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螺旋CT工作站后处理的广泛应用,其三维仿真重建技术在全身各部位的成像,逐步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本文试就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的应用做初步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胸腰椎损伤是门诊、急诊的常见损伤,该病不仅使患者身体支持功能丧失,还可造成脊髓和脊神经损伤而导致截瘫,甚至死亡.病人能否得到适当的治疗取决于对病变进行快速、准确和全面的认识,而螺旋CT扫描时间短、不需反复搬动患者,加之多层面重建(MPR)及容积显示(VR)技术的应用,能准确了解胸腰椎损伤的程度和范围.笔者通过分析52例胸腰椎损伤的轴位图像及MPR和VR重建图像特点,旨在探讨该重建技术在胸腰椎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王安果  向敬池  伍季  范俊 《西部医学》2004,16(2):160-161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膀胱造影对膀胱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 7例拟诊为膀胱肿瘤的患者作前瞻性增强研究 ,分平扫期、增强动脉期和排泄延迟期扫描 ,注射对比剂 80 10 0ml后 60秒和 3 0分钟分别行盆腔CT扫描 ,回顾性重建间隔 3mm ,采用多轴向多方位重建 (MPVR)及最大密度投影法 (MIP)重建。结果 膀胱充盈显示佳 ,肿瘤软组织影更为凸出 ,病灶与膀胱壁关系表现更全面。结论 螺旋CT三维膀胱造影有助于膀胱肿瘤的术前诊断及分期 ,对不能耐受膀胱镜检查或尿道狭窄的病人尤为适用 ,无盲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胆道三维重建在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及指导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梗阻性黄疸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扫描,然后运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进行定位、定性诊断,并与手术所见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6例患者中17例胆道结石,3例胆管癌、2例胰头癌、2例壶腹部癌、1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例炎性肉芽肿。结论:16层螺旋CT胆道三维成像能够无创伤、立体清晰地显示胆管结构,对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并进一步指导临床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潘艳霞  杨进鸣 《西部医学》2007,19(4):672-672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优势。方法选择43例髋臼骨折病人的普通X线平片、CT平扫及三维重建影像资料分析比较。结果CT三维重建能显示出具有真实感的三维解剖。结论CT三维重建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对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影像(SSD)和MPR)在四股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中的应用价值和技术要点。方法:研究5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四肢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患者的螺旋CT横轴位及三维影像。统计重建图像质量优劣。结果:SSD图像质量优秀41例(77.4%),良好8例(15.1%),较差4例(7.5%),MPR图像质量优秀40例(75.5%),良好9例(17.0%),较差4例(7.5%),结论:螺旋CT横轴位结合SSD和MPR图像能提供肢体骨肿瘤样病变非常有价值空间结构信息,其表现接近病理解剖,临床应用价值大,利于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方案和制定手术计划。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iPlan CMF软件重建头颈部肿瘤患者增强CT影像中的肿物及周围重要解剖结构,探讨iPlan CMF指导下增强CT三维重建技术在头颈部肿瘤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的13例头颈部肿瘤紧邻重要神经、血管的患者,利用Seimens 16排螺旋CT薄层扫描技术,以额定扫描参数完成头颈部增强扫描,iPlan CMF软件直接读入Dicom格式原始数据,利用表面阴影重建法分别重建肿瘤、血管、骨骼及其他重要解剖结构,显示其术前三维空间关系,测量标记肿瘤与重要血管等解剖结构的距离,视肿瘤观察需要可行虚拟截骨,完成肿瘤暴露,设计手术入路,用以指导术前准备及手术。收集13例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13例患者中,男6例,女7例,年龄23~65岁,中位年龄50岁。观察三维重建图像,可以清晰显示肿瘤范围、大小、位置及其与周围临近重要解剖结构的关系,根据三维重建图像,评估13例患者的手术风险,3例患者经过肿瘤三维重建等术前评估,建议综合治疗;10例患者完成术前准备并成功完成手术,其中3例患者术前备血及术中输血,2例患者邀请神经外科、胸外科协助手术,10例患者手术平均用时(202±135) min,手术平均出血(235±252) mL,三维标记与术中情况符合率为100%,其中1例患者由于肿瘤来源于迷走神经,术后出现声音嘶哑,其余患者未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 利用iPlan CMF软件三维重建增强CT可以清楚显示头颈部深大肿瘤的特征及其与周围重要解剖结构的关系,有利于手术方案的设计,避免术中损伤重要解剖结构,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螺旋CT三维成像在骨关节外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在骨关节外伤中的应用。方法:93例外伤骨折患者,均摄X线平片及螺旋CT扫描,在工作站行骨三维重组。结果:颌骨体、颏部骨折X线平片、常规CT和三维成像均清晰显示。三维成像准确显示全部髁状突骨折、颞颌关节脱位,而X线仅显示1例髁状突骨折、1例颞颌关节脱位。肩关节盂及肩胛骨骨折,平片较难显示,常规CT和三维成像均能准确显示。脊柱骨折38例。X线平片能显示骨折的存在,对椎管内的碎骨片或小关节等骨折显示不清。三维成像能立体观察椎体前中后柱及附件骨折,椎管狭窄程度。X线平片对髋臼骨折显示不清,常规CT和三维成像均能显示。结论:X线平片及常规CT仍是判断骨折的可靠手段。三维成像能直观、清楚地显示病变的立体形态及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9.
