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13,(5):891-892
观察于氏头针顶区、顶前区对急性期脑梗死危险因素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探讨于氏头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结果得出头针丛刺可以降低高固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头针丛刺对降低急性期脑梗死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较好的临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中风发生后易出现肢体偏瘫、脑髓失养、阴阳失衡等,其发病机理可责之于阳,阳气阻遏、气血上逆,阳气耗伤、筋失温养都是导致中风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可以通过调节阳气来和血柔筋、健脑填髓、平衡阴阳,以此达到防治中风的目的。"于氏头针"是治疗中风的特色疗法,它是将头部腧穴划分为七区,根据症状和表现在头部相应穴区进行丛刺、透刺,并且采用间断行针、长留针的一种针法。基于对阳在中风防治中重要作用的认识,笔者拟从阳论治"于氏头针"防治中风的思路。头部是人体诸阳汇集之处,取头部腧穴进行针刺,此可以激发人体阳气、扶正抗邪、调整阴阳,利于中风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周刚  周明东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5):1224-1225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少阴篇>,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并在实践中发展.该文列举了声哑并喉舌痛、耳聋、目盲、鼻塞及三叉神经痛等医案,指出因头面为诸阳之会,且清阳出上窍,若寒邪直中少阴或阳虚感寒,导致阳气凝滞不能升腾滋濡,七窍为之闭塞,则声嘶音哑,鼻塞耳鸣,目昏目暗;或头面部诸经脉阳滞寒凝,不通则痛,则头痛不休,咽喉舌痛.而麻黄附子细辛汤具有温通肾阳、宣肺散寒、开窍启闭的作用,故对于阳虚感寒引起的头面部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于氏头针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治疗组采用于氏头针的额区结合中医辨证组成相应的穴位配方,对照组口服西药百忧解.所有患者均进行中风的基础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周、4周后分别进行HAMD(24项)评分以判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HAMD评分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两组HAMD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于氏头针能明显改善中风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5.
1 手按摩与足按摩的作用机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阳实四肢”。《灵枢·动输篇》曰:“夫四肢末阴阳之会也,此气之大络也。”《素问·手足阴阳流注论》亦载:“凡人两手足各有三阴脉、三阳脉以合十二经也。”经络标本根结理论也认为,经脉之根始于四末,经脉之本在四肢。以上论述均强调说明了四肢的末端是阳气之根、阴气之本所在,而且与十二正经密切联系。由于位于手足部位的经穴(多为特定穴)在临床治疗中不仅具有近治作用,而且具有治疗循经远端的头面、躯干、脏腑病的远治作用,并可作为疾病的反应点用于协  相似文献   

6.
朱丹溪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遵从治病求本原则,纠其偏颇,补其阴,清其火,以滋阴养血为主,兼清阳热,调节内在阴阳平衡,增强机体自身的免疫调节功能,异病同治。附黄疸、胰头癌、失眠验案3则。  相似文献   

7.
头针治疗中风偏瘫现代流派简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Wang HQ  Wang F  Liu JH  Dong GR 《中国针灸》2010,30(9):783-786
对在治疗中风偏瘫方面有代表性的头针体系取穴及不同头针体系,如焦氏头针、于氏头针、颞三针等做一简单介绍和分析.认为目前的头针体系流派较多,取穴依据纷繁复杂,宜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通过科学的方法,优选出最佳刺激部位,以减少临床选穴(区)的盲目性;同时,其理论依据亦有待更深刻的挖掘和整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介了汤颂延的生平。汤氏头针疗法为上一世纪70年代汤颂延在焦氏头针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总结而成。其吸取了祖国医学中的"阴阳学说"、古天文学中的"盖天说"、微针系统诊疗法、方氏头皮针、高丽手指针中的有关内容。汤氏认为头部映射区中存有"微经络系统"。世传"汤氏头针意象图"颠倒了上肢前区拇指和下肢前、后区大趾方向的前后。"眶横径"系由"目寸"变化而来。阴阳点位于百会穴之前,非百会穴。风区和静区原为汤氏经验穴。世传本之"血线"系"血压区"误,且无活血化瘀之功。汤氏头针疗法采用细短毫针,多针轻刺,长时间留针。"得气"与疗效之优劣成正比。应用时强调整体观念,注重辨证论治。扶正培元在治疗中有较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介了汤颂延的生平.汤氏头针疗法为上一世纪70年代汤颂延在焦氏头针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总结而成.其吸取了祖国医学中的"阴阳学说"、古天文学中的"盖天说"、微针系统诊疗法、方氏头皮针、高丽手指针中的有关内容.汤氏认为头部映射区中存有"微经络系统".世传"汤氏头针意象图"颠倒了上肢前区拇指和下肢前、后区大趾方向的前后."眶横径"系由"目寸"变化而来.阴阳点位于百会穴之前,非百会穴.风区和静区原为汤氏经验穴.世传本之"血线"系"血压区"误,且无活血化瘀之功.汤氏头针疗法采用细短毫针,多针轻刺,长时间留针."得气"与疗效之优劣成正比.应用时强调整体观念,注重辨证论治.扶正培元在治疗中有较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益气升阳法是李东垣在《黄帝内经》关于脾胃相关论述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形成的独特治法,其运用首见于《脾胃论》中卷,主要针对脾胃气虚、阳气不升诸证而设,代表方有补中益气汤等。眩晕是以头晕眼花为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虚者居多,其虚多由气血亏虚、清阳不升、肝肾不足、髓海空虚所导致。病位在头窍,其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依赖机体清阳之气、精华之血濡养,而脾胃与清阳之气、精华之血的产生及运行关系密切。文中运用李东垣《脾胃论》所立益气升阳法为主,兼用祛湿化痰、活血祛瘀等治法,辨证治疗证属脾胃气虚、阳气不升之眩晕经验。  相似文献   

