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甲状腺肿常见于离海较远的高原山区,我国多山各省,尤其在云贵高原和陕西、宁夏等地区的居民,患此病的甚多。我院自1990~2005年共收治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1 216例,其中重量在500 g(肿块直径8 cm)以上的巨大甲状甲状腺肿[1]51例,占4%。现就巨大甲状腺肿手术治疗中的麻醉、切口、术中配合及技巧、术后引流及皮肤松弛等问题,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女35例,男16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37岁。病程短者2个月,长者50年,平均16年。呼吸困难5例,声嘶2例。病变部位:双侧甲状腺肿37例,单侧甲状腺肿14例,其中甲状腺肿并发甲亢4例。T3…  相似文献   

3.
病史摘要:患者,男,53岁。因满腹剧烈疼痛24小时急诊入院。病人曾因胃溃疡合并大出血,而施行过胃次全切除手太,术后情况恢复良好,痊愈出院。出院后,体重增加,恢复原来工作。唯于入院前一天,因饱食后,突然出现满腹剧烈疼痛,伴有(口恶)心、呕吐,数小时后腹部膨胀,肛门不排气,亦无大便,经某医院治疗无效,转我院。体检:“体温37.6℃,脉搏86次/分,血压110/70毫米汞柱。心肺听诊正常。腹部膨隆,可见肠型,右上腹可见12厘米长切口瘢痕。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明显。叩诊鼓音,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肝脾无肿大。血、尿、大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均在正常范围。血钙18毫克。X 线胸透:心肺无异常。  相似文献   

4.
妇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早期防治(附2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口脂肪液化是妇科腹部手术后容易发生的一种并发症,使切口裂开,不易愈合.传统的方法是换药,使创面新鲜后再次缝合,愈合需2~3周.早期发现,早期正确处理,可缩短治疗时间.我科使用周林频谱仪辅助照射切口联合伤口局部清洗治疗脂肪液化,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6.
本文报导33例75岁以上老年人各种腹部手术资料,急症25例,择期8例,死亡4例。应重视心、肺功能及切口感染。掌握操作及手术前后各环节,疗效可望提高。  相似文献   

7.
高乃荣  李国强  石欣 《江苏医药》1999,25(8):579-580
目的:推广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方法:通过对我院784例病例的总结,讨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和操作要点。结果:除病人极度肥胖或胆囊颈管处严重粘连者外,绝大多数病人均可行MC手术。术者立于患者左侧;取剑突右侧腹直肌切口;使用吸引器治胆囊壁推吸;在左手食指和中指的指引下离断胆囊床、胆囊动脉和胆囊管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结论:MC手术效果理想,其操作要点易于掌握,只要掌握MC的适应证,术者技术熟练,可以采用。  相似文献   

8.
我们经过反复临床探索,对85例手术病人进行了切口皮肤免缝的新方法。采用美国进口的无菌性免缝胶带粘合伤口,可直接在手术台上打开使用,其功能具有透气性好、粘合力强,对皮肤伤口无刺激性,临床使用得到满意效果。 用于伤口免缝的85例病人手术部位分别是:头、面部的手术及外伤7例;甲状腺手术10例;甲状舌骨囊肿手术2例;颌下腺手  相似文献   

9.
赵强 《中国药业》2012,21(11):38-39
目的 了解医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茵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为医院抗茵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治理提供参考.方法 对129例Ⅰ类、Ⅱ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并作合理性评价.结果 71例Ⅰ类、58例Ⅱ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分别为95.77%和100%,平均使用时间分别为4.01 d和5.64d.部分病例存在初次预防用药时机不当(20.63%)及联合用药指征不明确(62.50%)等问题.术后抗茵药物使用超过48 h者占74.60%.结论 抗茵药物预防性应用存在不合理,需加强管理、规范用药.  相似文献   

