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陈钦恭  陆伟 《中国肿瘤临床》1993,20(9):679-681,T000
本文就我院收治18例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结合文献对其诊断、病理和治疗进行分析。该肿瘤色素不明显,形态多形性,易误诊。确诊必需仔细寻找色素或做色素染色。以手术为主,综合治疗为宜,强调放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25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芩  孙建国 《实用癌症杂志》2007,22(4):378-379,383
目的观察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形态特点,以帮助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75年-2006年间诊治的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2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中,肿瘤多位于鼻腔外侧壁和鼻中隔,中鼻道10例,鼻中隔6例,中鼻甲4例,下鼻甲3例,鼻底1例,另1例病变范围广无法判断其来源。肿瘤呈黑色或紫褐色21例,呈结节状或菜花状;淡红色表面光滑如息肉状4例;肿瘤触之易出血。结论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少见,易误诊,应与鼻腔癌、血管瘤、鼻息肉相鉴别;对鼻腔发现的黑色或紫褐色肿物,触之易出血者可作该病的临床诊断,活检应谨慎,以免促进肿瘤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治方法。方法 对1992年至2001年12月收治的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4例患者行手术、1例患者术后行放疗,1例放弃治疗。结果 4例患者治疗后,1例存活2年5个月,2例存活11个月,1例失去联系。结论 完整彻底地手术切除为鼻腔原发性黑色素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附20例临床分析)浙江省肿瘤医院(310022)郭良,刘爱华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少见,1869年Lucke首例报告,我院从1970年11月到1991年5月共收治20例,均经病理证实,结合文献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男性1...  相似文献   

5.
膀胱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极为少见,据不完全资料到1995年国外文献仅见4例报告,我科13万外检病例中仅见正例,兹报告如下。患者,女,43岁。自1975年7月开始无痛性终末血尿,伴间歇性尿急和尿频。曾2次住我院治疗。膀胱镜检查提示为膀胱静脉曲张,疗效不佳。1977年7月出现全程血尿,并有血块,尿道刺痛,再次入我院。在病程中无其他部位的肿瘤和皮肤、粘膜恶性黑色素瘤发生。仔细追问病史也无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史。入院查体:全身皮肤无明显增大的色素痣,表浅淋巴结不肿大。膀胱区无压痛。胸部X线片未见异常。尿常规检查:蛋白(),红血球…  相似文献   

6.
恶性黑色素瘤源于神经嵴黑素细胞,是一种恶性度较高的黑色素细胞肿瘤,绝大多数发生于皮肤,亦见于接近于皮肤的黏膜,还可发生于眼脉络膜和软脑膜处,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增高趋势。因其病理组织结构及细胞形态变化多样,部分肿瘤为无色素型,临床表现较复杂,容易误诊。现对本院1998—2003年14例有完整资料的病例进行病理分析。  相似文献   

7.
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治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治疗方法的探讨陈俊强,林祥松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以下简称鼻腔恶黑)长期以来被认为时常规分割放疗抗拒,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但由于恶性度高,术后易复发而影响远期生存率。本文分析单纯手术、单纯放疗及手术加放疗的不同治疗情况,现...  相似文献   

