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系统评价中药注射液治疗高血压病脑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收集建库至2021年12月30日所发表的中药注射液治疗高血压病脑出血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采用RevMan 5.3、Stata 1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最终纳入63项RCTs,包括5 953例患者。试验组共涉及9种中药注射液,分别为丹参注射液、丹红注射液、七叶皂苷钠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复方麝香注射、舒血宁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银杏内酯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网状Meta分析疗效排序结果显示:(1)神经功能改善有效率方面,累计概率排名曲线下面积(SUCRA)排序为外科手术+西医常规联合丹红注射液>联合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复方麝香注射>联合丹参注射液>联合七叶皂苷钠注射液>联合清开灵注射液>联合舒血宁注射液>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2)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  相似文献   

2.
脑缺血再灌注是一种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严重脑血管疾病。近年来,以溶栓、取栓为基础的再灌注治疗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众多研究表明中药皂苷类成分可有效干预脑缺血再灌注,中药皂苷干预脑缺血再灌注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和显著效果,在治疗与预防脑缺血再灌注上显示巨大的潜力。该文以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和万方文献数据库为分析来源,SPSS统计归纳用于治疗脑缺血再灌注的中药皂苷的文献数量、CiteSpace对研究的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阐述用于治疗脑缺血再灌注的中药皂苷的研究热点及研究现状。基于文献分析总结近二十年对中药皂苷治疗脑缺血再灌注的动物实验,中药皂苷通过抗炎作用、抑制氧化应激、免疫调节、保护神经细胞、抑制血栓形成和促进溶栓、保护线粒体、修复血脑屏障等途径治疗脑缺血再灌注,归纳各中药皂苷的具体作用机制、治疗效果和信号通路,为中药皂苷治疗脑缺血再灌注的深入研究、新药研发与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辨证使用中药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与单纯活血化瘀中药针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非辨证组)予以血栓通冻干粉500mg;治疗组(辨证组)依据辨证分为气虚血瘀型35例予以参麦注射液40mL和血栓通冻干粉500mg,风痰瘀阻型21例予以天麻素注射液10mL和灯盏花素注射液50mg,热毒瘀阻型16例予以醒脑静注射液30mL和苦碟子注射液30mL,均分别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结果:辨证使用中药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结果发现,辨证组总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疗效均明显优于单纯使用活血化瘀中药针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非辨证组(P<0.05)。结论:辨证使用中药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皮瓣是创伤外科和整形修复外科用于修复开放性大面积损伤的重要手段,然而皮瓣坏死屡见不鲜。良好的血液循环提供营养是皮瓣生存的必要条件,皮瓣移植术后尽快促进血管再生、建立血液循环、恢复血液灌注是皮瓣成活的关键。同时,皮瓣修复后,血管再生/血液再灌注可引起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FIRI),若是未能及时、正确地处理FIRI,最终可能会造成皮瓣坏死,导致移植手术失败。既往研究显示,与细胞增殖凋亡的Notch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和与炎症相关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均能够促进血管再生,改善局部血运,抑制炎症介质产生及表达,减少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促进皮瓣修复后快速愈合。通过查阅大量现代医学研究文献发现,无论是中药单体还是中药复方均可通过调控上述相关信号通路的关键蛋白分子表达,达到促进血管再生、恢复血液灌注、加速皮瓣修复后愈合的作用。该文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旨在为中药促进皮瓣修复后愈合的深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配伍雷公藤多苷(甙)片/雷公藤片(TWPT/TWT)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安全性,并初步探索常用配伍方案增效减毒的网络调控机制。