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倩  孙洁  范方淑  于璐  陈琳  冯晓洁 《吉林医学》2010,31(6):729-730
目的:观察p57Kip2在正常绒毛及水泡状胎块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水泡状胎块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57Kip2在完全性水泡状胎块(CHM)、部分性水泡状胎块(PHM)以及正常绒毛组织(HA)中的表达。结果:28例CHM中,2例表达p57Kip2;14例PHM中,12例表达p57Kip2;10例HA中,9例表达p57Kip2。CHM与PHM、HA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57Kip2可以作为CHM、PHM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与早期水泡状胎块的鉴别诊断。方法对32例输卵管妊娠病理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绒毛的镜下改变,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2例输卵管妊娠标本中,25例部分绒毛有水肿,10例有中央池形成,7例个别绒毛呈扇贝状,5例绒毛间隙成片滋养细胞轻度异型,2例种植部位滋养细胞轻度异型,2例个别绒毛滋养细胞环绕绒毛花边样增生。结论输卵管妊娠的病理表现主要为绒毛水肿、绒毛中央池形成、扇贝状绒毛、个别绒毛滋养细胞环绕绒毛花边样增生、滋养细胞异型。病理诊断应与水泡状胎块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3.
早期完全性水泡状胎块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完全性水泡状胎块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与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早期完全性水泡状胎块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特征以及预后随访.结果 28例早期完全性水泡状胎块以阴道出血为首发症状,21例患者既往有流产史,26例肉眼可见散在大小不一的小水泡.镜下观察部分绒毛增大水肿伴中央水池形成,...  相似文献   

4.
朱杨丽  章杰  林曦  张建民 《浙江实用医学》2011,16(4):280-281,315
目的探讨病理诊断在完全性水泡状胎块中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为水泡状胎块137例,常规病理取材和切片,采用SP法,用P57、Ki67、CD34抗体检测并结合绒毛特殊的组织学特征。结果 95例符合早期完全性水泡状胎块。结论结合临床,常规病理切片和免疫学方法,早期完全性水泡状胎块病理诊断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母系印迹基因p57KIP-2在水泡状胎块组织中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检测p57KIP-2蛋白对鉴别不同类型水泡状胎块组织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57KIP-2蛋白在23例部分性水泡状胎块中的表达情况.结果:23例部分性水泡状胎块p57KIP-2 18例表达阳性.结论:p57KIP-2蛋白在水泡状胎块组织中的表达与其临床分型有关,检测p57KIP-2对鉴别不同类型的水泡状胎块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患者 ,女 3 2岁 ,主因闭经 5 3d ,尿妊娠试验阳性 ,要求终止妊娠收入院。入院后查体患者腹软 ,于下腹部可触及质硬肿物约 7cm× 7cm大小 ,活动度差 ,无明显压痛 ,子宫前位 ,如孕 3m大小。入院后用HP— 10 0 0型彩超 ,探头频率 :3 5MH2 ,在膀胱充盈状态下 ,患者平卧位 ,经腹横行横断及纵断多角度扫查。首次B超显示 :子宫前位增大 ,宫腔内可见胎囊环 3 2cm× 3 0cm× 2 4cm ,囊内可见风胎芽 ,于宫底可见一 7 2cm× 7 2cm× 4 4cm的稍低回声区 ,边界尚清晰 ,双附件未显示。结论 :①早孕 ;…  相似文献   

7.
8.
