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吴鸿基 《四川医学》2005,26(8):892-892
新生儿硬肿症是因受寒、早产、窒息、饥饿等原因引起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与水肿的一种疾病。近年来,我院儿科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运用硬肿症霜治疗新生儿硬肿症62例,取得显著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热带气候环境及其他致病诱因对新生儿硬肿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统计10年来新生儿硬肿症月平均收容例,并将月平均收容例占该月住院新生儿例数的百分比与10年来相应月份平均气温进行相关统计,冬、夏季风季节收容新生儿硬肿症例数对比,及硬肿症常见诱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硬肿症收容例数并不因夏季气温升高而减少,夏、冬2个不同季风季节收容该硬肿例数对比无显性差异,气温与新生儿硬肿症发病有一定相关性,但无显性相关。早产、低体重、窒息、感染是诱发新生儿硬肿症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热带气候环境不是诱发新生儿硬肿发病的主要因素,海南省诱发新生儿硬肿发病的主要因素是早产、低体重、感染及窒息。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硬肿症236例发病因素分析连云港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科(222001)姚翠英新生儿硬肿症是本地区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因素复杂,与窒息、早产、寒冷、感染等有关、本科自1989年元月起至1993年12月底止,共收治新生儿460例,其中新生儿硬肿症236...  相似文献   

4.
吴来燕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9):1139-1140
目的探讨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2009年收治106例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治疗护理情况。结果 96例硬肿消散痊愈出院,10例好转出院。结论新生儿硬肿症必须以预防为主,做好围生期保健,避免早产、窒息、产伤,合理喂养,保证足够的热量,可减少硬肿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期因寒冷、感染、窒息、早产等多种原因所致的周身或局部皮肤发冷,皮下脂肪变硬,并伴有水肿的一种疾病.在寒冷季节发病率较高,严重病儿常并发肺出血而死亡.目的:讨论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与预防.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对新生儿硬肿症患儿应根据硬肿程度采取不同护理措施,注意密切观察病情,注意喂养情况.  相似文献   

6.
孙极兵 《河北医学》1998,4(1):83-84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067000)河北省承德市妇幼保健院孙极兵新生儿硬肿症是由于受寒、早产、感染、窒息、饥饿、体重低下而引起局部或全身循环障碍,使皮下脂肪硬化与水肿的一种疾病。硬肿常见于:大腿外侧部、臀部、面颊、上肢甚至可至肩部、腹部。1临床资料我院...  相似文献   

