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宾勇  罗懿  廖萍 《中国当代医药》2008,15(22):26-28
目的:评价全髋置换术中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配合控制性降压(CH)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 I-Ⅱ级的全髋置换术病人48例随机分为AHH+CH组(I组)和AHH对照组(Ⅱ组),每组各24例.术中监测MAP、CVP、HR、Sp02,分别在术前、AHH后1 h和术后24 h抽血测定Fib、Het、Plt,记录术中出血量、输液量、输血量和尿量.结果:I组MAP显著低于术前(P<0.01)和Ⅱ组(P<0.01),两组CVP均明显升高(P<0.01),I组低于Ⅱ组(P<0.01),两组HR无明显变化,Hb、Hct、Ph均显著下降(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内.I组出血量明显少于Ⅱ组(P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高血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降压和自体血液回收在腰椎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72例腰椎减压内固定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给予AHH联合控制性降压和自体血液回收,对照组36例仅给予AHH,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异体血输注量,观察两组患者AHH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中心静脉压(CVP)变化情况.结果 患者均手术成功,无肺水肿、心衰、创面异常出血等并发症.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62.19±25.27) min,与对照组的(157.36±27.40)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为(755.56±124.39)ml,未输注异体血,显著少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的(1121.47±115.86)ml和异体血输注量的(602.93±157.25)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986、-23.005,均P<0.01).两组AHH后至术毕,各项指标变化均处于正常范围,其中Hb、Hct和FIB与术前相比显著降低(t=7.434、4.205、5.633,均P<0.01),PT和APTT与术前相比显著延长(t =3.894、5.406,均P<0.05或0.01),HR与术前无显著改变(P>0.05),MAP和CVP与术前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但观察组AHH后60 min MAP和CVP显著低于对照组(t=3.950、6.552,均P<0.01).结论 AHH联合控制性降压和自体血液回收可有效减少腰椎手术患者术中失血量和异体血输注量,且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降压(CH)用于全髋置换术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例ASAⅠ~Ⅱ级行全髋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AHH+CH观察组(Ⅰ组)和AHH对照组(Ⅱ组),每组各10例.两组均在全身麻醉后,切皮前经中心静脉导管将6%羟乙基淀粉按15ml/kg,30ml/min输注行AHH,Ⅰ组同时给以硝酸甘油0.5~1.0μg·kg-1·min-1持续输注行CH,术中连续监测HR、SPO2、ECG、PetCO2、CVP和MAP,分别于术前(T1)、AHH后即刻(T2)、术毕(T3)、测定Hb、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激活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术中记录失血量、输液量、尿量和输血量.结果 Ⅰ组失血量显著低于Ⅱ组(P<0.01),MAPⅠ组低于术前和Ⅱ组,两组Hb、Hct、PLT在AHH后和术毕较AHH前降低(P<0.01),AHH后两组PT、APTT均明显延长,而FIB缩短,但均在参考值范围.Ⅰ组未输入异体血,Ⅱ组3例输入红细胞1.5~2.0U,两组均无肺水肿、心力衰竭及创面异常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AHH联合CH可安全用于全髋置换术,并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避免异体输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用于骨科手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预计出血量>600mL,骨科手术40例,术前Hb>110g/L,Hct>35%。随机分为,AHH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20例。A组:腰麻后开始快速输入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万汶,130/0.4)15mL/kg,速率30mL/min,于手术开始前完成;B组常规输液。结果 A组血液稀释后中心静脉压(CVP)显著增高,但在正常范围。A组Hct、Hb在T1、T2分别低于B组,T0、T3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中输液量及尿量高于B组,B组术中输血量高于A组。结论 CSEA下行AHH,循环稳定,优化血液流变,对凝血功能无影响,可有效地减少异体血的输注,在骨科手术中使用安全简便、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降压(CH)用于全髋置换术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例ASAⅠ~Ⅱ级行全髋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AHH+CH观察组(Ⅰ组)和AHH对照组(Ⅱ组),每组各10例。两组均在全身麻醉后,切皮前经中心静脉导管将6%羟乙基淀粉按15ml/kg,30ml/min输注行AHH,Ⅰ组同时给以硝酸甘油0.5~1.0μg·kg-1·min-1持续输注行CH,术中连续监测HR、SPO2、ECG、PetCO2、CVP和MAP,分别于术前(T1)、AHH后即刻(T2)、术毕(T3)、测定Hb、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激活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术中记录失血量、输液量、尿量和输血量。结果Ⅰ组失血量显著低于Ⅱ组(P<0.01),MAPⅠ组低于术前和Ⅱ组,两组Hb、Hct、PLT在AHH后和术毕较AHH前降低(P<0.01),AHH后两组PT、APTT均明显延长,而FIB缩短,但均在参考值范围。Ⅰ组未输入异体血,Ⅱ组3例输入红细胞1.5~2.0U,两组均无肺水肿、心力衰竭及创面异常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AHH联合CH可安全用于全髋置换术,并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避免异体输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超容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降压(CH)在围术期血液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估计围术期失血量超过血容量20%的择期手术病人90例,ASA Ⅰ~Ⅱ级,无心肺疾患.随机分三组(每组30例).组Ⅰ为急性超容性血液稀释(AHH)麻醉诱导后25分钟内输入6%羟乙基淀粉(6%贺斯HES-德国费森尤斯产)15ml/kg,50ml/min,使血容量增加20%;;组Ⅱ为急性超容性血液稀释 控制性降压(AHH CH)在与组Ⅰ相同扩容,同时在输入6%贺斯(HES)10ml/kg后即以平均动脉压(MAP)基础值的70%~80%为目标给予硝酸甘油0.5~5ug/kg/h;组Ⅲ为对照组.当血色素Hb<85g/L时输入同型异体血.计算各组病人术中失血量及异体输血量,连续监测HR、ECG、BP、CVP、MAP;于麻醉前、后30分钟和手术结束测定PT、APTT、Fbg、PLC、血乳酸、动静脉O2分压、CO2分压.在术中每隔30分钟及术后24小时测定Hb和HCT值.结果 AHH组和对照组的病人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AHH CH组(P<0.05).AHH组术中异体输血显著低于AHH组(P<0.05.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液稀释后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明显减少,而PT、APTT则明显延长(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AHH能有效减少大手术患者的RBC丢失和异体血需求,联合CH后能明显加强AHH的血液保护效果,还有减少容量负荷过大对机体的不利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液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7.
