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窦氏《标幽赋》的针灸学术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脏腑经络气血,腧穴的定位诊断和作用,针灸治疗,针刺的作用原理4个方面探讨窦氏《标幽赋》的针灸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窦默,字子声,初名杰,又字汉卿,广平肥乡《今属河北肥乡县》人,生于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死于元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享年85岁。窦默是金元时代的政治家和针灸家,主要著作有《针经指南》一卷;后被元窦桂芳收集在《针灸四书》中。首载《标幽赋》,其次《流注通玄指要赋》以及流注人穴,手指补泻,叶垫宫图等。其中的《标幽赋》统论针灸学的理论和经验,概括了窦氏的学术思想和经验。现简述如下。1倡用“交经八穴回奇经八脉的内容虽早见于《内经》和《难经),八脉交会穴一名,首见于明代医家徐凤所。著的(针灸大全)一书,…  相似文献   

3.
[目的]挖掘华佗的针灸临床诊疗经验与特色,促进针灸学术的继承与发展。[方法]广泛搜集古代医籍及史料中有关华佗的记述,对有关华佗的针灸临证经验进行整理、归纳与提炼,分析总结华佗的针灸临证特点。[结果]有关华佗的针灸临证特点多散见于《三国志》、《后汉书》、《华佗别传》、《华氏中藏经》、《华佗先生玄门脉诀内照图》、《华佗神医秘传》、《肘后备急方》等文献。经归纳整理,可见华佗用针取穴精简,手法娴熟,注重治神和针感传导,宜针宜灸一二处即应手而效,巧用经外奇穴,重视灸法的应用,倡导针灸并用。[结论]华佗在针灸取穴、调神、针刺手法和施灸等方面具有较为鲜明的特点,对当今针灸临床和科研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深入研究学习。  相似文献   

4.
浅析《标幽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金元时代针灸医学家窦汉卿的《针灸要》书中《标幽赋》一篇,从7个方面对《标幽赋》的命名、针灸治病机理、理论与临床、针灸理论、特定穴运用、针灸方法、临床理论与病案进行了初步浅析,认为窦汉卿在一些理论和实践方面有所发挥和创新,其中一些观点颇有见解,如针灸与经络、脏腑、气血的关系,施术前后注意事项,取穴配穴和针灸禁忌等,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择时针灸治疗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择时针灸是依据中医气血流注盛衰的规律,选择一定时间进行针灸的方法。现将近二十年来,有关择时针灸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1 临床运用临床上将择时针刺法运用于痛证、中风后遗症、高血压等疾病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如治疗痛证,司氏[1]、刘氏[2]通过近600例的临床观察表明:逢时开穴较一般的循经取穴的疗效更佳,若结合辨证则疗效最优。徐氏[3]对3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用徐凤《针灸大成》子午流注纳甲法逐日按时开穴,另设30例做对照,以循经取穴为主,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纳甲法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严氏[4]将纳子法与西药治疗作…  相似文献   

