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8例经手术后病理结果证实的膀胱憩室的超声诊断分析.方法应用超声诊断仪对患者的下腹部进行检查,对适度充盈后的膀胱观察其大小,形态,膀胱壁厚度,连续性及内外有无异常回声,毗邻关系,排尿后动态观察膀胱及憩室的情况.结果8例患者全为单发,憩室伴膀胱结石为2例,憩室全部位于侧方,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尿潴留,6例男性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肥大,全部病例后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结论膀胱壁的局限性囊贷状突起为膀胱憩室.我们临床上所见到的大多为后天性的,均有不同程度的尿潴留,男性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肥大,有少数憩室内见结石,偶尔可见肿瘤.超声证实膀胱憩室:一是要显示憩室的憩室口,二是要对比排尿前后的憩室腔变化.膀胱憩室还注意要与盆腔肿物及输尿管囊肿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断层超声技术(TUI)结合三维表面成像分析唇腭裂的图像特征,评价胎儿唇腭裂的价值。方法对16例18~40周唇腭裂患者进行三维表面成像后行断层超声扫查,将采集到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结果16例18~40周唇腭裂胎儿包括6例单纯唇裂,9例唇裂合并硬腭裂,1例唇裂合并软腭裂,应用断层超声成像结合三维超声表面成像诊断胎儿唇裂准确率100%,9例唇裂合并硬腭裂有2例仅诊断了唇裂漏诊了硬腭裂,诊断率77.8%,1例唇裂合并软腭裂仅诊断了唇裂漏诊了软腭裂。结论TUI技术能显示胎儿唇腭部各个切面的断层图像,三维图像能直观地将胎儿鼻唇部各结构展现在人们面前,二者结合,诊断唇腭裂准确度高,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对囊性肾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对囊性肾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囊性肾癌病人的13个病灶进行了二维超声检查,4例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结果:二维超声检查显示7例囊壁不规则增厚,有时可表现为1个或多个结节,其中1例显示肾囊肿而在囊肿壁外肾窦侧有一直径2.5cm结节;2例呈多房状,分隔厚薄不一,与囊壁交界处呈结节状增厚;另2例呈多房状,因囊壁壳状厚薄不均钙化及分隔条状粗大钙化而误诊为畸胎瘤;仅1例囊壁规则,囊内显示数条细分隔,但囊液混浊。5例囊液混浊,其中1例并大片状高回声凝血块悬于囊液中,几乎掩盖囊壁内单发结节;另7例囊液透声好。4例行彩超检查,其中2例囊壁较大结节内显示与肾叶间动脉波形一致的血供;另2例多房状、多结节病灶内显示较丰富的血流,其中1例呈低阻型,动脉血流峰值流速为14.4cm/s,阻力指数(RD=0.41)。结论:囊性肾癌的较特征性超声表现为囊壁不规则增厚,囊壁或分隔可见实性结节,结节内可显示血流。如囊腔出现较厚分隔或囊液混浊,特别是年轻病人,应怀疑本病。  相似文献   

4.
