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伤寒杂病论》用药深受《神农本草经》影响,参考《神农本草经》原文,一方面可以还原仲景组方用药本意,另一方面将本草理论具体化,补充现代《中药学》中药物功效的不足.仲景善用桂枝治疗外感、奔豚、水湿、结证、喘咳、喉痹、痹证、虚劳等,不仅扩展了桂枝临床应用范围,还明确了其用药禁忌.文章就《神农本草经》所载桂枝的功效入手,分析桂...  相似文献   

2.
〈伤寒杂病论〉[1]中用桂枝的方剂有76首,占总方数量的23.4%,可为用药之首,仲师对桂枝的认识及应用有独到之处,不仅应用于外感疾病,而且还应用于内伤杂病及妇科.就桂枝一味药在不同方剂中的配伍应用变化就已体现仲景临证用药的精髓.  相似文献   

3.
《陕西中医》2015,(6):741-742
目的:探讨茯苓、桂枝配伍的药证,更好的指导临床诊疗。方法:本文通过对《伤寒杂病论》中共同使用茯苓、桂枝的相关方剂及条文分析,采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相互参照的方法,归纳茯苓、桂枝相互配伍使用的药证。结论:茯苓、桂枝配伍使用的药证主要有小便不利、悸及气上冲。  相似文献   

4.
仲景所论之郁证为广义的郁证,其包含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饮食情志等多方面的壅滞、痞塞、蓄积、瘀结、失舒、失畅,为病机的概念。郁证由诸多因素造成,其非独为情志一端,外感六淫之邪气,饮食劳倦之所伤,脏腑气血津液之失常,或者失治误治等皆可导致郁证。《伤寒杂病论》描述的是一种滞而不通,结而不散的病理状态,其以气之升降出入失常为基础病机,气郁、血郁、水郁、火郁均蕴含气机升降出入失常之内涵,气郁为诸郁之先,亦为诸郁之结果。仲景对郁证之症状描述,既包括病机的内涵,亦包含有症状之内涵,对郁证病位、性质和症状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其既有对《黄帝内经》之发挥,又有对各种临床所见郁证之总结,主要表现为满、痹、着、结、痞等。  相似文献   

5.
分析《伤寒杂病论》用药特点,得出其用药有独到之处,值得后人研究其奥秘。  相似文献   

6.
郭文娟 《中医杂志》2012,53(6):461-462
后世医家赞《伤寒杂病论》为“活人之书”、“方书之祖”.由《伤寒杂病论》方药使用的特点可以看出:经方在选用药物配伍的时候确实是“审机求属”,而立法组方用药灵活加减、恒动化裁,发挥药物有机组合的综合药效,达到整体综合调节人体功能关系失调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伤寒杂病论》辨治腹痛用药规律.方法:筛选《伤寒杂病论》中条文涉及腹痛类病症的方、药,统计治疗腹痛方中药物的运用频数和频率,对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进行分析.结果:《伤寒杂病论》中,涉及腹痛的方剂共33首,最常用药物为芍药和甘草.张仲景治疗腹痛多用补法、泻法及和法,善于运用温热之品,若使用寒凉之药,偏于运用微...  相似文献   

8.
半夏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在我国中医药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倍受历代中医药学家所推崇.张仲景在其传世名著《伤寒杂病论》(后世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中亦多出用到半夏,其功效可总结为降逆止呕、蠲饮降气、消痞散结、利咽化痰、健脾益气等.同时,仲景对于半夏的毒副作用,也分别从配伍技巧、煎煮方法、炮制方法、用量多寡等方面多有论述,启人深思,值得寻味.  相似文献   

9.
《伤寒杂病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热病的专书 ,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 ,比较完善 ,理论联系实际的古代重要医学著作 ,它的核心是辨证施治 ,经历代运用不衰 ,究其内容 ,新解几点如下 :1 辨证核心 六经新解  《伤寒杂病论》的核心是六经辨证 ,那么六经究竟应当怎样理解 ,它同现代医学有何联系呢 ?六经之经 ,与经络之经殊异 ,经 ,即部 ,如六部之部 ,是将身体的各个部位 ,内在体质统分为六个部位 ,其手足之分上下 ,犹宰职传列左右也 ,名为三阴三阳 ,各列为纲 ,以此囊括万病 ,立法较之思邈用脏腑统令百病 ,无择括三因为病纲 ,丹溪以气血痰郁…  相似文献   

