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调查南战区官兵的睡眠状况,建立南战区官兵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常模,为科学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s Checklist 90,SCL-90)和PSQI量表对南战区6580名官兵进行调研。结果①南战区官兵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和日间功能障碍分值高于国内常模(P〈0.001),催眠药物分值明显低于国内常模(P〈0.001);②南战区官兵睡眠量表各项因子分均高于平原士兵(P〈0.001);③南战区官兵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分值高于飞行员(P〈0.001),入睡时间分值低于飞行员(P〈0.001);④南战区官兵睡眠指数、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分值与SCL-90各项分值呈正相关(P〈0.001)。结论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建立南战区官兵的睡眠常模,关注战区官兵睡眠状况,改善官兵的睡眠质量,利于提升官兵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首次执行长远航任务的医护人员睡眠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整群抽样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91名首次执行长远航任务的医护官兵进行调查。结果 长远航期间医护官兵失眠人数较任务前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执行任务四个月时医护官兵PSQI总分7.59±5.354分,PSQI总分>7分者39例,提示存在睡眠障碍占总人数的42.9%。在≥2的各成份分中,以入睡时间为最高,有46.2%的官兵;以睡眠障碍为最低,有11.0%的官兵。不同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因素与官兵罹患失眠情况之间的相关性各不相同,其中床铺位置为主要相关影响因素(p< 0.05)。医护官兵失眠症状以入睡困难,卧床休息30分钟内的发生例数最多;在印度洋航行期间出现失眠的例数最多;受到“调时”因素影响的例数最多。结论 长远航会对医护官兵睡眠状况造成严重影响,首次执行长远航任务的医护人员睡眠情况存在较大问题,受到环境改变以及调时的影响,失眠的发生率较高,且缺少合理的防范及治疗措施,如何预防和改善长远航医护人员失眠情况是一个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张继刚  杨维玲  杨蕾  张洁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133-134,137
目的调查分析驻藏部队官兵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驻西藏部队官兵208名,以在西藏高原居住时间为标准分为适应组和习服期组,分别采用PSQI和SCL-90量表进行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习服期组PSQI总分明显高于适应组(P〈0.01),而且影响睡眠的各个因子的得分除催眠药物之外都显著或非常显著地高于适应组的得分(P〈0.05、P〈0.01)。驻藏部队官兵SCL-90总分和强迫症状、精神病性、躯体化、抑郁和焦虑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地高于中国军人常模(P〈0.05、P〈0.01);并且适应组躯体化、精神病性、强迫症状、抑郁和焦虑因子分值非常显著地高于习服期组(P〈0.01),而SCL-90总分和人际敏感等其他因子分值与习服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原缺氧环境下,习服期组官兵由于尚未完全适应高原环境,其睡眠质量较适应组差;而适应组官兵由于驻藏时间较长,其心理健康状况差于习服期组。应根据驻扎时间等不同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改善驻藏部队官兵的睡眠质量、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远航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日益增多。本文对2010-2020年间国内长远航官兵心理健康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了长远航期间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及预防干预手段。远航官兵常见心理健康问题有焦虑、抑郁、躯体化、失眠和疲劳等,各问题的发生存在时间窗差异,远航期间心理健康状况有复杂的波动性变化;影响因素有工作生活环境、身心应激状态和个体差异等;预防干预措施有远航前的人员选拔和适应性训练、航行期间的心理疏导与干预,以及航后的筛查与跟踪管理。基于目前研究现状,后期还需要丰富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内容、设计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实验、开展健康预防干预的对照研究,进一步深入长远航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长远航条件下官兵的生活满意度与幸福感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对476名亚丁湾护航官兵进行调查,于长远航2个月后分别采用失眠严重指数(ISI)量表、患者健康问卷(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生活满意感量表(SWLS)和简版心理健康连续体(MHC-SF)量表评估官兵的失眠、抑郁、焦虑、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状况.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469份,有效率为98.53%.护航期间分别有44.35%(208/469)、37.10%(174/469)、19.62%(92/469)的官兵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抑郁、焦虑.