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甘氨双唑钠放疗增敏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甘氨双唑钠(CMNa)联合放疗治疗肿瘤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对30例肿瘤患者采取甘氨双唑钠联合放疗与采取普通放疗的30例病例进行比较。结果:增敏放疗组完全缓解21例(70%),普通放疗组完全缓解13例(43.33%)。毒副作用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增敏放疗组近期疗效优于普通放疗组,且毒副作用未见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甘氨双唑钠(CMNa)配合放疗治疗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52例Ⅲ期NSCLC随机分为增敏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76例.结果 A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B组(P<0.001);A组KPS评分比B组明显改善(P<0.001);2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Na 有放疗增敏作用,可以提高Ⅲ期NSCLC放疗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陆霞  何津祥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2):144-145
目的观察通过放射增敏剂甘氨双唑钠(CMNa)配合放疗治疗实体肿瘤病人的疗效反应,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36例不同实体肿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用药前做好临床护理培训及健康教育,在用药过程中评价治疗效果,监测病人用药后的副反应。结果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8例。结论实体肿瘤放疗配合甘氨双唑钠治疗,其近期疗效优于单纯放疗;有效率、达PR或CR时的照射剂量,2组均无显著性差异,但有分离的趋势,可能与本研究病例数较少有关;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治疗效果和病人的生活质量有重要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4.
孔飞  蔡白振 《海南医学》2011,(18):100-102
目的探讨甘氨双唑钠配合放疗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甘氨双唑钠增敏组)、对照组(单纯放射治疗组)各29例。两组放射治疗方法、剂量相同,观察组加用甘氨双唑钠静脉滴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放疗结束时,观察组缓解率为75.86%;对照组缓解率为48.28%。放疗结束后3个月,观察组缓解率为89.66%;对照组缓解率为62.07%。结论甘氨双唑钠可提高鼻咽癌患者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是一种有效的放射治疗增敏剂,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苏晶  曲雅勤    飞等 《吉林医学》2014,(4):781-782
目的:探讨注射用甘氨双唑钠(希美纳)对于头颈部实体肿瘤的放射增敏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头颈部实体肿瘤患者158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试验组(放疗加甘氨双唑钠)和对照组(单纯放疗)。试验组患者放疗前使用甘氨双唑钠(希美纳)800 mg/m2,给药后1 h内接受放疗,每周3次,连续用药至放疗结束。对照组行单纯放疗。放疗中每周查血常规及观察各种不良反应。放疗前、放疗中第4周和放疗结束,分别进行头颈部增强CT、鼻咽镜或喉镜、肝、肾功能检查,且每周检查血常规,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CR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甘氨双唑钠(希美纳)对头颈部实体肿瘤的放射治疗有肯定的放射增敏作用,同时并不增加不良反应,其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甘氨双唑钠联合放射治疗宫颈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宫颈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放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甘氨双唑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所需的照射剂量为(3 453.7±785.9)c GY,达到部分缓解所需的照射剂量为(2 209.5±688.4)c GY;对照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所需的照射剂量为(4 862.6±643.8)c GY,达到部分缓解所需的照射剂量为(3 769.0±616.4)c GY,两组患者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对患有宫颈肿瘤的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甘氨双唑钠联合放射治疗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控制局部肿瘤的病变,不良反应小,是一种理想的宫颈肿瘤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7.
甘氨双唑钠在鼻咽癌放疗中增敏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甘氨双唑钠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增敏效果、毒副反应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5月-2008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鼻咽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放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放疗基础上加用甘氨双唑钠(CMNa),每次800mg/(m2·次)放入100mL生理盐水中溶解,30min内经静脉滴注完,在60min内行放射治疗,每周1、3、5用药,至放疗结束止。结果两组患者在放射剂量相同的情况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CR+PR)93.34%,明显优于对照组80.00%(P〈0.05);两组不良反应出珊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氨双唑钠对鼻咽癌术后放疗有较肯定的放射增敏作用,近期疗效满意,毒副反应可以接受,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甘氨双唑钠在鼻咽癌放疗中增敏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甘氨双唑钠在鼻咽癌放疗中增敏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3月~2010年2月在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放射治疗中心行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9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同期放化疗+CMNa)和对照组(同期放化疗)各45例。2组患者均予以放化疗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生物治疗、免疫治疗等其他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放射治疗,同期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同期放射治疗及化疗基础上予以甘氨双唑钠(CMNa)每次800mg/m~2/次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溶解,30min内经静脉滴注完,在60min内行放射治疗,3次/周,至放疗结束止。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CR+PR)率为80.00%(36/45)、CR率为62.22%(28/45),对照组总有效率(CR+PR)率为60.00%(27/45)、CR率37.78%(17/45),2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同期放化疗基础上使用甘氨双唑钠过程中未见神经系统等方面的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甘氨双唑钠在鼻咽癌放疗中有明显的增敏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注射用甘氨双唑钠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319nm处测定甘氨双唑钠的含量,8h内考察其稳定性。【结果】甘氨双唑钠在5.5~27.5μg/ml浓度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在8h内稳定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为1.93%(n=9)。【结论】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注射用甘氨双唑钠的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0.
