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工心脏起搏是通过起搏器发出一定能量的脉冲电流,经过导线和电极刺激心脏,代替心脏的起搏点引起心脏搏动的治疗方法,可用于治疗缓慢型和快速型心律失常[1].  相似文献   

2.
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心脏有起搏或传导系统功能障碍。心率极为缓慢,甚至停搏严重心律失常病人治疗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韦武  林涛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108-108
人工心脏起搏是以人工心脏起搏器发放一定形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而使心脏收缩.用以治疗和诊断心律失常的方法。2002年以来,我院在心血管数字减影X线机引导下用双极起搏导管电极经股静脉插管作紧急人工心脏起搏成功抢救18例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和7例围手术期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是采用微电子技术,模拟心脏电激动和传导等电生理功能,用低能量脉冲暂时或长期地刺激心脏,使之发生激动,帮助心脏恢复跳动,从而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由于起搏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起搏治疗的适应证不断拓宽,已逐步探索成为快速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5.
1引言人工心脏起搏是通过起搏器发放一定的电脉冲刺激心脏,引起心脏收缩。目前,入工起搏技术不但用于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也用于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和诊断,且已成为临床电生理诊断和治疗不可缺少的手段。2人工心脏起搏器的类型2.1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人工心脏起博器抗缓慢性心律失常起搏器适用于有症状的心律过缓者,用于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防摔死。所谓有症状的心律过缓,系指由于心室搏动缓慢,心排血量降低而造成的头晕、眩晕、近似晕厥或完全皇厥等胞供血不足的临床表现,以及由于心动过缓而引起的全身症状,…  相似文献   

6.
杨萍 《护理研究》2008,(1):273-273
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因可诱发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或因室性颤动、心脏骤停而危及生命,传统的药物疗法和心脏按压方法抢救成功率低,而临时心脏起搏方法是在没有X线设备而又需紧急起搏时最有效的抢救措施。心脏起搏治疗的目的是防止缓慢或快速心律失常所致的各种临床症状,恢复机体生理需要范围内正常或较正常的血流动力学状态。随着人工心脏起搏术的应用,床旁临时心脏起搏已成为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的重要抢救技术之一。2006年在CCU工作期间,通过对该类病人的护理及术中配合、术后观察,得出一些体会,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心脏起搏器是以一定强度的频率和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使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的心脏能激动,并以一定频率有效的收缩[1]。安置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是帮助缓慢型心律失常病人恢复心率和心律的有效手段。随着起搏器技术的发展,除了解决心动过缓外,还可以治疗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  相似文献   

8.
人工心脏起搏器已成为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主要手段。它适用于各种严重缓慢心律失常伴有症状且已不能恢复或有加重有发展趋势者,是治疗心脏起搏及传导系统功能障碍的最有效的方法[1]。随着起搏技术的迅猛发展,接受起搏治疗的病人日益增多。本科2006年6月~2007年6月共安置永久起搏器60例,现将植入起搏器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金茜  顾建明  于江 《全科护理》2011,9(33):3061-3062
植入性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人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通过导线电极传输到心房或心室肌,造成一个人为的异位兴奋灶,以代替正常心脏起搏点引起心脏激动,达到治疗缓慢心律失常的目的[1]。我国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  相似文献   

10.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琴 《上海护理》2008,8(1):64-67
人工心脏起搏器(artificial pacemaker)是采用电子技术,模拟心脏冲动的发生和传导等电生理功能,用低能量脉冲短暂或长期(永久)地刺激心脏跳动,多用于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是心脏介入治疗起步最早、发展迅速、独具功效的高精技术之一,它的临床应用价值已被充分肯定。人工心脏起搏技术应用日益广泛,使过去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得到救治,大大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是近代生物医学工程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与此同时,手术的并发症也不可避免地随之而来。  相似文献   

11.
180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切口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丽芳 《护理研究》2004,18(5):890-891
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不仅可以挽救和延续病人的生命,更主要的是恢复了病人的工作能力.提高了生活质量。它适用于各种严重缓慢心律失常伴有症状且已不能恢复或有加重有发展趋势者,是治疗心脏起搏及传导系统功能障碍的最有效的方法。随着起搏技术的迅猛发展,接受起搏治疗的病人日益增多。起搏器切口不愈合是常见的并发症,其直接影响起搏效  相似文献   