11.
介绍运用秦亮甫“头八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和各类疑难杂症临证体会,整理、总结秦亮甫“头八针”治疗神经系统疑难杂症的验案,传承秦氏针灸临床经验,介绍其临证特色.  相似文献   

12.
陈晞 《江苏中医药》2015,47(6):19-21
结节性痒疹是临床常见的顽固性皮肤病,以剧烈瘙痒和结节性皮肤损害为特征,上海中医药大学东贵荣教授认为本病乃风、湿、热、瘀杂合而发,辨证以阴阳为纲,气血为目。善用头针透刺,镇静安神以止痒;重五脏固本以调阴阳平衡;针药并举,调气活血以化结消疹。验之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安军明教授认为头为诸阳之会,头皮针针刺可调节整个脏腑功能,通过针刺头皮部失眠组穴,可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疏营卫,调阴阳而治疗失眠。安教授治疗失眠,以方氏头针为主,从"心肝"论治,侧重疏肝宁心,辨证取穴。针刺必以调神,下针遵循次序,注重手法,强调刺激量,可提高针刺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单独出现,亦可出现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中。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又为髓海所在。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以发挥生理功能。头痛部位可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参照经络循行路线,加以判断。大抵太阳经头痛,多发于头后部,下连于项;阳明经头痛,多在前额部及眉棱等处;少阳经头痛,多在头之两侧,并连及耳部;厥阴经头痛,则在巅顶部位,或连于目系。  相似文献   

15.
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又为髓海所生,凡五脏精华之血,六府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故凡六淫之邪外袭,上犯巅顶,邪气稽留,阻抑清阳,导致气邪逆乱,淤阻经络,胸失所养,均可发生头痛。  相似文献   

16.
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本文从阴阳交感角度浅谈“头冷脚热八分饱”的中医养生观点,此观点暗含泰卦之象:头冷为坤在上,阴气下降;脚热为乾在下,阳气升腾,因而阴阳交济互根而生命泉源不止.八分饱则脾胃真气流通,而助心肾坎离交媾.只有阴阳交感,才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相似文献   

17.
清阳不升型眩晕临床多见,且易被误诊、忽视。本病应责之于肝脾,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无以运化及升清,清阳不升,头之清窍不得濡养,髓海不得充盈,则发为眩晕;肝郁气机不畅,疏泻功能失常,升降之气机失调,脾之升清降浊不行,清阳不升,亦发为眩晕。故治以"升提清阳,益气健脾,疏肝解郁"。治疗上,以通元疗法针药结合治之。"通督养神、引气归元"针法,简称通元针法,"通督养神"以督脉上穴、背俞穴及五俞穴等穴,施以针刺补泻或艾灸挑治等,扶阳振羸,来调养脑神、五脏神。"引气归元"以任脉、三阴经及腹部募穴等穴,调畅全身气机,调动一身之气归于本位,使元气充盛,营卫和调,脐下肾间动气充足,五脏安和。运用通元针法,选取督脉脑部穴位:百会、前顶、后顶等穴,充实脑髓,安和元神,振奋阳气;任脉及腹部穴位:气海、关元、中脘、归来、天枢等穴,扶正固本,调畅气机,使脐下肾间动气充足,中焦气血化生有源,为振奋阳气提供物质基础;配合足三里健脾胃、益经气,太冲疏肝解郁。中药处方常用升麻、葛根、柴胡升提清阳,北黄芪、党参益气升阳,白术、茯苓健脾燥湿,辨证加减。现特将通元疗法及治疗清阳不升型眩晕的经验与同道分享,以期对同道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是一种突发的脑血液循环障碍疾病。偏瘫为中风的主症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针灸治疗偏瘫是临床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笔者体会治疗时采用头针、体针和推拿相结合的疗法,在取穴时阴阳经交替使用,做到标本同治,可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营卫学说是中医理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营行于脉中,卫行于脉外,故有营阴、卫阳之说。从阴阳基本属性分清浊则有"清为阳,浊为阴"。《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言"清者为营,浊者为卫"疑悖于清阳浊阴、营阴卫阳之说。笔者认为水谷精微化生清浊,二者上注于肺,与自然清气相合为清阳。其气又复分阴阳,清者为清阳之阳气,浊者为清阳之阴津;清者入脉为营气,即营中之阳,浊者散表为卫津,即卫中之阴;清者温煦脏腑,浊者濡养肢末。  相似文献   

20.
邓贤斌  葛小苏  张锦祥  孙良生  颜芳 《新中医》2014,46(11):237-239
<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而据临床所见,疾病无论外感内伤,无不由阴阳反作、升降逆乱所致,而其中,脾胃位居中土,乃升清降浊之枢纽,脾之升清与胃之降浊在人体的气机升降中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1]。临证中,若能善于运用斡旋中土之法——升脾之清阳,降胃之浊阴,往往能使诸多疾病迎刃而解。兹举数例,以证之于同道。1病案举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