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了解1998年~2003年儿童细菌性痢疾病原学构成及细菌对药物的敏感状况变化,指导 临床用药。方法 对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290例细菌性痢疾粪培养阳性者,应用改 良Kirby 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培养出阳性菌株两型,D群宋氏志贺菌155株,B群福氏志贺菌135株。致 病菌株1998年~1999年以福氏菌为主,而2000年~2003年以宋氏菌为主。两种菌均对头孢克罗、丁胺卡那、庆 大霉素,头孢三嗪敏感性较强,对氨苄青霉素、复方新诺明等药耐药。结论 宋氏和福氏志贺菌是1998年~2003 年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儿童菌痢的主要病原菌。头孢克罗副作用小,可以口服,且大部分菌株敏感,可以作 为药敏试验结果未出时儿童细菌性痢疾治疗的经验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重庆地区近10年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菌分布、流行趋势及药敏变迁等情况.方法 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997-2006年间以腹泻病住院并经粪便细菌培养确诊为细菌性腹泻的患儿104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1)10年间从11895住院的腹泻患儿中分离出肠道病原菌1044株,总检出率为8.8%,其中包括志贺菌(826株)、沙门菌(90株)、大肠埃希菌(101株)、铜绿假单胞杆菌(21株)和变形杆菌(6株),呈逐年下降趋势.(2)各年均以志贺菌检出占优势,并以福氏Ⅱ型为主(62.3%),且宋内菌的检出构成比逐年上升;8~11月份为检出高峰期,占总检出的58.7%.(3)学龄前期检出率最高(34.4%),青春期最低(1.4%),均以志贺菌为主,而婴儿期以大肠埃希菌感染最显著(占36.4%).(4)氨苄青霉素、利福平、痢特灵、红霉素对所有的细菌都耐药,耐药率都在95%以上,三代头孢的耐药率在3.7%~50.0%;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的耐药率分别为21.6%~87.9%、28.6%~92.5%.结论 重庆地区儿童腹泻病原菌的检出呈逐年下降,以志贺菌为主,婴儿期则以大肠埃希菌感染最显著;(2)各抗菌素中,病原菌对三代头孢最敏感,其次为氟喹诺酮类,对氨基糖苷类及其它抗生素耐药.  相似文献   

3.
小儿痢疾杆菌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前 ,细菌性痢疾仍是儿童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 ,严重威胁儿童的健康。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 ,使痢疾杆菌的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性不断变化。我们对2000年6月至2002年10月 ,本院门诊及传染科住院患儿大便培养分离所得204株痢疾杆菌的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资料本实验所用的菌株来自本院2000年6月至2002年10月 ,本院门诊及传染科住院的患儿大便培养分离所得204株痢疾杆菌 ,其中福氏志贺菌145株 ,宋氏志贺菌59株。二、方法细菌培养根据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按常规方法进行 ,采用VITEK_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感染血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相似文献   

5.
细菌性腹泻病403例病原学检测与临床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提高对感染性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肠道病原菌常规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对403例儿童细菌性肠炎患儿的病原学、药敏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从823例急性感染性腹泻惠儿粪便中共分离出致泻病原菌403株。其中志贺菌属313株,检出率为38%;沙门菌属35株,检出率4.2%;弧菌属30株,检出率3.6%;气单胞菌属10株,检出率1.2%;类志贺邻单胞菌属ll株,检出率1.4%;侵袭性大肠杆菌5株,检出率0.6%。临床疗效及药敏试验显示,头孢曲松钠是治疗感染性腹泻病的高敏感性药物。结论 志贺菌为陕西地区主要的腹泻病原菌,占总菌株78%;头孢三代药物为当今小儿临床有效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迁延性及慢性腹泻肠道菌群变化及病因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探讨迁延性、慢性腹泻患儿的肠道菌群变化及病因 ,对31例健康儿童及35例迁延性、慢性腹泻患儿粪便中4种常见厌氧菌、需氧菌进行定量检测。病例选择 :①自1998年3月至2000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迁延性、慢性腹泻患儿 ,年龄均在8个月至3岁半 ;②大便每日4次以上 ,为黄绿色稀便、粘液便 ;③在外均用过抗生素3天至10天不等 ;④X线钡剂灌肠检查排除炎症性肠病 ;⑤35例患儿均做大便致病菌培养未发现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健康儿童选择同期本院托儿所儿童31名 ,年龄为1岁~3岁 ,2周内无腹泻、未用抗生素者。结果 :31…  相似文献   