6.
《百症赋》,是针灸歌赋中较为著名的一首,首载于明。高武的《针灸聚英》中,此书曰:“百症,不知谁氏所作,辞颇不及于《指微》《标幽》,曰百症者,宜其曲尽百般病症针刺也”。本赋主要介绍了针灸治病取穴的经验,一直被针灸医生所重视,视为临症指南。其临症取穴精而不杂,效若桴鼓。赋中列举了96症的主治穴位。其中头面五官28症;咽喉颈项6症肩背腰腿6症;妇科6症;儿科1症;诸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新安医家吴崑《针方六集》学术思想.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针方六集》中的神照集、开蒙集、尊经集、旁通集、纷署集、兼罗集进行分析.结果:神照集考证了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的循行以及这些经脉上腧穴的定位,并记载了《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标幽赋》等刺灸法.开蒙集对窦汉卿《标幽赋》进行全新的注解,并阐述八法针方、子午流注以及十二经脉补母泻子法.其中对《标幽赋》的注释体现了吴崑独特的针灸学术思想.吴崑触类旁通,通过药理来阐释针理,以达到“以药明针”之效.《针方六集》对诸多针灸医籍都进行了评议,并取长补短.其中富有代表性的就是修订《金针赋》.在兼罗集中,吴崑还详加介绍了治疗骨蒸劳热,可灸患门四花六穴,并详细记载了具体的取穴方法;以及《千金方》取膏肓腧穴法和隔蒜灸痈毒法.结论:《针方六集》是吴崑在针灸学术方面的重要贡献,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百症赋》取穴配方特点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百症赋》是古代以歌赋形式论述针灸取穴配方的一篇文章 ,因涉及到的病症繁多 ,故以《百症赋》命名。限于歌赋形式 ,其取穴较为简练 ,处方多以 2穴组成 ,少数处方仅有 1个穴位。尽管其处方较为简练 ,但却很好地阐述了针灸治疗的取穴配方规律 ,为临床取穴配方带来很多启示。现就《百症赋》取穴配方特点探讨如下。1 取穴范围广泛《百症赋》共计有 93个处方 ,其中包括单穴处方 16个 ,双穴处方 77个 ,总计取穴 170穴次。如果去除掉穴位重复取用的情况 ,实际取用穴位 15 7个。这 15 7个穴位均为十二正经和任督二脉所属的经穴范畴 ,占全部 361个…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周志英老师电针针刺供血穴改善大脑后循环治疗耳鸣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临诊,收集临床病例资料,对周老师电针针刺供血穴改善大脑后循环治疗耳鸣的方法进行整理与分析,总结其临证经验,并附验案举隅。[结果]周志英老师认为治疗耳鸣首先要明确病因,辨清虚实,结合辨证循经取穴才能正确选定针灸处方。周老师认为耳鸣与大脑后循环供血不足有关,而供血穴有改善大脑后循环的作用,故临床周老师采用针刺供血穴改善后循环的方法治疗耳鸣,可改善内耳微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促进炎症消退,再配合电针、艾灸及针刺补泄的方法,疗效明显。[结论]周志英老师运用电针针刺供血穴改善后循环治疗耳鸣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0.
<正>《标幽赋》是金元时期著名针灸医家窦汉卿的代表作,原载于《针经指南》[1],因其采用歌赋的形式将深晦幽冥的针灸理论加以阐释而广为流传。后世王国瑞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徐凤的《针灸大全》以及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均收载并对此赋加以诠释,由此可见历代医家对其喜爱及推崇的程度。笔者就《标幽赋》中有关影响针刺疗效的内容作一探析,为临床提供参考。1气至病所,针效彰显窦汉卿在《标幽赋》中高度概括了得气与针刺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针灸大成》眼科病治疗条文,分析其治疗规律,为现代针灸治疗眼科病提供借鉴。[方法]整理《针灸大成》有关眼科疾病治疗的条文,再从条文中分析针灸处方用穴数目的多少及使用频次,统计出所有腧穴名称、频次和所归属的经络,分析所选穴位的规律;同时,对文献中穴位用法及特殊的治疗方式金针拨障术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针灸大成》中眼科病的治疗有取穴少而精、重用奇穴、局部取穴、取循行过眼部经络之腧穴以及辨证选穴的特点,在穴位用法上,在针刺的同时重视灸法的使用,并对金针拨障术的治疗提出了一整套的方案。[结论]将《针灸大成》治疗眼科病的选穴规律和治病特点进行总结,对现代针灸治疗眼科病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国瑞《玉龙经》与“穴法相应”陈峰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314000)指导盛燮荪元·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首载《一百二十穴玉龙歌》(以下简称《玉龙歌》)八十五首,次列《穴法相应三十七穴》、《注解标幽赋》、《六十穴穴治证》、《磐石金直刺秘传》等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整理并探讨程为平教授对大肠俞穴性的认识及其临证应用经验。[方法] 阐述程老对大肠俞穴性的认识以及临证应用大肠俞之独特心得,并遴选四则病案,对程老针灸大肠俞治疗不同疾病之思辨过程、手法操作等进行分析解读,并结合笔者平素跟师体会略加评述。[结果] 程老创造性地总结出大肠俞的穴性:宁神醒脑、息风止泻、通腑导滞、强腰壮膝、司外揣内,提出大肠俞在临床中尤适于脑系疾病、肠腹疾病、肢体关节疾病的治疗;同时程老强调该穴治疗不同疾病时须配合相应针刺运动手法方可显效。程老在前人基础上扩大了大肠俞的应用范围,为临证开具针灸处方提供了新的思路。[结论] 大肠俞上能宁脑神、醒脑窍、息诸风,下能通肠腹、止泄泻、强腰膝,临床应用疗效良好,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挖掘临床治疗类相关针灸歌赋中有关治疗膝关节病证的用穴规律,以指导临床针灸治疗膝关节的相关病证。方法:选取19首治疗类针灸歌赋,并建立"临床治疗针灸歌赋数据库"。以"膝"为关键词进行病位检索,并对检索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在数据库纳入的针灸治疗类歌赋中,涉及膝关节病证治疗的歌赋为13首,涉及处方33张,去其重复处方,共计32张。其中涉及经脉11条,穴位31个(66穴次,包括2个经外奇穴),涉及病证名称主要为股膝痛、鹤膝肿、膝头红肿、冷风膝痹、鹤膝风及膝腿无力、足膝肿等。结论:在临床治疗类针灸歌赋中,膝关节病证针灸用穴具有局部取穴、循经取穴、经筋取穴的特点;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行间穴为治疗膝关节病证的常用穴,并可根据不同兼证辨证选用委中、尺泽、曲池、太溪等穴。  相似文献   