10.
毕伟华  高冬冬 《吉林医学》2007,28(13):1511-1511
肺癌是胸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肺癌死亡占癌症死亡病因的第3位,城市占第1位.农村占第4位.及早发现和化疗可以明显改善预后.CT是肺癌首选影像检查方法,随着医学影像技术飞速发展.螺旋CT三维重建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多层螺旋CT硬件及软件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技术改进.在影像检查中明显优于普通胸透,胸部摄片及单层CT.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computer-aided design/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在颧骨复合体缺损的个性化修复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3例颧骨复合体肿瘤及外伤后缺损的患者以三维CT及快速原型技术预成实体模型,通过CAD/CAM将健侧颧骨复合体复制到患侧缺损处,在模型上塑形精确钛网,结合自体骨移植和带蒂颊脂垫瓣内衬,重建颧骨复合体形态和功能。结果:在实体模型病变区域测量数据和术中所见病变范围基本一致,预制的个性化重建钛网与术中颧骨复合体外形匹配,术后患者面型基本对称,三维CT显示重建颧骨复合体两侧基本对称,术后外形满意。结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在颅颌面缺损修复体的个体化重建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面部畸形整复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X线检查、CT三维重建(three 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of computed tomography, 3D-CT)诊断腓骨远端撕脱骨折的敏感度差异,分析撕脱骨折块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2018年1—10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行外踝韧带止点重建术的92例腓骨远端撕脱骨折的患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入组60例。将术中诊断作为金标准,统计术前踝关节正侧位X线检查以及3D-CT对腓骨远端撕脱骨折的诊断敏感度,并测量骨块最大径以及移位程度。在3D-CT上,用骨块中心点至腓骨前结节的距离(a)和至腓骨尖的距离(b)的比值(a/b值)来表示骨块位移程度。结果:60例患者中,术前踝关节正侧位X线检查和3D-CT的阳性诊断例数分别为36例和52例,敏感度分别为60.0%和86.7%(P=0.004)。X线检查和3D-CT上撕脱骨块的平均直径分别为(9.2±3.9) mm和(10.5±3.2) mm。撕脱骨块中心点至腓骨前结节的平均距离(a)为(17.5±3.6) mm,至腓骨尖的平均距离(b)为(17.4±4.8) mm, a/b值平均为1...  相似文献   

13.
上颌骨是面中份结构的基石,毗邻口腔、鼻腔、上颌窦及眼眶,参与上颌 眶 颧骨复合体等重要的面中份结构的组成。由于肿瘤、外伤或先天性畸形造成的上颌骨缺损,不仅严重影响患者外形,而且直接导致患者的语音、咀嚼、吞咽等生理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上颌骨及面中份解剖结构的复杂性,使得上颌骨缺损的修复与重建一直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难题[1]。 1999年以来,本课题组在国内率先开展应用游离组织瓣功能性重建上颌骨缺损的系统研究,提出游离腓骨瓣功能性重建上颌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适应证及围手术期处理原则。同时,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探讨腓骨瓣重建上颌骨缺损的生物力学基础,对患者术后的语音功能、咀嚼功能、生存质量及供区并发症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评价,客观反映了该方法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了上颌骨缺损修复重建的临床治疗水平[2-7]。  相似文献   

14.
