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5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20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VEGF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20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VEGF、survivin表达均为阴性;survivin、VEGF在膀胱移行细胞癌阳性表达分别为33例(56.9%)、30例(51.7%).肿瘤不同分级中随恶性程度的增高,表达增高,I级与Ⅲ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中随分期的增高,表达增高,Tis-T1与T2-T4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survivin、VEGF在膀胱移行细胞癌表达呈正相关 (r=0.385,P<0.01).结论:VEGF和surviv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survivin基因可能参与了肿瘤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测定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HIT)及p21waf1/cip1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探讨FHIT基因以及p21waf1/cip1基因与膀胱癌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及14例正常膀胱组织中的FHIT基因及p21waf1/cip1基因的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FHIT蛋白表达与肿瘤的分期、分级无相关性(P>0.05)而p21waf1/cip1蛋白的表达与之有相关性(P<0.05);FHIT蛋白的表达在GI肿瘤、浅表性肿瘤中明显低于在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P<0.05)而p21waf1/cip1蛋白的表达在上述组织比较中无差别(P>0.05);FHIT蛋白的表达在初发肿瘤中与复发肿瘤中无明显差别(P>0.05)而p21waf1/cip1蛋白的表达在上述两种组织比较有明显差别(P<0.05).FHIT蛋白与p21waf1/cip1蛋白的表达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FHIT基因可能成为早期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指标.p21waf1/cip1基因可能成为估计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恶性程度及肿瘤侵袭性、预后的指标.FHIT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作用机制可能与p21waf1/cip1基因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D在上尿路移行细胞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组织蛋白酶D在43例肾盂、输尿管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肿瘤细胞阳性表达19例(44.2%);间质细胞阳性表达14例(32.6%)。两表达与肿瘤分级、分期无显差异(P>0.05)。间质细胞组织蛋白酶D阳性表达的患术后肿瘤复发明显高于阴性表达(P<0.05),且5年生存期明显低于阴性表达(P<0.05)。结论:上尿路移行细胞癌间质细胞组织蛋白酶D的检测,对术后肿瘤复发、生存期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能用作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uPA、uPAR与尿路移行细胞癌侵袭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YJ  Zheng BZ  Zhou ZL 《癌症》2004,23(6):704-706
背景与目的:丝氨酸蛋白水解酶的uPA(urokinase-typeplasminogenactivator)uPAR(urokinase-typeplasminogenactivatorreceptor)作用系统被认为在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的降解、促进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uPA、uPAR在尿路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icTureTM通用型二步法检测50例肾盂输尿管癌及40例膀胱癌组织中uPA和uPAR的表达水平及分布。结果:uPA和uPAR在正常肾盂、输尿管、膀胱组织中未见表达,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G1级uPA和uPAR的阳性率分别为33.33%、50.00%,G3级分别为88.47%和96.15%;Ta~T1期的分别为37.50%和50.00%,T4期均为100.0%;在高分级、高分期肿瘤组织中,uPA和uPAR的阳性率明显升高(P<0.05),且uPA阳性与uPAR阳性高度相关(rs=0.979)。结论:uPA、uPAR的共同表达是尿路移行细胞癌的特征之一,且与分级和分期密切相关,在尿路移行细胞癌浸润和转移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Survivin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 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均为阴性; Survivin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56.5%(35/62),肿瘤不同分级中随恶性程度的增高,表达增高,Ⅰ级与Ⅲ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临床分期中随分期的增高,表达增高,Tis~T1与T2~T4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Surviv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MRP)和肺耐药蛋白基因(LRP)mRNA在肾孟输尿管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MDR1、MRP、LRP在40例肾盂输尿管癌组织及31例正常对照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病例组中MDR1表达的阳性率(37.5%)、表达水平(0.589±0.293),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6.1%、0.346±0.125)(P<0.05);LRP表达的阳性率(55.0%)、表达水平(0.750±0.318),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77.4%、1.160±0.326)(P<0.05);MRP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MDR1在高分级肿瘤中表达升高(P<0.05),LRP在高分级肿瘤中表达降低(P<0.05).MDR1、MRP、LRP在肿瘤不同分期及生长方式之间,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种基因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MDRi、MRP、LRP mRNA在原发性肾盂输尿管癌中均有表达,其中MDR1是高分级肿瘤的主要耐药指标,LRP可能在低分级的肿瘤中发挥更多的耐药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5-HT2BR表达是否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及为临床膀胱癌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新思路.方法:对25例膀胱癌组织,6例正常膀胱组织取自我院前列腺增生症手术患者作为对照.