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评估短时程脊髓电刺激(short-term spinal cord stimulation, st-SCS)治疗带状疱疹相关性神经痛(zoster-associated neuralgia, ZAN)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9月31日就诊于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疼痛科,确诊为ZAN并接受短时程脊髓电刺激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疗效,并使用Lasso回归筛选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建立预测模型,通过ROC曲线、C指数评估模型。结果:共纳入91例病人,st-SCS治疗后,疼痛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评分显著减低,病人睡眠质量改善,普瑞巴林及加巴喷丁的平均用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长病程(course, OR 7.0232, 95%CI 1.2551-39.299, P=0.0265)、高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P, OR 1.6808,95%CI 1.0513-2.6874, P=0.0301)、...  相似文献   

3.
4.
<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临床症状多表现为持续性烧灼样痛、跳痛、间隙性性针刺样痛、闪电样痛及刀割样痛、痛觉过敏、感觉异常及感觉迟钝~([1,2])。顽固的PHN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降低病人生活质量~([3])。目前,国内多应用普瑞巴林等药物及神经阻滞、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等治疗,但少数病人仍不能有效控制疼痛。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or,  相似文献   

5.
6.
<正>三叉神经区带状疱疹是由潜伏在半月神经节或三叉神经分支处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再次激活引起,常表现为三叉神经一支或多支分布区域的簇状丘疹水疱和相应区域的烧灼样、电击样疼痛、痛觉过敏或触诱发痛。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zoster-associatedpain,ZAP)是带状疱疹的主要特征,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1]。三叉神经区带状疱疹的发生率为15%~20%[2,3],其疼痛多为中重度,常规的口服药物及神经阻滞等治疗效果欠佳,较四肢躯干部带状疱疹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的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7.
脊髓电刺激(SCS)通过电脉冲信号阻断疼痛信号传递,干扰疼痛传导通路,激活阿片通道,刺激蓝斑系统及调节γ-氨基丁酸能系统,从而发挥抑制或减轻疼痛的作用。目前被应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幻肢痛、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头面部神经痛、阴部神经痛等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短时程脊髓电刺激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取101例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入组研究,通过经皮硬膜外植入电极进行短时程电刺激治疗。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不同时间点疗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睡眠质量,记录不同年龄组脊髓电刺激治疗周期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术前及术后1天、2天、3天、1周、1月、3月的VAS分别为7.53±1.88、3.44±1.24、2.20±1.42、1.67±1.11、1.12±0.89、1.00±0.77、0.79±0.71,术后疼痛明显缓解且不同时间点与术前VAS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术前及术后1天、2天、3天、1周、1月、3月睡眠指数分别15.61±2.14、9.08±1.96、7.56±2.27、6.97±1.89、6.29±1.62、5.58±1.33、5.56±1.35,睡眠质量明显改善,术后不同时间点与术前PSQI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不同年龄段治疗周期存在波动但总体表现为随年龄增长呈向上趋势。结论:短时程脊髓电刺激治疗可迅速降低患者疼痛,明显改善睡眠质量,从而有利于带状疱疹性神经痛转归。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 SCS)对下肢缺血性疼痛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下肢缺血性疼痛病人19例,行脊髓电刺激治疗,对比病人治疗前与治疗后各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皮肤温差改变和不良反应。结果:19例病人中17例行脉冲发生器(implantable pulse generator, IPG)植入。电极置入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时病人的PSQI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P <0.05);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健侧与患侧体表温差显著下降(P <0.05)。所有病人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SCS可改善下肢缺血性疾病病人的疼痛、睡眠情况及下肢微循环,不良反应少,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们对1例神经毁损治疗失败的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实施了脊髓电刺激镇痛术,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脊髓电刺激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20):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治疗;观察组(n=20):脊髓电刺激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期(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2月和术后3月)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的变化。