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7):1150-1151
目的探讨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收治的9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共同参与式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护理能力、新生儿溢乳呕吐及窒息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护理评分为(90.6±6.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5±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新生儿溢乳呕吐发生率,观察组更优(75.6%VS 93.3%,P<0.05);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更优(95.6%VS 75.6%,P<0.05)。结论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实施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可提高产妇护理能力,减少新生儿溢乳呕吐,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共同参与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与传统常规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不同效果。方法2010年1~6月我院分娩的产妇320例为对照组;2010年7~12月本院分娩的产妇36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和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对新生儿进行护理。采用问卷调查评估两种护理模式对产妇紧张情绪、护理新生儿能力评分、目前角色适应性和护士满意度评分的影响。结果两组产妇在紧张情绪、护理新生儿能力评分、母亲角色适应性和护士满意度方面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减少产妇焦虑情绪,并提高产妇护理婴儿能力、目前角色适应性和护士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刘凡  吕婷 《妇幼护理》2023,3(14):3341-3343
目的 分析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中采用反馈式健康宣教的效果。方法 选择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在我院分娩产妇 共 84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2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采用反馈式健康宣 教。分析比较两组的教育效果、不良情绪、母乳喂养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自护、婴儿护理效 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 HAMA 评分、HAMD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 母乳喂养效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反馈式健康宣教应用于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中,能提高教育效果,改善不 良情绪和母乳喂养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我院产科母婴同室病房产妇100例设为实验组,将2008年11月~2009年11月的100例母婴同室产妇设为对照组,实验组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婴儿的能力、角色适应情况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能提高产妇相关哺育知识,增加产妇满意度,使产妇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杨娜 《妇幼护理》2023,3(6):1300-1302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在产科母婴同室病房中的效果。方法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8 月我院住院的 74 名产妇,采用随机数 表方法分成对照组(36 名)和观察组(38 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高质量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院内感染发生 率,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院内感染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 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视频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科母婴同室病房实施优质护理,能够减少院内感染,提高护 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葛丽明  高盼盼 《妇幼护理》2023,3(17):4118-4120
目的 探讨对产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0 月至 2022 年 11 月在我院分娩的 110 例产妇作为 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5 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实施母婴床旁护 理。分析比较两组的护理能力、抑郁情绪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护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抑郁评分 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后应用母婴床旁护理,可以提升产妇的护理能力, 改善抑郁情绪,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对母婴同室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312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母婴同室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产妇及其家属对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和两组产妇SAS和SDS评分情况,并进行满意度比较。结果:观察组对科学喂养、脐带护理以及腿臀部护理掌握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产妇角色适应率及婴儿护理能力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伴有紧张感的产妇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SAS,SDA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对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效果较好,不仅能有效提高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降低了产妇焦虑、抑郁评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共同参与护理模式对产妇新生儿护理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6月本院成功分娩的130例产妇纳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新生儿护理,观察组给予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的新生儿护理。比较2组产妇的护理新生儿能力和母亲角色适应情况,出院时采用自制护理服务质量调查问卷评估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为新生儿更换尿布合格率(96. 92%)、新生儿脐部护理合格率(92. 31%)、新生儿喂养方法(93. 85%)和新生儿淋浴合格率(86. 15%)均高于对照组的86. 15%、75. 38%、81. 54%和69. 23%(P 0. 05);观察组产妇适应母亲角色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护理服务质量调查问卷评分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母婴同室病房中开展护士-产妇共同参与新生儿护理,能增强产妇护理新生儿的能力和母亲角色的适应能力,提高产科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金怡 《妇幼护理》2023,3(1):53-55
目的 探讨对胎膜早破产妇护理中实施产科规范化护理对其母婴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11 月至 2022 年 11 月 收治患者 6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护理组构建规范化护理模式并实 施。比较两组的情绪状态、自我效能、母婴不良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组产妇干预后不良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护理组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 对照组(P<0.05)。护理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胎 膜早破产妇实施产科规范化护理,能够减轻产妇心理压力,提升自我效能,保护母婴安全,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周潇潇   《妇幼护理》2022,2(15):3418-3420
目的 研究将妊高症护理在产科护理中对提升母婴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21 年 9 月至 2022 年 7 月在本院实施分娩的 110 例产妇,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工作的基础上应用 妊高症护理。比较两组的母婴分娩结局,新生儿状态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难产发生率、子痫发生率、产后出血发 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妊高症护理措施应用在产科护理,能够改善母婴 结局,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分析在剖宫产护理工作中实施舒适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病例数为76例,选取时间段为2019年5月至2019年10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格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接受舒适护理干预,分析两组产妇的焦虑、抑郁、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中产妇的焦虑、抑郁、生活质量分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剖宫产的护理工作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产妇不良情绪,提升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张敏 《妇幼护理》2022,2(24):5617-5620