12.
人工心脏起搏是通过人工心脏起搏器发放脉冲电流,通过导线和电极的传导刺激心肌,使之兴奋和收缩,从而代替正常心脏起搏点,控制心脏按脉冲电流的频率有效地搏动,以治疗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临床上对Ⅱ度Ⅱ型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病窦综合征患者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起搏治疗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不同的起搏方式纠正心率和心律的异常,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自1958年第一例埋藏式起搏器问世以来,人工心脏起搏经历了50余年的发展,起搏器植入技术已成为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最有效的手段。心脏起搏治疗已不仅局限在维持患者的基本心率及患者生存率,更重要的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这与起搏器激动心肌的顺序、心肌细胞重构程度、心脏电-机械活动的同步性以及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在心脏起搏方式、起搏参数一定时,起搏部位的选择是决定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工心脏起搏器技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取得了长足发展,电生理专家们在积极探索更为接近生理状态的起搏部位。如何提高良好的安全性及可操作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来越成为当今起搏器发展过程中最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人工心脏起搏技术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惟一有效的方法,但长期的应用中,也出现了与起搏相关的并发症,如起搏综合征、心功能恶化、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等,对这些并发症的处理,临床上多采用对症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起搏器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它通过发放一定形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使之激动和收缩,即模拟正常心脏的冲动形成和传导,以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1])。自1952年在美国首次应用以来,目前全世界已有几百万人接受了起搏治疗,近些年我国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逐年增多。心脏起搏器已从单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扩展到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领域,对降低病死率及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高龄合并糖尿病的心血  相似文献   

16.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它不断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药物治疗只对小部分病情较轻的患者有效,严重的心动过缓需靠起搏器维持心脏搏动。随着医学科技的迅速发展,近30年来,人工心脏起搏已成为抢救严重心律失常的主要手段之一。我院2000—2006年成功进行48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使48例有缓慢心律失常患者的生命得到挽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张德利 《新医学》2002,33(3):142-143
1引言 心脏起搏器应用的初衷是防治缓慢性心律失常所致的各种临床症状,恢复机体生理需要范围内的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有症状的心动过缓过去和现在都是永久性心脏起搏最普遍的适应证.自从四十多年前植入第一个人工心脏起搏器以来,心脏起搏主要用于心动过缓和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8.
人工心脏起搏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心脏起搏器采用电子技术,模拟心脏冲动发生和传导等电生理功能,用低能量脉冲 暂时或长期地刺激心脏跳动,治疗严重心律失常,尤其是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应用已有50 多年的历史。迄今全世界已有300多万人安置了心脏起搏器,其临床应用价值已被充分肯 定。近年随着人工心脏起搏技术的发展和基础研究的深入,其应用的适应证进一步拓宽,已不再限于缓慢性心律失常;同时由于射频消融技术的成熟和发展,抗心动过速起搏器的应用已明显减少。Ik血性心力亵喝的起橱治6 充血性心力裹闷(ongestive eart fil。,CHF…  相似文献   

19.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用人造脉冲电流刺激心脏,带动心搏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缓慢心律失常。近年来,我院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的病人日益增多,因此,起搏器安装术后的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人工心脏起搏器由脉冲发生器和起搏电极两部分组成。脉冲发生器发放的电脉冲经起搏电极刺激心脏 ,达到治疗目的。主要适用于有症状的心动过缓。目前也用于某些快速心律失常、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及伴室内传导阻滞的严重心功能不全的治疗。人工心脏起搏器分为临时心脏起搏器和永久心脏起搏器两类 ,其中永久心脏起搏器的脉冲发生器可植入体内。1 临时心脏起搏临时心脏起搏包括心内膜起搏、心外膜起搏、经食管心房起搏和胸壁起搏等多种方式 ,以经静脉心内膜起搏最为常用。1.1 治疗性起搏1.1.1 由某些原因 (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心脏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