官兵总体生活满意度低于国内常模[(21.11±6.01)分vs(23.60±6.10)分],但幸福感高于国内常模[(3.64±0.91)分vs(3.24±1.0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军龄>6年的官兵失眠和焦虑症状较严重,情绪幸福感降低;已婚、已育的官兵情绪幸福感较低;首次参加护航的官兵生活满意度较低;有值更任务会加重官兵的失眠和焦虑症状,降低官兵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值更时间≥3 h、值更间隔为10~<14 h、患有口腔溃疡均可显著加重官兵的失眠、抑郁和焦虑症状,并降低官兵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及幸福感与失眠、抑郁及焦虑均呈负相关(P均<0.01),失眠、抑郁和焦虑均可明显降低官兵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P均<0.01).结论 长远航条件下官兵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及情绪障碍,生活满意度较低,但幸福感体验强.失眠与情绪障碍可降低官兵的生活满意度及幸福感.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武警官兵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目的了解广东省武警官兵生活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艾森克个性问卷、生活事件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对广东省武警官兵1170人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广东省武警官兵生活质量的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领域得分分别为(66.46±12.50)分、(67.35±13.59)分、(64.68±14.49)分、(56.15±14.92)分。其生活质量高于平均水平。内外向维度分、社会支持、积极应对、自测健康与生活质量各领域得分呈显著正相关;情绪维度分、生活事件、消极应对、睡眠质量总分与生活质量各领域得分呈显著负相关。内外向维度分、情绪维度分、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睡眠质量总分、自测健康因素进入回归方程(P<0.05)。结论广东省武警官兵生活质量较好。其生活质量有26.5%~46.8%由个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睡眠质量、自测健康因素变化所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内地官兵高原驻训期间睡眠质量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ET)、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疲劳症状自评量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对459名高原驻训官兵进行现场心理测评.结果 (1)高原驻训官兵总体睡眠质量均值为5.61±3.48,40.5%睡眠质量较好,25.3%睡眠质量较差,34.2%睡眠质量一般.(2)睡眠质量较差官兵的疲劳及心理应激得分显著高于睡眠质量好的官兵(t1=-10.70,t2=-9.68,P<0.01).(3)心理应激、疲劳程度、自评演习信心程度、自评健康状况与PSQI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517,0.488,0.259,0.352,P<0.01).(4)心理应激、疲劳程度、自评演习信心程度和自评健康状况进入PSQI总分回归方程,且预测变异量为36.1%.结论 高原条件下驻训官兵的心理应激状况、疲劳程度影响睡眠质量,官兵对演习的自信程度、健康状况的评估也对睡眠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对方式在围绝经期女性睡眠状况与生存质量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9月辽宁省丹东市40~60岁围绝经期女性600例,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绝经生存质量量表(MENQOL)对绝经过渡期女性进行调查。结果 积极应对方式平均(1.615±0.577)分,消极应对方式平均(1.380±0.678)分,睡眠质量平均(6.820±3.575)分,绝经生存质量平均(57.470±38.790)分。睡眠质量得分与积极应对方式得分呈负相关(r?=-0.432,P?=0.000),与消极应对方式得分呈正相关(r?=0.393,P?=0.000);绝经生存质量得分与积极应对方式得分呈负相关(r?=-0.516,P?=0.000),与消极应对方式得分呈正相关(r?=0.446,P?=0.000);睡眠质量得分与绝经生存质量得分呈正相关(r?= 0.593,P?=0.000);睡眠状况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围绝经期女性绝经期生存质量,还可以通过应对方式这一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其绝经期生存质量,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1.06%(0.250/0.805)。结论 应对方式在围绝经期女性睡眠状况与生存质量间起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武警部队官兵个性特征和应对方式。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武警某机动部队315名官兵进行测查及分析。结果:①EPQ-RSC的P、N维度均极显著低于全国常模(t=-3.858,-10.842;P均<0.01),E维度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2.553,P<0.05),L维度极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7.391,P<0.01)。男军人EPQ-RSC的L维度显著低于女军人(t=-2.069,P<0.05)。士官L维度高于义务兵(F=4.369,P<0.05)。②官兵的消极应对方式得分极显著低于全国常模(t=-22.289,P<0.01)。男军人积极应对方式得分显著低于女军人(t=-2.069,P<0.05)。③EPQ-RSC的P、N维度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极显著负相关(r=-0.149,-0.183;P均<0.01),E维度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极显著正相关(r=0.335,P<0.01)。