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浅析《素问·调经论》阴阳虚实寒热病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机体阴阳的对立互根、消长平衡,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这一阴阳平衡状态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发生阴阳盛衰的病理状态变化。阴阳的偏盛偏衰,可表现为或寒或热,或虚或实的不同证候,故张介宾说:“寒热者,阴阳之化也。”此即通常所说的“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的病机。今之所言的这四种病机虽然可致寒热虚实的不同证候,但与《素问·调经论》曰:“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有显著不同。试析如下。1“阳虚则外寒”与“阳虚则寒”“阳虚则外寒”,是指外邪袭表产生表证恶寒之机理。此…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素问·离合真邪论篇》中关于“大气”与“温血”的两则经文进行辨析。提出“大气”有真气、邪气之分 ,而“温血”应理解为蕴血 ,即邪蕴于血的含义。  相似文献   

3.
《素问》“心掣”探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问》“心掣”探赜无锡市中医医院中研所陆曙(214001)关键词:《素问》,心掣,胆心综合征“心掣”语出《素问·阴阳别论》:“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其传为心掣,其传为膈。”“心掣”究属何证,历来阐释欠清,故就其含义、病机及临床意义探析如下。关于心...  相似文献   

4.
"虚"与"实"是中医学中应用广泛、内涵丰富的一对词语.虚实病机影响着病情的轻重、病变的发展趋势及转归,决定着疾病的虚实性质.<黄帝内经>作为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从两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释,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孙非  张其成 《北京中医药》2006,25(10):594-595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有四处经文历来有不同的解读.第一,"以妄为常".以安为常,妄作劳倦之解均非是;"肆乎行也"及"以不正常为正常"之解未透彻;正解当作"以虚妄为真常".第二,"醉以入房"."醉甚入房"之解非是;"以醉入房"之解牵强;正解当作"醉而入房".第三,"以耗散其真"."以散其真"之解无据;"以好散其真"之解亦无据;"耗"正解当作消耗.第四,"真气从之"."真气居之"之解呆板,"从"作"顺"则生动、义胜.  相似文献   

6.
《素问·宣明五气》所论“五气所病”阐明了人体五脏之气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的特点, 历代医家对此认识不一。本文针对各家看法展开讨论与总结,并结合临床经验,旨在阐明“五气为病” 理论对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其本义的针对药食气味而言的,后世医家多从人体阴阳寒热盛衰的病机进行阐述,这不仅丰富了病机学说的内容,也是对《内经》理论的发展和补充,其意义已远远超出了原文本身的含义。本文在阐释原文本义的同时,对后世医家的引申义也进行了论述,目的是使人们对该段原文有一个完整全面的认识,使理论能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金匮要略》首次提出了"妊娠""郁冒""脏躁""转胞""阴吹"等病名,论述了妊娠病、产后病及一些妇科杂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及治疗方法.创立了妇科外治法;并提出了正常妊娠与妊娠疾病之鉴别.  相似文献   

9.
《素问·太阴阳明论篇》有这样一段经文:“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藏府各因其经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历代医家对这段经文的解释各不相同,其中分歧最大者为“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一句。下列举有代表性的三家观之:其一,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阳明为阴阳脏腑之海,五脏六腑各因十二经脉受气于阳明,故经脉得为胃行津液之气”。他认为十二经脉为胃行其津液。  相似文献   

10.
《素问&#183;经脉别论》“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存在夺字,应为:“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动静揆度以为常也”,断为:“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动静.揆度以为常也”,释为:“水精四布于周身皮毛,流注于五脏经脉的情况,与四时气候相符合。脉象中所显示五脏相应的阴阳变化。应诊断为正常的生理现象”。揆度作脉诊解。  相似文献   

