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肺结核患者121例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我院1152例结核患者中,抗结核药物治疗后出现121例药物性肝损害,分析肝损害出现的年龄、初复治情况、乙肝病毒感染关系以及治疗方法。结果接受抗结核治疗的患者中,≥60岁的老龄、复治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患者出现肝损害的发生率较〈60岁、初治及HBsAg(-)患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给予保肝、降酶等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效果好。结论对高龄、复治及乙肝病毒感染肺结核患者,是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高危人群,应密切观察肝功能情况..旱发明.、旱预防、早治疗肝桶窖.以利干顺利旁威抗结核化疗疗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酒精依赖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368名酒精依赖患者家属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定焦虑、抑郁状况,对酒精依赖患者家属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及不同家庭收入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酒精依赖患者家属焦虑发生率为25.54%,抑郁发生率为19.84%;酒精依赖患者家属≥55岁组焦虑、抑郁发生率均高于其他年龄段(X^2=10.17、8.88,P〈0.01),文化程度为大专以上的家属焦虑发生率均高于其他文化程度的家属(X^2=11.31,P〈0.01),个体和无业的家属焦虑、抑郁发生率均高于其他职业,(X^2=13.96、11.57,P〈0.01),不同家庭人均收入家属焦虑抑郁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酒精依赖患者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问题,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及不同职业对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应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心理干预以减轻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3.
重症肝炎患者凝血功能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利用血凝仪检测凝血四项功能对准确反映病毒性肝炎患者凝血功能状况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择正常人和慢性肝炎重度(慢肝重度)、重型肝炎(重肝)、肝炎后肝硬化(肝硬化)患者,血凝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以及纤维蛋白原(Fbg)含量。结果除慢性肝炎严重肝损害患者外的所有患者上述四项指标的均值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其中慢肝重度和肝硬化患者Fbg含量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其它二项或三项指标(P〈0.01或0.05);重型肝炎死亡患者PT均数及APTT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存活者(P〈0.05)。结论利用血凝仪检测凝血四项功能可以从多个角度更客观、准确地反映严重肝损害的肝炎患者凝血功能状况及其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性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LSA法检测60例抗结核治疗2个月后出现药物性肝炎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药物性肝炎组)血清IL-10、IFN-γ水平。选择20例抗结核治疗2个月后未出现肝损害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作对照。结果药物性肝炎组血清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清IFN-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ALT200~400U·L^-1组、ALTM00U·L^-1组血清IL—10水平与ALT〈200U·L^-1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LT200—400U·L^-1组、ALT〉400U·L^-1组血清IFN-γ水平均明显高于ALT〈200U·L^-1组(P〈0.05或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出现肝功能损害时服用抗结核药的时间与血清IL-10、IFN-γ水平均无相关性(r=-0.45、0.03,均P〉0.05)。结论1)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出现可能与细胞免疫功能出现紊乱有关。2)患者出现肝功能损害时服用抗结核药的时间长短与血清IL-10、IFN-γ水平无相关性。3)检测血清IL-10、IFN-γ水平有助于了解肝细胞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患者心功能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心功能改变及其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33例肝硬化患者,年龄(50.9±10.4)岁,按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标准分为Child A组(n=12)、ChildB组(n=11)和ChildC组(n=10)。2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年龄(46.3±10.3)岁。超声心动图测量静息状态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前后径(LAd)、舒张期二尖瓣血流频谱E波峰值速度与A波峰值速度比值(E/A值)。结果肝硬化患者较对照组LVEF增加、LAd增大、E/A值下降(均P〈0.01)。LVEF:对照组〈Child A组(P〈0.05)〈Child B组(P〈0.01),Child C组小于Child B组(P〈0.01),Child C组与Child A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LAd:对照组和Child A组〈Child B组〈Child C组(均P〈0.01)。