E维度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r=-0.130,P<0.05),N维度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极显著正相关(r=0.360,P<0.01),L维度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极显著负相关(r=-0.332,P<0.01)。结论:①该武警部队官兵在精神质、内外向和情绪稳定性方面更趋于稳定,心理健康状况较好。掩饰性维度高于全国常模,士官的掩饰性维度高于义务兵,女军人的掩饰性维度高于男军人。②官兵的人格特征各维度与应对方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孕妇特质应对方式和睡眠质量的现状及两者间的关联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在2018年12月1日—2019年6月30日期间招募同济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建档产检的孕妇309名,通过自设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用国际量表评估孕妇的睡眠质量及特质应对方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孕妇特质应对与睡眠质量之间的关联性。结果研究纳入孕妇308名,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研究对象的得分为5.77±2.93,其中睡眠质量差(PSQI>5)的孕妇共140名(45.5%),在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实际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紊乱、睡眠药物使用和日间功能障碍7个维度上存在特定睡眠问题的人数分别有66(21.4%)、102(33.1%)、33(10.7%)、44(14.3%)、60(19.5%)、1(0.3%)、102(33.1%)。睡眠质量的7个维度中主观睡眠质量(1.07±0.67)、入睡时间(1.23±0.84)、睡眠紊乱(1.13±0.55)、日间功能障碍(1.37±0.83)4个维度的平均分均>1。积极应对与PSQI得分、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紊乱和日间功能障碍具有相关性,消极应对与PSQI得分、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紊乱和日间功能障碍具有相关性。结论妊娠期妇女的睡眠质量与特质应对之间存在关联性,且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助于孕妇睡眠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长航条件下官兵的失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调查执行亚丁湾护航任务的长航官兵476名。长航前1周,对被调查人员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测评;长航2个月后,对被调查人员进行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和一般情况调查表测评。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调查人员失眠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474份。护航期间有44.1%(209/474)的官兵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其中28.7%(136/474)为亚临床失眠,13.5%(64/474)为中度失眠,1.9%(9/474)为重度失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护航次数、是否承担值更任务及口腔溃疡发生频率是失眠的重要影响因素(R2=0.68,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101、0.111、0.172,P均<0.05)。同时,情绪稳定性也对失眠存在一定影响(R2=0.03,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173,P<0.05)。结论 长航官兵的睡眠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失眠发生率高。护航次数、是否承担值更任务、口腔溃疡发生频率是失眠的主要影响因素,情绪稳定性可能也在其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远航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关键因素提出切实有效的预防和救治措施.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某海域2 987名长远航官兵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患病情况、心理卫生服务的利用和认知及心理健康状况,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共收回有效问卷2 695份.调查对象以年轻男性为主,平均(25.0±4.3)岁,军龄平均(5.9±4.3)年.76.8%(2 070/2 695)的官兵自认没有心理疾病,44.5%(1 200/2 695)的官兵对部队生活表示喜欢.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心理卫生服务的利用和军人心理健康有直接关系,而身体健康状况对心理健康情况也有一定的影响.结论 需要进一步提高远航官兵心理卫生服务的利用率,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心理干预和救治,拓展心理干预的方法,增强长远航官兵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睡眠质量及焦虑水平现状,为调节睡眠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问卷调查法,使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湖北某三甲医院(定点收治)某病区40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进行调查,应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流行期间驻湖北某海军部队官兵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维护疫情期间官兵身心健康。