探讨三维超声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尿道括约肌成像和测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用经直肠三维超声观察测量25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和30例正常对照者的尿道括约肌。认为三维超声是观察和测量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尿道括约肌形态学改变的有效工具,测量可重复性好。对临床治疗方案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慧  王竞宇  任丽  杨巧  黄俊  汪淼  邓萍 《西部医学》2020,32(4):576-579,583
目的 应用经会阴四维超声立体成像技术结合移动手法对女性尿道周围囊性病变进行定位定性,并探讨其对女性尿道周围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2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行盆底超声检查的2125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GE Voluson E8型彩色超声诊断仪,先用二维超声观察尿道周围囊性病变的位置、形态及其与尿道、阴道的关系,再换用腹部容积探头RAB6-D,启用四维,正中矢状面上运用四维成像后,上下移动取样框,显示尿道周围囊性病变的空间位置,从而进行定位定性诊断。结果 2125例患者中,共发现尿道周围囊性病变21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包括尿道憩室3例,阴道壁囊肿9例,尿道旁腺囊肿8例,阴道壁脓肿1例。经会阴四维超声将本例阴道壁脓肿误诊为尿道憩室,诊断符合率为95.2%(20/21)。经阴道和会阴二维超声联合诊断,诊断阴道壁囊肿7例,尿道旁腺囊肿4例,尿道憩室1例,二维超声诊断符合率为571%。经会阴四维超声与经阴道和会阴二维超声联合诊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会阴四维超声结合移动手法,对女性尿道周围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蔡高玉 《当代医学》2010,16(34):97-97,3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查诊断腮腺Warthin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腮腺Warthin瘤患者,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分析二维超声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特点。结果 21例腮腺Warthin瘤患者多发生于老年男性腮腺耳下区,二维声像图均表现为Ⅲ型,Ⅰ型13例:均匀低回声被线状强回声分隔呈"网络状"或"网管状",按压瘤体部分网管状内可见流动细弱点状回声;Ⅱ型2例:均匀低回声区;Ⅲ型6例:Ⅰ型或Ⅱ型合并囊性无回声,即网格状结构或均匀低回声合并囊性无回声。结论作为一种简便的检查方法,高频超声在诊断腮腺Warthin瘤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52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超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 (SCI)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二维超声图像特征、产生原因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二维超声观察SCI患者膀胱壁及尿内回声并进行残余尿测定。 结果 :SCI神经源性膀胱图像特征有 :(1)膀胱壁损伤 :膀胱壁增厚伴结节、乳头、小梁、囊泡和憩室形成 ;(2 )尿液内异常回声 :尿内沉积物、血凝块、结石形成 ;(3)反复大量残余尿、双肾积水及结石 ;(4)尿道内括约肌松弛。 结论 :SCI神经源性膀胱二维超声图像具有一定特征 ,其诊断无创、简便、及时、准确 ,对临床康复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三维容积超声在膀胱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三维容积超声成像技术对 33例膀胱肿瘤患者进行成像检查,对肿瘤病变部位建立不同切面的立体图像,分别从不同方向观察肿瘤病变部位的形态结构,与膀胱镜检查及手术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超声下33例膀胱肿瘤患者单发性肿瘤27例,多发性肿瘤6例,检出瘤体 46个,肿瘤直径0 8~5 6 cm.手术检出瘤体47个,其中良性肿瘤2例,恶性肿瘤31例,三维容积超声检出与手术符合率为 97 8 %(46/47).结论 三维容积超声可清晰、直观立体地显示膀胱肿瘤的空间位置关系和形态,可以提高膀胱肿瘤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有着二维超声无法比拟的优点, 可以为制定手术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及其相关技术在剖宫产术后孕囊型子宫瘢痕妊娠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 收集86例剖宫产术后孕囊型子宫瘢痕妊娠的超声声像图表现,通过二维及三维超声对比分析,总结三维超声及其相关技术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分析三维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显像的特征及优势。结果 86例剖宫产术后孕囊型子宫瘢痕妊娠的二维及三维超声表现均呈子宫下段囊性结构,其周边可见高速低阻的血流信号,血流信号来源于子宫前壁下段肌层。二维和三维超声的妊娠囊边界、瘢痕处肌层厚度、血供情况、内部结构及孕囊瘢痕附着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维超声显像均优于二维超声;子宫内膜厚度、囊性结构大小的二维和三维超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超声的优势在于多种成像模式各有所长且相互补充,三维超声表面模式显示子宫结构、孕囊及包块结构更直观、更立体;三维断层超声成像(TUI)可对感兴趣区域进行全方位断层分析,精确测量瘢痕处肌层厚度,显示病区内部结构更细致,提供类似MRI的图像信息,具有较高的客观性及可重复性;三维容积空间对比成像(VCI)可区分子宫内膜与瘢痕的回声,提高孕囊瘢痕附着处边界的清晰度。并且三维超声可显示二维超声无法显示的冠状面,增加了图像的信息;三维超声显示血流信号更清晰。