采用PV-9000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数据均用SAS8.2软件包处理,采用χ2 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确定组间的显著性差异.结果:6例正常膀胱组织中5-HT2BR均无表达.2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5-HT2BR阳性率为92%(23/25),5-HT2BR与在正常组织中表达情况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21.39,P<0.0001).5-HT2BR表达在高分化癌(G1)和低分化癌(G3)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中分化癌(G2)和低分化癌(G3)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中分化癌(G2)和高分化癌(G1) 无统计学意义.5-HT2BR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分期、初复发、单多发无关(均P>0.05).5-HT2BR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临床分期之间有一定趋势关系.结论:膀胱移行细胞癌中高水平表达5-HT2BR,其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恶性度相关性,有指导治疗和推测预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多药耐药基因(MDR-1)与金属硫蛋白-3(MT-3)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材料与方法:采用RT-PCR对11例正常膀胱黏膜和2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MT-3和MDR-1 mRNA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1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MDR-1和MT-3 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1%(1/11)和0%(0/11),23例膀胱癌组织中MDR-1和MT-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6.5%(13/23)和78.3%(18/23);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与正常膀胱黏膜中MDR-1、MT-3表达阳性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DR-1与MT-3的表达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MDR-1可能为肿瘤组织分化程度的一个标志,MT-3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早期诊断相关,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S100P在正常膀胱组织和膀胱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5例正常膀胱黏膜、20例内翻性乳头状瘤、72例膀胱癌(包括58例膀胱尿路上皮癌、9例膀胱腺癌和5例膀胱鳞状细胞癌)中S100P的表达.结果:膀胱癌中S100P的阳性表达率为86.11% (62/72),显著高于正常膀胱移行上皮0% (0/15)及内翻性乳头状瘤35%(7/20)两组(P<0.05);S100P的阳性表达率随浸润深度、病理分级的增加及淋巴结的转移而升高(P<0.05);S100P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阳性表达率较膀胱腺癌及鳞状细胞癌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100P在膀胱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膀胱癌的浸润及转移密切相关,其可能在膀胱恶性上皮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D(Cath-D)、β2-微球蛋白(β2-MG)及癌胚抗原(CEA)的表达在上尿路移行细胞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36例上尿路-肾盂、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标本进行Cath-D、β2-MG、CEA检测。结果肿瘤实质细胞Cath-D阳性表达率为47.2%(17例),在分分级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间质细胞Cath-D阳性表达率为36.1%(13例),其术后肿瘤复发率(76.9%)明显高于间质细胞Cath-D阴性表达者(P<0.05);其5年生存率也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P<0.05)。肿瘤细胞β2-MG阳性表达率为63.9%(23例),在分级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阳性表达者5年生存率(78.3%)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者(P<0.05)。肿瘤细胞CEA阳性表达率为66.7%(24例),随分级、分期的增高,CEA阳性表达率逐渐增加。结论肿瘤细胞CEA的表达与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恶性程度有关,肿瘤细胞Cath-D、β2-MG表达可作为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分化标志,肿瘤细胞β2-MG表达和肿瘤间质细胞Cath-D表达可能是判断上尿路移行细胞癌预后的重要临床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上皮间质转换相关基因蛋白Twist、N-cadherin在移行细胞癌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Twist和N-cadherin在移行上皮乳头状瘤、具有恶性潜能的乳头状瘤、低级别尿路上皮癌、高级别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并与其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Twist、N-cadherin在移行上皮乳头状瘤、具有恶性潜能的乳头状瘤、低级别尿路上皮癌、高级别尿路上皮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随病变级别升高而明显增加;表达水平与病变程度间存在明显正相关(r =0.6791,P=0.0021;r =0.6612,P=0.0001).Twist在尿路上皮癌中表达水平与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肿瘤体积、TNM分期无关(P>0.05);N-cadherin表达水平与肿瘤体积、组织学类型密切相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浸润深度无关(P>0.05).Twist和N-cadherin在移行细胞肿瘤不同病变中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表达存在明显正相关(r=0.6723,P<0.05).结论:Twist和N-cadherin在移行细胞癌变过程中明显升高,同时两者共同参与移行细胞癌局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BTCC)血浆及癌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因的表达与膀胱癌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BTCC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分别取血浆和膀胱癌及癌旁组织标本。对照组为非肿瘤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取血液标本。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血浆中MCP1浓度,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组织MCP1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CP1mRNA表达水平。比较2组资料,分析膀胱癌临床特点与MCP1表达的关系。