7.
社区感染败血症的菌群分布与临床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8.
儿童细菌性腹泻的抗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93例小儿细菌性痢疾菌群及药物敏感性变化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相似文献   

10.
抗癌药物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分为两类:一类是长期集落形式试验,另一类是短期非集落形成试验。后者包括同位素标记代谢物前体掺入法;DiSC法、MTT法和FMCA法。每种试验方法具有各自的优点,但也存在着不足。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与白血病化疗疗效有一致的相关性,对筛选最佳化疗方案进行个体化治疗以及耐药性研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它还可以作为估计白血病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1.
冬季儿童上呼吸道菌群分布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上呼吸道感染多发生在冬春季节 ,了解儿童上呼吸道菌群的分布状况 ,有助于阐明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机理。我们于 2 0 0 0年 1月份 ,对 16 5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咽部菌群分布调查。对象全部 16 5份标本取自北京市某幼儿园 3~ 6岁健康儿童的咽部分泌物 ,其中男童 77名 ,女童 88名。取材当日无流感流行。方法用无菌棉棒取儿童咽后壁分泌物无菌封闭保存 ,1h内送实验室接种于 5 %羊血琼脂平板及含 5 0mg/L万古霉素的兔血巧克力琼脂平板上 ,置 8%CO2 孵箱中 ,35℃过夜培养。细菌的分离与鉴定均按操作规程进行[1] ,用VITEK试卡将细菌…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及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的分布及对抗生素敏感和耐药情况。方法:采用K-B法对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出的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金葡菌46例(38.0%),表皮葡萄球菌23例(19.0%),大肠埃希菌20例(16.5%),腐生葡萄球菌4例(3.3%),D群链球菌4例(3.3%),其他革兰阴性菌24例(19.8%)。金葡菌、表皮葡萄球菌等对青霉素和红霉素普通耐药,对苯唑青霉素的敏感性仅达17.4%和15.8%,对头孢唑啉及丁胺卡那霉素较敏感,对万古霉素与西力欣有高度敏感性。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噻肟等第3代头孢菌素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头孢唑啉、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对革兰阴性杆菌仍有较高敏感性,而氨苄青霉素的敏感率仅为29.7%。结论:表皮葡萄球菌的感染呈上升趋势;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有加快现象;丁胺卡那霉素、万古霉素、第3代头孢菌素等仍为敏感抗生素。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 了解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我院)27年儿童细菌性腹泻中肠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1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以腹泻起病的住院患儿,送检粪便标本的细菌培养阳性的菌株情况。同一患儿同一次住院期间,如多次送检粪便标本且分离出相同的菌株,仅纳入第1次的记录进行分析。截取患儿性别、年龄、居住环境,粪便标本中阳性病原菌的类别和检出时间等。结果 33 957份粪便标本中共分离到肠道病原菌2 409株(7.09%),志贺菌属占78.83%(1 899株),其中以福氏志贺菌为主(87.36%,1 659/1 899株),又以福氏Ⅱ型志贺菌多见(97.17%,1 612/1 659株);沙门菌属占13.24%(319株),其中以鼠伤寒沙门菌为主(69.28%,221/319株);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占5.06%(122株),其中以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为主(77.05%,94/122株)。1995年检出率27.67%(249/900株),2000年前(除1992年)检出率均>10%,2000年后检出率<5%;8~10月份病原菌株数和检出率最高。1991至1999年(n=1 860株)、~2008年(n=348株)、~2017年(n=201株)比较,福氏Ⅱ型志贺菌在所有肠道病原菌中的占比由80.48%降至0,鼠伤寒沙门菌占比由4.35%上升至58.71%。婴儿中鼠伤寒沙门菌的占比最高(29.58%),其他年龄段均以福氏Ⅱ型志贺菌占比最高。结论 我院儿童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1991至1999年以福氏Ⅱ型志贺菌居多;~2017年以鼠伤寒沙门菌多见。  相似文献   