7.
许萍  梅灏  罗应琴 《吉林医学》2013,34(7):1306-1307
目的:探讨新生儿的硬肿症病因、防治措施。方法:对132例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2例新生儿硬肿症,治愈好转115例,死亡8例,放弃治疗9例。结论:预防早产、减少低体重儿的发病率,重视保暖,预防窒息、有效控制感染是防治本病的关键;复温是治疗新生儿硬肿症低体温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病与季节的关系,寻找不同季节的主要致病因素。方法 按春夏秋冬四季进行统计,找出各季节主要的致病因素。结果 总体上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病冬春季多于夏秋季,其比为3:2。早产为主要致病因素,在一年四季中均占有较高比例(65.23%),感染和窒息是夏秋季新生儿硬肿症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夏秋季硬肿症患儿合并感染或窒息的比例明显高于冬春季(P>0.05)。结论 寒冷损伤是新生儿硬肿症主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与水肿的一种疾病。常见的病因有寒冷、感染、窒息、早产,其护理策略对于新生儿硬肿的预后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我科2002-2004年收治的43例新生儿硬肿症病例的护理策略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护理经验,提出了新生儿硬肿症患儿的健康指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硬肿症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79例新生儿硬肿症,并用χ2法统计分析。结果:早产是首要因素,占77.22%,且与硬肿程度高度相关(P<0.01)。感染和窒息因素分别占56.96%和41.77%,与对照组相比,其硬肿程度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季节性因素与硬肿症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避免早产、防治围产期感染和缺氧可以有效减少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探讨新生儿硬肿症并发消化道穿孔的发病规律。方法 通过对21例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病情变化相关的因素。结果 9例未手术全部死亡,手术12例,仅3例存活,发现新生儿硬肿症并发消化道穿孔与硬肿程度、早产、并发其他严重疾病密切相关,使用激素、护理不当亦可促使发病。结论 认为新生儿硬肿症并消化道穿孔,尽量不用激素,发现穿孔应立即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硬肿症是由寒冷、早产、感染、窒息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与水肿的一种疾病。新生儿硬肿症并发肺出血是新生儿疾病的一种危重临床症候 ,也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应引起儿科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94年 9月~ 1998年 12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硬肿症发病的危险因素,以便更有效地预防。方法:41例硬肿症新生儿及对照组。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对8项可疑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六产、低体重、窒息和感染、酸中毒最终进入方程(P<0.05),且OR值均大于1,是硬肿症发病的危险因素。硬肿症是原发病的一个并发症和严重征兆,寒冷不是本地区硬肿症的常见病因。结论:流动人口的新生儿是硬肿症的高危人群;加强围产期母婴保健,普及新法复苏、感染的预防和早期有效干预,早产、低体重儿和危重症新生儿热能供给和内环境平衡是预防硬肿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硬肿症是一种危及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健康的严重疾病。在我国农村仍常见,其发病率为6.8%。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生可见诸多因素,如早产、感染、寒冷、窒息、热量不足等。其病理改变尤其是多器官损害是新生儿硬肿症病死率较高的重要原因。我院从1995年12月至1997年我们应用丹参注射液对新生儿硬肿症早期治疗,丹参注射液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活血化瘀的功能,丹参能清除氧自由基,能降低血液粘滞度,能改善微循环等作用。通过丹参注射液的早期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病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期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 ,常伴有水肿和低体温 ,重症者可出现多脏器功能损害。多发生于早产、窒息、感染的新生儿 ,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我们对近几年收治的 75例硬肿症病儿的心电图进行了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根据新生儿硬肿症诊断及病情分度标准[1] 选择病儿 75例 ,男 41例 ,女 34例。所有病儿均有寒战、早产、窒息、产伤、感染、热量供给不足等病史。具有不吃、不哭、体温不升、皮肤硬肿表现。严重者可伴有休克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其中轻度硬肿症 2…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硬肿症(简称硬肿症)是由寒冷、早产、感染、窒息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与水肿的一种疾病,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本文旨在分析近年来硬肿症发病的主要相关因素,指导临床更有效的预防硬肿症的发生。现将我院近8年收治的21例硬肿症发病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张成兰 《黑龙江医学》2002,26(12):969-969
新生儿硬肿症 ,现称新生儿皮脂硬化症。多发生在寒冷的冬季 ,其发生与寒冷、早产、缺氧和感染有关。本文通过 30例该病患儿的发病情况 ,就病因与治疗分析如下。1 资料与结果1 1 对象1990~ 2 0 0 0年 ,我院收治新生儿硬肿症 30例。诊断依据1990年全国新生儿学术会议制订的新生儿硬肿症诊断标准。1 2 方法对硬肿症患儿进行季节、胎龄、出生体重及年龄等相关因素分析。1 3 结果发病季节 :冬季发病 2 3例 ,占 76 .7% ;春季发病 4例 ,占13.3% ;秋季发病 3例 ,占 10 %。胎龄 :早产儿 16例 ,占 5 3.3%。出生体重 :低体重儿 11例 ,占 36 .6 %。…  相似文献   

18.
黄金环 《右江医学》2001,29(5):466-466
新生儿硬肿症在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 ,其发病原因也各不相同 ,如寒冷、早产、感染、窒息等 ,四季均可发病 ,但以寒冷诱发居多 ,尤其是高寒地区。由于硬肿引起的周围微循环障碍 ,可导致休克、DIC及多器官功能衰竭 ,成为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就我院 1998年至今所收治的 18例新生儿硬肿患儿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18例新生儿 ,其中男 12例 ,女 6例 ;足月产 16例 ,早产 2例 ;因寒冷诱发硬肿 12例 ,早产并感染诱发 2例 ,因窒息并感染所致 4例。 14例痊愈出院 ,4例死亡。护理措施   1.复温 ①体温 >30℃ ,腋 肛温差…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硬肿症系指新生儿时期表现皮肤或皮下组织变硬或兼有水肿,并有其他系统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症。其发生与寒冷、早产、缺氧和感染有关。对新生儿硬肿症患儿进行良好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早产和感染是引起新生儿硬肿症的主要原因。早产儿的病死率比足月儿高。早产儿单纯由早产因素引起硬肿症者,病死率低,早产儿由感染、受寒、窒息或多因素引起者,病死率高。足月儿由多因素引起者,病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