熊冬梅  陈杰 《四川医学》2004,25(10):1102-1102
患者 ,2 8岁。G4 P0 + 3,因停经 32周。皮肤瘙痒 2 0天于 2 0 0 3年 10月 9日入院。LMP :2 0 0 3年 2月 2 8日。停经 17周B超检查示“宫内孕三胎妊娠” ,并定期产前检查 ,2 0天前无诱因出现皮肤瘙痒 ,以四肢明显 ,渐加重。入院查体 :T 36 .5℃ ,P 85次 /min ,R 2 0次 /min ,BP110 / 73mmHg ,步入神情 ,皮肤巩膜无黄染 ,心肺肝脾(- ) ,双下肢水肿 (+) ;产科情况 :宫高 4 1cm ,腹围10 9cm ,三胎胎心为14 8 136 12 8次 /min。辅助检查肝功示胆汁酸 87.8μmol/L(正常 0~ 2 0 μmol/L) ,转氨酶及胆红素轻度升高 ;血尿常规正常 ,肝炎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通过放射免疫测定比较水泡状胎块囊泡液和正常妊娠羊水中人绒毛膜促性腺素(HCG)和催乳激素(PRL)的浓度。囊泡液吸自6名水泡状胎块患者刮宫后,其HCG及PRL浓度分别为:(109970.5±27048.0)ng/ml和(55.2±22.6)ng/ml;羊水吸自8例正常妊娠者,其HCG及PRL浓度分别为(528.4±282.2)ng/ml和(2113.2±1031.3)ng/ml;表明前者HCG浓度为正常妊娠羊水的208倍,而PRL仅为正常妊娠羊水的1/38。提示水泡状胎块滋养细胞分泌功能发生改变,可能致蜕膜PRL分泌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
11.
葡萄胎的受精类型与恶变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葡萄胎不同受精形式和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用9个位点(F13A01、FESFPS、VWA、CSF1P0、TPOX、TH01、D16S539、D7S820、D13S317)复合STR-PCR方法对54例葡萄胎病例进行分析,区分受精类型;通过追踪病人刮宫后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变化判断葡萄胎是否恶变.结果:54例葡萄胎病例中10例恶变,占19%(10/54).54例中38例为DNA完全来自父方的"遗传学完全性葡萄胎",恶变均发生于这些病例中,占26%(10/38):空卵单精子受精的"纯合性"葡萄胎28例,恶变8例,占29%(8/28);空卵双精子受精的"杂合性"葡萄胎10例,恶变2例,占20%(2/10).DNA来自双亲的单倍体卵子双精子受精的"遗传学部分性葡萄胎"16例,无恶变发生.结论:DNA完全来自父方的"遗传学完全性葡萄胎"比DNA来自双亲的"遗传学部分性葡萄胎"易于恶变(P=0.024 2),而前者的恶变发生与其"纯/杂合性"无关(P=0.699).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p53、p57联合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分型在葡萄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20年3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的46例完全性葡萄胎患者,34例部分性葡萄胎患者,以及26例水肿性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获取所有患者的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53、p57蛋白表达,采用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分型试剂盒进行基因分型检测,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p53、p57联合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分型与病理诊断对诊断葡萄胎的一致性。结果 完全性葡萄胎绒毛间质明显水肿,且有水池形成,滋养叶细胞明显增生;部分性葡萄胎绒毛间质轻微水肿,可见有水池,滋养细胞包涵体形成,滋养叶细胞轻度或中度增生;水肿性流产绒毛间质轻微水肿,滋养叶细胞增生不明显。完全性葡萄胎中41例p53阳性,阳性率为89.13%;部分性葡萄胎中27例p53阳性,阳性率为79.41%;水肿性流产中3例p53阳性,阳性率为11.54%。完全性葡萄胎中0例p57阳性,阳性率为0.00%;部分性葡萄胎中30例p57阳性,阳性率为88.24%;水肿性流产中26例p57阳性,阳性率为100.00%。41例完全性葡萄胎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分型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相符,符合率为89.13%;31例部分性葡萄胎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分型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相符,符合率为91.18%;25例水肿性流产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分型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相符,符合率为96.15%;所有患者总符合率为91.51%,经Kappa一致性检验,2种诊断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κ =0.755,P =0.000);44例完全性葡萄胎p53、p57联合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分型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相符,符合率为95.65%;32例部分性葡萄胎p53、p57联合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分型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相符,符合率为94.12%;25例水肿性流产p53、p57联合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分型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相符,符合率为100.00%;所有患者总符合率为96.23%,经Kappa一致性检验,2种诊断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κ =0.804,P =0.000)。