髋关节CT三维重建与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建立髋关节可视化三维解剖模型,并对髋关节CT三维重建图像进行研究,为影像诊断学和外科学提供准确、直观的形态学资料。方法选取20例患者,对其髋关节进行螺旋CT扫描,在CT工作站上进行骨骼三维重建。选取中国首例女性可视化人体数据集之髋关节连续薄层断面解剖图像,在SGI工作站上对骨骼、肌肉、神经、血管等分别进行精确勾画、三维重建。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能清楚显示髋关节骨性结构的毗邻空间关系。髋关节可视化重建对骨骼和周围软组织结构均能进行三维立体重现。结论髋关节CT三维重建和可视化三维解剖模型可全面准确重现髋关节三维立体形态和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高速CT(EB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8例临床怀疑为肠梗阻患者的CT扫描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双期增强扫描,32例行MPR-冠状位、矢状位图像重建,并将CT确诊为肠梗阻的患者与临床检查结果对照。结果:78例患者中EBCT提示肠梗阻者73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或临床随访证实者共73例,与临床结果完全符合,EBCT对诊断肠梗阻的敏感性达100%;其中66例CT作出明确诊断,准确性达90.4%,对病因诊断的符合率达86.3%。结论:EBCT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在肠梗阻的定位诊断、病因诊断和血供情况的了解具有极大的优势,已成为诊断肠梗阻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汪俊伶  李明英 《四川医学》2013,(8):1241-124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5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x线和16层螺旋CT三雏重建检查的完整影像学资料,观察分析骨折的发生部位及骨折类型,并分析比较二者检查结果,评价CT扫描技术在踝关节骨折类型及术前手术方式选择中的作用。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对骨折线的显示明显优于x线平片,并对骨折的分离、移位、关节脱位及周围软组织的损伤也可更准确的显示。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于踝关节骨折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x线平片,能够全面、详细、直观地显示骨折情况,对骨折的临床分型及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髋臼CT三维重建图像对中国人髋臼形态进行相关测量,为髋关节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对96例(192侧)成年髋关节CT扫描进行三维重建,在重建图像上测量髋臼指数(AA)、CE角、ACE角、前倾角(AVA)、外展角(ABA)和髋臼上下径(SID)参数.结果:总AA为(8.78±5.34)°,其中男性...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There have been few studies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helical CT on bladder tumor.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helical CT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axial imaging, multiplanar reformation (MPR), three-dimensional (3D) reconstruction and virtual cystoscopy (CTVC) in bladder tumors.Methods The precontrast and four-phase postcontrast helical CT scans were performed in 42 patients with bladder tumors confirmed by conventional cystoscopy and pathology. MPR, 3D and CTVC images were generated from the volumetric data of the excretory phase. The results were then compared with the findings of conventional cystoscopy and surgery in a double-blinded mode.Results The sensitivity of the axial, 3D and CTVC images in detecting the bladder tumors were 90.8%, 76.9% and 95.4% respectively. The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axial images could provide excellent intramural and extravesical information, and the accuracy in preoperative tumor staging was87.7%. MPR could directly demonstrate the origin and extravesical invasions of the tumors and their relation to the ureter. 3D and CTVC images were useful for displaying the surface morphology of the tumor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umor and the ureteric orifices, whereas CTVC could depict the tumors smaller than 5mm that were not seen on the axial images.Conclusions The combination of axial, MPR, 3D and CTVC images with helical CT can provide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on bladder tumor.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2):48-51
目的 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CTU)在泌尿系结石术前诊断及定位中应用的实用性及准确性。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70例行PCNL的泌尿系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术前行CT尿路三维重建(CTU)检查,对照组术前行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术前通过不同方法检查,分别设计PCNL穿刺通道,比较两组在一次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取净率以及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PCNL,其中两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结石取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行CT尿路三维重建(CTU),精准设计PCNL穿刺通道,在PCNL中的实用性、精准性、安全性优于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颞下间隙的CT影像解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颞下间隙及邻近结构的解剖学关系,为颞下间隙疾病的CT诊断提供断层影像解剖学资料。方法选用40例扫描对称的正常CT片,观察颞下间隙及邻近结构的解剖学关系,利用游标卡尺及求积仪分别测量其径线和面积。结果颞下间隙的断面呈不规则形,两侧颞下间隙及邻近结构对称分布,长径、横径和面积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横断面上自翼突后缘至髁突内侧缘和自茎突至翼突内侧板后缘或翼突外侧板前缘的连线可区分颞下间隙与咽旁间隙。结论翼外肌、茎突、翼突及其内、外侧板是CT等影像诊断的重要解剖学标志。颞下间隙的影像解剖对颞下间隙疾病的CT诊断等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