结果BTCC组患者血浆中MCP1浓度为(193.4±105.7)Pg/ml,高于非肿瘤组的(91.8±34.6)Pg/ml(t=8.37,P〈0.001);BTCC组中浸润性患者MCP1血浆浓度为(204.3-4-167.5)Pg/ml,高于表浅性患者的(130.6±69.2)Pg/ml(t=2.667,P=0.013)。免疫组织化学显示BTCC组织中MCP-1表达阳性率为70.0%(21/30),癌旁组织为43.3%(13/30),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P〈0.05);BTCC组中浸润性者表达阳性率为80.0%(8/10),高于表浅性的65.0%(13/20)。膀胱癌组织中MCP-1的阳性强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BTCC组中浸润性者高于表浅性者。膀胱癌组织MCP-1总RNA和mRN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8,P〈0.05)。结论MCP1基因表达上调可能在BTCC的发生及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yclinD1和CDK 4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 8例正常膀胱和 69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yclinD1和CDK 4的表达进行观察。 结果 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yclinD1的表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 (P <0 .0 5 )。cyclinD1表达阳性者的肿瘤细胞分化较差 ,术后易复发 ,生存时间较短 ;而CDK 4的阳性表达仅与患者术后复发有关 (P <0 .0 5 ) ,与病理分级和生存时间无关 (P >0 .0 5 )。结论 cyclinD1的表达可作为判断膀胱细胞癌病理分级 ,术后复发和临床预后的指标 ,而CDK 4只能作为术后复发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5(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5,MEK5)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06月至2017年06月本院收治的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术中收集入组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qRT-PCR法、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EK5表达;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MEK5表达与患者预后相关性;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MEK5 mRNA对患者预后不良预测价值。结果: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MEK5 mRNA表达水平及MEK5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高级别、T_(2)-T_(4) TNM分期、浸润性及淋巴结转移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癌组织中MEK5蛋白高表达率明显高于低级别、T_(a)-T_(1) TNM分期、非浸润性及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MEK5蛋白高表达患者中无复发生存16例,无复发生存率为31.37%;MEK5蛋白低表达患者中无复发生存28例,无复发生存率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性、低级别、T_(2)-T_(4) TNM分期、淋巴结转移、MEK5高表达是影响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MEK5呈高表达,与患者TNM分期、病理分型、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等密切相关,可能作为临床评估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蛋白磷酸酶2A癌性抑制因子(cancerous inhibitor of protein phosphatase 2A,CIP2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成为膀胱尿路上皮癌预后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IP2A mRNA和蛋白在25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和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IP2A在117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和30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CIP2A与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CIP2A mRNA和蛋白在25例配对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CIP2A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6.9%(90/11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6.7% (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IP2A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P<0.001)、临床分期(P<0.001)、肿瘤大小(P=0.002)和淋巴结转移(P=0.046)有关,但与年龄、性别及肿瘤数目无关(P>0.05).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显示,CIP2A蛋白高表达是总体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的影响因素(P<0.001).Cox多因素风险比例模型显示,与总生存率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为临床分期、肿瘤病理分级和CIP2A表达,与无复发生存率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亦为临床分期、肿瘤病理分级和CIP2A表达.结论 CIP2A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进展有关,其表达状态是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成纤维细胞成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1,FGFR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3,MMP3)基因和蛋白在食管鳞癌、癌旁及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T-q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78例食管鳞癌组织(鳞癌组)、35例食管鳞癌癌旁组织(癌旁组)及35例正常食管组织(正常组)中FGFR1和MMP3 mRNA及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FGFR1和MMP3 mRNA在食管鳞癌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和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癌旁组和正常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GFR1和MMP3蛋白在食管鳞癌组中的表达率和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和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癌旁组及正常组表达率及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GFR1和MMP3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而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是否转移及TNM分期相关(P<0.05).