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和事件冲击量表修订版(IES-R)评估驻湖北某海军部队官兵的睡眠和心理状况。结果 发放问卷238份,回收有效问卷232份,有效率为97.5%。PSQI量表得分为2.00(1.00,5.00)分,睡眠质量较差、很差者分别占5.6%(13/232)和0.9%(2/232)。PHQ-9得分为0.00(0.00,2.00)分,存在轻度、中度、重度抑郁者分别占12.1%(28/232)、0.9%(2/232)、0.4%(1/232)。GAD-7得分为0.00(0.00,0.00)分,7.8%(18/232)的官兵存在轻度焦虑状态。IES-R得分为1.00(0.00,5.00)分,存在轻度、中度心理应激者分别占12.5%(29/232)和1.3%(3/232)。结论 海军驻湖北某部队官兵在COVID-19疫情期间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总体尚好;少部分人员存在睡眠质量差、抑郁、焦虑或心理应激反应,大多数程度较轻。相关单位可开展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等应对策略,以更好地维护疫区官兵身心健康,保障战斗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执行任务期间舰艇部队官兵的卫生服务需求及卫生救治情况,为相关卫生机构制定计划、配置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设计调查问卷并组织舰艇部队官兵填写,调查内容包括官兵基本信息、执行任务期间疾病发生情况、身体损伤情况及卫生救治情况。收集的数据使用EpiData 3.1软件双人录入,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发放问卷850份,回收有效问卷755份,有效回收率为88.82%。舰艇官兵在执行任务期间疾病发生率高且疾病类型多样,疾病出现频次最高的是急性肠胃炎(49.1%,371/755),其次是中暑(36.4%,275/755)。身体损伤中发生率最高的是晕船(65.0%,491/755),其次是噪声性耳聋(20.0%,151/755)及舱室有害气体中毒(19.3%,146/755)。有242人次(32.1%)认为在出海过程中患病后不能得到解决。结论 执行任务期间舰艇部队官兵疾病发病率高,身体损伤大,舰艇卫生服务不能很好地满足官兵需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海军官兵茶、咖啡饮用情况与睡眠状况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使用自编人口学问卷、物质使用情况条目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海军1149名官兵进行调查.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研究茶、咖啡饮用情况与睡眠状况的关系,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一般人口学信息和茶、咖啡饮用情况对睡眠的影响.结果 在1149名海军官兵中,38.8%(446人)的官兵几乎很少喝茶,49.9%(573人)有时喝茶,11.3%(130人)几乎每天喝茶;60.8%(699人)很少或几乎不喝咖啡,36.0%(414人)有时喝咖啡,3.1%(36人)几乎每天喝咖啡.茶的饮用情况与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及日间功能障碍呈正相关(P<0.05或P<0.01),与催眠药物呈负相关(P<0.01).咖啡的饮用情况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及PSQI量表总分呈正相关(P<0.05或P<0.01).控制一般人口学因素(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及人员类别)后,发现咖啡饮用越频繁睡眠质量越差.结论 长期饮用咖啡会对海军官兵的睡眠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郁亚波  许丰  马刚  陶国全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11):1928-1931
目的 睡眠对保持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在ICU住院的患者经常存在睡眠障碍,芳香疗法是改善睡眠障碍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芳香疗法改善肝胆外科ICU病房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焦虑水平的效果。 方法 选取60例腹部手术后进入肝胆外科ICU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对照组30例,每一例患者都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干预组的患者晚间睡前给予2%薰衣草精油芳香吸入治疗15 d,然后再次进行睡眠质量和焦虑问卷调查评估。对照组睡前予以不含薰衣草的植物基础油吸入治疗,15 d后同样进行问卷调查评估睡眠质量和焦虑水平。 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对治疗前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睡眠质量评分和焦虑评分的比较显示,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睡眠质量评分(8.68±2.96 vs.6.80±2.83,t=2.514,P=0.015)与焦虑评分(56.43±9.48 vs.47.93±7.70,t=3.812,P<0.001)较前明显改善,而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和焦虑评分无明显改善。干预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显示,干预组的睡眠质量评分(6.80±2.83 vs.8.48±2.60,t=2.394,P=0.020)和焦虑评分(47.93±7.70 vs.54.65±6.54,t=3.643,P<0.001)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 结论 薰衣草精油芳香疗法能显著改善肝胆外科ICU患者的睡眠质量,并降低焦虑水平,是一种无创、价廉、易行的护理干预措施,适合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