采用简化Mc Gill评分(short-form of Mc 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及睡眠质量综合评定治疗效果,并记录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各时期SF-MPQ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睡眠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时期SF-MPQ评分较对照组同期明显降低,睡眠质量评分较对照组同期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和观察组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脊髓电刺激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效果佳,可迅速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且安全性良好,疗效优于脉冲射频疗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zoster-related neuralgia,ZRN)的短时程背根神经电刺激与脊髓电刺激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放射暴露剂量、疗效及花费进行比较。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2例在DSA(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引导下使用短时程电刺激治疗的带状疱疹神经痛病人(其中64例采用背根神经电刺激,138例采用脊髓电刺激),记录手术操作时间及每一例手术的辐射剂量,术后病人的程控次数,术前及术后1、2、3月等各时间段病人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以及医疗耗材费等信息,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3个月的随访期间,所有病人在两种方法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QSI)显著下降,而生活质量(SF-36健康调查简表)评分显著上升(P<0.01),且两种方法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然而背根神经电刺激病人的手术时间和术中辐射量明显少于脊髓电刺激组(P<0.05);且术后平均程控次数以及医疗耗材费用也明显少于脊髓电刺激组(P<0.05)。结论:短时程背根神经电刺激和脊髓电刺激都能有效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但背根神经电刺激具有程控次数少、覆盖好、花费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短时程脊髓电刺激(temporary spinal cCord sStimulation, tSCS)对不同病程带状疱疹性神经痛(zoster-related neuralgia, ZRN)的长期疗效。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纳入99例ZRN病人,包括42例急性疱疹性神经痛(acute herpetic neuralgia, AHN)病人,34例亚急性疱疹性神经痛(subacute herpetic neuralgia, SHN)病人以及23例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病人在保守治疗无效后接受1~2周t SCS治疗,对术前及术后1、3、6和12月等各时间段病人的疼痛程度、睡眠质量、镇痛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所有病人在t SCS治疗后VAS和PSQI均有明显下降(P <0.001)。然而AHN组和SHN组的两项评分比PHN组下降得更明显(P<0.001)。其中AHN组下降最明显。SHN和PHN组的VAS和PSQI在术后1个月有评分反弹现象。t SCS治疗后三组病人的镇痛药物使用人数均下降。AHN组的下降趋势最明显,随访3、6及12个月后AHN组中仍遗留疼痛的人数比例最少。本研究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tSCS是一种治疗早期顽固性ZRN非常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与PHN相比,tSCS治疗AHN和SHN时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观察脊髓电刺激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上述干预基础上辅以脊髓电刺激。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心肌缺血改善情况。 结果2组患者分别经3个月治疗后,发现实验组患者收缩期峰值速度[(9.23±1.96)cm/s]、收缩期速度积分[(1.60±0.47)cm]及收缩期时间[(267.5±49.73)s]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 结论脊髓电刺激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病情,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该疗法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脊髓电刺激(SCS)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BSS)的临床疗效评定。方法:选取FBSS患者31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进行连续硬膜外腔镇痛联合胶原酶注射或椎间盘射频联合臭氧注射等传统介入手术治疗组(16例)。B组进行硬膜外腔SCS治疗组(15例)。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学会(JOA)腰痛评估表进行疗效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12个月VAS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ODI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JOA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B组在治疗后12个月的VAS值、ODI指数、JOA值较A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脊髓电刺激(SCS)治疗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FBSS)疗效优于传统的微创介入手术。  相似文献   

18.
张英  张建霞  刘俐君  安俊红 《护理研究》2022,(18):3304-3308
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PDPN)危险因素及脊髓电刺激(SCS)治疗PDPN的有效性、人群特征、疗效评价指标、并发症进行综述,以期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多数学者认为慢性疼痛已构成一种单独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而其中神经病理性疼痛因对传统药物、物理等治疗不敏感而成为长期困扰患者的顽疾。目前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新的治疗手段也正在不断应用于临床。本文回顾了近几年有关脊髓电刺激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国内外文献,希望能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曹书艳  李静 《护理与康复》2012,11(10):950-951
总结22例脊髓电刺激治疗顽固性疼痛的护理。护理重点为治疗前做好心理护理,试验治疗期间加强疼痛评估,注重脊髓刺激器的正确使用及维护,置入永久性刺激器后加强镇痛效果观察,重视出院指导及随访,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