10.
钱荣军 《中医研究》2011,24(9):10-12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张仲景撰著,是理法方药较完备的医学经典。其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基础,其方剂的药物配伍精炼,主治明确。后来不少方剂由此发展变化而来,  相似文献   

11.
对<神农本草经>"彼子"、"苦菜"两种药物进行考证,得出结论:"彼子、被子、榧子三者,字虽异而物同,乃彼杉之果实,今则通作"榧子"一名.苦菜有七名:苦菜、选、苦、荼、荼草、苦荼、游冬,物则为一.有注家认为"苦菜"亦为"茗",经考,二者实为两物.  相似文献   

12.
常新 《陕西中医》2007,28(1):100-102
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著作之一,《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劳动人民在药物认识及实践过程中的宝贵经验总结。本文对《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有治“痹”功效的药物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及分析,试图为痹病的临床用药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山药是临床常用药之一,善滋补阴液,入肺、脾、肾三经。通过对历代所有运用山药的方剂分析,发现与山药配伍频率最高的前30 味中药,其中有28 味来自于《神农本草经》,23 味属“上品”。本文重点分析了山药与补益药的配伍意义及规律,以期为临床科学组方及人们日常保健使用提供依据,从而充分发挥山药的功效。  相似文献   

14.
桂枝在《伤寒论》中使用广泛,其功效的发挥与剂量、配伍及其比例有着密切关系。桂枝功效的核心是通阳化气,从剂量层次来看,随着桂枝在方剂中剂量的增大,其通阳化气的功效在逐步增强,而在不同剂量层次上分别表现出来不同功效方向,小剂量表现为通阳助气化;中等剂量则表现为解肌疏风、调和营卫,调整阴阳;用至中重剂量,其温通之性更显,主要表现在温通心阳,温补脾阳,通络散寒而除痹症;重剂量使用则温化阴气,而平冲降逆。在看待桂枝在方中的作用时必须同时考虑配伍及比例,配伍可以影响桂枝功效的发挥,而同一配伍的比例调整也体现了中医调整阴阳、辨证论治的核心思想,桂枝功效发挥方向与剂量、配伍及比例关系密切,学习时当综合考虑,着眼于病机、方证、用药,全面把握。  相似文献   

15.
现存最早的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对药物的性质和功能主治的描述准确而有特点,该著作大量地运用使动用法,巧妙地利用词语组合,灵活地使用词义,使得对药效的描述既表意又传神。  相似文献   

16.
麻黄升麻汤历代医家对其褒贬不一,就其组方规律及是否为仲景方等问题争论不休,笔者认为麻黄升麻汤当属仲景方无疑,今从注家认识、医理分析、临证应用三方面做一粗浅阐述,以期对研究仲景学说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扶阳气是《伤寒论》重要学术思想之一,《伤寒论》还建立了角药的雏形。本文通过分析《伤寒论》温阳法中角药配伍特点,发现《伤寒论》蕴含着丰富的温阳法角药配伍应用规律,其中独立成方角药有4组,作为方剂核心配伍者有5组,其配伍精妙,用药灵活,对启迪后学及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痞证辨治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伤寒论》对痞证的辨证施治规律。认为《伤寒论》将痞证分为虚寒、实热与邪实正虚,并对各型痞证提出了相应的治则与方药。反映出张仲景治疗痞证的辨证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曹宁  李鹏 《现代中医药》2009,29(4):58-59
<伤寒论>是中医古典名著之一,其中包含很多对复杂病机证候的治疗原则,很能启迪后学,这些治疗原则对当今中医临床医生来说仍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治汗”八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记载了多种不同的出汗表现。本文在探析《伤寒论》各种汗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的同时,总结出调和营卫、清热生津、清心除烦、泻热通便、疏利肝胆、利湿退黄、温阳祛寒、回阳救逆八种治汗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