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许昌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7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8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实施延续性护理,均护理干预12周。比较两组心理状态、自护能力、服药依从性、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心理健康量表(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消极心理状态,有效提升患者自护能力和用药依从性,降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覃艳芳  马燕 《妇幼护理》2023,3(10):2487-2489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PCI 术后心理状态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10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50 例急性心肌梗死 PCI 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2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不良情绪、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 3 月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显著低于对 照组(P<0.05)。干预 3 月后,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 干预 3 月后,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比干预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 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 PCI 术后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缓解患 者不良情绪,改善生活质量评分,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郑东美  王福平 《妇幼护理》2023,3(5):1251-1253
目的 探讨在冠心病护理中采取优质护理对其生活质量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2 月到 2022 年 12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95 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47 例)和研究组(48 例)。对照组采 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研 究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 ESCA 评分显著高于 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冠心病护理工作中采取优质护理,可降低 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治疗依从性与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周彬 《当代护士》2017,(8):110-112
目的探讨微信延续护理对冠心病搭桥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6年1~6月的120例冠心病搭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实施常规的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入科室微信群,由护理人员通过微信平台发送相关医学知识,并解答患者的疑惑,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6个月时的生活质量、心血管危险因素发生数、定期复诊依从性、服药依从性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生活质量、心血管危险因素发生率、定期复诊依从性、服药依从性等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定期复诊依从性、服药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心血管危险因素发生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群随访冠心病搭桥术后患者,提高了患者术后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降低了患者心血管的危险因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庄毅 《当代护士》2018,(1):36-38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2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出院时仅给予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用药、饮食、锻炼、休息、复查等方面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院外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冠心病院外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模式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病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120例PCI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延续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心功能、运动耐力、服药依从性、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生存质量。结果:两组病人出院1个月时心功能和运动耐力均优于出院时(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服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出院6个月时生存质量均高于出院时(P均<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CI术后病人心脏康复中应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病人的心功能,提高病人运动耐力,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信互动式延续性护理在冠心病搭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搭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微信互动式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自我管理能力、不同时间健康生活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冠心病搭桥术后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可以更方便快捷地对患者进行护理指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定量评估的强化健康管理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2月—2020年7月收治的152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6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健康管理,观察组采用基于定量评估的强化健康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管理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再住院率、康复效果、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服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期间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6 min步行试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LVEF、6 min步行试验距离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VEDD、LVESD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疾病认知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和治疗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术后实施基于定量评估的强化健康管理可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再住院率,增强康复效果,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儿童难治性癫痫(RE)给予基于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对生酮饮食(KD)依从性、家长接受程度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4月医院收治的RE患儿141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1例。所有患儿均接受KD,对照组给予常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KD保留情况、KD依从性、癫痫发作控制情况、智能发育情况、家长接受程度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3、6个月KD保留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Frankie依从性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癫痫发作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患儿家长接受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E患儿给予基于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能够改善KD保留情况和依从性,控制患儿癫痫发作,促进智能发育,提高家长接受程度、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王燕艳 《妇幼护理》2022,2(13):3115-3117
目的 探析对癌痛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6 月至 2022 年 5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癌症患者 6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模式。分析对比两组 的依从性、疼痛治疗效果以及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疼痛治疗控制有效率 为 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3.33%(P<0.05)。观察组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和角色功能等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 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延续性护理应用于癌痛患者中效果显著,能提高服药依从性,提升疼痛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 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管菁菁  陆亚芳 《妇幼护理》2022,2(5):1116-1118
目的 观察肢体语言结合称赞性语言对小儿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20 年 8 月至 2021 年 10 月入院的患儿 74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7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肢体语言结合称赞 性语言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依从性以及家长认知程度。结果 观察组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 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家长认知程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小儿护理中应用肢体语言结合称赞性语言,能减少不良事件的 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患儿依从性以及家长认知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心病患者的依从性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80例PCI术后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治疗依从性、焦虑(SAS)、抑郁(SDS)评分、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生理职能、活力以及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躯体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提高PCI术后冠心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和依从性,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减少不良心脏事件,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对该院收治的101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品管圈护理模式组)50例与对照组(常规干预模式组)51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满意度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与治疗满意度分别为98.00%与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63%与70.59%,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控制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产生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LACE风险模型下延伸护理在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接收的60例冠心病行PCI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院后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院后护理+LACE风险模型下延伸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CSMS)评分及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均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LACE风险模型下延伸护理在冠心病行PCI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改善冠心病出院患者行为依从性及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3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112例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出院后予以常规跟踪随访,观察组予以延续护理。比较两组出院时和护理6月后的行为依从性(按时服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定期复查、乐观心态)、生活质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记录患者随访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按时服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定期复查、乐观心态等依从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同时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生活质量总分以及LVEF均显著高于同时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37%,显著低于对照组17.86%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冠心病出院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能够强化巩固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生存质量与预后,预防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张丽  毕玉洁 《妇幼护理》2023,3(24):5941-5943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 PCI 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我院行 PCI 术的冠心病 患者 60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 延续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行为及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心功能指标无显著差 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 LVEF、SV 显著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 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心理状 态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无显著 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冠心病患者 PCI 术后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够改善心功能及心理状态,提高自我管理水平,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17.
栗康  杜祥钰 《妇幼护理》2023,3(14):3515-3516
目的 探讨在急性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STEMI)的护理中开展 CCU(冠心病监护病房)延续性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21 年 1 月到 2022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 50 例急性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 组(n=25)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n=25)实施 CCU 延续性护理路径干预。对比两组的治疗依从性、心功能、CCU 治疗时间 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治疗依从性、心功能、CCU 治疗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急性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实施 CCU 延续性护理路径,能够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心功能,减少心血管不 良事件,促使病情好转,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莫凤霞  冯小莎 《全科护理》2020,18(15):1907-1909
[目的]观察微信打卡式监督法提高冠心病病人院外康复锻炼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40例冠心病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冠心病院内护理及出院后电话随访,观察组将随访方式改为微信打卡式监督法,比较干预后两组病人心功能指标、锻炼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病人心功能指标均得到优化,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依从性评分及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打卡式监督法在缓解冠心病症状、提高病人依从性与满意度方面均具有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19.
花长娟 《妇幼护理》2023,3(1):180-182
目的 评价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在门诊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8 月至 2022 年 8 月我院接收的门诊 外科手术患者 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双色球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干预, 观察组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的负性情绪状态、护理满意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的 负性情绪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负性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显著 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人文关怀护理干预运用于门诊外科手术 患者的护理中,能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联合团体活动对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1日~2020年10月1日某三甲医院接受PCI的9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联合团体活动;比较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74)]、治疗依从性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GQOL-74评分、按时复查、遵医用药、合理运动、规律作息、科学饮食、戒烟戒酒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老年冠心病PCI患者中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联合团体活动,能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并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