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慢性氟、砷及氟砷联合中毒大鼠脊髓损伤的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氟、砷及氟砷联合中毒大鼠脊髓损伤的病理研究慕晓玲李锋*赵瑾*(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病理解剖教研室*)本文用普通透射电镜和神经丝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研究了大鼠氟中毒,砷中毒及氟砷联合中毒后1、3和6个月时,脊髓神经元损伤的病理改变及对...  相似文献   

2.
阴茎头表皮细胞程序性凋亡的超微特征赵玉珍*王树森李向印李忠*刘贵生雷建章(河北医科大学电镜实验中心*石家庄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本文为探明阴茎头皮肤从新生至凋落的生理性变化规律与体表一般皮肤之异同,应用超薄切片透射电镜法,对正常成年人龟头表皮细胞生理性凋...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超声技术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镜超声技术及临床应用周华侯淑琴*邓国清**(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超声诊断科*消化科**东方医药保健品外贸公司广州510515)前言:众所周知,超声影像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从一维A超、二维B超、Doppler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均已被广泛...  相似文献   

4.
免疫组化技术应用十年的回顾与思考(摘要)王伟柯昌庶*赫丽*李德忠(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医学实验中心*病理科,武汉430070)我们回顾、分析了我院十年(1986~1996)中开展免疫组化技术的工作。认为此项技术开展以来,对我院病理学专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  相似文献   

5.
微波技术在修复抗原中的应用现状(摘要)熊正文综述王伯氵云*史景泉*审校(解放军251医院,张家口075000*第四、三军医大学病理学教研室)本文结合近年工作实际,综述了微波(MW)修复抗原技术的有关问题。(1)MW的应用发展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1阶...  相似文献   

6.
应用PCR-RFLP技术,对新疆地区汉族健康群体进行了HLA-DQA1(49人)和DQB1(47人)基因分型。在DQA118个等位基因中,DQA1*0301的基因频率最高(32.56%),*0401最低(1.02%)。在DQB116个等位基因中,DQB1*0201(20.21%),*0301(15.96%)、*0303(14.89%)为最常见;没有观察到*05032、*0504和*0605。与河北  相似文献   