8.
恶性黑色素瘤59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恶性黑色素瘤(MM)的临床,病理形态特点,并阐明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59例MM进行临床病理学,部分病例做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并复习其临床资料。结果临床正确诊断发生在皮肤45例中仅14例,占32%,发生在粘膜14例中仅3例,占21%。其余均误诊。在病理形态上肿瘤以多种细胞类型和组织形态混合存在为主要特点外,16例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AMM)做Fontana染色均阳性。其中8例做免疫组化检测,大部分符合本瘤诊断。其中2例误诊,结论认识MM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HMB45、S-100蛋白,VIM、CK四种标记联合应用,对MM尤其是对AMM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实用价值,应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10.
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原发于食管的恶性黑色素瘤极少见。临床和病理在术前极易误诊,为提高对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的正确诊断率和生存率,进行了临床与病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吴秋良  云径平 《癌症》1995,14(5):349-351
本文报告47例鼻咽、鼻腔粘膜恶性黑色素瘤,大体上肿块呈蕈状、结节状或溃疡形,组织学形态多样,由几种细胞并存或以一种为主。免疫组化(ABC法)标记Vimentin、S─100、HMB-45及NSE染色的阳性率分别为95.7%、100%、100%及93.6%。实验结果表明Vimentin、S-100及HMB-45对诊断恶性黑色素瘤是敏感的抗体,而HMB-45具有特异性。联合使用多种抗体标记,能提高诊断黑色素瘤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121例鼻及鼻咽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献瑜  吴秋良 《癌症》1992,11(4):267-269
本文对121例鼻、鼻咽恶性淋巴瘤作临床病理分析。121例中HD占15.7%,NHL占84.3%。男:女为1.95:1。患者最小3岁男性为淋巴母细胞NHL,最大74岁为混合B细胞NHL,大体形态分巨块型、结节型、粗隆型、溃烂型四个肉眼类型。镜下则分非何杰金淋巴瘤及何杰金淋巴瘤两大组织类型。还讨论了鼻咽淋巴瘤与鼻咽癌的鉴别诊断及如何确定原发及继发瘤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钱湘绮 《肿瘤》2001,21(1):59-60
目的 通过观察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胃镜、X线表现及治疗结果,探讨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 复习近年来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10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进行分析。结果 2例经胃镜活检病理证实,8例均手术病理证实,随访病例2例于手术后一年死亡。结论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胃镜检查必须探挖多取才能得到阳性结果,结合X线及活检组织免疫组化检查可提高早期诊断率。治疗以手术后化疗(CHOP方案)为主,清除HP是治疗的关键,其预后与临床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4.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癌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观察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 ,胃镜、X线表现及治疗结果 ,探讨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 复习近年来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 10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进行分析。结果  2例经胃镜活检病理证实 ,8例均手术病理证实 ,随访病例 2例于手术后一年死亡。结论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胃镜检查必须探挖多取才能得到阳性结果 ,结合 X线及活检组织免疫组化检查可提高早期诊断率。治疗以手术后化疗 (CHOP方案 )为主 ,清除 HP是治疗的关键 ,其预后与临床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5.
人黑色素瘤细胞系中MTS_1/p16CDK_4基因的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TS1/p16CDK4基因在人肿瘤细胞中的突变及意义。 方法 采用PCRSSCP方法和基因序列测定技术对人黑色素瘤细胞系Bowes、Hela细胞和正常人肺细胞HFL中p16基因exon2进行检测和分析。 结果 Bowes细胞和Hela细胞中p16基因exon2扩增的单链DNA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泳动加快,表明其DNA顺序存在单链构象改变。核酸序列测定证实第341号核苷酸发生T→C的颠换。 结论 p16基因的突变导致其编码蛋白质异常,引起细胞异常增殖。p16基因的突变是肿瘤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应用DNA重组技术构建的突变型p16基因重组质粒可作为基因探针用于检测p16基因的缺失  相似文献   

16.
17.
26例胃原发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胃原发恶性淋巴瘤的早期诊断率和长期生存率的方法。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10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进行分析。结果:10例经胃镜活检病理证实,16例均手术病理证实,随访22例,5年生存率50%(11例)。结论: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胃镜检查必须深挖多取才能得到阳性结果,结合X线及活检组织免疫组化检查可提高早期诊断率。治疗以手术后化疗(CHOP方案)为主,清除HP是治疗的关键,其预后与临床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8.
黑色素瘤抗原基因在肺癌和食管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和食管癌黑色素瘤抗原基因(MAGE)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RT-PCR技术检测48 例肺癌、28 例食管癌MAGE3 和MAGE4 的表达。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MAGE3 和MAGE4 表达分别为21/48(43.7% )、7/48(14.6% ),食管癌MAGE3 和MAGE4 表达分别为12/28(42.9% )、5/28(17.9% ),MAGE3 表达多见于Ⅲ期和淋巴转移患者。结论 MAGE3 在肺癌和食管癌发展和侵袭中起积极作用,并可能用于对肿瘤进一步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9.
20.
并存甲状腺癌的多原发恶性肿瘤:附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福进  曾宗渊 《癌症》1994,13(5):427-428,431
我院自1964-1990年间收治18例并存甲醇腺癌的多原发恶性瘤病人,甲状腺癌为第1原发癌者10例;甲状腺癌为第2原发癌者7例;为第3原发癌者1例。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以乳头状腺癌最多(13)例,其次为滤泡性腺癌。不同种类的肿瘤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其中甲腺癌元旦行手术术治疗。本文对并存甲状腺癌的多原发恶性肿瘤的发病年龄与性别,肿瘤的部位,发生癌的间隔时间,有关的致病因素和预后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