目的 探讨反馈式健康教育于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10 月我院母婴同室产妇 100 例,以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方案,试验组采取反馈式健康宣教方案。 分析比较两组心理状态、产后知识掌握度、母婴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等观察指标。结果 试验组的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 郁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产后知识掌握度优良率(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优良率(80.00%)(P<0.05)。 试验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16.00%)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4.00%)(P<0.05)试验组护理总满意率(100.00%)显著高于 对照组总满意率(86.00%)(P<0.05)。结论 母婴产妇产后护理中施以反馈式健康宣教方案,能够改善心理状态,提高产后 知识的掌握度与护理满意度,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骆峰 《妇幼护理》2022,2(14):3202-3204
目的 研究孕产期母婴健康教育影响产妇产褥期保健护理能力的效果。方法 2020 年 5 月至 2022 年 5 月本院收治的 100 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孕产期母婴健康教育。分析对比两组的 自我保健护理能力、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分娩结局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自我保健护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 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的生活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的生活质量均显著提 高,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P<0.05)。结论 在产妇护理期间,通过予以孕产期母婴健康教育,能降 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自我保健护理能力、改善分娩结局、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王娜娜 《妇幼护理》2022,2(9):2038-2040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11 月本院接诊的 120 例母婴 分离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母乳喂养情 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泌乳量充足时间、产后泌乳时间、母乳喂养率和护理 满意度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母婴分离产妇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提高母乳喂养率,改善产妇不良情绪,缩短产后泌 乳时间。  相似文献   

15.
杨梅梅 《妇幼护理》2023,3(19):4560-4562
目的 探讨人性化助产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效果。方法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在我院分娩的 76 例高龄产妇, 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8 例。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助产护理。观察组产妇予以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 组的产程用时,不良情绪变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第一、二、三产程耗时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 SAS、 SDS 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92.11%)(P<0.05)。结论 高龄产妇实施人性化助 产护理,能够缓解不良情绪,缩短产程,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魏静怡  李红梅 《妇幼护理》2022,2(13):2992-2994
目的 分析在母婴同室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对提升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5 月至 2022 年 5 月在我院 生产的产妇 100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产妇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 干预组实施品管圈活动。分析对比两组的母乳喂养情况、母乳喂养技能以及成功率、产妇自我效能、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 工作能力。结果 干预组的纯母乳喂养的概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母乳喂养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喂养成功率高于 对照组(P<0.05)。干预组在干预后及产后 1 个月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 90.00%,明 显高于对照组的 72.00%(P<0.05)。干预组护理人员工作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母婴同室中实施品管圈活 动,可提升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提升母亲的喂养知识以及技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提高产妇的自我效能和护理满意 度。  相似文献   

17.
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初产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12月在我科进行分娩的初产妇26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产妇134例。对照组初产妇施行传统的母婴同室护理干预模式;而观察组初产妇则施行母婴床旁护理干预模式,并分别对两组初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自我护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满意度显著提升(P〈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可改善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探讨在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中实施反馈式健康宣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100例展开对照研究,将其按照护理措施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产妇例数均为50例,分别给予常规产后护理措施和反馈式健康宣教,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健康知识认知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产妇健康知识认知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组患者健康认知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对比母乳喂养情况,观察组母乳喂养优良率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P<0.05。结论:在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中实施反馈式健康教育对提高产妇健康认知能力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改善产妇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情况,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母婴同室产妇母乳喂养时利用层级护理,分析其效果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自2017年9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58名母婴同室产妇的临床资料,比较常规护理干预与层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68.97%,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72.41%,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母婴同室产妇母乳喂养中实施层级护理干预,可增加母乳喂养成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林菲菲  张莉 《妇幼护理》2022,2(6):1423-1426
目的 分析手术室多元保护模式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心血管稳定性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产科 2020 年 2 月至 2022 年 2 月收治的 90 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5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 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手术室多元保护模式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不良情绪、心血管系统稳定性、不良母婴结局总 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T1(取出新生儿时)、T2(关腹时)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不良母婴结局总发生率(0)低于对比组(13.33%)(P<0.05)。结论 手术室多元保护模式可有效减轻剖宫 产产妇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维持血压、心率稳定,提高产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