伴有脏腑功能失调,需综合考虑围绝经期这一特殊阶段的生理特点,紧抓核心病机,善用经方化裁。他认为柴胡桂枝汤可调气血、调营卫、调三焦、调少阳之枢的出入和脾胃之枢的升降,是“和”法的重要体现。擅用柴胡桂枝汤合甘麦大枣汤化裁调和枢机、调畅气血、调平脏腑关系,配合单药或对药燮理阴阳、安神增效,同时重视疏导患者情绪,临床收效颇佳。结合临床医案对围绝经期失眠的诊治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9.
<正>围绝经期抑郁症是首次发病于围绝经期,以情绪低落、焦虑紧张、失眠为主要症状,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为主要症状的疾病[1]。在中医中属于"郁症"。女性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发生受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次研究随机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我院诊治的90例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旨在提高对女性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0.
“心-肾-子宫”理论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因病机特点有密切的联系,“心-肾-子宫”理论对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具有启发作用。根据此理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机除了肾虚不足为根本病机外,心火上炎也是本病的重要病机。根据围绝经期综合征心肾不交的特点,引火下行应贯穿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之始终,具体体现为:引火下行,养阴清心或引火归元,养阴宁心。  相似文献   

11.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女性在绝经前后卵巢功能减退而出现的一系列以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证候群。肾虚为此病的根本病因,补肾填精为治疗的根本大法。作者从中医学“肾-精-天癸”理论出发,围绕心肾不交、肝肾阴虚、脾肾阳虚3种证型对围绝经期综合征肾虚相关病因病机及治疗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8):1-4,后插1
目的运用复杂网络技术探析针刺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不同处方的腧穴配伍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F)、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数据库截至2020年1月14日公开发表的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文献,按照预先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建立针灸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处方数据库,采用IBM SPSS MODLDER对数据行关联规则分析,后利用Gephi软件对复杂网络示意图进行分析展示。结果现代针刺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配穴方法以局远配穴为主,最常取膀胱经、任脉和督脉腧穴,特定穴中背俞穴、五腧穴和募穴为常用。复杂网络分析发现其核心腧穴为百会、印堂、三阴交、太冲、心俞、肝俞、肾俞、内关、合谷、神门、太溪、足三里、四神聪;关联规则分析表明针刺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核心腧穴组合为五组,即百会-印堂、百会-三阴交-太冲、太冲-合谷、百会-内关和心俞-肝俞-肾俞,其配伍规律与围绝经期抑郁症肾虚肝郁、肝郁气滞、心肾不交、心神不宁和肝郁脾虚的常见证型相一致。结论针刺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配穴明显多于单穴使用,以局远配穴为主,核心腧穴组合可作为不同证型的核心处方应用,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症候诊断及证素分布情况,寻找其证素分布规律,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1990年1月-2018年7月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数据库中检索的中医治疗女性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文献作为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文献发表年度、关键词、文献类型、证型、证素等进行分析。结果:纳入研究文献共54篇,文献发表数量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共有22种证型,肾虚肝郁证出现的例数最多为1602例,病位证素肝的频数最高为2422次,病性证素气滞频数最高为2826次,而阴虚仅次于气滞频数为2638次,在全部病性证素分布中,实证证素占53. 09%,虚证证素占46. 91%。结论:围绝经期抑郁症是本虚标实亦或是虚实夹杂的一种疾病,肾虚肝郁为围绝经期抑郁症中常见证型,以肾虚为基本生理病理特点,肝郁为其核心病机,为临床中医治疗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抑郁症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疾病负担的全球性疾病,中医药治疗抑郁症在《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中得到推荐,进一步证明中医在抑郁症药物治疗方面确有疗效,但目前对于抑郁症的中医病机、治疗原则及证型分布尚无统一共识。本文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和疾病发展规律出发,结合医家临床经验、典籍等,试分析与探讨老年期抑郁症的中医病机肾虚和中焦枢机不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老年期抑郁症的治疗原则即补肾是重点,调畅中焦枢机为关键,期望通过本文对老年期抑郁症主要病机和治疗原则的探索与总结能对临床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围绝经期抑郁是在围绝经期发生的一种精神疾病,该文根据围绝经期妇女的生理状况特点及主要发病学说,探讨了围绝经期抑郁症引起失眠的中医发病机制,且结合临床实践,提出围绝经期抑郁症引起的失眠以舒郁、化痰、健脾、交通心肾为重要法则。  相似文献   

16.
湖波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5,23(9):1671-1671
在中医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机理以肾虚为本,导致多脏病理改变而出现诸多证候认识的基础上,提出肾虚致血瘀的病机及肾虚血瘀对该病发病的影响.治疗时在补肾基础上兼活血化瘀,可缓解和消除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延缓衰老,预防疾病.  相似文献   

17.
围绝经期抑郁症多指女性在围绝经期发生的一种特殊的精神障碍。病因病机极其复杂,呈立体、多层次状,涉及阴阳、虚实、五脏六腑、气血精液。由女子“七七”、肾气衰所造成的肾阳虚衰是导致围绝经期抑郁症一系列证型的原始病机,在此基础上,由肾阳虚导致肾精不足、肾阴亏虚、阴阳失衡,进而累及五脏六腑、气血精液,又是直接造成各种临床证型的继发病机。本文通过阐述围绝经期人体脏腑气血的变化,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病机进行层层剖析,探讨中医病机和现代医学研究之间的相关性,指出中医辨证和治疗要依据原始病机,也要重视直接造成各种临床证型的继发病机,强调在固护肾阳的基础上,协调五脏、通调气机、彰明神志。  相似文献   

18.
肾虚血瘀是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重要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波 《中医药学刊》2005,23(9):1671-1671
在中医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机理以肾虚为本,导致多脏病理改变而出现诸多证候认识的基础上,提出肾虚致血瘀的病机及肾虚血瘀对该病发病的影响。治疗时在补肾基础上兼活血化瘀,可缓解和消除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延缓衰老,预防疾病。  相似文献   

19.
围绝经期抑郁症是围绝经期妇女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中医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特色鲜明,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具有明显优势。本文从专药专方、针灸疗法和联合治疗三方面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中医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围绝经期高血压是女性患者围绝经期的常见疾病,发病与肾脏密切相关,其病因病机以肾虚为本,冲任失调,天癸衰竭,致使"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失调。本文着重从肾之阴阳失调对围绝经期高血压的病因病机进行探讨,为临床论治围绝经期高血压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