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帕金森病在临床较常见,患者多伴有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帕金森病的许多运功症状具有一定疗效,但相关参数过多,局限于单个因素的研究难以满足临床需求,因此综合多个参数制订理想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本文总结了不同部位的高低频rTMS对帕金森病的冻结步态、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和强直等运动症状的临床作用,旨在为帕金森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4.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ion,TMS)作为一项新的神经生理刺激技术,目前已广泛用于记忆、运动、言语、视觉和注意功能的定位研究,被誉为神经精神科21世纪的研究工具[1]。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TMS不仅有助于诊断、病理生理、疗效观察,而且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等。 相似文献
5.
随着医疗及生活水平的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提高,而与高龄人口相关的中老年疾病发病率、患病率及致死率也随之不断提高[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相关研究可知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致死率甚或在不久后超过癌症,乃至成为排名第二的死亡原因[2]。而在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中,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尤为常见,并且容易导致病患痴呆以及残疾。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不同阶段伴有不同的并发症,最常见的是认知功能障碍,其次还有记忆障碍、言语障碍、运动障碍和精神行为症状等,给居民和社会带来的经济负担日渐加重。 相似文献
6.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作为一种新的电生理技术,近十年来在神经病学的诊断和治疗中有较大的进展。经颅磁刺激最早仅用于神经科疾病的诊断,主要是单脉冲磁刺激,以后发展了成对磁刺激亦用于PD的诊断和疗效评定。而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以影响大脑皮质的兴奋性,主要用于某些神经疾病如抑郁症的治疗、卒中后康复等。其应用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无论是发病机制还是诊断评估及治疗,都有了一些重要发现。以下就TMS在PD的诊断、评定和治疗方面的研究给予介绍。 相似文献
7.
经颅磁刺激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方法已应用于多种神经疾病的治疗,近些年研究人员尝试应用该技术对帕金森病运动症状、情绪障碍、认知障碍、睡眠4个方面进行治疗.本文就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疗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增加人们对经颅磁刺激的认识,并为帕金森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正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发生于中老年人的黑质变性疾病,我国65岁以上人群中PD患病率为1.7%,患病率与世界发达国家相近[1]。其典型的病理特征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退变,残存的多巴胺能神经元胞质内出现病理标志物路易小体(Lewy's body)。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不稳等运动症状,以及嗅觉减退、便秘、睡眠行为异常、抑郁等非运动症状,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是全球致残的最常见疾病,对患者功能障碍进行准确评定可更好的指导康复治疗并改善预后。大脑皮质兴奋性是脑卒中康复及预后的重要标志。然而目前临床评估多采用量表,精确性差,无法定量评定患者大脑兴奋性情况。由经颅磁刺激诱发的运动阈值及运动诱发电位是大脑皮质兴奋性的代表性评价指标,可定量评估大脑皮质兴奋性。近年来,经颅磁刺激成对脉冲刺激模式诱发的短间隔皮质内抑制及皮质内易化已成为皮质兴奋性相关研究的新方向。经颅磁刺激诱发的相关皮质兴奋性评价指标在脑卒中后运动功能评估及预后参考中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有关指标的特性及其在脑卒中运动功能评估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的高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存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其导致的运功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患肢活动不利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下降。虽然近年来常规康复治疗技术和方法有了很大进步,但是运动功能障碍仍然是康复治疗领域的难题之一,人们也一直在探索提高患者运动功能的新方法。自2005年以来,已有学者开始 相似文献
11.
帕金森病的经颅磁刺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颅磁刺激作为一项全新的神经生理刺激技术,已在实验室和临床广泛应用。对帕金森病而言,经颅磁刺激可用于研究其病理生理、诊断、疗效评价,同时经颅磁刺激还能改善帕金森病的运动障碍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Meta分析探讨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运动功能康复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8篇经颅磁刺激康复帕金森病运动功能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评价其疗效,并探讨其他因素对其疗效的影响。 结果8篇文献Meta分析,其合并效应量d=-5.77, 95%可信区间(-10.65,-0.89)综合显著性检验z=2.32,P<0.05,治疗前、后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5篇文献中经颅磁刺激与假性刺激对照Meta分析,合并效应量d=-4.32,其95%可信区间(-6.71,-1.92),综合显著性检验z=3.53, 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均提示疗效显著。 结论经颅磁刺激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真性刺激与假性刺激对照的结果表明,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的运动功能康复具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14.
<正>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作为一种新的电生理技术,近十年来在神经病学的诊断和治疗中有较大的进展,并逐渐应用于儿童脑性瘫痪、孤独症、精神障碍、多动症等的评估和治疗,下面对其在儿童康复中的应用进行综述。1经颅磁刺激概述1.1经颅磁刺激基本原理通常应用的是"8"字形绝缘线圈,它与一电容器相连接,将其放在头皮的特定部位,当电容器瞬间放电的电流通过这 相似文献
15.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是1985年由英国的Barker教授等首先创立的一种非侵入性的现代脑科学技术[1],具有无痛、无损伤、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神经学、神经康复学及精神心理学领域, 相似文献
16.
重复经颅磁刺激在帕金森病研究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复经颅磁刺激是通过时变磁场在颅内产生电流的一种无痛性技术 ,能引起神经膜的去极化和动作电位的产生。可以作为研究皮质脊髓生理的新型手段 ,广泛地应用于帕金森病的研究。同时还可以作为一种新型治疗工具应用于该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19.
经颅磁刺激在急性脑梗死运动功能康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 研究经颅磁刺激对运动传导通路的易化作用及其脑卒中运动功能康复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 选取65例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基本治疗相同的情况下,治疗组给予14天的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第1天和第14天的MEP(运动诱发电位)、CMCT(中枢运动传导时间)、肌力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结果 在Gug-Meyer运动功能评分、肌力和CMCT等方面:治疗前,两组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分别与治疗前相比,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的运动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两组之间的MEP潜伏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脑卒中急性期进行经颅磁刺激治疗,可明显缩短CMCT,有利于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后的各项功能障碍均会对个人、家庭、社会产生诸多不良影响,认知功能障碍是其中重要影响之一。非侵入性脑刺激是近年来康复治疗研究的热点,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和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两项技术,目前,将tDCS和rTMS应用于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旨在通过对tDCS和r...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