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英文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自建库至2021年7月TWPT/TWT治疗RA出现相关不良反应的研究,应用风险评价工具对研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数据并采用Stata 15.0软件进行分析。进一步,运用中药整合药理学网络计算平台2.0(TCMIP v2.0,http://www.tcmip.cn/),构建“药物靶标-效毒症状基因”相互作用网络,探析雷公藤常用配伍方案增效减毒的分子机制。结果:共检索到2 132篇文献,最终纳入包含中药配伍TWPT/TWT治疗RA的临床研究文献18篇。系统评价结果显示,TWPT/TWT治疗RA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生殖系统病变,其中以消化系统损害的发生率最高,而中药配伍可以有效改善TWPT/TWT所导致的不良反应[RR(95%CI)=0.45(0.30,0.66),P<0.01]。进而,亚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本研究对中药注射液治疗肺心病的系统评价/Meta 分析进行再评价,以期为临床应用中药注射液提供循证支持。[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 8 个中英文数据库,检索年限为建库至 2023 年 3 月,搜集中药注射液治疗肺心病的系统评价/Meta 分析。分别使用AMSTAR-2、PRISMA 2020、GRADE 系统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报告质量及证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共纳入26 篇系统评价/Meta 分析,涉及 16 种中药注射液,29 个结局指标。AMSTAR-2 评价结果表明,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整体较低,无中、高质量文献,条目 2(前期方案)、3(研究类型选择原因)、4(文献检索)、8(研究特征描述)、10(资助来源)具有明显缺陷。PRISMA 2020 结果显示 8 个主题条目的报告完整度<50%,分别为检索策略、方法综合、可信度评价、结果综合、证据可信度、注册与计划书、利益冲突和补充材料。GRADE 评估结果表明纳入研究中无高质量证据体,方法学质量低、结果不一致、存在发表偏倚是证据质量降级的主要因素。[结论] 基于现有证据,提示中药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有效且基本安全,有助于纠正肺心病患者的缺氧状态、改善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降低肺动脉压、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但目前已发表系统评价/Meta 分析的方法学质量较低,文献报告存在一定缺陷,且证据质量等级不高,影响结果的可靠性。因此,未来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和证据为中药注射液治疗肺心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循证支持。  相似文献   

7.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和近现代文献资料,笔者对地榆药材的名称、基原、学名演变、产地、采收时间、品质评价及炮制加工方法等进行了系统梳理与考证。据考证可知,地榆之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后历代本草均以之为正名并沿用至今。历代主流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或其变种长叶地榆S. officinalis var. longifolia的根。古代本草以其根绵软、肥大者为好,据此性状特征,基原应为今长叶地榆;近现代著作则以根条粗、质硬、断面粉红或红色、无根茎及须根者佳,据此性状特征,基原应为今地榆。地榆历代主流炮制方法多为生用,偶见以醋炒、焙等方法炮制加工;自清代以来出现地榆炒炭使用并沿续至现今。基于考证结果,建议开发含有地榆的经典名方使用长叶地榆的根入药,其炮制方法应结合具体药物条文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8.
通过查阅古代本草,结合近现代文献资料,笔者对经典名方中辛夷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评价、采收加工及炮制方法等进行考证,以期为经典名方开发中辛夷的选择与使用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历代皆以辛夷为正名,意为有辛香之味的花蕾;历代所用辛夷的主流基原植物为玉兰Magnolia denudata和望春玉兰M. biondii;近代以来关于其学名考订的历史较为复杂,许多外国学者曾给出过多个不同的学名,然多与我国古代所用辛夷情况不符,系因外国学者未能采集我国所用辛夷药材对应的原植物进行准确鉴定所致;明代前辛夷主产于陕西地区,其后著录的产地渐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推崇河南所产望春玉兰之花蕾,奉为道地,因经禹州集散,而习称“会春花”;古代辛夷的采收期多集中于农历正月、二月,亦推崇以望春玉兰之花蕾入药,现则多于冬、春二季采集花蕾,以身干、个大、色黄绿、内瓣紧密、气香、无枝梗者为佳;历代炮制方法以生品为主流,尚有炒制、水浸等。基于考证结果,建议经典名方开发所用辛夷采用历代所推崇的品质更佳之望春玉兰M. biondii的花蕾,原方未注明炮制要求的可以生品入药。  相似文献   

9.