赵贞春  黄伶仙  刘彩莲 《江西医药》2008,43(12):1382-1383
目的评价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ANIH)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择期腹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ANIH联合血液稀释和控制性降压(CH)组(A组)和单纯CH(C组),每组20例。观察两组输液量、输血量、血液动力学变化、Hct及氧代谢变化。结果A组MAP在T1明显高于T0及C组;在T2、T3两组均明显低于T0、T1和T4(P<0.05),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HRA组T1明显减慢,C组T2~T4明显快与T0、T1和A组(P<0.05)。A组CVP、CO、CI(ERO2)在T1~T3均明显高与T0及C组。SVR和DO2T1~T3则显著低于T0、T4及C组(P<0.05)。A组在T3、T4两组Hct均明显低于T0(P<0.05)。两组VO2及LAC在稀释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术前ANIH联合硝酸甘油CH可减少术中用血,且有助于腹部手术病人血液动力学的稳定,不影响机体氧化谢。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围术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配合控制性降压(CH)应用于老年患者的可行性。方法40例ASAI~Ⅱ级的全髋置换术老年病人随机分为AHH联合CH组(Ⅰ)和对照组(Ⅱ)各20例。术中监测MAP、CVP、HR、SPO2,分别在术前、AHH后1h和术后24h抽血测定Hb、Hct、Plt,记录术中出血量、输液量、输血量和尿量。结果Ⅰ组MAP显著低于术前(P<0.01)和Ⅱ组(P<0.01),两组CVP均明显升高(P<0.01),Ⅰ组低于Ⅱ组(P<0.01),两组HR无明显变化,Hb、Hct、Plt均显著下降(P<0.005~0.01),仍在正常范围内。Ⅰ组出血量明显少于Ⅱ组(P<0.05)。结论AHH联合CH可安全地应用于一般情况良好,无心肺疾患的老年患者,并有效的减少出血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6%羟乙基淀粉130/0.4(HES130/0.4)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液动力学及内环境的影响。方法择期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8例,年龄43~65岁,体质量50~68kg,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A组为腰-硬联合麻醉(CSEA)组、B组AHH联合CSEA组。麻醉诱导后,B组开始血液稀释,以50mL/min的速率输注HES 130/0.4 20mL/kg,A组常规输液。术中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呼吸(RR)、心电图(ECG)、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尿量。分别于稀释前即刻(T0)、稀释后即刻(T1)、稀释后60min(T2)、术毕(T3)采集桡动脉血进行电解质、乳酸(Lac)、血糖(BG)、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比容(Hct)测定,计算血浆渗透浓度(Posm)。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麻醉效果、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记录术中失血量、输液量、输血量。结果与T0时相比,B组Hct及Hb血液稀释后下降约20%(P<0.01);A组T1时MAP降低、HR增快(P<0.05);B组AHH后CVP显著升高(P<0.01);两组在T3时BG增高(P<0.05),且A组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各时点血电解质、Lac、BUN、HCO3-、Posm等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能够维持腰-硬联合麻醉下骨科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利喜定控制性降压(CH)对手术患者出血量、输血量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脊柱外科胸、腰椎内固定手术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Ⅰ组为对照组,Ⅱ组为AHH组,Ⅲ组AHH联合利喜定CH。分别于AHH前(T0,Ⅰ组为麻醉诱导后)、AHH后30min(T1,Ⅰ组为麻醉诱导后30min)、AHH后60min(T2)记录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等指标,记录术中出血量、尿量、输血量。结果组内及组间比较,3组患者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与T0相比,Ⅱ组CVP增高和Ⅲ组MAP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Ⅰ组、Ⅱ组相比,Ⅲ组失血量、输血量的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HH联合利喜定CH能减少术中患者失血量和输血量,不影响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