结论 p53、p57联合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分型用于葡萄胎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葡萄胎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早孕正常绒毛、20例流产绒毛水肿、28例部分性葡萄胎、35例完全性葡萄胎、9例侵袭性葡萄胎组织中ER、PR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绒毛、流产绒毛水肿、部分性葡萄胎、完全性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组织中ER的阳性率为90.0%、95.0%、67.9%、65.7%、22.2%。随着滋养细胞恶性程度的增加,ER染色阳性细胞数及染色强度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在正常绒毛、流产水肿绒毛、部分性葡萄胎、完全性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组织的阳性率为5.0%、10.0%、3.6%、2.9%、0%。PR在正常绒毛、流产水肿绒毛、葡萄胎组织中表达很少,在侵袭性葡萄胎组织中无表达。PR染色阳性细胞数及染色强度与滋养细胞恶性程度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可作为正常绒毛、流产水肿绒毛、葡萄胎及侵袭性葡萄胎的辅助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葡萄胎患者清宫后再次妊娠的适宜时间.方法:对126例葡萄胎患者,随访1~9年,清宫术后再次妊娠78例,根据清宫术至再次妊娠的时间分为4组,分别观察各组的妊娠结局.结果:葡萄胎清宫后半年内妊娠病理妊娠发生率较清宫后半年以上妊娠者高(P<0.05);清宫后半年至两年内妊娠者与清宫后大于2年妊娠者母婴健康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葡萄胎患者清宫后,血清β-HCG降至正常水平半年,且经过数次β-HCG监测均正常,又无异常临床表现,希望妊娠者可解除避孕,再次妊娠要按高危妊娠处理.  相似文献   

15.
李玉兰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0):155-156,158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孕妇孕期管理方法,降低围产期母儿发病率。方法收集龙泉驿区2007年10月~2011年9月产前诊断前置胎盘孕妇183例,对孕期管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07年10月~2009年9月前置胎盘孕妇单纯由产科检查单位管理,为对照组:2009年10月~2011年9月前置胎盘孕妇采用三级管理方式,加强社区护士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母亲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产前出血发生率、早产率、围产儿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社区护士在前置胎盘孕妇孕期管理中的作用,可有效降低围产期母儿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E-cadherin和Laminin对部分性葡萄胎、完全性葡萄胎和侵蚀性葡萄胎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16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75例患者的葡萄胎组织,石蜡包埋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包埋组织中E-cadherin和Laminin的表达水平,其中部分性葡萄胎25例,完全性葡萄胎36例,侵蚀性葡萄胎14例.结果 按部分性葡萄胎、完全性葡萄胎和侵蚀性葡萄胎顺序,E-cadherin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8.0%(22/25)、69.4%(25/36)和35.7%(5/14),表达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39,P=0.003);Laminin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4.0%(21/25)、72.2%(26/36)和28.6%(4/14),表达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48,P=0.002).结论 免疫组化法分析E-cadherin和Laminin可以作为不同类型葡萄胎传统诊断方法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和受体(Laminin Receptor,LN-R)的表达在葡萄胎预后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1例葡萄胎组织(经随访13例发生恶变)和20例正常早孕绒毛组织中LN及LN-R进行检测.结果:LN在正常绒毛、葡萄胎未恶变组和恶变组中的强表达率分别为,90.0%(18/20)、71.4%(20/28)、38.5%(5/13);LN-R分别为70.0%(14/20)、71.4%(20/28)、84.6%(11/13).LN表达葡萄胎预后恶变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结论:LN和LN-R在葡萄胎中的表达可能在葡萄胎恶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望作为判断葡萄胎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胎盘血栓形成与妊娠不良结局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月经病理证实有胎盘血栓形成的病例6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6例患者中2例既往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病史;4例曾经有过流产史,1例既往原发不孕;1例经产妇有重度子痫前期病史.发病时间为32~37周,5例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胎儿宫内缺氧表现,其中有2例患者的抗磷脂抗体为阳性.结论:胎盘血栓形成易导致胎儿缺氧甚至死亡,对于有血栓栓塞可能的高危孕妇有必要采取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