结论 三维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显像较二维超声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对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①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显像在膀胱疾病诊断中的应用。②方法 采用GEVoluson 730三维超声成像系统对 31例膀胱疾病病人进行了二维与三维超声表面模式重建。③结果 三维超声图像清晰、直观、立体感强 ,能清楚地显示病变的位置、大小、数目、形态、回声特点、与膀胱壁的关系、基底的宽窄及有无蒂等。三维超声对膀胱疾病的诊断符合率高于二维超声 (χ2 =5 .72 6 ,P <0 .0 5 )。④结论 三维超声较二维超声能够提供更为丰富的图像信息 ,有助于膀胱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巨大膀胱憩室影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对巨大膀胱憩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分析1例该病患的B超,膀胱造影,CT扫描和膀胱镜检查的有关资科。结果 患为43岁男性,以排尿困难、尿急半年,排尿后需第二次排尿为主诉就诊。B超显示与膀胱相通的无回声区.膀胱造影及CT显示膀胱壁向外突出的囊袋状影,膀胱镜下直接见到憩室而确立诊断。结论 B超,膀胱造影,CT扫描及膀胱镜检查均可清楚显示膀胱憩室。膀胱造影是诊断憩室的常规方法且符合率高。B超、CT扫描显示宽窄不等的开口与膀胱相通则更有助于确立诊断。膀胱镜检查可直接确立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Meckel憩室及其并发症的高频超声声像图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Meckel憩室的小儿,分析其在术前行高频超声检查时的超声表现及特征。结果超声表现为管状回声肿块5例,囊样回声肿块6例,混合型回声肿块4例。表现为肠套叠2例,表现为肠梗阻2例,此为Meckel憩室并发症的表现。另外因气体干扰未能显示异常1例;超声未见异常1例。高频超声检查与临床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是有效的Meckel憩室诊断方法,部分小儿Meckel憩室术前超声可诊断。若患者表现为阑尾炎、肠套叠及肠梗阻时会因并发症声像图而掩盖原发Meckel憩室病变,造成漏诊。另外当憩室较小、位置靠后及大量肠气干扰时也容易漏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肛内磁共振成像检查肛门外括约肌萎缩的方法已经建立,但应用三维肛门超声内镜对这方面尚无明确研究。该研究目的是前瞻性比较三维肛门超声内镜与肛内磁共振成像对大便失禁患的肛门外括约肌萎缩和缺损进行检查的结果。此外,作还对肛门外括约肌厚度和长度的测量技术进行了比较。材料与方法:大便失禁患接受三维肛门超声内镜与肛内磁共振成像检查,并对肛门外括约肌的萎缩和缺损的肛内成像技术进行评估。三维肛门超声内镜对肛门外括约肌萎缩的评分依赖于肛门外括约肌与其反射系数的差别,而肛内磁共振成像对肛门外括约肌萎缩的评分则依赖于肌肉的数量和脂肪替代性萎缩的存在。萎缩评分分为无、中度和重度。三维肛门超声内镜通过高回波区定义缺损,肛内磁共振成像则通过括约肌环的不连续性和(或)瘢痕组织定义缺损。计算三维肛门超声内镜和肛内磁共振成像检查肛门外括约肌的萎缩和缺损的差异。此外,还比较了三维肛门超声内镜和肛内磁共振成像所测定的肛门外括约肌的厚度和长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联合三维断层超声显像(TUI)和容积对比成像(VCI)技术对回盲部憩室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经手术病理学检查确诊的17例回盲部憩室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行三维超声联合TUI和VCI技术辅助检查,观察其诊断准确率。结果17例回盲部憩室炎患者中经术前三维超声联合TUI和VCI技术检查即诊断为回盲部憩室炎15例,诊断准确率88.24%;其中诊断为盲肠或升结肠憩室炎6例,回肠憩室炎9例。结论三维超声联合TUI和VCI技术对回盲部憩室炎的诊断准确率高,价值大,或可作为临床诊断回盲部憩室炎首选的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囊腺瘤的超声及MRI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肝内胆管囊腺瘤的超声及MRI表现。结果: 12例肝内胆管囊腺瘤均呈多囊状,8例囊壁及分隔纤细、光整,4例囊壁及分隔增厚,3例囊壁可见结节或乳头状突起。超声显示肝内多房性囊性占位,形态规则,边界清,囊内可有多个小囊及细弱点状回声漂浮,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可见部分囊壁细条状彩色血流信号。MRI示肝内囊性部分呈均匀液性信号,增强扫描囊壁、分隔及附壁结节可强化。结论: 超声及MRI能清晰地显示肝内胆管囊腺瘤的特征 。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经会阴三维盆底超声联合尿道括约肌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构建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的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估其预测效能。方法:将300例产妇分为产后SUI组57例和产后非SUI组243例。收集三维盆底超声参数和SWE参数,基于赤池信息准则(AIC)采用向后逐步回归,选择最小AIC值构建SUI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内外部验证。结果: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alsalva尿道漏斗形成、Valsalva膀胱颈位置、静息尿道括约肌后唇杨氏模量平均值(Emean)、静息尿道括约肌后唇厚度、产次、本次分娩方式为产后发生SU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与最小AIC值(357.3)对应的风险预测模型为:Y=-3.116+1.358×Valsalva膀胱颈位置(1)+1.256×Valsalva膀胱颈位置(2)+1.541×Valsalva尿道漏斗形成-0.193×静息尿道括约肌后唇Emean+0.595×静息尿道括约肌后唇厚度+0.710×产次+0.922×本次分娩方式。以≥0.170为诊断截值,模型诊断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AUC)达0.793(95%CI,0.721~0...  相似文献   

17.
