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术后理想的代胃方法。方法 对21例全胃切除病人采用改良(木尾)谷法空肠代胃术,并分别于术后3,6,12,24个月随访观察临床症状,并作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及血液学检查,评估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术后未发现明显的倾倒综合症,返流性食管炎及Roux-en-y滞留综合症,Visick分级者为Ⅰ-Ⅱ级(Ⅰ级16例76.2%,Ⅱ级5例23.8%)。结论 改良(木尾)谷法空肠代胃术接近生理,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生活质量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3.
4.
5.
全胃切除连续间置空肠代胃2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连续间置空肠代胃消化道重建术在全胃切除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2年3月间26例全胃切除连续间置空肠代胃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组病人无手术死亡和吻合口瘘发生。随访12个月至25个月,平均17.4个月。其中钡餐检查ll例,代胃容量均在300ml以上,排空时间为30~120min。术后6月、12月出现返流性食管炎分别为6例和2例。与术前相比,术后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效果。结论:连续间置空肠代胃术是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的理想术式,手术操作简便省时,可取得较好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本院1985年~1993年对26例进展期胃癌行全胃切除,Lygidakis空肠代胃手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男性21冽,女性5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32岁.手术当日晨将长1.5m口径0.3Cm之硅胶管随胃管置入胃内.在全麻下切除全胃及脾脏,彻底清除区域淋巴结.常规闭合十二指肠.将空肠距蔡氏勒带30Cm处离断,远端缝闭,取远端60Cm做成空肠袢,其中做二个空肠间的侧侧吻合.吻合口4Cm.空肠远近端行Roux—y式吻合,空肠袢与食道行端侧吻合.术中将硅胶管置入远端空肠内45Cm,以备术后八天开始滴入营养液. 相似文献
7.
8.
胃癌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而手术治疗中全胃切除术在我国约占胃癌手术的 6%。本院从 1994年以来 ,施行全胃切除空肠p式襻代胃术共 12例 ,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 12例 ,男 10例 ,女 2例 ,年龄 4 6— 79岁 ,平均 65岁。胃底贲门癌 3例 ,全胃癌 2例 ,胃体癌 7例。术前均经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和纤维胃镜及活检病理检查 ,证实为胃癌 ,结合术后病理检查及临床分析 ,Ⅱ期肿瘤 1例 ,Ⅲ期肿瘤 8例 ,Ⅳ期肿瘤 3例。2 手术方法 气管插管全麻 ,右侧卧位 ,取上腹正中及左侧第 7肋间联合切口 ,全胃切除术后 ,距…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胃底贲门癌应用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胃底贲门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进行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近侧胃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排空时间较短、食量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底贲门癌患者应用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疗效显著,术后饮食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少,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胃底贲门癌应用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胃底贲门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进行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近侧胃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排空时间较短、食量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底贲门癌患者应用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疗效显著,术后饮食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少,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比较全胃切除后行消化道重建空肠三腔代胃术与食管空肠Roux-Y吻合术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我院1999—2009年全胃切除术108例患者资料,消化道重建方式分空肠三腔代胃术组(65例)和食管空肠Roux-Y吻合术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胃排空时间、营养状况等。结果空肠三腔代胃术具有抗反流、模拟胃腔储存、促进吸收等优点,长期随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空肠三腔代胃术更能接近人体生理结构,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85年至1993年,对进展期胃癌为达根治目的行全 胃切lygibakis空肠代胃26例.其中男21例,女5例,最大年龄81岁,最小年龄32岁,平均57岁.26例病人术后经营养管补充营养,机体恢复快,有食欲.进食量较术前增加,营养物质吸收良好,体重2个月内恢复到术前水平.防止了吻合日瘘,消除了全胃切除术后之难以处理的各种合并症,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晚期喉咽癌多同时累及喉腔、食管上段及颈淋巴结,手术切除后产生的组织缺损大,对其如何修补一直是个难题,我科自1989年1.临床资料4月至1992年12月共作5例全喉下咽切除胃空肠代食管术,现将初步经验报道如一下:2手术步骤2.l颈部手术组:3例行“U”形切日,2例行正中切口,分离暴露甲状腺、限体、切断舌骨从舌骨甲状膜进入咽腔,在病变上1~3cm处环形切除下咽,连同一侧甲状腺,整个限及上段食管,同时作一侧颈廓清术。作空肠段移植者分离一侧甲状腺上动脉及颈外静脉,以备与空肠皿管吻合,作胃代食营者将食管中下段作周围性向下剥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8例胃底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两组患者死亡率发生,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年生存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发生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胃底贲门癌,对患者肠道进行功能重建,有效强化患者胃肠功能,促进术后患者饮食功能正常恢复,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胃底贲门癌患者采用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50例胃底贲门癌患者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标准Roux-en-Y吻合术处理,而研究组采用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处理,两组患者皆进行〉3个月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三个月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上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0%,对照组为24.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3个月排空时间与每次食量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每天饮食次数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底贲门癌患者采用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并发症较少,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较好,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连续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吻合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9月施行的全胃切除连续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吻合术9例。结果术后6 h因呼吸功能衰竭死亡1例,切口感染2例,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伴恶心、腹痛、腹胀4例,伴胸骨后烧灼感2例。存活8例,术后6个月,每餐进食量恢复术前水平,偶有餐后饱胀,无倾倒综合征发生,体重与术前比较均不同程度下降;术后6个月血清营养学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术后12个月体重大致恢复术前水平。结论连续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吻合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术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全胃切除术后功能性空肠代胃作消化道重建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7年12月施行全胃切除功能性空肠代胃术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部分病例出现轻度反流性食管炎、消化不良或肠功能障碍,均可缓解。所有患者术后体重、血红蛋白、清蛋白、总蛋白量均增加。结论:全胃切除功能性空肠代胃术是一种安全可靠、效果满意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对胃底贲门癌患者采取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接收治疗的71例胃底贲门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单盲抽样法将其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标准Rous-en-Y吻合术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排空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和胃肠排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胃底贲门癌患者,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治疗时间、胃肠排空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47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全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术,术后随访1~2年,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47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痊愈出院,术后未出现吻合口漏以及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术后对患者随访1~2年,复查X线造影检查,提示食管及十二指肠吻合口通畅,间置空肠段肠管增粗,肠管蠕动及排空正常。实验室检查提示肝功能、血红蛋白、白蛋白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均正常。结论:胃癌全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术符合生理解剖结构,临床疗效确切,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术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在我国胃癌居各种恶性肿瘤的首位。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2:1。目前手术仍是治疗胃癌的首选方法,切除端应距癌肿边缘5cm以上,因此,临床上部分患者需行全胃切除、空肠代胃术。我科2006年10月-2008年11月共行全胃切除空肠代胃手术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