7.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酶免疫检测技术,调查了成都地区汉族群体凝血因子XⅢA和XⅢB的遗传多态性。等位基因频率为:F A*1=0.8719,F A*2=0.1240,F A*3=0.0041;F B*1=0.2727,F B*2=0.0165,F B*3=0.7107,F 表现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与国外其他群体的资料相比较,中国人F A*1和F B*3等位基因频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8.
应用聚丙烯酰凝胶等电聚焦酶免疫检测技术,调查了成都地区汉族群体凝血因子Ⅻ和XIIIB的遗传多态性,等一基因频率为:FXIIIA*1=0.8719,FXIIIA*2=0.1240,FXIIIA*3=0.0041;FXIIIB*1=0.2727,FXIIIB*2=0.0165,FXIIIB*3=0.7107,FXIII表现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与国外其他群体的资料相比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HLA—DR、DQ基因单倍型与中国东北地区汉族人寻常型天疱疮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对27例中国东北汉族PV患者的HLA—DRB1、DQB1等位基因测定,进行单倍型分析,并与99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寻常型天疱疮患者组中单倍型DRB1*140x-DQB1*0503、DRB1*140x-DQB1*0201、DRB1*120x-DQB1*0503和DRB1*140x—DQB1*0302的频率明显增高,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特异单倍型可能是决定寻常型天疱疮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人表皮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表皮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的改进张慧敏郝振林*王东霞*(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医学实验科,烧伤科*沈阳110024)张志芬王连璞**(沈阳医学院生化教研室,解剖教研室**沈阳110031)表皮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的建立和发展对于烧伤治疗、皮肤病学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CYP3A5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中国人群中细胞色素P450 3A5基因CYP3A5的多态性及其基因型与临床功能之间的关联。方法 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180份样本进行基因变异的检测,并经测序验证;以免疫荧光偏振技术监测12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环孢素(cyclospofin A,CsA)血浓度,数据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和处理。结果 180份样本中,共检测出1种等位基因即CYP3A5*3,其频率为76.1%(274/360);3种基因型,即纯合子CYP3A5*1/*1 10份,占总数的5.6%;杂合子CYP3A5*1/*3 66份,占总数的36.7%;纯合子CYP3A5*3/*3 104份,占总数的57.8%。12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检测出两种基因型,即CYP3A5*1/*1 2例和CYP3A5*l/*3 10例。CYP3A5*1/* l患者外周血均一化后的CsA浓度与CYP3A5*1/*3相比较,前者谷浓度C0较后者低,相差2.3~6.6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服药后2 h峰值C2亦较后者低,相差1.4~3.8倍,同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YP3A5*3是中国人群中最主要的多态性,CYP3A5基因型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血中CsA浓度紧密关联,CYP3A5*1/*1比CYP3A5*1/*3需要更大剂量的CsA以维持相同的血浓度。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对CYP3A5进行基因型分型,可以预测患者CYP3A5的功能,进而预测其CsA的需求量,使临床应用CsA更加安全有效和个体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概括了解间-α-胰蛋白酶抑制物(ITI)基因频率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规律。方法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免疫印迹技术调查了中国6个群体ITI遗传多态性。结果在吉林汉族、内蒙古蒙古族、大理白族和西藏藏族均观察到3个常见等位基因,ITI*1、ITI*2和ITI*3;广西壮族和广东汉族只检测出ITI*1和ITI*2两个等位基因,这些群体ITI*1基因频率介于0.5500~0.7525,ITI*2基因频率介于0.2475~0.4322,ITI*3基因频率介于0.0034~0.0729。结论研究发现,中国南北地理环境差异与中国群体ITI基因频率差异无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13.
山西汉族人群HLA-A、-B、-DRB1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调查山西汉族人群HLA-A、-B、DRB1基因多态性,获得完整准确的遗传学数据。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方法对7440名健康、无血缘关系的山西汉族个体进行HLA—A、-B、-DRB1基因型检测,并与不同人群等位基因进行比较。结果 检出A等位基因18个,B等位基因40个,DRB1等位基因13个,其中A*02、A*24、A*11、A*01、A*03、B*13、B*51、B*15、B*40、B*35、DRB1*15、DR*09、DR*1:2、DR*04、DR*07等位基因频率分布较高。结论 山西汉族人群HLA—A,-B,-DRB1基因具有中国北方汉族人群共有的遗传特征,但也有其自身的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HLA—A位点等位基因的PCR-SBT高分辨分型方法,探讨DNA测序技术在脐血库样本HLA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PCR产物直接测序,对广州脐血库保存的547份脐血样本进行HLA—A位点2、3、4外显子的序列分析,由分型结果得出基因频率,与中华(上海)骨髓库北方人群、上海地区人群及德国白种人进行比较。结果采用PCR-SBT分型方法并结合分析软件确定了全部样本的HLA—A基因型,广州地区人群HLA-A等位基因以A*110101(30.8%)最为常见,其后依次是A*24020101/02L(16.18%)、A*0207(11.88%)、A*3303(9.42%)。A*110101在广州汉族人群中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中华(上海)骨髓库北方人群,而A*010101、A*3001明显低于后者;在HLA-A2亚型人群中,A*020101在广州、上海两地汉族人群中的频率明显低于德国白种人,而广州汉族人群中A*020101与A*0206均明显低于上海汉族人,但A*0203明显高于后者。结论基于核酸序列测定的HLA分型技术能够直接、准确、快速地进行高分辨分型,将有助提高无亲缘关系供者脐血移植的临床效果。改进实验条件、升级分型软件,可以降低试剂成本和节约时间。  相似文献   