E/A值:对照组〈Child A组〈Child B组〈Child C组(均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左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不全,与肝功能损害严重程度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丹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血浆TXA2、PGⅡ浓度及肝功能的变化,探讨丹参对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肝损害的作用。方法5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肝损害患者在入院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28例和丹参组29例,分别行常规治疗和丹参治疗14d。检测其TXA2、PGⅡ及肝功能的改变。结果人院时两组TXA2/TXAⅡ/PGⅡ比值无明显差别,人院后3,7,14d丹参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PGII各时间点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丹参组14d后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丹参对于SAP肝损害的治疗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丹参可能通过纠正血管收缩/舒张因子之间的平衡而改善肝脏微循环,这可能是其治疗SAP肝损害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接受化疗前3个疗程的符合乳腺癌诊断患者110例,于化疗前1~2d、化疗中5~7d、化疗后5-7d3个时间点进行癌因性疲乏的测量。结果 化疗中和化疗后,乳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属于中等程度,化疗前、中、后的疲乏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19,P〈0.01),化疗后5~7d疲乏最重。化疗前、中、后疲乏程度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52.0625,P〈0.01)。影响癌因性疲乏的因素化疗前有医疗方式(t=2.24,P〈0.05)、化疗方案(t=2.18,P〈0.05)和疗程(t=3.59,P〈0.01);化疗后有医疗方式(t=2.53,P〈0.05)和化疗方案(t=2.21,P〈0.05)。结论 护理人员应关注和重视癌因性疲乏,尤其是应加强对化疗中5~7d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关注和指导,使护理干预更有依据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音乐干预对乳腺癌化疗间歇期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乳腺癌术后化疗间歇期伴抑郁情绪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为期9周的音乐干预。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的抑郁情绪进行评价,分析音乐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抑郁发生率及SDS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抑郁发生率为23.33%,SDS得分为(35.60±5.62)分,均低于对照组83.33%,(42.87±6.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90,t=-3.8;P〈0.01);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SD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P〈0.01)。结论音乐干预可显著改善乳腺癌术后化疗间歇期患者的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9.
伤寒并发中毒性肝炎的肝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伤寒杆菌感染对肝脏的损害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50例伤寒患者肝功能及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30例(65.7%)出现ALT和AST升高,其中83例(36.1%)伴有血清总胆红素(STB)升高;320例进行HBV标记物检测,发现HBV感染45例,伤寒重叠HBV感染率为14.1%,单纯伤寒组与重叠HBV感染组的肝损害情况比较,重叠感染组的ALT、AST及STB均值比单纯感染组显著升高(P<0.05),而两组间肝损害发生率和血清白蛋白(ALB)均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伤寒患者中肝损害较常见,病情重者肝功能损害程度也严重,其中重叠HBV感染者肝损害程度更重,但重叠HBV感染中肝损害的发生率并无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患者交感神经皮肤反应检测及中医证候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在2型糖尿病(T2DM)周围神经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分析其与中医证候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192例T2DM患者的SSR;按气虚、阴虚、阳虚、血瘀、痰湿进行中医证候归类,用5级记分法进行量化评分。结果SSR总体异常率为73.4%(141/192);在无周围神经损害症状和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症状的患者中,SSR异常率分别为71.5%(27/38)和68.8%(11/16);性别、年龄、病程及有无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症状对SSR异常率无影响(P均〉0.05)。SSR上肢波幅(Amp)与脂蛋白B(Apo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胆固醇(CHO)呈正相关;下肢潜伏期(Lat)与餐后2h血糖(2hPBG)、舒张压(DBP)均呈正相关;下肢Amp与ApoA1、ApoB、LDL-C和CHO呈正相关(P〈0.05或P〈0.01)。