通过查阅相关历代本草、医籍、方书,结合近现代文献资料,对经典名方中所用防己的名称、基原、产地、传统品质评价、采收加工及炮制方法等进行了系统梳理与考证。结果表明历代本草记载的主流正名为防己,因其产于汉中,又称“汉中防己”,唐代之后逐渐明确分化为汉防己和木防己,并有“汉主水气,木主风气”之说,粉防己及广防己之名始见于民国时期,粉防己曾集散于汉口,因此也被称为“汉防己”,易与传统汉中防己简称的汉防己相混淆。由基原考证可知,清代及以前本草所用防己药材主流基原为马兜铃科植物异叶马兜铃Aristolochia heterophylla(汉中防己),防己科木防己Cocculus orbiculatus应用历史也可追溯到唐代以前,明代以后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逐步成为防己的另一主要基原,民国时出现广防己A. fangchi作为防己入药,至现代因广防己含马兜铃酸类毒性成分而被禁用,粉防己成为当今该类药材的主流法定基原。传统汉中防己道地产区为陕西汉中,当今主流粉防己主产江西等地。由品质评价考证可知,汉中防己以断面放射状纹理作车辐解,黄实而香者为佳,粉防己以质坚实、内白色、粉性足、纤维...  相似文献   

10.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及近现代文献资料,笔者对经典名方中所用白扁豆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评价及加工炮制方法等进行了本草考证。结果表明历代本草多以扁豆、白扁豆为正名,其命名多源于其形态、色泽;历代所用主流基原为豆科植物扁豆Lablab purpureus,药用部位主要为白色成熟种子,宋代增加了扁豆叶、明代增加了扁豆花药用;近代以来推崇的道地产区为江苏苏州、浙江等地,现主产于云南楚雄、新平,四川攀枝花等地;白扁豆传统品质评价以个大,粒实,饱满,色白者为佳;历代本草记载的主流采收时间为农历八月至九月,种子成熟时采收其豆荚,并取出种子晒干;古代主流炮制方法主要有种子连皮炒后研碎使用,亦有浸后去皮生用。基于以上考证结论,建议经典名方所用白扁豆选取扁豆L. purpureus开白花植株的种子或花,原方未明确注明炮制要求的可以白扁豆的干燥生品或干花入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中降糖中成药的药品信息及临床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概况性评价。方法:在三大目录中检索降糖中成药;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Embase及PubMed数据库中检索降糖中成药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1年8月14日,使用Excel等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录入,建立数据库,并对临床研究概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从三大目录中检索出28种降糖中成药,22种中成药均以益气养阴为基本功效。截止2021年8月14日,共纳入临床研究1 069项,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均有临床研究开展与发表,河南省研究数量最多;其中16.65%的项目受到了政府资金支持;28种中成药中以参芪降糖片/颗粒/胶囊开展研究最多;中成药的研究数量在2017年达到了顶峰;958篇双臂试验中干预措施比较最多的类型是加载试验,累计占比78.91%。1 069项研究涵盖了大部分糖尿病类型,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其他类型糖尿病,还包括糖尿病前期,不同药品有不同的优势适用人群。结论:对降糖中成药的临床研究现...  相似文献   

12.