食管鳞癌中,FGFR1和MMP3的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03,P<0.05).结论:FGFR1和MMP3在食管鳞癌中均高表达,两者可能与食管癌的侵袭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核仁和纺锤体相关蛋白1(NUSAP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对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USAP1在84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10例正常膀胱上皮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Western blot检测NUSAP1蛋白在T24和SV-HUC-1细胞系中的表达;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价NUSAP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预后价值。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NUSAP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2.62%,在正常膀胱上皮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USAP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高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数目均无关(P>0.05),而与肿瘤复发、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转移有关(P<0.05)。NUSAP1蛋白在T24细胞系中的表达明显高于SV-HUC-1细胞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USAP1表达、临床分期和转移均为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独立预测因素。此外,Kaplan-Meier曲线表明,NUSAP1阳性表达的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明显少于NUSAP1阴性表达者。结论:NUSAP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呈现高表达,且与肿瘤复发、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转移有关,NUSAP1是膀胱尿路上皮癌独立危险因素,其高表达提示预后较差,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尿路上皮癌胚抗原1(UCA1)在肾透明细胞癌(KIR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本院诊治并保存完整的KIRC患者癌组织标本56例为KIRC组,同时另取患者配对癌旁正常肾组织(距肿瘤边缘>5 cm)作为对照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lncRNA UCA1表达水平,分析lncRNA UCA1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生存的关系。结果:KIRC患者肾癌组织中lncRNA UCA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ncRNA UCA1表达水平与TNM分期、Robson分期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lncRNA UCA1高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lncRNA UCA1低表达组(P<0.05)。lncRNA UCA1高表达是影响KIRC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lncRNA UCA1在KIRC患者肾癌组织中高表达,与TNM分期、Robson分期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是影响KIRC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CCA1和SCCA2mRNA的表达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临床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观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TaqMan探针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分析60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和3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SCCA1和SCCA2 mRNA的表达。结果 SCCA2 mRNA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较对照正常组织中表达水平高(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405±2.310及9.088±2.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13,P<0.05)。SCCA1 mRNA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5,P>0.05)。SCCA2 mRNA的表达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增高(F=8.313,P<0.05),SCCA2 mRNA的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组较无淋巴结转移组高(t=2.853,P<0.05),SCCA2 mRNA的表达与病理分级及患者年龄无关(P>0.05),SCCA1 mRNA的表达与患者年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SCCA2 mRNA的表达可能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判断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OX-2、HER-2和p5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发生发展中其蛋白产物表达情况以及它们可能存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6例膀胱癌组织及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COX-2、HER-2和p53的表达情况。结果(1)5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OX-2、HER-2和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1%(32/56)、51.8%(29/56)和50%(28/56),与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阳性表达率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COX-2、p53和HER-2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阳性率在肿瘤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COX-2的表达与HER-2、p53的表达呈正相关性( P <0.05)。结论COX-2、p53和HER-2的异常表达可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膀胱移行细胞癌COX-2表达可能和HER-2、p53的异常表达具有密切关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