阴虚证、血瘀证出现频率〉50%;〉60岁组阳虚证比例及积分均显著高于≤60岁组(P〈0.05和P〈0.01);病程长者血瘀证、阳虚证积分均显著增高(P均〈0.01);有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症状患者的气虚证和阴虚证积分均显著高于无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症状者(P均〈0.01);SSR异常组的阴虚证积分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SSR的四肢Lat与气虚证积分呈负相关(-0.316〈r值〈-0.157,P〈0.05或P〈0.01);右上肢Amp与阳虚证、血瘀证积分均呈负相关(阳虚证r=-0.207,P=0.006;血瘀证r=-0.162,P=0.032)。结论SSR有助于发现糖尿病的亚临床神经病变,可作为评价T2DM患者早期自主神经及小纤维神经病变的敏感指标;血糖、血脂和血压可影响SSR参数。DPN患者阳虚、血瘀程度随病程延长和年龄增长渐进加重,气虚、阳虚和血瘀3种证候的病情程度对SSR参数的异常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周颀  蒋敬庭  徐斌  吴昌平 《检验医学》2009,24(6):431-433
目的检测肝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的水平,分析在不同程度肝细胞损伤情况下的Lp(a)表达规律。方法采用透射比浊法测定36例肝癌患者、28例中度肝硬化患者、68例慢性肝炎患者及60名健康对照者的Lp(a)水平,并对不同程度肝炎患者进行分组分析。结果各组肝病患者的Lp(a)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各肝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炎组轻、中、重度间比较,轻度和重度Lp(a)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p(a)水平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r:0.055,P=0.439),Lp(a)水平在不同性别人群中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p(a)是肝脏损伤的间接指标,评价血清Lp(a)水平有助于评估肝脏疾病的肝功能,同时血清Lp(a)可作为临床判断肝细胞损害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硫普罗宁片防治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硫普罗宁(凯西莱片)预防和治疗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疗效。方法选择住院及门诊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42例。观察凯西莱片预防和治疗抗结核药物肝损害情况。预防组72例,未预防组70例,预防组在抗痨基础上加服凯西莱片。抗痨基础上出现药物性肝损害共有49例,随机分成治疗组25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口服凯西莱片,对照组口服齐墩果酸片。结果与未预防组相比较,预防组谷丙转氨酶(ALT)〉40U/L发生率和ALT升高时间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药物性肝损害方面,治疗组ALT复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凯西莱片对预防和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有较好疗效,特别降酶效果显著,毒副作用少且易于耐受,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李卫星  饶智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54-55,58
【目的】观察合并肝炎病毒感染的结核患者服用抗结核药物后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单纯结核杆菌感染的患者525例,结核杆菌合并肝炎病毒感染43例。两组患者前4个月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治疗,后2个月采用异烟肼、利福平治疗,观察抗结核治疗对肝功能的影响。【结果】单纯结核杆菌感染组发生急性药物性肝炎54(10.3%)例,结核杆菌合并肝炎病毒感染组发生急性病毒型肝炎20(46.5%)例,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急性病毒性肝炎肝功能损害严重(AST:210.6±77.4vs387.4±90.6,P〈0.05;ALT:207.3±45.3vs372.6±88.1,P〈0.01),肝功能恢复时间延迟(27.4±13.5vs41.4±18.3,P〈0.05)。【结论】抗结核杆菌的药物对结核杆菌合并肝炎病毒患者的肝脏毒性较强,治疗过程中定期复查肝功能;抗结核治疗前应该常规检测肝炎病毒。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在不同肝功能情况下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补体C3、C4与HBV-DNA。方法选取136例CHB患者,根据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情况将患者分为好转组和恶化组。检测2组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补体C3、C4和HBV-DNA。结果好转组72例,恶化组64例,恶化组患者与好转组患者CD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化组患者与好转组患者比较,CD4+明显减少,而CD8+明显增加,同时CD4+/CD8+比值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化组患者补体C3、C4水平相较于好转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124、P=0.003,t=4.041、P=0.010)。好转组患者和恶化组患者HBV-D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598、P=0.793)。结论相比于补体C4、T细胞亚群和HBV-DNA,补体C3水平更能反映CHB患者肝功能损伤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背景:研究认为肾移植后感染肝炎病毒,比术前感染有更为严重的肝损害表现,且有观点认为术前肝炎病毒感染对肾移植术后5年内肾功能影响不大。目的:分析肾移植后的重症肝炎发病情况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例肾移植后重症肝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抗病毒治疗、免疫抑制剂方案调整和人工肝治疗。主要观察患者综合治疗后一般情况、肝功能、血常规及死亡率。