15.
针感在针灸术语中称为“得气”,就是患者针刺部位已经得到经气的感应。《标幽赋》记载:“气之至也,如鱼吞钓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处幽堂之深邃”。临床运用提、插、捣、捻、搓、弹、留等针刺基本手法,均可获得针感。 针刺治疗时,患者针感的有无,与疗效有密切的关系。《标幽赋》记载:“气速至而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浅析“五脏皆令人痒”对针灸治疗选穴的指导意义。[方法] 通过中医古籍理论溯源和现代医学文献研究,总结痒证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从痒与五脏角度分析不同可能机制下的针灸治疗思路及临证选穴。[结果] 痒证病因病机复杂,治法多变,有风、湿、热、虫、虚及肿、溃疡之分;治疗上以脏腑经络辨证为主,根据病变所属脏腑经脉进行选穴配伍,以期达到气血和调、阴阳平衡之功。临证验案证明取得了较好的辨治效果。[结论] 基于脏腑与痒证的相关性,针灸临证辨治痒证应结合五脏的生理病理特点进行选穴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挖掘衢州雷氏医学的学术特色。[方法]采用传统医史文献整理研究的方法,从时病、内科、儿科、女科、老年病、杂病、针灸等方面对雷氏医学的学术特色进行系统分析、总结。[结果]衢州作为“丹溪医派”“新安医学”“杨继洲针灸”之融汇处、涵养地,在诊治疾病方面独具特色。雷氏医学认为时医应正确掌握四时五运六气的变化规律,并构建了全新的以四时六气为纲目“知时论证、辨体立法”的时病辨治体系,立法处方提倡用法而不用方。内科广泛运用脏腑辨证,同时还结合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八纲辨证及病因辨证,临证依据病邪特点而治。儿科强调四诊合参,首重望诊,临证当明辨体质差异,治疗因人而异;小儿脾胃易伤,治疗时重视小儿脾胃的特点,处处顾及脾胃。女科注意圆机活法,通权达变,善于抓住妇人经、带、胎、产的生理特点辨证用药。老年病大多本虚标实,治疗首先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并且扶正多从先、后天之本着眼。杂病需提纲挈领,以常见病因病机为纲,又注意区分常证变证、兼证夹证,临证不忘多法并用以提高临床疗效。针灸融合了新安针灸名家和杨继洲针灸的学术思想和理论,选穴注意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结论]衢州雷氏医学在传承中医精华的...  相似文献   

18.
《针灸甲乙经》记载了大量的针灸治疗处方,其取穴的特点体现在辨证取穴、局部取穴、循经取穴以及单穴的应用和特定穴的应用等方面。在配穴上,有特定穴相配、前后配穴法、表里配穴法、上下配穴法、远近配穴法等特点。这些取穴和配穴的方法对针灸临床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杨丹红教授对围绝经期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经验,为针灸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提供新的方法。[方法]通过跟师学习,阅读相关文献,收集医案,并从围绝经期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病因病机、辨病辨证、分证取穴、针刺手法、临症案例等方面总结杨师治疗该病的临床经验。[结果]杨丹红教授认为本病临床施治应以整体、辨证思维为原则,其证型可归纳为肾气不固、脾虚气陷、肝气郁结三类,提出益肾固气、健脾举陷、疏肝理气三大治则。所举病案针穴处方以"百会、气海、关元、中极、维道"为基础方,并根据其证型随证配穴,针刺手法取提气手法结合穴位透刺法,疗效颇佳。[结论]杨丹红教授治疗围绝经期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注重整体与辩证相结合,强调分证辨治,针刺手法古今结合,尤为重视提气法与穴位透刺相结合,应用于临床可取益肾固本、疏肝健脾、提气举陷之效。  相似文献   

20.
通过查阅大量彭老相关书籍和文献,走访彭老的家人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彭老的从医经历及诊病思路、过程。作者认真研究彭老的诊治疾病方法,总结其中医辨证及针灸治疗方面的学术思想。彭老在诊治疾病过程中,先辨阴阳,再立治法,最后临处方。他在临证取穴的时候,采用循经触诊,即寻找病穴及相关腧穴,采用八个字取穴原则,治疗上采用原络配穴大接经的方法,从而治疗疾病,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彭老临证诊治疾病强调先辨阴阳,后立法处方,再则配穴处方。按照循经触诊取穴,采用七方十二剂和一点、二穴、三线、四面的配穴原则,通过调整机体经络气血达到治病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