课题组前期已建立了基于粉体物理性质的中药物料分类方法,但需涉及中药饮片的前处理、粉体制备、物理性质参数测定等较为繁琐的实验步骤。该研究采用语义分析的分词逻辑,选择已测定中药粉体物理性质并在聚类分析中分类界限清晰的36个模型中药的性状、显微鉴别特征为基础数据,建立同义词库及本地标准化语义分词数据库。运用关联规则及设定的纳排标准,筛选粉性料、纤维性料、糖性料、油性料、脆性料共计55个关键词,计算关键词的权重值,并建立关键词匹配得分的算法及单一或多元物料分类的计算规则,从而构建中药物料分类的语义分析预测模型。在36个模型中药的语义分类结果中,除太子参为多元物料外,其余35个中药的语义分类结果与基于中药粉体物理性质的聚类分析结果一致,一致率为97.22%。在模型验证中,除百部与炙益智仁外,其他中药的语义分类预测结果与粉体物理性质聚类结果一致,一致率为83.33%。表明基于语义分析的中药物料分类的方法具有可行性,为构建临方制剂工艺的智能决策技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书并结合近现代文献资料,笔者对高良姜的名称、基原、学名沿革、产地、品质、采收加工和炮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考证。经考证可知,高良姜始载于《名医别录》,历代均以“高良姜”为正名;高良姜历代所用主流基原为姜科山姜属植物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沿用至今,同属植物大高良姜A. galanga因名称和形态相近而经常混用;古代推崇儋州、雷州所产为佳,奉为道地,现主产于广东、广西、海南等地;近代以来总结其传统性状评价以红棕色、粗壮坚实、皮皱肉凸、味香辣、分枝少者为佳;古时高良姜多于二月、三月采收,现栽培品一般夏末秋初采收,野生品则在五月雨季前采收。历代炮制方法主要为净制和切制,尚有清炒或同辅料拌炒等。基于考证结果,建议开发含高良姜的古代经典名方时,采用姜科山姜属植物高良姜A. officinarum的根茎,净切后生品入药或根据处方炮制要求处理后入药。  相似文献   

14.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及近现代文献资料,笔者拟对郁李仁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评价、采收加工与炮制等进行系统的梳理与考证,为涉及郁李仁药材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自“郁李仁”作为药材正名被《神农本草经》收载以来,历代本草多沿用,另有以郁核、郁子、郁李等名称收载,尚有爵李、雀李、车下李、棣等别名;历代提及的基原植物涉及蔷薇科植物约12种,但以欧李Prunus humilis、郁李P. japonica和麦李P. glandulosa为历代所用的主流品种,而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规定的基原为欧李、郁李和长柄扁桃P. pedunculata;古代本草对于郁李仁的产地记载大多为“生高山山谷丘陵,处处有之”,近现代文献记载其产地因基原而不同,如欧李、郁李主产于我国河北、内蒙古东部、辽宁、山东等地区,长柄扁桃主产于内蒙古;近现代文献总结其品质以淡黄色,饱满充实,整齐不碎,不泛油者为佳,且小李仁优于大李仁;郁李仁古代炮制方法主要有烫泡去皮、烫泡去皮后炒制、烫泡去皮后捣碎,共同特点为烫泡去皮后入药,历版《中国药典》规定为用时捣碎。基于考证结果及《辨证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系统药理学、分子对接系列研究方法,针对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有效专利复方进行用药规律挖掘,进而预测不同功效中药治疗CAG的潜在作用靶标及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系统提取干预CAG的中药复方,综合文献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CMID)、UniProt数据库获取重点功效药物有效成分与靶点;基于GeneCards、DisGeNet、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MalaCards、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Reactome数据库获取CAG潜在靶点与通路,通过R Studio 4.1.2实现基因本体论(GO)注释和KEGG富集分析;基于STRING 11.0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采用分子对接软件AutoDock Vina 4.2.6对关键靶点和成分进行对接验证。结果:提取治疗CAG复方228个,分析用药规律,药性多温、寒,药味多苦、甘,归经多脾、胃、肝;补气药、理气药、清热药、活血药、补血药为重点功效药物。对比不同功效药物对应靶点与CAG靶点,发现中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1月。