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臂丛神经鞘内注入低浓度局麻药和B族维生素、配以小剂量醋酸泼尼松和碳酸氢钠治疗颈椎病 ,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选择 1 80例颈椎病患者 ,男 1 0 9例 ,女 71例 ,年龄 35~ 69岁 ,ASAⅠ~Ⅱ级 ,体重 40~ 70kg ;随机分成 2组 ,每组 90例。A组采用臂丛神经阻滞治疗 ,B组采用牵引治疗。方法 :A组 :均以患侧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在C5 横突外侧进针找到异感后 (高位肌间沟法 )注入下列混合药液 :0 75%布卡因 5ml 醋酸泼尼松 50mg 维生素B1 1 0 0mg 维生素B1 21 0mg 5%碳酸氢钠 3ml 0 9%生理盐水至…  相似文献   

5.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7):1209-1211
入选我院2014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臀中肌综合征病人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进行小针刀结合痛点阻滞疗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抗炎、封闭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臀部压痛、疼痛的VAS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有效率为88.6%,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臀部压痛、疼痛的VAS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臀中肌综合征病人进行小针刀结合痛点阻滞疗法,临床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8.
杨百瑞  陈春燕 《疼痛》1999,7(3):109-109
我院自1996~1998年用小针刀加肩胛上神经阻滞治疗重症肩周炎60例,男24例,女36例,年龄37~78岁,平均57.5岁,病程1~8年。重症肩周炎的特征是,肩关节疼痛剧烈,夜间加重,痛点大而广泛;肩关节活动极度受限,手臂几乎与身体水平垂直,穿衣、写字都不能自理;三角肌有轻度萎缩。  相似文献   

9.
10.
神经阻滞疗法的适应证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Zhe秀武  刘小立 《疼痛》2001,9(3):127-144,F003,F004
  相似文献   

11.
12.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发生的退行性改变.以颈椎体后缘骨赘形成,后纵韧带钙化,黄韧带肥厚,造成椎管狭窄,出现脊髓、神经根等重要组织受压,产生相应的临床症候群。手术需前路除病变间盘,或后路椎管成形。术中要求定位准确.解除脊髓致压物且不损伤神经组织。术中患清醒、无痛.患肢能自主活动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本总结了52例颈椎病手术选用颈丛阻滞麻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神经阻滞治疗慢性疼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神经阻滞是疼痛治疗的主体方法,本文重点介绍慢性疼痛新概念、神经阻滞治疗疼痛机制及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14.
剑突下痛点阻滞治疗胃部胀痛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方×× ,男性 ,6 6岁 ,70kg ,左上腹持续胀痛 ,时轻时重 ,并剑突下间断性疼痛向左上腹放射 2年余 ,剑突下疼痛呈电击样 ,日发作 5~ 16次。帕金森氏病 4年 ,高血压病 6年。无腹部外伤史。检查 :脉搏 72次/分 ,血压 2 1/13kPa ,剑突下 3cm ,靠左侧腹直肌上段有轻度触  相似文献   

15.
16.
上腹下神经丛阻滞治疗痛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药物疗效欠佳的盆腔痛病例,上腹下神经丛阻滞是有效的镇痛途径之一。本文对近年治疗痛经的各种阻滞方法进行比较,探讨其优缺点及效果。  相似文献   

17.
我们采用电脑控制牵引和痛点注射的方法对60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收到较明显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电针牵引椎旁痛点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家胜 《中国康复》2001,16(4):225-225
1993年以来笔者采用电针、颈椎牵引和椎旁神经阻滞等多种方法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1 2 0例 ,取得较满意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颈椎病患者 1 2 0例 ,男 79例 ,女41例 ;年龄 2 5 - 78岁 ;患者均有典型的根型症状 ,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颈项僵痛、上肢麻木为主 ,其中伴有单侧肢体放射性疼痛麻木 95例 ,双侧 2 5例 ;X线片检查均示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1 .2 方法  1电针 :针刺颈夹脊、肩井、肩骨禺、肩贞、肩骨戮、曲池、手五里等穴 ,得气后接 G- 680 5电针仪 ,连续波 (疼痛明显用疏密波 ) ,电流输出量以患者能忍受为限 ,…  相似文献   

19.
20.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联合神经阻滞治疗颈椎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赵晖  徐萍  王多友  宋品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5):8063-8063,8081
目的研究超激光疼痛治疗仪与神经阻滞联合应用对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颈椎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神经阻滞治疗组(60例)和联合治疗组(60例),观察治疗1个疗程前后vAS评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的恢复情况以及对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综合评价治疗效果的优良率、有效率,随访1年后的复发率。结果神经阻滞治疗组的优良率、有效率分别为。75%,93%。联合治疗组的优良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3%,98%。1年后两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8%,7%。结论超激光疼痛治疗仪联合神经阻滞治疗颈椎病效果明显优于神经阻滞治疗组,联合应用具有优势互补的协同作用,治疗效果可靠而且持久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