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昔吴瑭云:“病邪有伤脾阴,有伤胃阴,有两伤脾胃,彼此混淆,治不中窾,遗害无穷。故中焦阴虚证有脾阴虚和胃阴虚之分,治疗亦有甘淡滋脾与甘凉益胃之别。  相似文献   

2.
脾胃阴虚源流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胃阴虚源流析楼定惠浙江省嵊县中医学会(312400)脾胃学说中,脾胃阴液不足的分治,笔者每有所思,常为所感。临证中凡见脾胃阴虚者,认为脾胃相关,每以胃阴统脾阴混治,贯用王孟英《霍乱论》致和汤加减治之。经过八五年去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进修学习,在师...  相似文献   

3.
杨云弟 《中医临床研究》2011,3(20):36+38-36,38
脾胃阴虚习惯上称胃阴虚和脾阴虚的综合表现。脾与胃相表里,同主后天水谷营养的生化,故胃阴虚常引致脾阴亦虚。  相似文献   

4.
从学术源流入手,通过病症异同、治法方药异同的辨析对脾阴虚、胃阴虚进行析异发微,认为脾阴虚与胃阴虚两者的学说起源相同,也都是对东垣脾胃论的补充与发展。同时,因脾胃同属中焦,后世在应用上多有通指、混用,然脾、胃的生理功能各有不同,脾、胃阴虚所表现出来的侧重点也有区别。进而指出王邦才辨治脾胃病,法从仲景、叶天士,又对缪希雍脾阴说融会贯通的特色,并附多则医案佐证。  相似文献   

5.
齐教授信箱     
《新中医》1982,(8)
脾燥症之症状是什么?何以辨证治疗河南周××来函询问古籍中有无脾燥症?何以辨治问题,现简述如下: 祖国医学典籍中未见“脾燥症”这一证名。但有“脾胃阴虚”、“脾消”之名。略与“脾燥”病机相类。脾胃阴虚,包括脾阴虚与胃阴虚。脾阴虚指脾气散精不足。脾胃为后天之本,人之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有赖于脾气散精输布以濡养。若胃阴虚,或脾虚不足,阳损及阴,或饮食营养不足,均可使脾气散精无源。临床上习惯用胃阴虚之名,兼见饥不欲食,肌肉消瘦,体倦乏力等症。胃阴虚为胃之阴液不足,多由胃火炽盛、脾胃蕴热,或温病热盛伤津等所致。症见口干喜饮,纳呆,吞咽不适,食后胸膈痞阻,甚则干呕呃逆,大便干结,舌心干或干绛,脉细数等。治宜选用沙参、麦冬、玉竹、石斛等以养胃阴,并当治  相似文献   

6.
危北海教授学术思想是建立在对脾胃疾患的长期研究和临床实践基础之上的.他认为脾胃虚证是脾胃病研究的关键所在,脾胃疾病的基本发病机制是脾胃内伤所致.为此,危先生从脾脏本脏及基与他脏的关系方面探讨脾胃虚弱在慢性胃肠病发病机制和诊治中的意义,把脾脏本脏及脾脏与他脏的关系体现在用药上,在临床上注意辨证相结合,并详辨脾阴虚与胃阴虚、胃气虚与脾气虚的不同,注重脾胃病的详辨与详审,作到灵活用药.  相似文献   

7.
孔令彪 《北京中医》2005,24(2):87-88
危北海教授学术思想是建立在对脾胃疾患的长期研究和临床实践基础之上的。他认为脾胃虚证是脾胃病研究的关键所在,脾胃疾病的基本发病机制是脾胃内伤所致。为此,危先生从脾脏本脏及其与他脏的关系方面探讨脾胃虚弱在慢性胃肠病发病机制和诊治中的意义,把脾脏本脏及脾脏与他脏的关系体现在用药上,在临床上注意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并详辨脾阴虚与胃阴虚、胃气虚与脾气虚的不同,注重脾胃病的详辨与详审,作到灵活用药。  相似文献   

8.
浅述脾阴虚与胃阴虚之联系与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天谷 《河南中医》2010,30(1):17-20
脾阴主营血,胃阴主津液;脾阴虚多为内伤气血所致,胃阴虚多为热病伤津所致。治疗上脾阴虚重养阴和营,胃阴虚重清热生津。脾胃阴虚者,脾胃的阳气也常常会被伤及,这是阴损及阳,所以对甘寒、甘凉、滋腻的药物都要掌握适度,一般以“平”为度,避免矫枉过正。  相似文献   