15.
兰州地区汉族人群HLA-A、B和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兰州地区汉族人群HLA-A、B和DRB1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特点。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兰州地区200名健康无血缘关系的汉族个体HLA-A、B和DRB1基因座进行分型,并与西北、北方和南方汉族、西北回族、维吾尔族和藏族人群进行比较。结果兰州汉族人群中HLA-A基因座共检出14个等位基因,以A*02,A*11,A*24,A*33,A*30,A*01和A*31基因最常见;HLA—B基因座共检出32个等位基因,以B*40,B*15,B*46,B*13,B*51,B*60,B*58和B*44基因最为常见;HLA-DRB1基因座共检出13个等位基因,最多见的基因依次为DRB1*09.DRB*15,DRB1*12,DRB1*04,DRB1*11,DRB1*07,DRB1*08和DRB1*14,接近北方汉族而与南方汉族有差异,与西北回族无明显差异,但与西北维吾尔族和藏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兰州地区汉族人群HLA-A、B和DRB1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与南、北汉族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与西北维吾尔族和藏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6.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基因克隆和末端终止技术,测定了分属DR9、DR11和DR12的6个中国汉族人HLA纯合细胞DPB1基因第二外显子的核苷酸序列。结果表明,6个纯合细胞分别带有4种等位特异性DPB1^*02012、DPB1^*0202、DPB1^*0501、DPB1^*1301,基因结构和白种人相同,因而采用国外参考试剂和探针对中国人标本作DPB1基因分型是可行的。同时,首次揭示了绒猴DPB1基因第  相似文献   

17.
甲襞微循环观测辅助诊断的初步研究胡金麟*田牛*刘凤英*宋欣*李向红*规范化的甲襞、球结膜、舌、口唇、牙龈、耳廓、皮肤、子宫颈、阴茎头微循环观测方法标志着我国临床微循环的研究与应用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2]。临床微循环观测结果的数学公式表达,促进了...  相似文献   

18.
应用PCR-SSO方法,对华东地区汉族人群进行了HLA-DQA1,DQB1和DRB1*02,07,09基因分型,DQA1中以DQA1*0301基因频率最高,其次为*0501和0102,*0401最低,DQB1中以DQB1*0303频率最高,其次为*0.301,*0601和*0201,*0501,*0604和*0605最低;DR9基因频率较高,DR2中DRB1*1501占735,基因频率为0.085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中国人群C1R的遗传多态性,并评估和展望其在法医学和群体遗传学中的应用价值,运用作者建立的测定C1R表型的等电聚焦免疫印迹技术,调查了中国蒙古族群体和北方汉族群体补体C1r亚单位(C1R)的遗传多态性,这两个群体中C1R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为:蒙古族:C1R*1=0.5317、C1R*2=0.2817、C1R*5=0.1725、C1R*V=0.0141;北方汉族:C1R*1=0.5381、C1R*2=0.2619、C1R*5=0.1714、C1R*6=0.0048、C1R*7=0.0048、C1R*V=0.0190。与其他群体C1R的资料相比,中国这两个群体C1R的基因频率分布与白种人、黑人有很大差异,提示C1R是群体遗传学研究较理想的遗传标记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HLAⅠ、Ⅱ类基因在白塞病(BD)易感性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LABType^TM SSO技术(又称序列微珠综合分析实验系统)对40例BD患者及100例正常对照的HLAⅠ、Ⅱ类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BD患HLA*51(30%vs12%,X^2=5.312,OR=3.143,P〈0.05)、HLA-DRB1*14(22.5%vs8%,X^2=4.354,OR=3.339,P〈0.05)的频率显著增高,HLA-DRB1*15(10%vs30%,X^2=5.175,OR=0.259,P〈0.05)的频率显著降低。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HLA-B*51、HLA-DRB1*14可能是BD的易感基因,HLA-DRB1*15可能是BD的保护性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