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睡眠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经本院门诊住院的脑卒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患者除常规内科护理外,给予护理干预措施,而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状况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评定。结果试验组入睡时间减少,睡眠时间延长,觉醒次数减少,清晨早醒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脑卒中患者经护理干预后,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中总有效率45.00%,试验组睡眠效果优于对照组;试验组经护理干预前后PSQI总分明显降低,且试验组护理干预后的PSQI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睡眠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对于其疾病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睡眠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42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2例)与对照组(7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特定的护理干预,应用生活质量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别,并评价患者的睡眠状况。结果观察组在干预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睡眠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结论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进行特定的护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及PSQI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PSQI评分均有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健康教育、心理治疗等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睡眠干预在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他们的睡眠情况进行分析.100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睡眠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身体不适、病房噪音和心理因素是影响内科患者睡眠的主要因素.观察组干预1 w后、出院前的睡眠质量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前在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等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内科住院患者存在一定的睡眠障碍,睡眠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癌化疗女性采用护理干预对其睡眠质量、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方法:以老年女性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10月(最早)-2021年1月(最晚)在本院进行肺癌化疗的女性患者90例进行研究,通过单双数法完成患者分组。其中单数有45例,是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干预;其中双数有45例,是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获取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睡眠时间评分(1.40±0.48)分、睡眠障碍评分(1.01±0.53)分、睡眠质量评分(1.70±0.57)分、入睡时间评分(1.72±0.49)分、睡眠效率评分(1.01±0.35)分、安眠药物评分(1.34±0.37)分、日间功能障碍评分(1.40±0.4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89±0.57)分、(1.57±0.59)分、(2.01±0.61)分、(2.07±0.59)分、(1.39±0.40)分、(1.73±0.42)分、(1.76±0.53)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躯体健康评分(77.32±4.87)分、心理状态评分(78.96±4.97)分、社会功能评分(78.32±4.79)分、物质生活评分(79.54±4.8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0.43±4.81)分、(71.21±4.88)分、(70.89±4.72)分、(72.11±4.74)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肺癌化疗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结果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及睡眠质量各项得分均无明显差别(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明显更高(P0.05),而睡眠质量各项得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肺心病患者睡眠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老年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基础护理、重视疾病护理、进行心理干预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睡眠各项参数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老年肺心病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骨科术后疼痛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后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黑龙江省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收治的骨科术后疼痛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2组疼痛评分、睡眠质量、术后睡眠指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入睡潜伏期、觉醒次数少于对照组,而睡眠时间观察组长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骨科术后疼痛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既可缓解疼痛感、改善睡眠质量,又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感染科老年肝病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观察组)50例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对照组)44例,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睡眠质量评分(PSQI)及生活质量评分(SCRQ)。结果两组护理干预前睡眠质量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护理干预前SCRQ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较好地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戴爱秀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2)
目的 分析高龄妇科肿瘤患者的睡眠状况及生活质量,探讨护理干预对睡眠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67例高龄妇科肿瘤患者在入院后,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包括心理疗法、睡眠健康知识宣教及应对方式指导和社会心理支持的护理干预.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及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价67例高龄妇科肿瘤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干预前、后有睡眠障碍(PSQI>7分)患者分别为28例占41.8%及11例占16.4%.给予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后PSQI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护理干预后患者总体健康状况与功能子量表评分明显升高,而症状子量表(疲劳、恶心呕吐)与特异性项目(食欲、便秘项目)评分则显著降低.结论 对高龄妇科肿瘤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干预,尤其是心理干预,既能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又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楼少云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11):48-50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措施,探讨改善高龄妇科肿瘤患者睡眠状况和生活质量的方法。方法将2007年5月-2009年7月的120例高龄妇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采用一对一与患者交谈。按照总体护理策略,给予心理护理、疾病教育、性生活指导、家庭与社会的支持、科室干预教育等具体干预措施。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患者入院后睡眠状况和相关生理心理反应;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调查。结果对照组失眠率及睡眠相关生理心理反应发生情况显著高于干预组。干预组的躯体、社会、心理功能维度的评分也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高龄妇科肿瘤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妇科肿瘤患者的睡眠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护理干预对高龄妇科肿瘤患者睡眠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楼少云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33):48-50
目的 通过护理干预措施,探讨改善高龄妇科肿瘤患者睡眠状况和生活质量的方法.方法 将2007年5月-2009年7月的120例高龄妇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采用一对一与患者交谈.按照总体护理策略,给予心理护理、疾病教育、性生活指导、家庭与社会的支持、科室干预教育等具体干预措施.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患者入院后睡眠状况和相关生理心理反应;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调查.结果 对照组失眠率及睡眠相关生理心理反应发生情况显著高于干预组.干预组的躯体、社会、心理功能维度的评分也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高龄妇科肿瘤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妇科肿瘤患者的睡眠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胆石症手术患者手术依从性及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从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本院外科收治的86例胆石症手术患者参与研究,将受试者根据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程度、手术依从性、术后不同时间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NRS评分均和对照组的对应评分相比较低(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4h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d、术后7d研究组患者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95.35%vs 79.07%)更高,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改善患者术后睡眠质量,提高手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在胆石症手术患者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胆石症手术患者手术依从性及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从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本院外科收治的86例胆石症手术患者参与研究,将受试者根据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程度、手术依从性、术后不同时间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NRS评分均和对照组的对应评分相比较低(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4h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d、术后7d研究组患者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95.35%vs 79.07%)更高,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改善患者术后睡眠质量,提高手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在胆石症手术患者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12月在我院外科行乳房癌根治术的患者52例为干预组,以2008年1月—12月在我院外科行乳房癌根治术的患者52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术前术后护理指导,干预组除接受常规指导外还实施认知、心理及行为干预,采用日常生活质量调查表进行比较。结果干预12个月后,干预组在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焦虑水平,改善患者的心理和生活状态,提升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陈清华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髌骨骨折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髌骨骨折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随机抽签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1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实施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髌骨骨折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疼痛程度、膝关节症状和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在术后疼痛评分比较中,观察组术后在1天、3天、7天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后的HSS、Barthel指数相比护理前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观察组增高幅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术后并发症比较中,比较效果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 0. 05)。结论:护理干预对髌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产生积极意义,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睡眠质量及术后舒适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睡眠质量及术后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将96例择期PCI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睡眠质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腰背酸痛、排尿困难、诱导排尿、导尿术、下肢麻木、烦躁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提高PCI患者睡眠质量及术后舒适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