9.
脾阴虚刍议     
目前中医临床对于脾阴虚不够重视,脾阴虚的临床表现容易被忽视,很多医生将脾阴虚辨证为胃阴虚,从而在治疗用药上出现偏差,把滋胃阴的药物用于脾阴虚,出现助湿碍脾等不良反应,使治疗走上了弯路。鉴于此,本文从脾阴虚的源流、临床表现、脾阴虚与胃阴虚的区别联系、脾阴虚的临床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等多角度进行分析阐述,由此得出结论,临床上脾阴虚并不少见,应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
赵成莉 《陕西中医》1999,20(12):551-552
结合儿科临床对小儿脾阴虚证之病因病机及临床证治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由于小儿常脾阴不足的生理病理特点,故脾阴虚证广泛存在于儿科临床多种病症之中,脾阴虚证可单独存在,亦可与脾气虚,胃阴虚,心、肝、肺肾阴虚并存,临床随证斟酌,辨证施治多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脾阴虚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们对脾胃病证本身的认识 ,侧重脾胃气虚、脾胃虚寒、胃阴不足等 ,而忽视了脾阴虚之证。其实 ,脾阴虚是客观存在的 ,在这方面古今医家皆有论述 ,只不过人们习非成是 ,未能引起重视和深入探讨。故今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谈一点对脾阴虚的肤浅体会 ,谨供同道临证参考。1 脾  相似文献   

12.
妇科从脾阴论治内容,《中医妇科学》(五版)未作适当介绍,因而使中医妇科脾阴证治理论与方法在教材中缺略,不利于学生全面掌握有关脾胃证治知识。本根据历代医家的有关论述及其临床验证,对妇科病证的脾阴虚脉困证治作了初步的探讨和阐述。  相似文献   

13.
王军瑞 《世界中医药》2011,6(6):467-468
针对中医脾病辨证中对脾阴的认识不足,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就脾阴的理论源流、病因病机、证候特点、类证鉴别及治疗方药等加以阐述,旨在说明脾阴脾阳同等重要,脾阴虚与脾气虚、胃阴虚不可混淆,并在一定程度上证明脾阴虚的发生确有其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王军瑞 《天津中医药》2011,28(5):407-409
针对中医脾病辨证中对脾阴的认识不足,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就脾阴的理论源流、病因病机、证候特点、类证鉴别及治疗方药等加以阐述,旨在说明脾阴脾阳同等重要,脾阴虚与脾气虚、胃阴虚不可混淆,并在一定程度上证明脾阴虚的发生确有其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脾胃同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在饮食物受纳、消化及水谷精微的吸收、转输等生理过程中起主要作用。但是,脾阴与胃阴,不仅含义不同,而且在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上亦有区别。因此,探析脾阴、胃阴之别,有助于临床上对脾阴、胃阴虚证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介绍鲍身涛教授从脾胃论治慢性皮肤溃疡的经验。鲍教授认为慢性皮肤溃疡的病机复杂,主要以脾胃亏虚为本,以痰、湿、瘀为标,立调养脾胃为主要治疗原则,强调健脾补虚是治疗本病的关键。临证中四诊合参将慢性皮肤溃疡分为脾气虚证、脾阳虚证、脾阴虚证,治以益气健脾、温阳健脾、滋阴运脾,分别予以归脾汤、阳和汤合参苓白术散、玉液汤加减治疗。临床随症加减,疗效颇佳。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7.
脾阴虚小议     
舒劲 《西部中医药》2012,25(3):62-63
从脾阴虚的客观存在、脾阴虚的临床表现及病理机制、脾阴虚与他脏的关系3方面探讨脾阴虚乃脾之阴血不足证,证见手足烦热、口干不欲饮、烦满、不思食、大便秘结等,辨证分型以脾胃阴虚型多见,治宜滋脾兼调气。  相似文献   

18.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阴虚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脾阴虚与胃阴虚有别 ,不能混淆 ,但目前的中医教材却未加以以论述。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阴虚证 2 0例 ,与玉女煎治疗 2 0例作对照。结果 :总有效率为 95 .0 %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脾之虚证 ,阴虚有之  相似文献   

19.
曹安来  杨明生 《新中医》1991,23(12):6-8
近年来,国内中医药刊物对脾阴及脾阴虚论述颇多,对脾阴虚与胃阴虚之间区别及联系还作了专题笔谈讨论。这无疑对中医脏腑学说是一个大胆有益的探索。为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及部分疑难病证的治疗另辟门径,大有裨益。但有关小儿脾阴虚  相似文献   

20.
<正> 在脾胃学说理论与临床应用中,一般多侧重于脾阳胃阴的辨治,而对脾阴虚却较少提及。但事实上,对脾阴虚的阐述古已有之,近年来这方面的探讨文章也逐渐增多,本文择其主要内容,简述如下。历代医家对脾阴虚的论述有关脾阴虚的论述,最早可追溯到《内经》。如《素问·生气通天论》就有“脾气不濡”的提法。《难经·二十二难》曰:“血主濡之”,濡有濡养、润泽之意,泛指阴血之功,既言脾濡,当含脾阴之用。但《内》《难》对脾阴虚的具体治疗则论述不多,至汉·张仲景拟麻子仁丸疗脾约证,可以说才创治脾阴虚之先河。宋·李东垣著《脾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