结果与结论:19例重症肝炎患者经过常规治疗和抗病毒治疗,部分应用胆红素吸附治疗,12例应用人工肝治疗患者,精神和神智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胆红素和转氨酶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死亡13例,其中术后感染肝炎病毒的4例全部死亡,3例单纯药物性肝损害患者全部痊愈。结果提示肾移植后重症肝炎死亡率高,对于诊断为重症肝炎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抗病毒治疗和/或人工肝治疗,可使部分患者病情逆转,可能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对肺结核伴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60例肺结核伴慢性乙肝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抗结核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复方鳖甲软肝片。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HA、LN、PCⅢ、Ⅳ-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HBV-DNA转阴率及HBeAg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肺结核合并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中联合应用恩替卡韦和复方鳖甲软肝片,可降低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减轻肝纤维化程度,促使结核病灶吸收、肺部空洞闭合、乙肝病毒转阴。  相似文献   

17.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血清病毒载量与肝损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血清病毒载量与肝损伤的关系。方法:临床收集102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治疗前后测定其血清HBV标志物,用荧光定量PCR仪检测HBVDNA含量,肝功能及生化指标和凝血酶原时间均由本院生化仪测定,将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比较早期,中期,晚期治疗前后病毒载量情况和肝功能生化指标比较。结果:重型肝炎早期中期病毒载量高,治疗前后病毒对比有明显差异,晚期则无明显差异;治愈组病毒阴转率明显高于死亡组;病毒载量与肝损伤程度无明显差异。结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病毒载量与肝损伤程度无明显相关,但病毒阴转率是提高治愈率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包膜型肝结核性的超声造影表现并将其与增强CT及病理比较。 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病理确诊为肝结核且病灶位于肝包膜处的病例,同期有超声造影和增强CT结果,共20例25个病灶,超声造影观察病灶区肝包膜的连续性、病灶的增强模式、病灶周围肝实质的有无增强等,并与增强CT及病理比较。 结果 根据病灶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分为实性均匀增强1个、薄壁腔型增强5个、厚壁腔型增强8个及虫蚀腔型增强11个,超声造影显示实性和薄壁腔型病灶的肝包膜完整性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两类病灶(P<0.05);而虫蚀腔型病灶的周围肝实质增强比例明显高于其余三类(P<0.05);不同增强模式的病灶腔壁病理成分组成明显不同。超声造影在包膜连续性、病灶周围肝实质增强阳性率等方面与增强CT有很好的一致性。 结论 包膜型肝结核多伴有坏死区,超声造影可以很好地显示坏死腔的范围、形态,可用于评估包膜型肝结核的病程状态,可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肝纤维化标志物(HA、LN、CIV、PⅢP)、HBV—DNA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肝脏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关系。方法测定80例肝病患者血清TGF—β1、HA、LN、CIV、PⅢP、HBV—DNA、ALT,同时对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肝穿刺活检并进行病理分级分期,分析TGF-β1、HA、LN、CIV、PⅢP、HBVDNA、ALT与肝脏病理分级分期的关系。结果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GF—β1水平随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而升高,各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但其在肝脏炎症各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纤维化各期和炎症各级之间HBV—DNA、ALT均无明显差异(P〉0.05);TGF-β1变化趋势与HA、LN、CIV、PⅢP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TGF—β1水平与乙型肝炎患者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且不受肝组织炎症程度的影响,血清TGF-β1水平测定有助于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慢性肝炎门静脉及肝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超声测值与慢性肝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将457例慢性肝炎患者肝功能异常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选取12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全部受检者均行门静脉、肝动脉超声检测和血清学、病毒标记物检测,209例患者经肝组织活检病理证实.将超声测值与血清学检测的肝损害程度分期对照分析.结果 对照组与轻度组,在门静脉内径、门静脉血流速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肝动脉流速、阻力指数和收缩期峰值与舒张期峰值比值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轻度组与中度组、重度组在血流定量指标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慢性肝炎患者门静脉流速、肝动脉流速及肝动脉阻力指数等能反映肝脏肝功能损害程度,从而对慢性肝病的临床治疗评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