由2名研究者背对背进行文献的筛选与资料的提取,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eview Manager5.4.1、Stata15.1、ITC,以及R软件的gemtc程序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40项研究,结果示: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方面,苦碟子注射液(OR=5.02,95%CI为3.26~7.74,P<0.000 01),清开灵注射液(OR=4.05,95%CI为1.98~8.28,P<0.000 01),醒脑静注射液(OR=3.49,95%CI为2.73~4.47,P<0.000 01),分别与西医常规联用,均优于单用西医常规,且苦碟子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最佳。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方面,苦碟子注射液(...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银杏注射液与常规西药方案联合应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方案,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方案的基础上给予银杏叶注射液.结果 经1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2%,两组均末发现明显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结论 银杏注射液联合西药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结合近现代文献资料相关记载,对经典名方所用瓜蒌和天花粉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评价、采收加工及炮制方法等按照年代次序进行系统梳理与考证,结果表明历代本草将其果实以“栝楼”为主流正名,“瓜蒌”为其音转,根或其根的制品自宋代《本草图经》以来,以“天花粉”为主流正名。均以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为主流基原。栝楼与栝楼根在汉代已分别入药,自南北朝《雷公炮炙论》,已经明确其皮、子、茎、根各自功效有别;瓜蒌以完整果实入药,九月至十月成熟后采收,悬挂阴干,近代以来总结其品质以成熟、个大、皮厚柔韧、橙黄色、糖性足者为佳;古代瓜蒌的炮制方法多为捣碎或连皮、子切丝,或将其加工为瓜蒌饼、瓜蒌霜。天花粉以根入药,十一月至十二月采收,除去外皮,晒干,其品质以入土深、块大、色白、粉性足、质坚细腻、筋脉少者为佳,并认为生于卤地者有毒。天花粉的炮制方法由唐代开始的做粉入药在明清时期逐渐演变为直接切片使用。瓜蒌及天花粉近代以来推崇的道地产区在河南灵宝附近,有“安阳花粉”之称,现代则有产祁花粉的安国,产长青瓜蒌的山东济南等知名产区。宋代本草中曾出现以瓜蒌子或瓜蒌仁代替...  相似文献   

19.
通过查阅古代相关本草、医籍、经史及近现代文献资料,笔者对藿香类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评价、栽培、采收加工及炮制方法等进行了系统梳理与考证,可为含藿香类药材的经典名方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通过本草考证分析可知,历代本草多以“藿香”为正名,所用主流基原均为Pogostemon cablin,为区别于明代以来我国民间习用的同科另一种植物土藿香Agastache rugosa及推崇道地产区而有“广藿香”之名;广藿香原产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早期因作香料经广东等地传入我国,宋代以来便已在我国南方引种成功;药用部位多为其干燥地上部分,亦有将其叶、梗分开单独使用;历代推崇的道地产区为广东,现广东广州、肇庆、湛江和海南省多有栽培,以石牌所产最为知名;广藿香主要为扦插繁殖,二月生苗,六月采收;产地加工方法主要为闷晒法,放置阳光下反复闷晒至有芳香气味、颜色转黄;炮制方法多以净选后生品入药。基于考证结果,建议养胃汤中所用藿香以P. cablin为基原,取叶片生品入药,而藿朴夏苓汤则建议选择土藿香A. rugosa除去根及老茎的生品入药。  相似文献   

20.
通过查阅古代本草、医籍,结合近现代文献资料,笔者对海风藤药材名称、基原、产地及采收加工进行考证,以期为含海风藤药材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表明,海风藤入药最早以“南藤”为正名收载于唐代《本草拾遗》,并有“丁公藤”“石南藤”等异名;而“海风藤”一名应出现于明代;宋代之前海风藤药材来源可能为胡椒科胡椒属植物石南藤Piper wallichii的藤茎,宋代后使用品种则多为胡椒属风藤P. kadsura、山蒟P. hancei等植物,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海风藤药材基原仅风藤P. kadsura一种,结合基原考证、市场调查及野生资源分布情况,建议经典名方所用海风藤基原除风藤P. kadsura外,可增加山蒟P. hancei;由于气候变化及胡椒属植物喜热的习性特点,历代海风藤药材所著录的产地呈现由秦岭一带逐渐向南迁移至南方盛产胡椒属植物的地区,明代以来则推崇福建省泉州地区;采收期为农历七月至八月,采取地上部分,除去须根、细茎及叶,晒干;历代关于海风藤药材的炮制记载较少,多为生品入药,故建议经典名方所用海风藤药材未注明特殊炮制要求的采用生品即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