11.
安徽歙县医家程文囿所撰《医述》是新安医学的重要著作之一,程文囿字杏轩,号观泉,清代乾隆、嘉庆、道光间名医,是著名新安医家之一。现仅就《医述·女科原旨》中有关调经的学术思想及临床意义作一探述。1 调经必理气经水者,阴血也。阴必从阳,故其色红,禀火色也。《女科原旨》曰:“血为气之配,气热则热,气寒则寒,气升则升,气降则降,气凝则凝,气滞则滞,气清则清,气浊则浊。成块者,气之凝也;将行而痛者,气之滞也;来后作痛者,气血俱虚也;色淡者,亦虚也;错经妄行者,气之乱也;紫者,气之热也;黑者,热之甚也。”可见理气当分为寒、热、升、降、补、…  相似文献   

12.
《素问·咳论》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揭示了咳虽为肺之病变,但其他脏腑病变,也可影响肺而发生咳嗽,从而拓宽了咳嗽的辨证论治范围,对临床辨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其文深奥难懂,述证又过于简单,且无具体应用,令普通中医大夫难于掌握应用,笔者经过反复研究,深入探索,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写成这篇辨证发挥,以科学的态度,实用为目的,真诚献方供同道参阅,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3.
分析《素问&#183;六节藏象论篇》关于五藏阴阳的论述,认为“肺为阳中之太阴”、“肾为阴中之少阴”有错讹之处;其原因为传抄失误造成;所论五藏阴阳属性是指与四(五)时的关系而言,而与十二经脉、五藏的位置无关;应改为肺为阴中之少阴,肾为阴中之太阴。  相似文献   

14.
《黄帝内经》素以养生保健著称,可见中医学自古以来高度重视阳气在养生保健中的作用,人体阳气盛衰变化规律及阳气在人体养生中有极大的重要性,阳气养生的基本原则是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阳气的固密潜藏是养生的关键,故而固护阳气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凌燕 《光明中医》2013,(7):1457-1458
皮肤瘙痒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不同年龄的人均可罹患,并且散在在不同的疾病当中,涉及妇科、皮肤科、内科等。临床上治疗皮肤瘙痒多从风、湿等论治,但是六淫致病的前提条件是人之正虚,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虚为本,邪实为标"。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难经·八难》云:"气者,人之根本也。"血是肾中精气的化生,濡养血脉,以达周身。所以说气血是人生命之根基,气血功能失常  相似文献   

16.
少阴包括手少阴心和足少阴肾,少阴病病因传经或直中而发,有寒化、热化2种转归,分别治宜扶阳抑阴或育阴清热,禁用汗法,其预后阳存则生,阳亡则死.  相似文献   

17.
[原文]黄帝坐明堂,召雷公而问之曰:子知医之道乎?雷公对曰:诵而颇1能解,解而未能别,别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足以治群僚,不足至侯王。愿得受树天之度,四时阴阳合之,别星辰与曰月光,以彰经术,后世益明,上通神农,著至教,疑于二皇。帝曰:善。无失之2,此皆3阴阳、表里、上下、雌雄相输应4也,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以教众庶,亦不疑殆,医道论篇,可传后世,可以为宝。  相似文献   

18.
古人在描述疾病成因或者总结出某一结论时,用词常常会有文学味道。数字在医书中会经常出现,但并不一定就是特指这一个数。这些数字常为"泛指","百病生于气"中"百"就是指许多的疾病,"气"也并非常述  相似文献   

19.
就《素问·病能论》记述之怒狂及其治疗做了论述,并指出:阳气者,因暴折而难决所致之怒狂,实乃现代医学急性反应性精神病呈精神运动性兴奋者。文章就原文所述怒狂之病因病机及治疗机理,做了进一步阐释,同时,还就怒狂论述及治疗对其他精神疾病辨治之指导作用作了介绍。文末指出,由于后世一些医家未能深析怒狂之论述,对怒狂之成因及治疗做了不妥之阐释与错误的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20.
疼痛是临床常见的自觉症状,成因复杂,部位广泛,表现繁多。《素问·举痛论》专文论痛,阐释精辟深邃,为后世医家研究痛证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文章融汇原文经义,结合后世医家见解及临床实践,对疼痛病因病机及诊治加以阐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