楼叶琳  胡洋  周一波 《浙江医学》2020,42(24):2688-2690
目的探讨二维、三维盆底超声检测评估无张力性尿道中段悬吊带术后吊带相关并发症的意义。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因无张力性尿道中段悬吊带术后出现吊带并发症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就诊的9例女性患者进行二维、三维盆底超声检测,观察吊带的位置、形态与周边结构,并与同期本院就诊的、有无张力性尿道中段悬吊带史且吊带正常的10例女性患者盆底超声图像进行比较。结果在超声下,吊带显示为清晰的强回声。二维、三维盆底超声均可显示吊带位置及形态,并能在静态、缩肛、Valsalva状态下动态评估吊带功能。9例出现吊带相关并发症的患者中,吊带过紧2例,吊带下缘与尿道纵行平滑肌复合体距离<3mm,Valsalva状态下显示吊带张力过高;吊带过松2例,吊带下缘与尿道纵行平滑肌复合体距离>5mm,吊带较平直,张力过低;吊带位置过高3例,吊带位于尿道近1/2处;吊带扭曲1例,尿道中段后方吊带呈一细斜线,吊带短轴与尿道未呈平行无张力状态;吊带侵蚀膀胱1例,双侧吊带不对称,左侧支局部折叠,位于膀胱黏膜下。结论利用二维、三维盆底超声探查无张力性尿道中段悬吊带术后的吊带位置、形态及张力,有助于判断有无吊带异常。  相似文献   

18.
2种超声显像技术在诊断胎儿畸形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表面三维成像(three-dimensional ultrasound surface,3-DUS)和断层超声显像(tomogramphy ultrasound imaging,TUI)这2种三维超声显示技术在诊断胎儿畸形的价值。方法应用3-DUS和TUI技术,进行1190例胎儿的三维超声检查。结果文中胎儿畸形发生率4.37%(52/1190),采用3-DUS诊断胎儿体表畸形阳性符合率97.14%(34/35),胎儿体内畸形阳性符合率23.53%(4/17)。TUI技术诊断胎儿体表畸形阳性符合率37.14%(13/35),胎儿体内畸形阳性符合率100%(17/17)。采用3-DUS、TUI技术、3-DUS和TUI技术联合诊断胎儿畸形敏感性分别为73.1%、57.7%、100%,特异性为99.1%、98.7%、99.9%。结论显示胎儿体表结构以3-DUS为主,显示胎儿体内结构以TUI技术为主,两者技术应该成为互补,有利提高产前胎儿畸形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9.
膀胱憩室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雪霞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2):1363-1363
在我院收治的76例泌尿系疾病患者中发现6例膀胱9个憩室。2例多发,4例单发,年龄最大者76岁。最小者42岁。临床症状是排尿不尽或二次排尿,合并感染者有排尿刺激症状。使用东芝SSH-140A型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3.75MHz。病人平卧位,于耻骨联合上作多切面检查。发现膀胱轮廓线以外的类圆形囊性包块时,细心观察是否与膀胱相通,及其内部回声如何,并嘱排尿后再观察有无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经阴道超声结合容积对比成像(VCI)-C平面技术及断层超声成像(TUI)技术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经病理诊断为异位妊娠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行经阴道超声结合VCI-C平面检查和经阴道超声结合VCI-C平面及TUI检查,分析两种检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