16.
296例儿童细菌感染状况调查及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儿童细菌感染问题日趋突出,多重耐药情况日趋严重。现对我院3年来住院患儿的检出菌及其药敏试验进行回顾分析,以期了解本地区儿童细菌感染情况以及药敏结果变化,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我院)27年儿童细菌性腹泻中肠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1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以腹泻起病的住院患儿,送检粪便标本的细菌培养阳性的菌株情况。同一患儿同一次住院期间,如多次送检粪便标本且分离出相同的菌株,仅纳入第1次的记录进行分析。截取患儿性别、年龄、居住环境,粪便标本中阳性病原菌的类别和检出时间等。结果 33 957份粪便标本中共分离到肠道病原菌2 409株(7.09%),志贺菌属占78.83%(1 899株),其中以福氏志贺菌为主(87.36%,1 659/1 899株),又以福氏Ⅱ型志贺菌多见(97.17%,1 612/1 659株);沙门菌属占13.24%(319株),其中以鼠伤寒沙门菌为主(69.28%,221/319株);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占5.06%(122株),其中以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为主(77.05%,94/122株)。1995年检出率27.67%(249/900株),2000年前(除1992年)检出率均>10%,2000年后检出率<5%;8~10月份病原菌株数和检出率最高。1991至1999年(n=1 860株)、~2008年(n=348株)、~2017年(n=201株)比较,福氏Ⅱ型志贺菌在所有肠道病原菌中的占比由80.48%降至0,鼠伤寒沙门菌占比由4.35%上升至58.71%。婴儿中鼠伤寒沙门菌的占比最高(29.58%),其他年龄段均以福氏Ⅱ型志贺菌占比最高。结论 我院儿童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1991至1999年以福氏Ⅱ型志贺菌居多;~2017年以鼠伤寒沙门菌多见。  相似文献   

18.
肾病综合征患儿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肾病综合征 (NS)患儿尿路感染 (UTI)的发病率、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8年 1月~ 2 0 0 2年 8月住院治疗 2 8例细菌培养阳性NS患儿UTI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 NS患儿UTI发生率为 33.7% ,其中 78.4 %为无症状菌尿症者。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占 94 .6 % ,其中大肠杆菌占 4 3.9% ,其他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等。第 3代头孢菌素、阿米卡星、喹诺酮类及其他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对绝大多数病原菌敏感 ,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等抗生素已被大多数病原菌耐受。结论 革兰阴性菌仍是NS患儿UTI的主要病原菌 ,第 3代头孢菌素、阿米卡星、喹诺酮类等抗生素对绝大多数病原菌敏感 ,青霉素类抗生素无效  相似文献   

19.
抗癌药物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分为两类:一类是长期集落形成试验,另一类是短期非集落形成试验。后者包括同位素标记代谢物前体掺入法、DiSC法、MTT法和FMCA法。每种试验方法具有各自的优点,但也存在着不足。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与白血病化疗疗效有一致的相关性,对筛选最佳化疗方案进行个体化治疗以及耐药性研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它还可以作为估计白血病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儿科血液病房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其变迁,分析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及导致血培养阳性败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该院2008~2011年自儿科血液病房的2358份血培养标本分离出的病原菌种类、药敏结果及临床资料整理分析。结果:共分离出110株病原菌,前三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16株、铜绿假单胞菌12株、表皮葡萄球菌8株。4年中革兰阳性菌的构成比降低,而革兰阴性菌的构成比升高。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分别为69%和43%,但均对万古霉素敏感。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69%和62%,但均对碳青酶烯类抗生素敏感。恶性肿瘤性疾病是血培养阳性的危险因素(OR=3.564, P<0.05)。结论:儿科血液病房儿童血流感染的病原菌种类繁多,构成比不断变化,耐药率高。恶性肿瘤性疾病是血培养阳性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