10.
戴繁荣 《江西医药》2008,43(4):304-305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腹股沟疝同期手术的切口改良。方法12例前列腺增生合并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耻骨上改良同一切口,先行聚丙烯网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然后常规行前列腺摘除。结果12例均随访6个月~4年,均排尿顺畅,无疝复发,无其他手术并发症。术后按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为5~8分。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14d。结论采用改良的耻骨上同一切口,手术安全可行,方法简单,效果肯定,避免二次手术痛苦,对在基层农村的老年患者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预防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体会(附150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综合预防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方法,、达到减少切口感染的目的.方法 对150例急性阑尾炎合并弥漫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仅有1例出现切口感染,发生率为0.67%,取得较好的效果.结论 只要能够早期诊断及处理;术前及术后及时合理使用抗生素;术中注意无菌操作,保护切口,减少污染;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及甲硝唑冲洗腹腔;碘伏浸泡切口;正确应用引流;皮下脂肪层采取不缝合或用不加铬可吸收单丝线缝合等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阑尾切除术后的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腹部外科患者血气和酸碱平衡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检测 1 0 0例腹部外科择期手术患者 ,于术前和术后第 1天、3天、5天、7天抽动脉血检测血气。若术后 7d各项指标仍明显异常 ,则继续检测术后第 9天、1 3天、1 5天血气。测血气同时 ,还采静脉血测血钾、钠、氯、二氧化碳结合力及尿素氮。结果 :术前低血氧者2 7例 ,均与原发病无关 ,主要发生在高龄患者中 ;代谢性酸中毒 1 9例 ,代谢性碱中毒 1 3例。手术后低血氧 2 7例 ,在 3d~ 7d后恢复至正常。而术后氧分压降低者多发生在上腹部手术患者 ,且多在 5 0岁以上患者。术后酸碱始终正常者仅 1 2例 ,均为年龄在 4 5岁以下手术创伤较小的患者。而胃癌根治、直肠癌根治、肝叶切除等大手术者均有不同程度酸碱失衡。术后发生代谢性酸中毒占 34%,多在 7d后恢复 ,发生呼吸性碱中毒者占 39.6 %,多数和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有关。发生代谢性碱中毒者占 2 6 .8%,其常见原因为术后胃肠减压时间长 ,胃液、十二指肠液大量丢失有关。结论 :对施行腹上区手术的患者 ,最好在术前及术后检测血气和电解质 ,密切注意肺通气功能的改善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相似文献   

14.
报道近三年来收治经手术证实的腹部卒中8例,术前均未明确诊断。该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腹腔穿刺或选择性动脉造影对诊断有一定帮助,及时剖腹止血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自1991年1月~1993年6月用硫甲丙脯酸治疗肾小球性蛋白尿21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21例均为住院病人、男13例,女8例,年龄12~70岁。诊断标准按1985年9月第二届全国肾小球疾病分型,肾病综合征Ⅰ型3例、Ⅱ型11例、慢性肾炎普通型4例、糖尿病肾病3例。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为应用强的松或加环磷酸胺治疗6~8周以及对症处理无效的基础上,改用流甲丙脯酸、方法为25~50mg,每日三次,经治4~8周。疗效标准完全缓解:症状消失,尿蛋白转阴;部份缓解:症状部分消失,蛋白尿减少村;无效:症状无改善,尿蛋白减少十以下。疗效观察(见…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可怕的并发症,也是糖尿病人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足部损害的经济影响是巨大的,通常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治疗。在艰难的和长期的生存、康复过程后,截肢可能是不可避免的。这对病人及其家庭来说是一个悲剧。但是只要经过系统的治疗原发病(糖尿病)的同时,给予针对其病因、神经及血管病变的定期治疗,该病尚可得以预防和控制。我院于1997~1998年用金纳多治疗糖尿病足3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由于梨状肌损伤而引起坐骨神经病,是一组较复杂的常见病。如治疗不当可造成长期慢性腰腿痛。我院自一九八六年十月至一九八九年七月在门诊治疗梨状肌综合症病人250例。经临床观察治愈205例,好转22例,无效23例。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男性170例,女性80例,年龄最  相似文献   

18.
剖宫产术是临床上处理难产的重要手段之一,我院采用腹部横切口剖宫产327例手术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327例,均为我院住院分娩产妇。1.2 横切口手术方法:于下腹耻骨联合上缘2~3cm处或皮肤皱褶处做一横行、两端稍向上翘的切口约10cm,其切口中段3~4cm切至深达深筋层,再以中、食指或小拉钩深入切口分别向两侧撕开皮下脂肪与皮肤切口等长,横形剪开腹直肌前鞘与皮肤等长,钝锐结合分离腹直肌与前鞘连接部分,向上潜行7~8cm,向下达耻骨联合,向两边牵拉开腹直肌,于膀胱顶上1.5cm  相似文献   

19.
手术治疗颈椎病和OPLL症远期疗效观察(附3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颈椎病和颈椎后纵韧带钙化(OPLL)合并脊髓压迫症状时常需手术治疗,但选用何种术式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用前路减压、后路“双开门”及“卷廉式双开门”术式治疗34例,并经较长期随访以观察疗效。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34例中,男28例,女6例。年龄37~71岁,平均51岁。病程20天~10年,平均25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介绍经右外侧切口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的经验。我所从1996年12月至1997年5月经右外侧切口共施行18例心内直视手术,其中膜部室缺16例、肺动脉干下室缺2例,室缺合并膜部瘤形成2例、室缺合并肺动脉高压1例。全组平均年龄5.64岁,平均体重17.87kg,全组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术后复查心脏超声示室缺修补良好未见分流。这种切口可安全有效地替代正中切口纠正一些较为简单的心脏畸形,其损伤小、美观、效果明显优于正中切口,易为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