甘氨双唑钠对鼻咽癌放疗增敏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思辉 《广西医学》2008,30(1):27-28
目的 研究甘氨双唑钠(CMNa)对鼻咽癌放疗增敏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48例经病理确诊鼻咽癌进行随机分为放射增敏组(放疗加用CMNa)和对照组(单独放疗).两组放疗方法完全相同,采取先面颌联合野 下颈锁上常规前切野36 Gy后避脊髓电子线补量,50 Gy再改为耳前野 全颈锁上常规前切野 电子线补量颈野.鼻咽部DT 68~74 Gy,34~37次,6~7周;颈部转移淋巴结DT 66~70 Gy,33~35次,6~7周;颈部预防量DT 56 Gy,28次,5~6周.增敏组在放疗前0.5 h静滴完CMNa 800 mg/m2,每周3次,至放疗结束;单放组则单纯常规放疗,放射野同增敏组.结果 增敏组和放疗组原发病灶CR率分别为83.3%、54.2%(P<0.05),颈部淋巴结转移灶CR率分别为78.2%、45.8%(P<0.05).鼻咽癌原发病灶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灶完全缓解时放射增敏比分别为1.27和1.14.结论 CMNa可以提高近期疗效,增加原发灶及转移灶的放射增敏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汪志求 《河北医学》2011,17(7):865-868
目的:观察放疗联合帕米膦酸二钠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疗效。方法:48例骨转移癌性疼痛的病人,分为两组。放疗联合帕米膦酸二钠组(联合组)24例;单纯放疗组(单放组)24例。放射治疗剂量为DT3000cGy/10f,两组相同;帕米膦酸二钠为90mg静滴,时间大于6h,每三周重复,至少两次。结果:放疗结束后两组疼痛缓解率分别为85%,80%,无统计学差异;随访8周后疼痛缓解率分别为79.17%,62.5%,P〉0.05,无统计学差异;2月后KPS评分改善两组有效率分别为70.8%,50%。未发现严重放疗反应及药物毒性反应。结论:放疗或放疗联合帕米膦酸二钠治疗骨多发转移癌均能取得满意疗效,但放疗联合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疗效可能更优,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邢台是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每年有大量的食管癌患者,由于许多方面的原因,患者就诊时往往已到中晚期,失去了手术的机会,放疗就成了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据医科院肿瘤医院统计,单纯放疗的食管癌患者占全部食管癌的71.4%。但是,食管癌放疗后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复发,约占80%以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同期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在头颈部肿瘤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67例头颈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采用传统方法分期颈淋巴结清扫手术;观察组34例采用同期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然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发生乳糜漏2例,呼吸困难2例;对照组发生创口出血1例、呼吸困难1例,乳糜漏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8%和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20.6%和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同期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是安全的而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Effect of Xilixin Granule Combined with Radiotherapy on Malignant TumorsRENHua-yi(Huna...  相似文献   

15.
16.
据国内资料初步统计,头颈部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20%~30%,在我国,男性发病首位是鼻咽癌,女性发病首位是甲状腺癌。目前头颈部肿瘤的平均治愈率大约在30%左右。延迟就诊、错误诊断和不正确治疗是造成治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头颈部肿瘤一般处于显露部位,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方面,较内脏肿瘤更具有利条件,而影像学的发展对于该病的早诊、早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林远雄 《黑龙江医学》2010,34(7):524-526
目的评价唑莱膦酸联合放疗在骨转移癌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04~2009-03间,收治骨转移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40例行单纯放疗,用直线加速器6MV X线照射,放疗剂量30 GY/10F/2W。另一组40例给予放疗,并于放疗前、后应用唑莱膦酸4.0 mg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静滴。结果唑莱膦酸+放疗组总有效率(CR+PR)为92.5%,较单纯放疗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疼痛缓解中位时间较单纯放疗组明显延长。结论唑莱膦酸联合放疗能有效缓解骨转移癌患者症状,在治疗中起到协同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中药配合放射治疗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鼻咽癌的合理途径。方法 鼻咽癌76例,随机分A,B两组。A组39例为放射治疗加放疗期间以活血化瘀,阴清热为主,放疗后以益气养阴,生津润燥清热为主中药治疗,B组37例为单纯放射。观察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期生存率,临床主要症状变化,颈淋巴转移灶缩小情况及放疗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A,B两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分别为84.6%,15.4%及73.0%,27.0%,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年,5年生存率A组分别为82.0%,61.5%,B组分别为70.2%,51.4%,两组比较均P<0.05。在改善临床症状,颈淋巴转移灶缩小情况及放疗副反应方面,A组比B组更明显。结论 放疗期间配以活血化瘀,养阴清热为主,放疗后配以益气养阴,生津润燥清热中药治疗鼻咽癌优于单纯放射治疗疗法。  相似文献   

19.
放射线照射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虽然 ,现代放疗工具的改进 ,技术处理的提高 ,使放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远较深部 X线和 60 Co治疗机使用的年代要低 ,但外照射对正常组织产生的放射性损伤的报道仍见诸文 [1~ 5]。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放疗 ,不可避免地造成照射野内正常组织的损伤。我们分析 70例头颈部肿瘤放疗后不同时期的 CT所见 ,以了解头颈部放疗后组织损伤程度 ,及与肿瘤复发的鉴别 ,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1  材料与方法  收集 1 988年 8月~ 1 998年 3月我院头颈部肿瘤放疗后 CT扫描 70例 ,均有放疗前后 CT扫描对照 ,全部…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选择有效抗癌药物提供临床使用以提高化疗疗效,用MTT分析,对32例头颈肿瘤术后切下的标本进行体外细胞培养,再用5-Fu,VCR,MTX,BLM,DDR,ADM,PYM和CTX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对5-Fu敏感27例,占84.4%E,VCR敏感7例,占21.9%;MTX敏感20例,占62.5%;BLM敏感26例,占81.3%;DDP敏感26例,占81.3%;ADM敏感13例,占40.6%;PYM敏感21例,占65.6%;CTX敏感1例,占3.1%,32例患者化疗效果满意,未出现明显的副作用,均存活3a以上,术后常规检查及复查未见复发或转移,结果表明:MTT法用于肿瘤细胞药敏试验是一种准确、快速、简便、经济,不需放射性同位素,结果重复性好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